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0/11年度中文科種籽計畫 學校經驗分享會 弘揚文化 啟發思維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 亞斯理衞理小學 梁詠妍老師、關慧敏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0/11年度中文科種籽計畫 學校經驗分享會 弘揚文化 啟發思維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 亞斯理衞理小學 梁詠妍老師、關慧敏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0/11年度中文科種籽計畫 學校經驗分享會 弘揚文化 啟發思維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 亞斯理衞理小學 梁詠妍老師、關慧敏老師

2 2008年度三年級單元設計 真朋友 英雄本色 中國古建築 奇妙的符號 學期 單元 中華文化/品德情意元素 上 學 期 下
中華文化:認識古詩、民間故事 品德情意:關愛朋友、珍惜友誼 英雄本色 中華文化:認識神話故事 品德情意:責任感、愛人如己 中國古建築 中華文化:欣賞中國古建築及相 關的歷史故事 品德情意:珍惜和愛護歷史文物 奇妙的符號 中華文化:認識漢字的特點及文 字起源的故事 品德情意:培養處事認真的態度

3 2009年度四年級單元設計 小故事大意義 中國名書法家 學期 單元 中華文化/品德情意元素 上 學 期 下 做個孝順的孩子
中華文化:認識成語及寓言故事 品德情意:與朋友相處之道 做個孝順的孩子 中華文化:認識傳統孝親故事 品德情意:關懷家人、孝順父母 中國名書法家 中華文化:欣賞中國書法藝術 品德情意:堅毅、認真的態度

4 2010年度種籽計劃學習目標 1.配合中國語文科課程精神,透過閱讀不同類型的學習材料,提升學生的聆聽、說話、閱讀、寫作能力
2.透過多元化的語文活動,提高學生的高階思維及表達能力,並培養語文自學的興趣和習慣 3.配合中國語文科課程精神,閱讀有關中華文化的篇章,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反思和認同,從而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並在生活中體現優秀的中華文化 4.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創意思考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5 中華文化的學習目標 認識 反思 認同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語文能力 對中華文化進行反思,並了解其對世界的意義
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頁19-22 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語文能力 對中華文化進行反思,並了解其對世界的意義 認同優秀的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在生活中體現優秀的中華文化 認識 反思 認同 5

6 思維範疇的學習目標 培養批判性、創造性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良好的思維素質 掌握一般應用於聽說讀寫的思維方法
中國語文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頁26-30 培養批判性、創造性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良好的思維素質 掌握一般應用於聽說讀寫的思維方法 6

7 五年級單元設計 民以食為天 乘風破浪 聰明的中國人 學期 單元 中華文化/思維元素 上 學 期 下 中華文化:認識中國名人故事
思維能力:培養解難能力 民以食為天 中華文化:認識傳統飲食文化及 禮儀 思維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 乘風破浪 中華文化:傳統的處世學習之道 思維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

8 五年級學習重點 閱讀 寫作 分析、綜合內容,分析組織結構 評價內容,如人物的性格和行為 運用想像,構思寫作內容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理解閱讀材料 理解篇章所學的詞語 理解作品內容大意、要點和寓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角色的性格 運用聯想和想像,產生材料以外的內容和見解 理解所學古詩文中的文言詞語 利用各種途徑資源以幫助閱讀,如互聯網、圖書館 培養樂於閱讀、認真閱讀的態度 運用想像,構思寫作內容 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完整、通順地表達 樂於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 選擇能突出重點的素材 按需要剪裁內容,安排詳略 按表達重點分段,有條理地寫作 掌握書信的寫作格式 確定分類說明的表達方式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構思寫作內容 按表達需要使用常見的標點符號 按類別有條理地表達

9 五年級學習重點 聆聽 說話 說話扣住話題,圍繞中心,說話意思完整 語調自然、穩定,並運用聲調變化以表情達意 有自信地發言,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
有條理地說話,表達個人意見 採取適當的說話方法:先想後說 因應情境和對象確定說話內容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構思話語 尊重別人的創意見解 運用適當的語氣 說出評價時,可加上具體例證,使說話更有說服力 運用適當的語氣和音量朗讀古詩 聽出話語背後的實際意思 學習邊聽邊記錄重點、抓住關鍵詞句 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聽出話語中的主要信息 理解音像材料所傳遞的信息

10 五年級單元學習示例 聰明的中國人

11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讓學生學習古人 的智慧,了解他們解決困難的方法; 通過生活故事,讓學生仔細觀察,以 多角度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元 學習目標 閱讀中國歷史故事,讓學生學習古人 的智慧,了解他們解決困難的方法; 通過生活故事,讓學生仔細觀察,以 多角度思考,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12 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聽出話語中的主要信息 理解音像材料所傳遞的信息 聽出話語背後的實際意思 說話扣住話題,圍繞中心
聆聽範疇 仔細聆聽,認真思考 聽出話語中的主要信息 理解音像材料所傳遞的信息 聽出話語背後的實際意思 說話範疇 說話扣住話題,圍繞中心 語調自然、穩定,並運用聲調變化以 表情達意 有自信地發言,敢於說出自己的意見 採取適當的說話方法:先想後說 有條理地說話,表達意見

13 閱讀範疇 理解課文內容大意 分析、綜合內容,分析組織結構 評價內容,如人物的性格和行為 在理解的基礎上,推斷閱讀材料以外的內容和 見解 聯繫生活經驗及已有知識以理解閱讀材料 寫作範疇 運用想像,構思寫作內容 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書面語完整、通順地 表達 樂於嘗試不同類型的寫作 掌握書信的寫作格式 選擇能突出重點的素材 按需要剪裁內容,安排詳略 按表達重點分段

14 其他 學習材料/篇章 中華文化:認識中國名人故事,欣賞古人的智慧 品德情意:培養勇於探索的態度 思 維: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意思維
思 維:發展學生批判性思維、創意思維 共通能力:發展學生解難能力 語文自學:鼓勵學生在網上、報刊上或到圖書館搜尋有關運用機智解決難題的歷史故事 學習材料/篇章 講讀:《司馬光和他的好朋友》、《曹沖稱象》、 《河伯娶親》、《孔明草船借箭》 導讀:《項橐智答孔子》、《韓信分油》 、 《摸鐘》、《望梅止渴》 自讀:《東漢人徐稚》、《文彥博灌水取球》、 《王雱巧辨獐鹿》、《大提琴神童馬友友》、 《鋼琴王子李雲迪》、《圍棋大師吳清源》

15 教學策略 角色扮演:讓觀眾明白各個角色的內心世界 我是解難小專家 演繹對白 組合閱讀 概念圖

16 學習活動及習作示例 《新愚公移山》: 創意故事 《給XXX的一封信》: 運用解難能力,向古人提出可行的建議

17 五年級單元學習示例 民以食為天

18 單元 學習目標 閱讀中華飲食的故事,讓學生認識中 國的飲食文化,並進行反思,從而了 解其對人際相處的意義;通過飲食故 事,讓學生學會運用已有知識,進行 多角度思考,產生新穎、獨特的意念, 培養創造性思考能力,並能辨識和運 用說明文的不同表達方式,如分類、 列點說明。

19 其他 學習材料/ 篇章 中華文化:認識春節的習俗及認識中國飲食文化; 認識中國傳統的食具,了解文化的特點; 認識中國歷史故事
思維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多角度思考、提出新意 念)及批判性思考能力 學習材料/  篇章 講讀:《過年糕點》、《說火鍋》、《筷子》 導讀:《春節與吃年糕》、《傳統節日的特色食品》、 《飲食文化禮儀》、《月餅的起源》 自讀:《賀年食品:油角》、《潮州老婆餅》、 《圍村盆菜話今昔》、《油條》、 《東坡肉的 由來》

20 教學策略 角色扮演 動腦筋時間 - 模擬廣告設計公司職員 - 創作新節日食品 結合生活經驗,實踐中華文化精神 概念圖 拼圖閱讀法

21 學習活動及習作示例 飲食文化禮儀 : 我的承諾 飲食文化禮儀 : 自評表 飲食文化禮儀 : 學生互評表 飲食文化禮儀 : 家長評估表 寫作 : 中國特色食品 多方參與評估

22 五年級單元學習示例 乘風破浪

23 單元 學習目標 透過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讓學生學 習堅毅不屈的精神;鼓勵學生多留意 身邊事物,掌握不同人物或事物的特 色,細緻描寫,突顯主題,以及培養 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4 其他 中華文化:了解傳統文化中堅毅不屈的精神 思維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 學習材料/篇章 講讀:《孫悟空三借芭蕉扇》、《竹石》、《勸學》 導讀:《論毅力》、《野草》 自讀:《霍金的故事》、《桑蘭與她的奧運夢》、《滴水穿石》

25 教學策略 角色扮演 寫作階梯 - 角色性格大搜尋 - 寫作手法多面睇 小記者訪問 主題閱讀 朗讀古文,從讀中感悟

26 學習活動及習作示例 格言諺語書籤設計 寫作 ── 生命戰士梁頌學

27 計畫成效 學生: 加強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及品德情意的反思 更喜愛閱讀,在自學方面有所提升 掌握更多不同體裁文章的寫作手法
寫作結構更完整,內容更充實 主動參與說話活動,說話內容更充實

28 計畫成效 教師: 逐步掌握課程規畫的概念,減少對教科書的依賴,更有效進行共同備課 設計更合適學生能力的學習材料與課堂活動,提升教學的效能
能善用提問技巧及教學策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教授古典文學更具信心


Download ppt "2010/11年度中文科種籽計畫 學校經驗分享會 弘揚文化 啟發思維 循道衞理聯合教會 亞斯理衞理小學 梁詠妍老師、關慧敏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