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用好考试说明 把握命题方向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辛 梅 2015年3月21日

2 变化特点:文字叙述部分的说明 1.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略微调整了“科学探究”和“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两个主题考查知识的比例,分别从2014年的22%和12%调整到今年的24%和10%。 调整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以化学实验为依托的初中化学最核心主干知识掌握与运用的考查力度,凸显学科知识的综合与实际应用。 2.其他部分的文字只是极个别的改动,意思不变,改动是为了文字说明更协调,更清楚,更规范。

3 继续关注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燃烧的条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酸碱的化学性质

4 题型示例部分的说明 总题量与2014年相比持平,共50道题。选择题仍为20道;填空及简答题由15道变为16道;实验及探究题由11道变为10道;计算与分析题仍为4道。 题目更换较多,但知识点的考查和内容呈现模式变化不大,延续了以往的重点和热点内容。 题型没有变化。仍旧是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及探究题、计算与分析题四大类型。但是去掉了二选一的平行题。

5 题型示例部分进一步说明: 1.更新率高达86%,改动量大。 例如:20道选择题只保留了2014年的两道题: 15题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2014年的14题。17题金属、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化学反应是2014年的17题。非选择题30道,保留了5道题。 2.难度与2014年基本持平。 3.示例的知识能力考查模式与2014年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4.体现了一定的发展与创新。

6 (类2015考试说明)24.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1)现有H、O、S、K四种元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根据下面物质分类的要求填空。 (2)根据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 A B C D ①氧元素和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   相同; ②由铝元素和氯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7 (2015考试说明) 29.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A的名称是 。 A B C

8 (1)c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5考试说明) 49.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10g该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加入,溶液的pH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_______。 (1)c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 (2)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9 一、考试的性质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其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录新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10 二、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命题的指导思想 2015年我省中考化学命题,将继续坚持“五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新课程的评价标准;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有利于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11 2、命题原则 (1)试题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着力体现对《化学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和评价方式的落实,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出对化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积极的导向作用。

12 (2)试题坚持把考查重点放在考查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掌握的,对其终身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上,全面而有侧重地考查初中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

13 (3)试题强调能力立意,合理提取真实的素材背景。在真实的情境中突出对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探索形式新颖、角度灵活的考查方式,拓展新的考查视角。

14 (4)中考试题的考查内容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及生存环境和社会、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化学问题为载体,体现出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杜绝偏题、怪题和人为编造的繁难试题。

15 三、中考命题的依据 初中化学毕业学业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根本的命题依据,以“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为命题的基本原则。参照我省使用的两种版本的教材,即:人教版《化学》(上、下册)和广教(科学)版《化学》(上、下册),以及《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同时,紧密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16 四、考试范围 按《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考试范围涵盖《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五个一级主题,即: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及这五个一级主题下属的十九个二级主题。试题背景资料的选取不受《课标》和教材的限制。

17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1. 以《化学课程标准》中五个一级主题下涵盖的19个二级主题中涉及的化学核心知识为命题的学科知识内容。贯彻初中化学课程的理念,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2. 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选取对学生未来学习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查重点。 3. 重视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及创新意识。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以及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18 4. 重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载体和素材注重真实性、时代性和生动性,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适当体现开放性,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5. 渗透一定的学习方法教育。 6. 适当体现初中各学科基础知识的交叉联系。

19 六、试卷结构及试题量化指标 内容主题 1、试卷各部分知识比例(2014、2015年对比) 分值 比率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2014年 2015年 分值 11分 12分 16分 6分 5分 比率 22% 24% 32% 12% 10%

20 填空及简答题中去掉二选一的平行题,整体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变化不大。
2、试卷题型及分布比例(2014、2015年对比) 题型 选择题 填空及简答题 实验及探究题 计算与分析题 2014年 2015年 题数 7道 5道 2道 1道 分值 14分 19分 12分 5分 比率 28% 38% 24% 10% 填空及简答题中去掉二选一的平行题,整体继续保持相对的稳定,变化不大。

21 3、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较易题:较难题:难题的分值比例依旧为4: 3 : 2 :1,总难度还是控制在0.65左右。

22 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预估难度系数统计分析表 题型 选择题 填空及简答题 实验及 探究题 计算与分析题 题号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预估 0.925 0.85 0.80 0.70 0.60 0.50 0.425 0.83 0.65 0.66 0.46 小计 0.686 0.663 0.542 总预估难度系数: 考试说明要求难度系数:0.65

23 ☆西安市:第Ⅰ卷得分统计 样本容量:85754 ☆西安市:第Ⅰ卷得分统计 样本容量:85754 题号 a b c d 无选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 9A 72.9 13.6 10 2.8 0.7 2 1.5 0.73 9B 9.6 3.5 73 13.2 0.8 10A 17 43.8 11.8 26.7 0.9 0.44 10B 17.7 43.1 11.6 26.6 0.43 11A 21.3 9.7 42.3 25.9 0.42 11B 21.6 41.3 10.5 25.7 0.41 12A 65.7 13.4 1.3 0.66 12B 64.5 11.9 13 0.64 13A 5.7 9.3 78.4 1.6 0.78 13B 5.6 6 80.1 7.4 14A 25 18.8 43.7 14B 11.7 25.3 17.8 44.3 1 15A 8 17.2 61.5 12.1 1.2 0.62 15B 8.1 18.9 15.5 56.2 1.1 0.56 第Ⅱ卷得分统计 样本容量:85754 题号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 二 16,17 6 4 0.67 二 18,19 8 4.5 0.57 二 20 5 2.4 0.47 三 21,22(1) 4.4 0.73 三 22(2)(3) 2 0.34 四23 2.8 0.56

24 ☆宝鸡市:第Ⅱ卷得分统计 题 号 二 三 四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分 值 3 4 5 7 平均分 2.620
1.801 2.940 1.779 2.460 3.883 2.481 3.130 试题难度 0.8732 0.6003 0.7350 0.4449 0.4920 0.7767 0.3545 0.6261

25 ☆商洛市:第Ⅰ卷得分情况统计 9 A卷 68.1 17.2 10.4 2.81 1.0 2 1.36 B卷 7.98 2.60 80.8 0.6 1.62 10 19.2 35.1 13.4 31.3 0.70 17.8 42.1 7.58 31.9 0.84 11 23.6 15.2 32.3 27.9 0.65 22.2 7.19 37.9 0.8 0.64 12 7.21 65.1 11.2 15.4 1.30 69.3 9.78 7.78 12.4 1.39 13 6.81 72.9 1.46 5.34 4.79 82.4 6.59 1.65 14 30.5 18.8 36.1 1.2 0.72 12.0 26.3 19.4 41.5 0.83 15 8.82 24.8 46.7 3.61 3.41 0.93 20.4 18.2 51.9 2.0 1.04

26 七、分析解读《考试说明》中的能力及要求 1.观察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印象和感性知识。

27 (2014中考试题)11.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8 (2014中考试题) 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探究铁锈蚀条件 C.探究燃烧条件 D.探究分子运动

29 (2014中考试题) 18.(4分)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分析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31.6 63.9 110 NH4Cl 29.4 37.2 45.8 55.2 (1)上述右图中,甲可表示 的溶解度曲线。 (2)60 ℃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是 。 (3)20 ℃时,按图示操作: B中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

30 (2014中考试题) 20.(5分)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31 (2015中考说明)13.如右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试管中溶液变为黄色 B. 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 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 U型管中液面仍相平

32 (2015中考说明)19. 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 )
A.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向NaOH溶液中滴中稀盐酸至过量 C.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分别制取氧气 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33 + (2015中考说明) 47.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分析并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
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1%的不饱和溶液 的不饱和溶液 10g铜锌合金 一定质量的稀硫酸 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 (1)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 (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4 2. 实验能力 (1)能识别常用仪器和较为典型的实验装置图。 (2)能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完成《课标》中规定的实验。 (3)能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和结果及处理简单实验数据,并能得出合理结论。 (4)根据实验试题的目的要求,能设计简单实验进行物质的制备、鉴别、分离和提纯操作。能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探究方案, 并对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正确评价。

35 (2014中考试题) 10.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不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制气 C.收集 D.验满

36 (2015中考说明)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2015中考说明)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蒸发食盐水 B.称量固体 C.滴加液体药品 D.稀释浓硫酸

37 (2015中考说明)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2015中考说明)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A.干燥气体 B.收集气体 C.检验气体 D.验证气体性质

38 (2015中考说明)11.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 验 实验 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2015中考说明)11.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了 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9 (2015考试说明)3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
(1)实验A的目的是 ,燃烧匙中盛放的红磷要足量,其原因是 。 (2)实验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CO2具有的性质是 、 、 。 (3)实验C可用来蒸发食盐水得到食盐,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 。 (4)实验D是分离 的一种实验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实验E采用对比的方法,得出铁生锈的因素是

40 (2015中考说明) 38.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   。 (3)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用A装置制取氧气选择的药品是 ,如需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择发生装置有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选用   ,一般只能用此收集方法的原因是   。 (7)某气体可用G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41 (2014中考试题)21.(5分)分析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两种组装仪器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2)图二C装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D装置中的现象是:剧烈燃烧, ,放出热量。 (3)从高锰酸钾分解后的剩余固体中分离出二氧化锰,需经过溶解、过滤等操作。请从图三中选出这两种操作均不会用到的仪器 (填序号)。

42 3.思维能力 (1)对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能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 (2)能科学严谨地分析实际问题 ,能通过比较与判断,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迁移等思维活动,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能对学过的化学知识合理地进行重组、迁移、运用。 (3)具备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化学中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计算的能力。

43 (2014中考试题) 9.化学与生活、生产及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常食用豆奶,可为人体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B.NaHCO3受热分解放出CO2,可用作灭火剂的原料 C.将锅炉燃料煤改气,可减轻大气污染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可节约金属资源

44 (2014中考试题) 12.陕南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有机物,锌、硒指单质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45 (2014中考试题) 1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更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46 (2014中考试题) 15.下列实验所对应的两种方案均正确的是
选项 目的 方案一 方案二 A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分离NaCl和CaCO3的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滤液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 C 检验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 分别测溶液的pH 取样,加FeCl3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l和NH4NO3 取样,加水溶解,观察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47 (2014中考试题) 17.(3分)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 。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 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48 (2014中考试题) 19.(4分)金属材料应用广泛,如电路板中常用到焊锡、铜、银、铁等。
(1)焊锡与其组成金属相比具有 的特性,可用来焊接电子元件。 (2)将Cu片插入Ag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要验证Cu、Ag、Fe的活动性强弱,可选择的试剂组是 (填序号)。 A.Fe、Cu、Ag、稀硫酸 B.Cu、Ag、FeSO4溶液 C.Fe、Ag、CuSO4溶液

49 (2)取NaOH溶液25 g,向其中加入10%的CuSO4溶液40 g时恰好完全反应。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014中考试题) 23.(5分)小宇用配制的10%的CuSO4溶液测定一瓶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下图是配制CuSO4溶液的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2)取NaOH溶液25 g,向其中加入10%的CuSO4溶液40 g时恰好完全反应。计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0 (2015中考说明)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 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 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 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 质 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 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51 4. 科学探究能力 能依据题设情境和探究目的提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收集有效证据,分析实验现象和原理,得出合理解释或结论,并进行反思、评价和正确的表述。

52 (2014中考试题)22.(7分)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按右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 的化学方程式 。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中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图探究。 方案 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 (填序号)。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53 (2015中考说明)40. 用如右下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H2O2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 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   。木炭熄 灭后冷却一段时间,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部分溶液 流入集气瓶,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 是   。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内容 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 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54 (2015中考说明) 42.小敏和小玉在实验室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分别用甲、乙装置(气密性均良好)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但均未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观察分析】小敏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 【提出问题】小玉同学实验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澄清石灰水变质。猜想二:反应产生的气体除了有二氧化碳外,还有氯化氢气体。 【查阅资料】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二氧化碳与硝酸银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通过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探究:

55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 将纯净的CO2通入到该实验所用的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猜想一 (选填 “成立” 或“不成立”) 实验Ⅱ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 到硝酸银溶液中 猜想二成立

56 小敏和小玉得到启发,他们用丙装置 (如右图)在A、B试管中加入了相同 的试剂,即可同时完成上述两个猜想 的探究,一次实验也得出了上述结论。 A、B试管里盛放的试剂是 , B所起的作用是 。 如果看到 现象, 则两个猜想都成立。 【实验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澄清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请解释 。 【反思应用】由实验可知,小玉同学实验时选择的盐酸浓度过大,因浓盐酸有 性,使制得的CO2中有一定量HCl气体,所以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选择稀盐酸。 实验室制取气体要考虑诸多因素,如反应速率是否适中、制得气体是否纯净等。 实验室制取CO2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而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原因是 。

57 5. 自学能力 通过阅读所给材料,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有效地加工信息,且能根据题意运用有关化学知识及相关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

58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 此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2014中考试题)16.(3分)Ⅰ、Ⅱ两小题只选做一题,如果两题全做,只按Ⅰ题计分。 Ⅰ.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1)水厂处理水时,有时会向水中加生石灰, 此过程发生的是 (选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 (3)电解水时,用 来检验右图B试管中的气体。 Ⅱ.右图是一种防霾新产品——鼻用空气净化器, 它的填充物是硅胶,硅胶可表示为mSiO2·nH2O。 (1)塑料是 (选填“天然”或 “合成”)材料。 (2)从组成元素种类分析,SiO2属于 。 (3)硅胶的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 有 性。

59 (2015中考说明)20.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x值为5 B. R物质中碳、氢质量比为4:1 C. 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D.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

60 (2015中考说明)22.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Ⅰ.对于同一种物质,由于分类的依据不同,分类的结果也有所不同。以“水”为例,下列各组物质中,水均与其他三种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1)依据物质通常存在的状态:H2O、CO2、MgO、CaO中,水属于 。 (2)依据所含物质种类数目:在水、空气、土壤、海水中,水属于 。 (3)依据物质所含元素种类:在H2O、H2SO4、Na2CO3、NaOH中,水属于 (4)依据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在H2O、Cu、NaCl中,水属于由 构成的物质。 Ⅱ. 各类能源的合理使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 等。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中,会形成酸雨的是 。 (2)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的实例: ①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② 熄灭燃气灶火焰时,关闭阀门; ③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④ 森林着火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 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请你从灭火原理角度,选择一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 包括实例 (填序号)。

61 (2015中考说明)35.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作A、B),小强用下列方法鉴别,回答下列问题。
(1)他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氯化铁溶液,观察到A中产生红褐色沉淀,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他另取适量的A、B两种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观察到B中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他也可以使用 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来鉴别两种溶液。 (4)他还利用了下列试剂进行鉴别,其中能达到鉴别目的的试剂是   (填序号)。 A. 镁 B. 硝酸钠 C. 石蕊试液

62 八、用好考试说明 提高复习效果 把握命题方向 “准” 、“实 ”、“活”
八、用好考试说明 提高复习效果 把握命题方向 “准” 、“实 ”、“活”

63 1. 用好考试说明 教师:领会精神 实践落实 注重指导 学生:精读说明 重点突出 全面检查 2. 提高复习效果 3. 把握命题方向

64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陕西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化学学科分析与解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