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藝術與美學欣賞-7 巴洛克& 洛可可時期藝術發展
藝術與美學欣賞 巴洛克& 洛可可時期藝術發展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
2
藝術流派的介紹—巴洛克(Baroque)時期
巴洛克藝術的風格概述 藝術史家以「巴洛克」(Baroque)來稱呼西元 1600 年到 1750 年之間的歐洲 藝術;「巴洛克」也是指在十六世紀矯飾主義時期以後與十八世紀洛可可時期以 前,這一段時間的歐洲文化。 「巴洛克」原指的是一種形狀不圓的珍珠,後來卻成為藝術上的用詞。 十五世紀末期以後,歐洲各國不斷擴展科學新知,產生了許多發明;而地理上 的新發現,造成了通商與殖民的興盛,物質趨於富有,思想則日益自由。十六世紀 到十八世紀是歐洲的君主專制時代,各國之間常因擴張領土而發生戰爭。此外,因 為宗教改革所引起的新、舊教權力之爭,導致後來的宗教戰爭。這些日趨複雜的局 勢,對當時的藝術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巴洛克藝術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 生於羅馬,也就是舊教的中心,隨後即傳遍了歐洲及美洲部分地區。 巴洛克藝術的風格是承襲自文藝復興末期的矯飾主義,著重在強烈感情的表現, 而不像鼎盛期文藝復興以前那樣的嚴肅、含蓄。此時強調流動感、戲劇性、誇張性 等特點,常採用富於動態感的造型要素,如曲線、斜線等。其風格趨向,多少也反 映了當時歐洲的動盪局勢、不安而豐裕的現實景象。 建築方面,裝飾華麗,古典的樣式和曲式、曲線並用,橢圓形大廳、圓形屋頂頗 為常見;注重建築物四周景觀,有廣場、庭園、噴泉、雕像等的搭配。著名的法國 凡爾賽宮、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就是這時期的代表性建築物。
3
藝術流派的介紹—巴洛克(Baroque)時期
壹、發展時間: 年間(17至18世紀中期) 貳、字義:荒謬、怪誕 Baroque這個自源自於義大利的「barocco」,它含有奇怪的意思。 以現在的角度而言,這是一個代表17世紀歐洲文化的一種代名詞。可是,18世紀 的法國人,對於巴洛克一詞卻認為其帶有一種「不規則」、「與眾不同」、「古怪」 的意思。甚至,18世紀末期對於巴洛克與洛可可藝術風格同樣視為是一種不端正、 不雅緻的意思。 參、發源地:義大利的羅馬
4
聖伯多祿大殿(聖彼得大教堂) 它是羅馬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之一(聖若望 拉特朗大殿、聖伯多祿大殿、聖母大殿和城外 聖保祿大殿),它也是梵蒂岡城中最主要的建 築物。聖伯多祿大殿的穹頂構成羅馬城天際線 的主要標誌。 聖伯多祿大殿常被外界誤解是象徵教宗駐地 的「教宗寶座」所在,但教宗寶座其實是在聖 若望拉特朗大殿—其亦為天主教羅馬教區的主 教座堂。雖然如此,今日許多聖座禮儀與瞻禮 還是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主要是因為這裡離 教宗官邸較近、空間也較大、而且位於擁有獨 立主權的梵蒂岡城之內。 聖伯多祿大殿可能是天主教最大的教堂建築 ,它佔地23,000平方米,容量超過60,000人。 在天主教傳統中這是最神聖的聖地之一,傳統 上認為這裡是聖伯多祿(西門彼得)的安葬地 點,他是耶穌的12個宗徒之一,第一任安提約 基雅(安提阿)主教,以及第一任羅馬主教。 儘管新約沒有提到伯多祿到過羅馬,也沒有提 到他在羅馬殉道,古代傳統認為他的墓就在祭 壇的下面,後來的許多教宗也都安葬於此。目 前的聖伯多祿大殿,是興建在早期教堂的基礎 上,始建於1506年4月18日,完成於1626年。
5
老聖伯多祿大殿(舊的聖彼得大教堂) 重建 由君士坦丁大帝資助,在聖伯多祿的墓地上建 立,326年至333年始建,歷時三十年建成,為巴
西利卡式建築。800年聖誕節,查理曼大帝在此 跪著做禮拜時,突然被教宗良三世加冕,並被其 稱為「羅馬人的皇帝」。 左上圖 世紀畫的老聖伯多祿大殿,這大約是 1450年的景象。 左下圖 聖伯多祿大殿於1630年完工不久的樣 貌(Viviano Codazzi 畫) 重建 1503年教宗猶利二世決定重建聖伯多祿大殿, 任命多納托·伯拉孟特擔任總設計師,1506年4 月18日動工,1626年宣布落成。即今日所見之聖 伯多祿大殿。 這次修建共由輪替了多位總監督,自一開始的 總設計師多納托·伯拉孟特後,在1514年拉斐爾 被委任了總監的職位,再之後的1538年為小安東 尼奧·達·桑加羅和1547年則是米開朗基羅都陸 續挑起這重責大任。最後在1606年,瑪德爾諾接 下了擴建的工作,才在1626年正式完成了這一系 列的工程,並正式舉行了祝聖禮。
6
變」為特點,尤其是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同時,巴洛克也是對矯飾主義的一種反動。
「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藝術作品,但其實巴洛克藝術家,與文藝復興的 前輩相同,都很重視設計和效果的整體統一性,巴洛克風格以強調「運動」與「轉 變」為特點,尤其是身體和情緒方面的,同時,巴洛克也是對矯飾主義的一種反動。 在歐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慣指的時間是17世紀以及18世紀上半葉(約1600年 – 1750年),但年份並不代表絕對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建築與音樂。這一時期,上接文 藝復興(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主義、浪漫時期。 歐洲文化「除舊佈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變與成就。資產階級興起,君主政 治漸獨立於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藝術上趨勢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 於創新,甚至好大喜功。當時在繪畫上有魯本斯,林布蘭等,影響都極深遠。 林布蘭的「夜巡」 , 1642 *, 453.5*379.5cm ,布面油畫
9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藝術 西方都市計畫的歷史是從巴洛克時期開始的,那時最醒目的建築物是教堂與宮 殿。建築師認為建築物是根據許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個獨立的總體,所以巴洛克 建築通常看來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把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畫成平面圖,其共同特點是正方形、圓形和十字形;而 巴洛克建築的典型特徵是橢圓形、橄欖形以及從複雜的幾何圖形中變化而來的更 為複雜的圖形。 用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和反曲線的形式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 克藝術最重要的特徵。文藝復興建築如同現代建築一樣,是以簡單的、基本的比 例和相互關係為基礎;而巴洛克建築不再崇尚那種含蓄的邏輯性,而是追求令人 感到意外的、如戲劇般的效果。例如: 米開蘭基羅助手維紐拉(Vignola, )和戴拉‧伯達(G.della porta C.1537~1602)在1568~1584年間完成的羅馬《耶穌教堂》,被公認為是從樣 式主義轉向巴洛克的代表作。這座教堂內部突出了主廳和中央圓頂,加強了中央 大門的作用,以其結構的嚴密和中心效果的強烈而顯示了新的特色。因此,耶穌 教堂內部和門面,後來都成為巴洛克建築的模式,又可稱為「前巴洛克風格」。
10
巴洛克時期的建築藝術 十七世紀早期巴洛克建築代表是馬德諾(C.Maderno,1556~1629),在1607 ~1615年完成米開蘭基羅未完成的《聖彼得大教堂》( ,羅馬梵諦岡), 他用戲劇性的方式強調正門,例如由扁平的方柱變為半圓柱,再變為四分之三圓 柱,使建築的立體塑形複雜多變,動態強烈。他所設計凸出的門面或深凹的門面, 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廣場上的空間能更進一步的連接起來。 十七世紀盛期巴洛克建築最偉大的大師是貝尼尼(G.L.Bernini,1598~1680), 以雕刻家而兼精建築,在1624~1633年間完成置於聖彼得大教堂內的青銅華蓋, 是一座高達29公尺的巨型幕棚,以四根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撐蓋頂,雄偉而又華麗 (很像布景裝飾)。又為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了門前雙臂環拱形的廣場和柱廊 (1657年),使它成為西方最美的廣場建築之一。 伯尼尼(F.Borromini, 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位建築大師,喜用凹 凸 多變的曲線和多種幾何形體的複雜交錯,從整體布局到細部安排,都能獨出新裁, 代表作如四泉的《聖卡羅(S.Carlo)教堂》(1665~1667,羅馬),被譽為巴 洛克建築的典範。 除以上羅馬地區外,義大利北部的杜林(Turin)地區也有相當發展,瓜里尼 (G.Guarini,1624~1683)建的《聖布小教堂》(1668~1694)圓頂,表現天 堂的穹窿,給人一種飄渺無盡永恆的幽思。
11
伯尼尼(F.Borromini , 1599~1667) 聖卡羅(S.Carlo)教堂; 1665~67,羅馬
12
德國符爾茲堡老城區的巴洛克式樣之教堂
13
藝術流派的介紹—巴洛克(Baroque)時期
肆、發展概況 代表反宗教改革的精神;支持巴洛克藝術的教會、君主通常多以奢華為重,宗教 的虔誠反而成為次要的條件,因其反映出絕對的風格(當時中央集權的獨裁統治) ,所以當時發展初期的藝術作品還被後人稱為「絕對主義(事實上,早在1520年 間即已逐漸成形)」。 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發展與理念上,認為人類是十分渺小,只因為受到神的恩寵, 授以理性才成為萬物之靈,得以統治這個世界。所以,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家在創作 題材上,往往超越物體的外表而直取其精神所在。 伍、主要代表人物 魯本斯(Paul Rubens,1577 ~ 1640) 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1598~1680)
14
陸、代表意義與精神特質 1. 反宗教改革的精神 2. 光 3. 自然元素(透過空間、時間和光線運動)所塑造與發展出來的自然 主義 4
陸、代表意義與精神特質 1.反宗教改革的精神 2.光 3.自然元素(透過空間、時間和光線運動)所塑造與發展出來的自然 主義 4.巴洛克藝術主要特徵是理性與感性的衝突 柒、結束的原因 18世紀末期的法國大革命,引發民眾對於往常一切受宮廷或教會 在權力階級上掌控的極度厭惡,導致平民藝術的盛行,強調當時代 的思潮與社會實際狀況。
15
上圖 波左(1691-1694)所繪製的「聖伊納濟歐的榮耀」
17世紀,頂棚壁畫的發展形成一種固定的格式,通常會將人物安置在天空中飛揚, 或漂浮於半空中、直衝雲霄,讓觀眾在抬頭仰望時,好像置身在洞開的世界中。
16
上圖 科多納(1633-39年)所繪製的濕壁畫「烏爾賓八世的榮耀」
17
左圖 卡拉瓦喬(1599-1600)繪製的「聖馬太的聖 召」
畫布油畫,322x340cm,羅馬,聖路易吉·迪 ·弗朗西斯教堂肯塔瑞里禮拜堂 從窗口方向射入畫面的光束表達了在眨眼之間, 聖馬太的歸依與命運的轉變就發生了,不需要飛翔 的天使、層疊的雲彩或其他什麼東西。 1599年,大概受到德爾·蒙特的影響,卡拉瓦喬 取得裝飾聖路易吉·迪·弗朗西斯教堂的肯塔瑞里 禮拜堂的委託合約。這一委託包括兩件作品,《聖 馬太殉難》和《聖馬太蒙召》,1600年完成後立刻 引起轟動。 卡拉瓦喬增強的明暗對照法使得主題極富戲劇性 ,同時精確觀察帶來的寫實把情感的強度提高到了 一個新的水平。現在人們把這種明暗對著法的增強 形式稱作暗色調主義,其興起歸功於卡拉瓦喬。卡 拉瓦喬同時代的畫家對此持截然不同的兩種觀點。 一些人公開指責他有各種的感覺缺陷,特別是他不 講作畫章法,堅持寫生。 但絕大多數人把他當作藝術的救主來歡迎。「那時,羅馬的畫家被這種新穎的畫風所吸引,特別是年輕畫家都 聚集在卡拉瓦喬身邊,稱讚他是絕無僅有的自然模仿者,把他的作品視作奇蹟。」 卡拉瓦喬又創作了一系列宗教作品,作品以暴力的鬥爭、奇異的斬首、拷打和死亡為特徵。通常,每一幅新作 都提高了他的聲望,但也有幾幅被訂貨的團體所拒絕,必須重畫或者另尋買主。問題的癥結在於,當卡拉瓦喬的 強烈戲劇性被欣賞的同時,他的現實主義風格卻被一些人視作無法接受的粗俗。《聖馬太和天使》的第一版把聖 徒畫成一個禿頭農民,腿髒兮兮的,一個身穿薄衣太過親昵的天使男孩在照顧他。這幅畫被拒收,卡拉瓦喬不得 不重畫一幅《聖馬太的靈感》。
18
巴洛克出期的代表作品,通常多以畫面中動與靜、 光與暗的對比張力,僅扣觀眾的心弦。 此外,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家最常做的藝術創作試驗
左圖 卡拉瓦喬(1602)所繪製的「聖馬太與天使」 巴洛克出期的代表作品,通常多以畫面中動與靜、 光與暗的對比張力,僅扣觀眾的心弦。 此外,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家最常做的藝術創作試驗 ,就是將建築藝術、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統一起來 ,同時藉由創作盡量展現出空間的深度與穹蒼、壯麗 的感覺。
19
左圖 卡拉瓦喬( 年)繪製的「埋葬基督」 中圖 卡拉瓦喬( 年)繪製的「聖母之死」(該圖以陰影來強調光線與作者想表達的主題氣氛) 下圖 阿特米謝‧簡提列斯基(1625年)繪製的「朱麗斯和她的女樸」
20
左圖 魯本斯(Paul Rubens)在1615年所繪製的「向亨利四世獻呈瑪麗‧底‧麥迪奇的畫像」
右圖 魯本斯在1620年所繪製的「法國皇后抵達馬賽港」 魯本斯的特長:擅長人像的肌膚表達,華麗輝煌的衣飾,藉由高度的油畫技巧表達出神話與 現實混合的情境。
21
右圖 貝尼尼(Bernini, 年間)雕刻 的大理石作品「聖德蕾薩的喜悅」
22
洛可可藝術風格 壹、藝術緣起 貳、洛可可藝術在室內設計上的呈現 洛可可風格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最初是為了反對宮廷的繁文縟節藝術而興起
的。洛可可Rococo這個字是從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併而來。Rocaille 是一 種 混合貝殼與小石子製成的室內裝飾物,而coquilles則是貝殼。洛可可後來被新古 典主義取代。18世紀歐洲大體上在藝術發展是以法國為中心,而洛可可正好是當 時文化的主流。 西元1710年才嶄露頭角的洛可可文化,普遍被認為是典型的宮廷藝術,其實它 也同時存在於平民中的暴發戶家中,是一種紙醉金迷的藝術創作,十分浮華奢侈。 貳、洛可可藝術在室內設計上的呈現 在德國,斯圖佳的孤獨城堡和奧拉寧堡的中國宮、維斯的巴伐利亞教堂和波茨 坦的無憂宮都是歐洲洛可可風格建築的例子。 在歐陸,洛可可風格以抽象的火焰形、葉形或貝殼形的花紋、不對稱花邊和曲 線構圖,展現整齊而生動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洛可可風格設計,不論使用 在室內設計方面或者家飾品設計,甚至建築外觀設計上,都令人無法忽視。框緣 的建築的部份中如畫的、細緻的、形狀獨特地表現於塑造性物料如木雕和雕塑 中 (如Wessobrunner School)的裝潢)。牆、天花、傢具、金屬和瓷器製的擺設展 現一種統一風格的和諧。相比起巴洛克品味帶著豐富強烈的原色和暗沈色調,洛 可可崇尚柔和的淺色和粉色調。
23
叁、繪畫藝術風格 洛可可風格亦從建築設計中的純粹裝飾藝術伸延至繪畫上。洛可可畫家選用清淡鮮
洛可可藝術風格 叁、繪畫藝術風格 洛可可風格亦從建築設計中的純粹裝飾藝術伸延至繪畫上。洛可可畫家選用清淡鮮 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喜歡用基路伯小天使和愛情神話中等來點綴畫中氛圍, 令畫面變得優美而神祕。 洛可可風格細緻地表現在人像畫中;畫中人不再是神、聖人或騎士,而是宮廷的朝 臣、貴族等,顏色細緻、淡雅,人物纖細。一些畫像亦顯示當時美學開始離開宗教、 國家等思想方向;不再表現人物的端莊神聖,開始表現得有點不純潔和不道德。而洛 可可的風景畫則是田園詩式的,多數描寫貴族的男男女女在悠閒地遊山玩水。 第一個主要代表畫家是華鐸(1684–1721),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人物 雍容華貴;華鐸和其後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他的畫除了純粹的裝飾外,往往滲出 一種憂鬱氣息。 其後的洛可可畫家包括布雪 (Francois Boucher, ) 、法戈納(Jean-Honore Fragonard , )等,他們都深受 華鐸的影響。 華鐸的《發舟西地島》 , 1721 ,羅浮宮 128*193 cm,布面油畫
24
左圖 華鐸(Jean-Antonie Watteau, )在1717- 1719年間所繪製的「小丑吉爾」 184 *149cm 華鐸的作品強調的是人的情感 ,藉由人物生動的面部表情凸 顯主題與背景構圖間的差異。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