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艾尼紐現象與 祕魯沿海文化的探討
2
什麼是艾尼紐現象? 艾尼紐現象就是現在常聽到的聖嬰現象 那…什麼是聖嬰現象? 聽起來很像宗教人物的「聖嬰」,既不是
人,也不是神。它是地球的大氣和海洋運 作異常所引發的氣候事件。 而聖嬰現象,就是指太平洋的熱帶海水溫 度,每隔三~十年的不規則周期,會有異 常高溫的現象。
3
最早用「聖嬰」一詞的是南美洲厄瓜多爾和 祕魯沿海一帶的漁民。 而且在學界有辦法辨認出聖嬰開始發動的訊 號之後,也研究出一套因應聖嬰之道。 由於這近岸海域為湧升流區,因此這一帶海 域會充滿著海底湧升上來的海水,而海底湧 升上來的海水一般均較冷且富含漁群所需的 養份肥料。
4
加上這裡陽光充足,構造簡單的生物能行光合
作用營生,因而藻類、浮游生物滋生,吸引大 批魚群聚集,使得此區形成世界主要的漁場, 捕魚是沿岸居民主要的經濟活動。 魚群吸引海鳥聚集,幾千萬隻的海鳥佔據沿海 一帶的島嶼,且長年在海岸地區大量築巢繁殖 、排泄,鳥糞蓋滿了整座小島(鳥糞不會被雨 水沖刷,所以堆積成了鳥糞層。當地居民收集 海岸地區的鳥糞出售,供作生產肥料的原料, 成為漁產之外的一大財源。)成了南美洲沿海 一帶國家製造天然肥料的最佳來源。 加上這裡陽光充足,構造簡單的生物能行光合 作用營生,因而藻類、浮游生物滋生,吸引大 批魚群聚集,使得此區形成世界主要的漁場, 捕魚是沿岸居民主要的經濟活動。 魚群吸引海鳥聚集,幾千萬隻的海鳥佔據沿海 一帶的島嶼,且長年在海岸地區大量築巢繁殖 、排泄,鳥糞蓋滿了整座小島(鳥糞不會被雨 水沖刷,所以堆積成了鳥糞層。當地居民收集 海岸地區的鳥糞出售,供作生產肥料的原料, 成為漁產之外的一大財源。)成了南美洲沿海 一帶國家製造天然肥料的最佳來源。
5
1972/73年的聖嬰現象發生時, 秘魯鯷魚漁獲量從1971年的1200萬噸銳減至 1973年的150萬噸, 造成秘魯漁業的全面崩潰即為一例。 但盛行的南風(祕魯涼流)減弱,使得湧升流突 然消失時,海水溫度相對地變暖了,且湧升流 不再使下層養份肥料豐富的冷海水上升到上 層,結果藻類和浮游生物減少了,大小魚蝦也 因缺乏食物和海水溫度改變而死亡或他遷,漁 群也跟著遷移或死亡,連帶著以漁類維生的海 鳥也就瀕臨饑餓而大量死亡。 鳥糞也沒有了,當地居民賴以維生的資源一 下子枯竭,很多人因此失業被迫遷移到遠地的 城市,造成整個國家社會的不安。
6
正常狀況下,沿岸充滿位於食物鏈最底層的浮游生物,魚類鳥類因為食物充足而大量繁殖。
聖嬰出現後,沒有海底帶上來的營養鹽,浮游生物大量減少,連帶使得魚鳥不是餓死,就是遠走他鄉覓食。
7
鯷魚是一種所謂的下雜魚,專門提供為一些飼養的 高價養殖魚類或家禽的飼料,因此在此時期,這些 市場上的民生物資就會因飼料價格的飛漲而價格上
漲了至少40%。 通常漁民趁此魚閒時期,修理漁具,與家人團聚, 等到三月以後,附近海域又回復到較冷的溫度,魚群又回來了,漁民才出海捕魚。 下雜魚只能用來當飼料,但在下雜魚 堆裡,則存在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是 海洋生態系裡頭的重要環節。 厄瓜多爾和祕魯一帶以捕鯷魚為生的漁民對 海域氣象的變化相當敏感。 祕魯沿海一帶的討海人很早就發現一個特殊 現象,每隔數年他們的漁獲均會大幅下降。 在漁獲大量減少的同時,會伴隨著一項詭異 的現象:他們發現海水溫度升高了,漁群大 量北移或死亡,以鯷魚為生的海鳥亦大量死 亡,連帶地以鳥糞提煉磷酸鹽的工廠亦相繼 因為缺乏原料而停工。 鯷魚 罐頭
8
鯷魚可以做許多好吃的東西 現在來欣賞一下吧!!
9
後來發現每年聖誕節過後,盛行的南風(祕魯涼流)
會減弱,伴隨海水溫度升高,從海上會漂來一些赤 道地區才有的植物殘骸。當地漁民判斷,這是一股 從赤道往南的季節性暖洋流,流經厄瓜多爾和祕魯 沿海一帶。 由於這股暖洋流都發生在十二月聖誕節剛過、新年 乍到這段期間,屬於西班牙語系的當地漁民就稱呼 這股季節性暖洋流或沿岸海水短暫增溫的現象為 「El Ni o」。在西班牙文小寫意為「男孩」,大 為意為「耶穌基督」,耶穌為上帝之子,所以中文 翻成「聖嬰」,也有人直接音譯為「艾尼紐」,中 國大陸則是譯成「厄爾尼諾」。
10
這種現象帶來豐沛而持續的降雨,使得原本是環境惡劣的沿海沙漠,在幾個星期之間長滿了綠油油的植物,湖泊則取代了乾旱的沙地,連水蛇都出現了。平時無法生長的香蕉、棉花、椰子樹也迎風飄曳。
居民因陸地上不尋常的植物出現,故稱之為「豐盛年」(anos de abundancia,years of abundance) 陸地上雖然充滿了「奇蹟」,但是海水增溫的現象持續不退,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魚,甚至海島,卻大量減少,對當地的漁業造成嚴重的打擊,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範圍廣大的海水增溫,還會牽動整個大氣的環流系統,造成全球的氣候異常。 這種現象帶來豐沛而持續的降雨,使得原本是環境惡劣的沿海沙漠,在幾個星期之間長滿了綠油油的植物,湖泊則取代了乾旱的沙地,連水蛇都出現了。平時無法生長的香蕉、棉花、椰子樹也迎風飄曳。 居民因陸地上不尋常的植物出現,故稱之為「豐盛年」(anos de abundancia,years of abundance) 陸地上雖然充滿了「奇蹟」,但是海水增溫的現象持續不退,海洋中的浮游生物、魚,甚至海島,卻大量減少,對當地的漁業造成嚴重的打擊,影響到國家的經濟。範圍廣大的海水增溫,還會牽動整個大氣的環流系統,造成全球的氣候異常。 聖嬰現象對厄瓜多爾及祕魯而言,原本是 三到十年的週期性現象,每次大約會持續 兩、三個月。就像季風之於印度,每年都 會發生且帶來豐沛的雨水。 但在某些年份,聖嬰現象不僅特別強盛又 特別持久,溫度會特別高,範圍也特別大 。
11
這項訊息被農業部門列入了1983至84年農業發展計畫的考慮之中,而大量種植需要雨水的植物,如:稻米。
結果證明了這項預報是正確無誤的--祕魯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 稻米和棉花是祕魯北部最重要的兩種農作物,而它們對雨量和雨季都相當敏感。 稻米在潮濕的氣候下長得最好;而棉花雖可忍受乾旱的氣候,但其收成時最忌陰雨。 所以聖嬰年的預報,便可以使農夫多種植稻米而非棉花。之後聖嬰的監測便成了秘魯每年制訂耕作目標的重要依據。 這項訊息被農業部門列入了1983至84年農業發展計畫的考慮之中,而大量種植需要雨水的植物,如:稻米。 結果證明了這項預報是正確無誤的--祕魯獲得了空前的大豐收。 稻米和棉花是祕魯北部最重要的兩種農作物,而它們對雨量和雨季都相當敏感。 稻米在潮濕的氣候下長得最好;而棉花雖可忍受乾旱的氣候,但其收成時最忌陰雨。 所以聖嬰年的預報,便可以使農夫多種植稻米而非棉花。之後聖嬰的監測便成了秘魯每年制訂耕作目標的重要依據。 另一方面,寒冷的年分是漁夫們所歡迎的 ,但是農夫們可不這麼想,因為冷年經常 帶來乾旱及作物的欠收。 有趣的是,這些冷年,經常出現在強烈的 聖嬰年之後。 在1983年12月中,祕魯的氣象研究組織預 測:赤道太平洋附近的天氣型態已經趨近 異常,而且應該會持續下去、帶來雨季, 屆時環境將變得極適合農業發展。
12
以南美洲的巴西為例,1987年的聖嬰,巴 西政府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讓巴西東北部 的雨量只有氣候平均值的七成左右,乾旱 讓當年穀物產量少於10萬噸,帶來穀物嚴 重減產的損失。不過巴西政府記取教訓, 在1992年的聖嬰真正發威之前,就建議農 民改種比較耐早的作物;結果1992年和 1987年的雨量雖然差不多,穀物產量卻達 到52萬噸,收穫是1987年的五倍。
13
事實上,在1960年代以前,科學家原本以為聖 嬰只是影響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區域現象,一 直到 年的聖嬰出現後,才改變科學家 的看法。 科學家分析資料發現,這種海面溫度異常升高 的現象不僅僅只發生在祕魯、厄瓜多爾的沿岸 ,甚至從東太平洋到西太平洋綿延數千公里, 原本以為是「小聖嬰」,這下卻變成「大聖嬰 」。 而溫度異常升高的幅度有時可較季節平均溫度 高出2至4℃,異常的期間有時甚至可長達一年 半!
14
平時,太平洋海面水溫以赤道西太平洋最高(圖左邊深紅色的地方,1990年12月),水溫往東和往高緯度遞減(顏色變淺,甚至是黃色)。
15
聖嬰出現後,赤道東太平洋和南美洲外海水溫普遍上升(深紅色區域向東延伸,1997年12月)。
16
年聖嬰是本世紀最凶悍的,海水溫度 甚至比正常值高出攝氏5度,釋放出驚人的熱量
17
圖中分別示出厄瓜多爾沿岸海面溫度、澳洲達爾文測站測得氣壓、太平洋中部聖誕島雨量與時間橫軸的長條圖。
19
其中發生聖嬰現象之年份,圖形就會特別突出。
20
事實上,聖嬰現象可能是目前各種氣候預測中,科
學家最有把握的。當然,要預測,就必須有相關資 料可供判斷。雖然海洋觀測比陸地觀測還要困難, 但是藉由商船、軍艦和海島的海洋觀測也進行了一 百多年。 為了讓觀測資料更豐富、更有系統,國際科學界 (包括我國)在太平洋上佈置了許多觀測平台,持 續地蒐集氣溫、風速、風向、濕度、海溫、海流和 海鹽濃度等資料,這些資料透過衛星,幾乎是立刻 傳送到世界各地天氣預報中心和研究單位,再加上 衛星遙測技術不斷進步,科學家利用高速電腦進行 氣候預測,成功地預知了聖嬰的現身。
21
在課堂上曾經聽到老 師提到在某塊地上有特殊圖案。這次在找尋資料的途中恰巧有看到一些相關的圖,覺得蠻有趣的。 現在來看看吧!
在課堂上曾經聽到老 師提到在某塊地上有特殊圖案。這次在找尋資料的途中恰巧有看到一些相關的圖,覺得蠻有趣的。 現在來看看吧!
28
END
31
聖 誕 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