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齐小娟 职 称:讲 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齐小娟 职 称:讲 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齐小娟 职 称:讲 师
职 称:讲 师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氯乙烯的理化特性与接触机会 2.掌握氯乙烯的毒理作用 3.掌握氯乙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 概 述

4 一、接触机会 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以及粘胶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5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过程: 生产基本的 化工原料 合成单体 单体聚合 (或缩聚) 聚合物树脂的加工

6 三、毒作用特点(1) 单体的生产和聚合过程中还可接触到各种助剂(添加剂),如催化剂、引发剂、调聚剂和凝聚剂等。

7 三、毒作用特点(2) 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单体及助剂绝大多数具有一定毒性、变应原性或致癌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所用原料、单体及助剂的种类。

8 氯乙烯(vinyl chloride, VC) H2C=CHCl,分子量62.50

9 一、理化特性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略带芳香气味,加压冷凝易液化为液体,易燃易爆,热解时有光气、氯化氢、一氧化碳等释出。

10 二、接触机会 氯乙烯主要用作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在生产、清洗或抢修过程中,可吸入较高浓度氯乙烯而中毒。

11 三、毒 理(1) 1.侵入途径 氯乙烯主要以蒸气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亦可以经皮肤吸收。

12 三、毒 理(2) 2.分布 经呼吸道吸入的氯乙烯主要分布于肝、肾,其次为皮肤、血浆,脂肪最少。

13 三、毒 理(3) 3.代谢 氯乙烯 氧化氯乙烯(CEO) 氯乙醛(CAD) CEO、CAD等中间代谢产物与谷胱甘肽(GSH) 结合随尿排出。

14 三、毒 理(4) 4.毒性 氯乙烯属低毒类,急性毒性主要为麻醉作用。
三、毒 理(4) 4.毒性 氯乙烯属低毒类,急性毒性主要为麻醉作用。 慢性吸入试验可诱发大、小鼠肝血管肉瘤以及肾、肺、乳腺肿瘤,是确认人类致癌物。

15 四、临床表现(1) 1.急性中毒 多因意外事故大量吸入所致,主要表现为麻醉作用。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
皮肤接触氯乙烯可引起局部损害,表现为麻木、红斑、浮肿以至组织坏死。

16 四、临床表现(2) 2.慢性中毒 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症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多表现为睡眠障碍、多梦、手掌多汗等。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肝血管肉瘤、肝癌、肺癌等。

17 四、临床表现(3) 血液系统:溶血、贫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凝血障碍等。
皮肤:皮肤干燥、皲裂、丘疹、粉刺等,部分工人可出现湿疹样皮炎或过敏性皮炎。 肢端溶骨症(acrosteolysis, AOL):早期表现为雷诺综合征,最后发展成杵状指。

18 末节指骨骨质溶解

19 末节指骨骨质溶解

20 五、诊 断 1.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氯乙烯的职业史,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以及患者出现的以麻醉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五、诊 断 1.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氯乙烯的职业史,现场职业卫生调查以及患者出现的以麻醉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2.慢性中毒: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

21 六、防治原则 1.急性中毒:急救处理原则,对症治疗。 2.慢性中毒:对症治疗、注意营养、适当休息。有肝脏损害或脂端溶骨症者应及时调离。
3.预防:密闭、通风,PC-TWA 10mg/m3, PC-STEL 25mg/m3。

22 思考题: 怎样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氯乙烯接触浓度?


Download ppt "高分子化合物中毒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齐小娟 职 称:讲 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