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 一、试题概况 1、试卷结构: 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版面:16开5面
题型:单项选择题、选择填充题、填空与说明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 2

3 2、2016年题型比例(与2015年对比) 与2015年一致 类目 题型 分值比例 小题数 2015 2016 试卷题型比例 单选题 20%
10 选择填充题 15% 5 填空与说明题 30% 实验与探究题 25% 3 计算题 10% 1 与2015年一致

4 3、试题内容分布及占分比例(与2015年对比) 一级 主题 题号 分值 中考说明 15 16 略 28 30% 13 20 15% 27
身边的化学物质 1、2、6、8、15、19(1)最后一空、20、22 28 30% 物质构成的奥秘 5、7、11、13、16、18 13 20 15% 物质的化学变化 9、10、17(3)、19(3)、23、24 27 21 25% 科学探究 3、14、19、21、23第一空、24 23 20% 化学与社会发展 4、12、17、(1、4)23(最后一空) 9 10 10%

5 4、图表对比(与2015年对比) 粒子结构示意图(含反应过程微观示意图) 装置图 函数图(含溶解度曲线图) 流程图(含操作过程图) 其他关系图 15年 3 2 12 1 16年 7 8 近两年来,流程图题成为中考热门题型,也体现了命题者关注高、初中知识衔接的意图。

6 5、近两年中考考点示例 知识点 2015 2016 能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了解空气污染 T7(2分)考查空气污染及环境问题
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T3(2分) T17(1分)考查氮肥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T18(2分)考查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 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符号及名称 T16(3分) 知道常见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T17(2分)考查塑料的物质分类及纤维的检验方法 T17(2分)考查热塑性塑料的检验方法 知道六大营养素及用途 T18(1分) T12(3分)

7 5、近两年中考考点示例 知识点 2015 2016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T4(2分)考查氧气的制取
初步学会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 T22(2分)考查氧气的性质 T1(2分)考查氧气的性质 水和常见的溶液 T5(2分)考查水及水资源 T2(2分)考查溶质的状态 溶解度曲线 T15(3分) T8(2分) 学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T20(10分) T20(8分) 认识燃烧的条件及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T12(3分) T23(3分) 金属材料和金属的性质 T2(2分) T23(6分)

8 二、试题主要特点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在2015年的基础上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中知识点覆盖面广,侧重考查对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课本和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以生产、生活、科技的知识设置情境,难度适中,突出化学核心观念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化学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最新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 1、注重基础,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知识点覆盖面广,难度适中。 如第1题考查氧气的检验方法;第3题考查闻气体气味、液体的取用、气体的贮存、仪器的洗涤等实验基本操作;第12题考察营养素;第13题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第16题考查化学用语;第17题考察化石燃料、化学肥料;第18题考察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识别、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均源自教材。

10 如第3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6题:(3分)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如第3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6题:(3分)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 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 (2)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三硫化砷的化学式 。

11 2、突出主干,体现了考察学生能力 (1)更加突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
例如:第22题【反思与交流】(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2不成立,理由是甲组实验中也有硫酸钠生成等;

12 (2)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上没有出现大量需要记忆的化学方程式,而是出现了一些需要通过思考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第19题(3): 4KOH+2MnO2+O2===2K2MnO4+2H2O 这个方程式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才能完成的。 例如第23题:2Al+3ZnCl2=3Zn+2AlCl3也是要理解置换反应的本质才能完成的。

13 (3)图表结合,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6年中考图表多达21个。
考察学生对溶解度曲线、元素及原子结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的理解及实验分析和处理能力。

14 3、注重实验,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 实验能力的考察内容有:闻气体气味、液体的取用、气体的贮存、仪器的洗涤等实验基本操作;二氧化碳的制取和干燥;物质的分离;物质的鉴别;除杂;灭火的方法等内容,共计21分。 考查学生实验方法(包括操作、现象描述)选择;实验仪器或装置选择及理由;实验分析等

15 4、关注社会,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 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中有9道题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分值高达41分,内容涉及物质的用途、能源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化学与科技、化学与工业、化学与农业、化学与医药学、化学与材料、化学与文学、社会热点问题、化学与健康问题、化学与环境问题等多个方面,较好的体现了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原则。

16 如第17题:(6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 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物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 ;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和现象) 。

17 试题综合评述(单选题不计在内) 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理。 难度范围 题目 分值 所占分值 试题难易评价 0.8以上
1、2、3、4、5、6、16 15 15% 容易 0.6—0.8 11、12、13、15、17、18、19 、 7、 8、 9、 10 39 39% 较容易 0.4—0.59 14、20、21、22、23、24 46 46% 中等题 0.39以下 0% 较难 难度适中,梯级分布,结构合理。

18 三、九江市份试卷统计 1、九江市2016年中考化学各分数段分布情况 样本容量 9.5 10 19.5 20 29.5 30 39.5 40 49.5 50 59.5 60 69.5 70 79.5 80 89.5 90 100

19 2、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P)结果统计 题号 T1 T2 T3 T4 T5 T6 T7 T8 题满分 2 题平均分 P

20 2、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P)结果统计(表5)
题号 T9 T10 T11 T12 T13 T14 T15 T16 题满分 2 3 题平均分 2.1 2.3 1.5 1.9 2.5 P 0.70 0.77 0.5 0.63 0.83

21 2、2016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P)结果统计 题号 T17 T18 T19 T20 T21 T22 T23 T24 题满分 6 7 8 9 10 题平均分 4 5.3 4.8 4.7 3.3 5.2 P 0.67 0.76 0.8 0.5 0.59 0.41 0.44 0.52 目前均分:47.5(除单选题外) 2016年中考化学预计难度系数为0.6左右

22 四、学生答题情况统计 学生答题常见错误汇总表(表6) T1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 ) A、锰钢 B、红磷 C、硝酸钾 D、 常见错误 错选C 分析原因 化合物与混合物的概念不清 教学建议 加强化合物与混合物的教学,主要是区别

23 T12:下列基本营养素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C )
A、水 B、维生素 C、油脂 D、 常见错误 错填:鸡蛋、葡萄糖、蔗糖等营养物质 分析原因 学生对营养素和营养物质混淆 教学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24 T13:南昌汉代海昏候墓出土的文物中,保存完好的玉器非常罕见。对玉石主要成份(化学式为NaAlSi2O6 )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C、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4% D、 常见错误 错选A;另填空时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或相对分子质量写202g 分析原因 计算能力弱;基础知识不牢固 教学建议 加强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的训练

25 T1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C ) A、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B、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D、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物质X的溶液,则物质X   可能为 沉淀质量/g 0 碳酸钾溶液 的质量/g 固体质量/g 一氧化碳 时间/S 二氧化锰的质量/g pH 0 X溶液的质量/g 常见错误 错选A,B;错填碱性物质;硫酸写成HSO4 分析原因 不清楚碳酸钾先与盐酸反应;理解反向错误 教学建议 能进行图像题的专题复习

26 T1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B )
A、分离食盐和泥沙——蒸发结晶 B、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高温煅烧 C、检验露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 质——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D、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常见 错误 选择项得分高,填空项得分低。 错填:“加入AgNO3溶液、加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盐酸、硫酸”等。 分析 原因 1、没有理解要鉴别的物质的本质区别 2、语言描述不规范 教学 建议 1、教学中要向学生说明要鉴别的物质是固体 2、指导学生要规范答题语言

27 T16:(3分)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成语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 非金属的元素符号 C/H (2)争风吃醋:醋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As),三硫化砷的化学式As2S3 + - 常见错误 化学用语写成中文;H 写成H ;三硫化砷错写成As2O3、 As2SO3 、 As2Si3 、S3As2、Ar2O3 分析原因 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辨不清 2、使用不常用元素符号出错率高,化学式书写不熟练 教学建议 加强化学用语的训练 +

28 T17:(6分)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 (1) 能源化学——使用新能源汽车可节约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 石油。 (2)农业化学——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氮(填氮、磷或钾)肥; (3)医药化学——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由青蒿酸(C15H22O2)合成青蒿素(C15H22O5)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了 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材料化学——为防止食物变质常采用真空包装,目的是隔绝氧气(空气);检验塑料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包括操作和现象)取样加热后是否熔化,冷却后是否凝固。 常见 错误 (3)错答物理变化;(4)检验热塑性塑料的方法有错;熔化写成“融化、溶解、溶化” 分析 原因 不理解物质变化的实质;复习盲点,学生遗忘; 描述现象不规范; 教学 建议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不留盲点; 学生写错别字要及时纠正

29 T18:(7分)南昌大家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技术”获得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右图是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9.7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对应的元素与镓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B(填序号); (2)氮化镓(GaN)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 +3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传统制备氮化镓的化学原理是: GaCl3+NH3===GaN+3X其中X的化学式为HCl Ga 69.72 +31 2 8 18 3 一定条件 +13 2 B A +3 C +16 D +18 常见错误 (1)将69.72抄成67.72、69.92;(2)写化学式标注化合价;(3)3HCl、Cl中c小写L大写 分析原因 笔误 ;平时化学用语书写习惯不好 教学建议 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强调化学用语表达要准确,书写要规范;重视后进生的提升

30 T19:(6分)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完成操作 3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或漏斗)( 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2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锰; (3)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OH+2MnO2+O2===2K2MnO4+2H2O 高锰酸钾热饱和溶液 二氧化锰固体 含高锰酸钾晶体的饱和溶液 高锰酸钾晶体 滤液 氢氧化钾和二氧化锰固体 锰酸钾 敞口煅烧 溶于水 操作1 操作2 冷却结晶 操作3 高温

31 T19 常见 错误 (1)没注意“玻璃”二字,答滤纸;错答蒸发皿;漏斗错写出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漏斗两字写错;第二空写减少或空;
(2)多答水;锰写“猛”等其它错别字 (3)MnO2写成MnO4;KOH写成KOH2、K2OH2等; K2MnO4写成KMnO4、 KMnO2;错写成高锰酸钾分解的方程式;MnO2写在等号上方;配平错误 分析 原因 审题不仔细;对于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而采用什么方法结晶的知识不知道或不熟悉; 没学过的化学反应书写方程式出错率较高 教学 建议 平时要注重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加强流程图题的解题能力的练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化学用语

32 T20:(8分)赣南的客家围屋如同城堡, 可以抵御外敌入侵。现在五种物质盐酸、 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作为围 屋的守护“卫士”,只有相邻物质之间能发 生反应才能组成守护的防线(如右图所示 )。其中物质A常用于铅酸蓄电池中,其 浓溶液有脱水性;物质C是人体胃液中的 主要成分。(提示:碳酸钡不溶液于水) (1)A物质是H2SO4;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 (3)现在下列物质作为“外敌”分别对围屋发起进攻,若该物质与两位相邻的守护“卫士”都能发生反应才能攻破防线,那么能攻入围屋的物质是4(填序号) 1、铁 、氧化铁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钡 D E C B A

33 T20 常见 错误 (2)方程式错写成Na2CO3+2HCl=2NaCl+H2O+CO2
(3)现象错写有气泡产生、有白色沉淀和气泡产生、可闻到有刺激性气味、固体先溶解后产生白色沉淀 分析 原因 由于推断错误导致方程式错误;对于溶液中有HCl生成是否能看到气泡不知道;所给物质没有强调都是溶液影响学生正确答题 教学 建议 平时对于重点知识可以适当加深教学

34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的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甲,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被吸收。 常见 错误
T21:(8分)请你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为D、F(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的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甲,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与碱石灰反应被吸收。 常见 错误 (2)第一小空漏选;第二空方程式书写错误率高CaCl、未配平、漏标;不能用碱石灰的原因解释不到位 分析 原因 对反应装置的整体性把握不强,故出现漏选现象; 该反应方程式虽是初中化学反应的重点,但由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所以也易出错;对碱石灰不熟悉 教学 建议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初、高中衔接的知识可以适当解释一下

35 T22:(8分)下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 ,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 ,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1.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2.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 (填〉、〈或=)7,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1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 中(填酸、中或碱)性,猜想2不成立。 【交流与反思】(1)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2不成立,理由是甲组实验中也有硫酸钠生成等; (2)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其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例木炭和氧气 (写出反应物即可)。

36 T22 常见 错误 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没标箭头,多写反应条件 Cu与Ca不分;题意理解不清,产物有写CuO、
Cu(OH)2SO4 、Cu(OH)2CO3;语言表述不规范 分析 原因 化学用语掌握不熟练;审题能力差,阅读资料并从中导找信息能力差,综合运用能力欠缺 教学 建议 教师教学中语言表述要规范,

37 T23:(9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小晟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 着火点(填 “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 ① ‘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③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正二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1. “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2. “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 ① 实验中打磨“锡纸”目的是除去表面氧化物等;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D(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切断电源后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等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顺序可知猜想2(填1或2)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38 T23 常见 错误 化学式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达不准确或错别字多如:器写成气,灭火器写成消灭器,干粉灭火器写成粉尘灭火器;氧化物写成铁锈,锡锈、铝锈 【交流讨论】第二空错选A,B 分析 原因 平时学习中不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 审题不清 教学 建议 教师教学中语言表述要规范

39 T24:(10分)小新用20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氢氧化钠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操作过程如下:
(1)20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将200g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蒸发水 g. 滤渣 200g滤液 碳酸钠固体 碳酸钠溶液 20g样品 提纯 加水充分溶解 过滤 加适量熟石灰至恰好完全反应 常见错误 化学式书写错误CaOH、NaCO3、Na(OH)、;计算有误或未配平导致计算错误;没写解设答;没列出质量份数 分析原因 平时不规范答题,化学用语掌握不扎实 教学建议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0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1、化学用语书写不熟练不规范
例如:第16、18(3)、19(3)、20(2)、21(2)、22(第1空)、23表格(第2空)、24题都是考察化学用语的知识,共有16分。 教学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采取新颖而有效的训练方法,不能再用机械而又枯燥的学习方法,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兴趣。这样才能又牢又好的学好化学用语。例如打破教材顺序,提前学习元素符号;每学期举行一到两次化学用语比赛等

41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2、双基掌握不扎实,基本概念混淆不清
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俗称记忆不清,出现混淆;仪器名称、化学概念等基本化学术语书写不正确。例如:第11题“混合物”与“化合物”;12题“营养素”与“营养物质”;第19(1)题 把“漏斗”写成“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 教学建议: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于化学概念更要注重理解性的教学,对于易混淆的化学概念应进行对比式教学,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

42 3、文字表达能力欠缺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例如:不能用简明准确的化学语言来表述有关概念、规律、现象、实验过程等一系列的化学问题,文字表述时关键词(字)出现错误或不完整等。20题(2)“有白色沉淀生成”写成“有沉淀生成”。 教学建议: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规范语言描述,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描述性语言的训练,例如:要在课堂上多提问,对学生作业中的文字表述精批细改,对实验设计、物质分离、物质鉴别等可进行模仿性表达训练。在讲评作业中多强调答题要注意规范性,尽可能使语言文字表达做到准确、精炼。

43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4、审题能力及获取信息能力欠缺
审题马虎;不能准确理解题意; 审题时不能将题目中的陌生情景读懂、读透,挖掘出情景中的隐含条件;不能很好的将试题中的情景与学过的知识进行关联;不能将题中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能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劳动经验和社会热点问题联合起来。19题完成操作3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有的学生没注意到“玻璃仪器”四个字,填“滤纸”。23题【交流讨论】②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D、硫酸亚铁,有的学生理解成能与铝发生置换反应的就行,于是多选了A和B。 教学建议: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词下面圈点标记,养成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平时在课堂上多举学生的错例,让他们自己分析原因,属于审题不清的予以强调,让学生意识到“磨刀不误砍柴工”。

44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5、实验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欠缺
在大多数学校,教师做演示实验多,学生分组实验少,课外学生独立做探究实验的就更少。学生缺乏对实验过程的体验,更谈不上实验的技能技巧,对实验仪器、操作方法不熟悉。 教学建议:加强实验教学,但要杜绝在黑板上讲实验、在练习中做实验。要通过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思维品质。老师要多鼓励学生对实验中遇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实验探究题自始至终都要予以特别的关注,而不应等到中考复习时才加以关注。

45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6、错别字、简单计算错误严重
例如:17题(4)熔化写成“融化”、“溶化”、“溶解”。23题“灭火器”写“灭火气”、“灭火剂”。24题氢氧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百分数的小数点出错。 教学建议:在平常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如严格要求学生书写工整;强化错别字的矫正;计算的准确,不要在考试中因为这些小问题而失分。

46 五、错误归类及教学建议汇总 7、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情绪。
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在胡乱涂完选择题的答题卡后,填空部分就一个也不做,即使是简简单单的题目也不动笔,看都懒得去看。本来一些送分的题目也没办法送到这样的学生手中。说明这样的学生处于一种完全放弃学习的状态,这可能是致使中考化学低分率越来越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建议:在平时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在开始学习化学时大多数学生还是抱有很大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有些学生无法保持长久,于是出现“三天新鲜”甚至到了下半学期成绩大幅下降的情况。在教学中要利用化学学学科实验多的优势,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关注后进生,防止出现大面积级低分数。

47 六、试题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启示 我校2016年中考化学学科复习情况 1、中考复习时间:4月14日—6月14日
2、复习依据:课本上下册、新课标、中考说明、《新评价》、省中考模拟试卷(6套)、金太阳卷(后3套)等 3、复习方法:单元复习与分块复习相结合 争取一轮复习完 4、考查复习效果方式:月考(两次) 本校老师自主命题,按中考考试要求进行测试

48 六、试题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启示 1、关注中考说明中的考点 2、关注难度变化

49 3、注重“双基”的复习,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六、试题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启示 3、注重“双基”的复习,基础知识是考查的重点。 常考查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有: (1)涉及的主要16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二种酸(HCl和H2SO4),二种碱NaOH和[Ca(0H)2], 四种单质(C、H2、O2、Fe),四种氧化物(CO、CO2、H2O、CuO),四种盐(NaCl、Na2CO3、CaCO3、CuSO4) (2)涉及到的常见概念及知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用语、溶解度曲线、燃烧与灭火、铁生锈、常见方程式书写 (3)常见气体的制备,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基本操作 (4)与相对分子质量和溶液配制有关的计算,与方程式和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

50 六、试题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启示 4、关注元素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作为化学课程的骨架,承载了化学概念和理论、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的相关知识,它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渗透化学计量的定量要求,它在中考化学试卷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约占40%的分值)。 元素化合物的重点把握以下几类趋势: (1)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角度切入,考查元素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2)根据题目给定的陌生的元素化合物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合理迁移,推断对应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3)开展实验研究,对元素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进行探究。

51 5、做好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可按照以下几个专题进行:“化学用语专题”、“基本实验与基本操作专题”、“推断专题”、 “实验探究专题”、“计算专题”“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专题”等。在进行这些专题训练时,应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专题训练,真正把握其命题方向和规律,要注意体会、归纳题目中的化学方法和化学思想。

52 (1)通过实验活动过程的分解,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例如: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的重点,它主要考察学生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的能力。一般说来,规律类习题有以下几类: (1)通过实验活动过程的分解,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16年 江西T3 考点:仪器的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2)通过演示实验过程及现象描述,考查有关的化学用语。 14年 江西T16 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燃烧后瓶内生成亚硫酸(H2SO3)溶液,与出溶液中氢离子的符号: 。

53 (3)通过多个实验的集合,考察探究过程中思维方法的形成。如对比实验的思维方法考查,守恒思想的考查、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考查等。
14年江西 T7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的是正确的是 考点:对比探究燃烧的条件

54 (4)通过实验活动,重现实验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基本仪器使用基本操作方法和化学探究的思维,对猜想与假设、方案设计、交流讨论、反思与评价、事故分析处理等。
例(2013年江西T23)某实验小组开展了如下有关碱的化学性质探究活动: (1)实验1的目的是 ;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3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后,小萍想知道反应后溶液中除NaCl外,是否还含有其他溶质(不考虑酚酞),于是她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试剂,从而得出了结论。小萍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

55 (4)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是: ①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② ; ……
② ; …… (5)准备实验时,小英发现药品室有两瓶未标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询问老师得知,该两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l0%。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对这两瓶溶液的鉴别(仅限以下实验用品:试管、量筒、滴管、酚酞溶液、10%盐酸) 实验步骤 预计现象及相应结论 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种为l0%的氢氧化钠溶液

56 六、试题对今后中考复习的启示 6、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和基本学科思想
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思想的培养等学科素养往往比化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如:化学推理、规律提炼、实验的规范性、实验的安全意识等。 7、复习中不要脱离了化学与社会、科学、生活的关系。 8、关注初、高中衔接。 9、提高老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精选题目、不猜题押宝,不搞题海战 10、除了注重知识点内容掌握外,还要学生学习一些应试要领。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端正心态,避免眼高手低,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题目注释等等。做题时把握好做题的速度和物理与化学考试时间的分配。

57 谢 谢


Download ppt "2016年江西省九江市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