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2 本单元学习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报刘一丈书(宗臣)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本单元学习篇目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张中丞传后叙(韩愈)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报刘一丈书(宗臣) 故都的秋 (郁达夫) 背影(朱自清)

3 郑 伯 克 段 于 鄢 《左传》

4 学习目标 语言知识: 文学知识: 识记《左传》的编著者、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文阅读分析: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识记《左传》的编著者、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课文阅读分析: 了解本文记叙的郑庄公与共叔段兄弟争斗的历史事件,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环节,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 把握课文略写战争经过而详写战前战后各种人物活动的剪裁。 分别概括郑庄公、共叔段、姜氏、颖考叔的性格特征; 识别文中的细节描写,分别说明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理解本文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郑庄公的人物性格刻画方法。

5 课文学习 题解 文体知识 背景 课文内容 文意理解 语言知识点 文章主旨 结构层次 写作特色

6 题 解   “郑伯克段于鄢”原本是《春秋》里的一句话,意思是郑庄公在鄢地打败了共叔段。 郑伯,指郑庄公。鄢,地名,在今河南鄢陵。

7 文体知识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详细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和有关言论,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重要历史文献。作者善于用生动精练的语言描绘纷繁复杂的战争场面和事件,也善于刻画人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推荐阅读(教学平台) : 1、《左传》 简介 2、《左传》的影响

8 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     郑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攻即位,其弟共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

9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10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11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12 文意理解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
 当初,郑武公从申国娶妻,称为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 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使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起名叫“寤生”,于是(姜氏)很厌恶他。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 ,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姜氏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同意。

13 文意理解3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 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
 等到庄公继承了君位,(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制地作为封邑,庄公说:“制,是个险要的城邑, 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过去虢叔就死在那里,(因此不便分封给他),其他的地方一切听你吩咐。”(姜氏)请求京地,庄公让共叔段住在那里,百姓称他“京城太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大夫祭仲说:“都邑城墙超过三百丈,就是国家的祸害了。

14 文意理解4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先王的制度,大的都邑的城墙不得超过国都的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九分之一。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现在京城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您将无法忍受。”庄公说:“姜氏想这样,怎能避开这个祸害能?”

15 文意理解5 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回答说:“姜氏有什么满足的时候?不如早点安排他一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滋长蔓延。蔓延了,就难对付了。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

16 文意理解6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有两属(两个君主)的情况,您将对他怎么办? 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要是想把国家让给太叔,我就请求去侍奉他,如果不想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生二心。”

17 文意理解7 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
 庄公说:“不用,他会自己垮的。”太叔又收取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一直到廪延。 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公子吕说:“可以啦!领土再扩大,将会得到民众。”庄公说:“对君不义,对兄不亲,这样的叛臣逆弟,领土再扩大也会垮的。”

18 文意理解8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
 太叔修缮城池,聚集民众,整理盔甲和武器,准备好了步兵和战车,将偷袭郑国国都。 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  姜氏将为他打开城门(做内应)。庄公知到了偷袭的日期,说:“可以动手了。”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命令公子吕率领战车二百辆去攻打京邑。

19 文意理解9 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京城的百姓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又到鄢地讨伐他。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京城的百姓背叛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庄公又到鄢地讨伐他。 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五月辛丑那天,太叔离开郑国逃亡到共国。

20 文意理解10 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于是庄公把姜氏放逐到城颖,并对她发誓说:“咱们不到黄泉,不要相见了。”但不久就对自己说的话感到后悔。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  颖考叔担任颖谷封人的官职,听到这件事,就进献礼物给庄公。庄公赏赐他吃饭,他吃时故意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21 文意理解11 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庄公问他为什么,回答说:“小人家中有老母,我吃过的菜她都吃过,但没有吃过国君赏赐的肉, 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翳我独无?”  请允许我把这些肉带回去送给她。”庄公道:“你有母亲可以送,偏偏我就没有!”

22 文意理解12 颖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为什么呢?”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
 颖考叔说:“冒昧地问为什么呢?”庄公告诉他缘故,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 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颖考叔回答说:“君王担心什么呢?如果挖地直到见到泉水,你和姜氏在隧道相见,那又有谁能说你违背了誓言呢?”

23 文意理解13 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庄公听从了他的话。庄公走进地道时赋诗道:“大隧道之中,快乐呀乐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遂为母子如初。  于是母子二人和好如初。

24 文意理解14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 君子说:“颖考叔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爱他的母亲,并影响到了庄公。
 君子说:“颖考叔是个非常孝顺的人,爱他的母亲,并影响到了庄公。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诗经》说:“孝子的孝道没有穷尽,(上天)永久地把它赐给你的同类。 其是之谓乎?”(宾语前置三) 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事吧? ”

25 语言知识点 一、本文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1)姜氏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姜氏有何厌”。厌:通“餍”,满足。
译“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2)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犹……况……乎”是固定句式,表示递进关系, 译“蔓生的野草都不能够除去,更何况你的宠弟呢”。

26 (3)敢问何谓也: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敢问谓何也”, 译“能问一下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4)君何患焉: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应该是“君患何焉”, 译“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5)其是之谓乎: 宾语前置句,应该是“其谓是乎”。其:句首语气词, 表示猜测,大概。是:代词,这件事。 译“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吧”。

27 主题     本文通过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斗并取胜,与其母姜氏反目而后和好的过程的生动记叙,展现了郑国王室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而勾心斗角以至兵戎相见的情况,揭露了春秋时期统治者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的丑恶面目,对我们今天了解奴隶社会的后期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作用。

28 层次结构1 全文共5段,分四个部分: 一、姜氏厌恶郑庄公,偏爱共叔段。从而交待了庄公母子不合,兄弟争斗的原因。(矛盾的开端)
二、写公叔段不断扩张势力,而郑庄公虚伪应对,实怀杀机。(矛盾的激化)  1、共叔段得到京地作封邑。  2、共叔段在京地建城,公然超过先王制定的规格。  3、共叔段逐步将西部和北部的边邑据为己有。 

29 层次结构2 三、郑伯克段于鄢的经过。(矛盾的解决) 四、庄公幽禁姜氏及母子和好如初。(矛盾的解决)
         1、颖考叔设法为庄公排忧解难。          2、姜氏、庄公“遂而相见”的经过。          3、作者托名君子的评论。     

30 写作特色1 一、善于剪裁史料,恰当的祥略安排
 一、善于剪裁史料,恰当的祥略安排   《左传》详于记叙各国之间和各国内部政治上的矛盾冲突,而对战争的描写一般比较简略。本文也如此。作者详写庄公及母亲、弟弟的矛盾发展的始末,而对克段于鄢的经过略写。又如略写姜氏憎恶庄公的原因,详写庄公与共叔段矛盾不断激化的过程。这样写是为了集中笔墨来刻画人物,揭示其内心世界,从而突出文章的主题。显然,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战争本身,而在引起战争的社会原因。

31 写作特色2 二、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 作者将各色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刻画其性格。如:
   作者将各色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刻画其性格。如:        郑庄公:阴险狠毒、老谋深算、工于心计、伪善伪孝。 共叔段:贪婪狂妄、愚昧无知。 姜氏:偏狭昏愦、以私情干政。    颖考叔:聪明机敏(故意食舍肉以引起庄公的问话)

32 写作特色3 三、生动的细节描写 1、“庄公寤生”这一细节突出了姜氏的自私,预示着姜氏与庄公之间将有矛盾冲突。 2、颖考叔“食舍肉”的细节描写,显示了他的纯孝,也表现了他的聪明机智。 3、“隧而相见”“大赋其诗”的细节描写讽刺了庄公母子的卑鄙虚伪。

33 写作特色4 四、巧妙的衬托手法 1、用共叔段的贪婪狂妄、愚昧无知来反衬庄公的阴险狠毒。 2、以蔡仲、子封等人的多次规劝来烘托庄公的阴险性格。

34 张中丞传后叙  韩 愈

35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 课文阅读分析: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 课文阅读分析: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是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 理解课文前半部分议论是针对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批驳,识别批驳中所用论据的类别,说明批驳中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分别概括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它们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简要分析文中三个正面人物的相互映衬作用,找出文中通过反面人我来衬托正面人物的地方。

36 课文学习 题解 文体知识 背景 课文内容 文意理解 语言知识点 结构层次 写作特色

37 作者简介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
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  

38 题解1 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 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

39 题解2 “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40 背景 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57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12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 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 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反对藩镇作乱的散文名作。 

41 文意理解1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与吴郡的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李翰所写的《张巡传》。 翰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密。  李翰一向因文笔好而自豪,这篇传记写的也很详细周密。 然尚恨有缺者,不为许远立传,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 然而我觉得遗憾的是、仍有遗漏,(那就是)没有为许远写传记,也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42 文意理解2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 许远虽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但打开城门接纳张巡, 职位本在张巡之上,
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 却把指挥的权力交给张巡自己甘居其下,而且丝毫 不怀疑和猜忌,最终与张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 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雎阳城陷落而被俘获,与张巡死的时间前后不同罢了。

43 文意理解3 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们父亲 的志向,认为张巡被杀而许远成了俘虏,便认为许远 是怕死而用言辞向敌人降服了。 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许远真的怕死,为什么还要苦苦坚守住那小小的地盘,吃他所爱之人的肉,来抗击敌人而不投降呢,

44 文意理解4 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当他在围城中坚守时,城外没有一丁点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国家与君主而已,
而贼语以国亡主灭。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必以其言为信。 而敌人告诉说唐朝已亡了,国君已经死了。许远眼看 救援的军队不到,而叛军却越来越多,必定会认为他 们的话是真的。

45 文意理解5 外无待而犹死守、人相食且尽,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远之不畏死亦明矣。
在外无援兵可待的情况下仍誓死守城,已经人吃人且将要吃尽,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数着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来,许远不怕死这是很清楚啦。 乌有城坏、其徒俱死,独蒙愧耻求活,虽至愚者不忍为。  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耻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么做。

46 文意理解6 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之耶? 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
 唉!难道说像许远这样贤明的人会做这样的事吗?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垢远。  造谣的人又说什么许远与张巡分守雎阳城,城池的陷落,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想用这些来诽谤许远。 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这种论调又跟儿童的见识没有什么两样。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脏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

47 文意理解7 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拉绳子而拉断它,绳子的断绝必定有裂痕处。旁观的人看到它这样,就跟着归罪它(先患病的脏腑和绳断之处),也太不通达事理了。 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  小人喜欢发议论,不乐于成全别人的美名就是这样啊!

48 文意理解8 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像张巡、许远所成就的事业,如此卓绝不凡,还不能免遭非议,其他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当初许、张二公初守雎阳时,哪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因而抛弃城池预先逃跑呢?

49 文意理解9 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
 假如这里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处呢?等到他们终无救援而又困难到极点时, 将其创残饿羸之余,虽欲去,必不达。  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疲弱的残余士兵,即使想离开,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地了。

50 文意理解10 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 凭着张、许二公的贤明,他们考虑得太精切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
 凭着张、许二公的贤明,他们考虑得太精切了。守住一座城池,捍卫着整个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  靠着千百名誓死就战的士乓,抗击着百万个一天比一天多的敌军,掩护江淮大地,阻止了敌人的攻势, 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国家没有灭亡,这是谁的功劳呢?

51 文意理解11 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在那个时候,弃城逃命的,不能一个两个地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在那个时候,弃城逃命的,不能一个两个地数; 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拥有强大的军队坐而观望的人,环绕睢阳城四周都是。 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不追究评议这些人,反而指责张许二公以死坚守,也 可见他们自己把自己和叛贼并列了,编造夸大失实邪说而帮助叛贼攻击(张、许等英雄)啊。

52 文意理解12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
 我曾经在汴、徐二州的幕府里任职,经常来往于两州之间,亲自到人们所说的双庙去祭奠过, 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  那里的老人常常说起张巡、许远当时的故事。说:南霁云向贺兰进明请求救兵

53 文意理解13 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 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
 贺兰忌妒张巡许远的声望功绩超过自己,不肯出兵援救。 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喜欢南雾云勇敢豪壮,不听他的话,硬要留他,准备酒席与歌舞,请南雾云入座。

54 文意理解14 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雎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霁云慷慨激昂地说:“我来的时候,雎阳的人没饭吃已经一个多月了!我即使想一个人吃,道义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喉咙!”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 于是拔出佩刀斩断一个手指,鲜血淋漓,拿给贺兰看。

55 文意理解15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在座的人非常震惊,都感动激昂地为南霁云流下眼泪。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 霁云知道贺兰终究没有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驰而去。

56 文意理解16 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快要出城,抽出箭来射佛寺的宝塔,箭的半截射进了它上边的砖中,说:“我回去击败叛逆,一定要消灭贺兰,这支箭用来作标记!。” 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  我在贞元年间经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来互相谈论。

57 文意理解17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   城破以后,叛军用刀威胁迫降张巡,张巡不屈服,就拉出去,准备杀死他;又迫降南霁云,霁云没有回答。 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  张巡呼喊霁云道:“南八,男子汉一死罢了,不可为不义之人所屈服!” 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霁云笑着说:“本想有所作为,您既然有话,我怎敢不为国捐躯!”于是就义了。

58 文意理解18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围中。
 张籍说:“有个叫于嵩的人,年轻时投靠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时,于嵩曾在围城中。” 张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嵩时年六十余矣。  张籍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过于嵩,于嵩那时年纪六十多岁。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好学,无所不读,  因为张巡,起初得到了临涣县尉职务,喜欢学习,没有什么书不读。

59 文意理解19 籍时尚小,粗闻巡、远事,不能细也。 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听到张巡、许远的事,没能细问。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张籍当时还小,粗略听到张巡、许远的事,没能细问。 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  据说张巡身高七尺多,胡须长得像天神。 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  曾看见于嵩读《汉书》,对于嵩说:“为什么老读这部书?”

60 文意理解20 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
 嵩回答说:“还没读熟呢。”张巡说:“我对书读不超过三遍,就一辈子不会忘记。” 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  于是背诵于嵩所读的书,背完一卷不错一字。 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帖以试,无不尽然。 于嵩很惊奇,认为张巡碰巧熟悉这一卷,就乱抽其他书套里的书来试,没有不是这样的。

61 文意理解21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于嵩又拿书架上的许多书,试着来问张巡,张巡随口背诵毫无迟疑。
嵩从巡久,亦不见巡常读书也。为文章,操纸笔立书,未尝起草。 于嵩跟随张巡时间长了,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作文章,拿起纸笔就写,从来没打过草稿。 初守雎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巡因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  刚守雎阳的时候,士卒近万人,城里的居民也近数万,张巡凭着一次见面问过姓名,那以后没有不认识的。

62 文意理解22 巡怒,须髯辄张。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张巡发怒,胡须就蓬开。到雎阳城陷落,叛贼捆绑着张巡等数十人,坐在地上,将要杀害。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张巡起身一动,他的部下见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众泣不能仰视。  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头看他。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张巡就义时,脸色不变,安祥得跟平时一样。

63 文意理解23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远宽厚长者,貌如其心;与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死时年四十九。   许远是宽仁厚道的长者,外表如同他的内心;跟张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张巡晚,称张巡为兄长,死时年仅四+九岁。 嵩贞元初死于毫、宋间。  于嵩贞元初死于毫州、宋州之间, 或传嵩有田在毫、宋间,武人夺而有之,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  有人传说于嵩在毫、宋之间有田产,武人夺去占有它,于嵩准备到州里去告状,被武人杀害。 于嵩无子。张籍云。  于嵩没有儿子。(以上这些都是)张籍说的。

64 语言知识点 本文需要掌握的词语: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本文需要掌握的词语:    (1)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者:助词,附在别的词的后面,组成名词性短语。译“所要孝忠的是国家与君主罢了”。  (2)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宁能:怎么。之: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卒:副词,最终。 译“怎么能料到别人最终不来救援呢”。  (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来……的。志:通“识”作标记。 译“这支箭就是用来作标记的”。 

65 语言知识点 本文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
本文需要掌握的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辞服于贼: 这句既是状语后置句,又是省略句,应该是“疑之畏死而于贼辞服”。 译“怀疑他(许远)害怕死而向敌人说了屈服的话”。  (2)何为久读此: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前置,应该是“为何久读此”。 译“为什么总读这本书呢”。  (3)为所杀: 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动。译“被武人杀害”。

66 主题 本文热情地歌颂了张巡、许远、南霁云等为国为民抗击安史叛军而宁死不屈的英雄事迹,批判了那些不顾国家人民安危,忌贤妒能,拥兵谋私的军阀,驳斥了那些小人造谣中伤的流言蜚语,抒发了自己对抗战英雄的崇敬之情,补叙了逸事,澄清了事实,伸张了正义。

67 结构层次1 第一段(1): 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 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全文可分四部分 第一段(1): 交待写作本文的时间和缘由。 第二段(2,3,4): 驳斥小人的流言蜚语,歌颂张许二人的高贵品质和历史功勋。   第一层(2):驳斥“畏死辞服于赋”的错误论调。 三个事实论据: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心,食其所爱之肉”     3)“虽愚人变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远之畏死亦明矣”

68 层次结构2 第二层(3):批驳“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 两个比喻说理: 1)“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斋者”
2)“引绳而绝亡,其绝必有处” “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论调“与儿童之见无异” 第三层(4):驳斥“责二公以死守”的错误议论。 首先:指出张许不知旁人会见死不救 其次:强调睢阳尚不能守,逃到他处又何用 然后:睢阳不能守率残余饿赢能突出重围? 接着:歌颂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最后: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责“二 公以死守”的卑劣行为。

69 层次结构3 第三段(5): 记叙南霁云的事迹 1层:叙南霁云乞师贺南进明的经过。 2层:南霁云与张巡壮烈就义的经过。
第四段(6): 补叙张巡,许远的轶事。 1层:详叙张巡博学与英勇就义的事迹 2层:简叙许远宽厚的为人。 3层:交代于嵩(讲述张、许轶事之人) 之死。

70 艺术特色1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神气流注,章法浑成。  文章先议后叙,看来是两大部分,但毫无脱节之感,这首先是因为不管是叙述,还是议论都服务于赞美英雄,斥责小人的鲜明主题。 从整体上讲文章的前半部分侧重议论,但议论中带有叙事。例如:“远虽村若不及巡者,……与巡死先后异耳”。这节文字主要对许远的高贵品质进行议论。但也附带叙述了许远开门纳巡,授之柄而处其下的事迹。把议论与叙述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再如“这诚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与赋抗而不降乎?”这一节文字主要针对“畏死”的论调进行驳斥,但又包含了对许远杀所爱的人充饥的事迹的叙述。

71 艺术特色2 2、描写人物,形象逼真,气韵生动,丰富饱满。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征,南霁云的刚烈英武,张巡的从容不乱。许远的宽厚谦逊,贺兰进明的卑劣无耻。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具有以下特点: 1)通过若干精彩的场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其中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描写最脍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写了南霁云慷慨陈辞、拔刀断指、抽矢射塔三个场面,歌颂其凛然正气,赞美其忠肝义胆。

72 艺术特色3 2)从人物的言行中塑人物 南霁云在贺兰宴会上的讲话:“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去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三个“食”字,顿为两层,显得强调有力,加上两个“虽……不……”句式连用,将南霁云时刻挂念着围城中父老和同伴们的心理,赤诚报国不图个人好处的品质,生动地刻画了出来。 3)细节描写 “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体现出霁云刚烈无比的激愤难抑的感情,令人触目惊心。

73 艺术特色4 3、衬托手法塑造人物 如: 南霁云的忠肝义胆,磊落胸怀和刚烈英武,以贺兰进明可耻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径作反衬。
张巡就义时从容镇定,视死如归,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恸的表情来衬托的。“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的表现,衬托出南霁云拔刀断指行为的壮烈感人。

74 重难点问题 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75 重难点问题答案1 1、谈谈本文的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色     本文最大特色是议论与叙事并重,前半部分侧重于议论,针对污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进行驳斥,在驳斥中补叙许远事迹。后半部分侧重于叙事,着重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并补叙张巡、许远的其他事迹。  2、本文前半部分是驳论,驳论时所用的论据和所采用的论证方法。     类比论证,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理作理论论据。(全文第三自然节)     对比论证,用“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作对比。(第四自然节)

76 重难点问题答案2 3、概述张巡、许远、南霁云三人的性格特征。  张巡:具有从容镇定的气度,视死如归的品质,博闻强记的品格。  许远:具有宽厚谦和、为国让贤的崇高品质。  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 4、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本文采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如南霁云的拔刀断指、抽矢射塔的描写,张巡的超人记忆力和就义时的动作、语言描写,都是最精彩的片断。

77 始 得 西 山 宴 游 记 柳宗元

78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文学知识: 课文阅读分析: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了解作家柳宗元; 识记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属“永州八记”之一。 课文阅读分析: 联系课文说明本文题目中“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穿全文的作用; 理解本文以游众山反托游西山的铺垫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分析文中登临西山一段的写景层次,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侧面衬托手法来突出西山之高峻的。

79 课文学习 题解 文体知识 背景 课文内容 文意理解 语言知识点 结构层次 写作特色

80 作者简介1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解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二十一岁中进士,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贞元时期,柳宗元在科名和仕途上,是比韩愈为得意的。顺宗即位,王叔文等执政,他参加了王叔文的集团,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时他和王叔文、刘禹锡等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如罢宫市、免进奉、擢用忠良、贬谪赃官等,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大事。王叔文执政不到七个月,因为遭到宦官和旧官僚的联合反攻而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改为柳州刺史。宪宗元和十四年,死于柳州,年四十七岁。  

81 作者简介2 柳宗元和韩愈齐名,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并称“韩柳”。其一生的文学创作极其丰富。但贞元时期,他在长安,努力施展政治抱负,而“不以是取名誉”,重要作品不多,成就不大。元和以后,长期的贬谪生活,使他有机会接近下层人民,受到了生动的社会教育。这对他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他的诗文,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方面,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而且在艺术上所表现的独创性,也非常突出。 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于柳州病逝,他临终前写信给友人刘禹锡,托他保存整理自己的全部文稿。后来刘禹锡编成《柳河东集》三十卷,并为之作序,现存种类文章共四百多篇,诗一百四十多首。 

82 作者简介3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久负盛名,最为人们称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类作品,往往在景物描写之中,抒写了他的不幸遭际和他对于现实的不满。当时的永州虽然地僻民穷,但是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如果说作者把丑恶和憎恨抒汇在寓言中的话,那么他把美好和热爱又都寄托在游记里了。他“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文中所记之山、水、草、木、鱼、石,无不精彩,无不引人入胜,无不浸透着作者的感情。 

83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戮(lù)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yí yí)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84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zhuó)榛(zhēn)莽,焚茅[艹伐](fá ),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j ī)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rèn)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尺寸千里,攒蹙(cù)累积,莫得遁(dùn)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pǒu lóu)为类。悠悠乎与颢(hào)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shāng)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85 题解/背景 永贞元年(805)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即今湖南零陵,当时属偏远之地,但佳山秀水,景色优美,作者政治上遭受打击,抑郁愤懑,加之司马属闲散官职,所以作者游山玩水,以求寄托。作者先后写了被称为《永州八记》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母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八篇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是既各自独立成篇,又以时间为序排列,相互联系,前后贯通。《始得西山宴游记》便是其中的第一篇,因西山为“向之未始游”,故以“始得”二字命题名篇。

86 文意理解1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自从我成了罪人,居住在这个永州,经常忧惧不安。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每逢闲暇的时候,就缓缓的行走,随意的游览。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天天跟我的朋友登上高山,钻入森林,遍寻曲折的溪流的源头;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幽静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哪一个远的地方没有走到。

87 文意理解2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到了地方就拔开荒草,席地而坐。倾尽壶中的酒,喝个大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醉了就互相枕压睡着,睡着做梦,平时心中想到什么,梦也就跟它一样。 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睡醒了就爬起来,起来就回家。总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姿异态的,都为我所游遍,却不知西山景色的奇异独特。

88 文意理解3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寺西边的亭子里,遥望西山,才指点其景色奇异。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fa,穷山之高而止。 于是命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向前走,砍掉丛生的杂树,烧掉茂盛的茅草,一直到山的最高处而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攀着岩石,拉着藤蔓,登上山顶,两腿伸直岔开坐在地上,纵览眼前美景,于是数州的土地,都在我们的坐席下面。

89 文意理解4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它们的高低的形势,有的高耸,有的低凹,像蚁洞外的小土堆和洞穴,看来尺寸大小的面积实际有千里的范围,都紧紧的聚集在一起,尽收眼底,毫无遗漏。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 青山缭绕,白水环流,在远处与天边相连,向四周望去,都是如此。至此我才知道,这西山卓立不凡,不和那些小山丘同类。

90 文意理解5 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他高大绵亘与天地之气相连,看不到它的边际;完满自足地与天地作伴,而不知道它的穷尽之期。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拿过酒杯满满的倒上酒来喝,渐渐无力的醉了,不知不觉太阳已经下山了。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只见苍茫的暮色由远处到来,来到后什么也看不见了,而仍然不想回去

91 文意理解6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神像凝结了一样(忘掉了一切思虑),形体像消散了一样,(忘掉了自己的存在),与万物暗暗融成了一体。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至此才知道我过去还未曾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次游西山才算开始。所以写了文章记这件事。 是岁,元和四年也。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92 语言知识点(一) 1、古今异义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今义)积累
未始(古义)未尝 而~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累积(古义)重叠,积压 (今义)积累 然后(古义)这样以后 ~知吾向之未始游。 (今义)转折连词 于是(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乎始。 (今义)递进连词 更 (古义)更换交替 醉则~相枕以卧。 (今义)更加

93 语言知识点(二)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 (今义)就是。
披(古义)拨 到则~草而坐。 (今义)覆盖在肩背上。 就(古义)接近,颓然~醉 (今义)就是。 向(古义)从前 然后知吾~之未始游。 (今义)朝。 志(古义)记 故为之文以~。 (今义)志气,志向。 是(古义)代词,这 ~岁元和四年也。 (今义)判断动词。

94 语言知识点(三) 2、一词多义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异 认为……奇异 始指~之 独特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态者 特 特别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 超出一般 然后知是山之~立 为 成为 自余~ 人 为(表目的) 故~之文以志 3、通假字 自余为lu人(“lu”通“戮”,遭到贬谪)

95 主旨 文章以自然山水之美与作者人格之美相映照,在记叙了游览西山的经过,突出了作者在游览中获得的精神感悟的同时间接肯定了作者在革新失败,贬官永州后,仍坚持的特立独行的品格。

96 层次结构 全文分两段 第一段:永州泛游 1、谪居永州的背景及现状。 2、闲游山水,倾壶而醉。
第二段:写作者对西山的发现以及引导出自己精神上的新境界。 1.写初登西山时所见景致,暗示了西山的高峻 2.写府瞰众山之景,以众山之小反衬西山之高。 3.远眺所见之景,又显示西山高耸云天的气势。

97 写作特色 1.侧面衬托 如对西山的高峻,不做正面的描绘,而用众山与西山的高下对比,来表现西山的气势非凡。 2.铺垫的运用
如文章开头,并不切入正题,而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来反托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以及获得的感悟。

98 思考题1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明确:作者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感受。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99 思考题2 2、 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明确:前部分写以往浏览时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的高洁人格。

100 思考题3 3、 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明确:第一次反映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第二次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前后对比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独特感受。

101 思考题4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明确:作者不直接写眼中西山,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做法华西亭……异之”。再写登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下”映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为类”的感受。

102 重难点问题 1、说明“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 2、文中那些地方寄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3、理解本文以游众山反托游西山的铺垫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4、分析文中登临西山一段的写景层次,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侧面衬托手法来突出西山之高峻的。 5、“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03 重难点问题答案1 1、说明“始得”二字的含义及其贯串全文的作用。
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所以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2、文中那些地方寄托了作者的人格之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土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显示了作者不满当世,仍养其浩然之气,保其崇高之节的昂扬不屈的精神。第二段在写宴游的全过程的同时寄托了作者陶醉自然、物我两忘的情感。这些都映照出作者的人格之美。

104 重难点问题答案2 3、理解本文以游众山反托游西山的铺垫手法,并对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文章并没有开门见山,直接描写游览西山的景色,而是先写平日游览众山的情景,用以反托游览西山的奇异,以及从中获得的感悟,是铺垫手法。

105 重难点问题答案3 4、分析文中登临西山一段的写景层次,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侧面衬托手法来突出西山之高峻的。 文中登临西山一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写初登西山时所见景致,暗示了西山的高峻。 第二层写府瞰众山之景,以众山之小反衬西山之高。第三层远眺所见之景,又显示西山高耸云天的气势。 对西山的高峻采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即: 以众山与西山的高下对比,来表现西山的高峻,如以“望远”来衬托其高。“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以“小”来衬托其高,“岈然洼然,若垤若穴”。

106 重难点问题答案4 5、“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永乐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顶真手法,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绵绵无穷,“剪不断,理还乱”,醉梦交织,颓唐郁结的心情无以消解的表达效果。

107 报刘一文书 宗臣

108 学习要求 语言知识: 文学知识: 了解明代作家宗臣;识记这是一篇书信; 课文阅读分析:
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文学知识: 了解明代作家宗臣;识记这是一篇书信; 课文阅读分析: 理解本文揭露明代官场腐败风气的主旨; 分别概括干谒者、权贵者及守门人的形象特征; 简要分析文中干谒权门一段描述的形象生动性。

109 课文学习 题解 文体知识 背景 课文内容 文意理解 语言知识点 结构层次 写作特色

110 作者 宗臣(1525-1560)字子相,扬州兴化人,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50)举世闻名进士, 为人耿直。
宗臣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 徐中行,吴国伦,齐名,在明代文坛上合称 “后七子”,他们针对明初的八股和以歌功颂德 为内容的“台阁体”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 唐”的复古文学主张,对冲击八股文和“台阁体” 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宗臣为文较少堆砌、模 拟,风格雄厉横放,散文创作成就在“后七子” 中突出,著有《宗子相集》

111 题解/背景   本文选自《宗子相集》,写于明代嘉靖年间,是作者写给他父亲的朋友刘墀石的复信。报:答复,回复。刘一:字墀石,排行第一。丈:对男性长者的称呼。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严嵩攫取了相位,在担任宰相的二十余年里,严嵩专主朝政,大肆结党营私。让其子严世蕃等亲信占据要职以为爪牙,迫害异已,且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恣意侵吞钱财,仁人志士压抑排斥,势利之徒则趋炎附势,干谒求进。但宗臣为人耿直,不愿同流合污。且十分憎恶官场现实。于是在给刘一丈回信之际,就刘信中“上下相孚”一语借题发挥,揭露官场污秽,发泄积愤,写下了这篇著名的讽刺小品。

112 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报刘一文书 (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 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 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 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 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 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 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 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 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 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113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公坐,闻鸡鸣,即
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 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 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 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 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 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 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 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 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114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115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116 文意理解1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我在数千里之外,时常收到您老给我的信,借以宽慰我对您的长久思念之情,这已经就非常幸运了,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何至于又劳您赠给我礼品呢,我更加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了。

117 文意理解2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您)信中流露的情意是很恳切的,从您不忘记我老父亲这点来看,就知道我的老父对您的思念也一定是很深的。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至于用“上司下属互相信任,才德跟自己的地位很相称”这句话称道我,那我对此就有很深的感慨了。

118 文意理解3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我的才德跟自己的地位不相称,本来我自己是清楚的;至于不能取信于上司的毛病,那我就更为严重了。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况且当今社会上所谓受到上司信任是什么情况呢?有人从早到晚都骑着马到权贵者门前恭候。

119 文意理解4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守门人故意不让他进去(他)就献媚说好话,装得象妇女的样子,袖子里藏着银子偷偷地送给守门人。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即使守门人拿着他的名片进去通报,可是主人也不马上出来接见他。

120 文意理解5 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裾,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
他就站在马棚里的仆人和马匹中间,臭气熏着他的衣襟,即使饥饿、寒冷或酷热不能忍受,(他)也不离开。 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到天快黑了,那个得到银子的守门人才出来,对他说:“相公太累了,谢绝会客,您请明天再来吧。”

121 文意理解6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
到了第二天,(他)又不敢不来。头天晚上(他就)披着衣服坐着,听见鸣叫,就起身梳洗,骑马快跑到权贵者门前。 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 守门人生气地问:“你是谁?”他就说:“我就是昨天来过的客人。”

122 文意理解7 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守门人又生气地说:“您这位客人怎么这么勤快呢!难道相公会在这个时候见客吗?”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他心里认为自己太丢人了,强忍着气跟守门人说:“没有办法呀,您姑且容我进去吧。”

123 文意理解8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 守门人又得到他的银子,起身放他进去了。他又站在上次待过的马棚里。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幸好主人出来,面朝南坐着召见他,于是他赶紧跑过去,趴在台阶下。

124 文意理解9 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
主人说:“进来吧!”(他)就又行跪拜礼,故意迟迟不站起来,起身之后,献上他所要献给主人的银子。

125 文意理解10 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主人故意不收,他就坚决请求收下;主人又故意坚持不收,他就又坚决请求收下。
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然后(主人)才叫小吏收下他的银子,他就再次行跪拜礼,又故意迟迟不起身,起身之后,又作了五六个揖,才出来。

126 文意理解11 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出来之后给守门人作揖说:“幸蒙您关照我!以后再来,希望您不要阻拦我了!”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 守门人也还他一个揖,(他就)高高兴兴地跑出来了。 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 骑在马上遇到和他认识的人,就扬起马鞭说:“我刚从相公家出来,相公待我很好,待我很好!”并且编造相公厚待他的情况。

127 文意理解12 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即使和他很熟悉的人,心里也害怕相公真的看重他了。
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相公也渐渐对别人说:“某人贤良,某人贤良!”听到这话的人,心里也合计着互相赞美他。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这就是社会上所说的“上司下属互相信任”呀!老人家,您说我能这样行事吗?

128 文意理解13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前边提到的那个权贵者,(我)除了过年过节和伏日腊日投一张名片之外,常年不去他家。 间 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偶尔路过他家门口,我也是捂着耳朵闭着眼,策马急跑过去,就象后边有什么人追我似的。

129 文意理解16 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这就是我心胸狭窄的地方,因此常常不为长官所喜欢,我却越来越不顾这些。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我)还常常大言不惭地说:“人生有命,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罢了。” ? 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您老人家听了我这话,怎么能不讨厌我的刻板迂腐呢?

130 文意理解17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家乡多灾多难,不能不触动离乡者的愁思。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
至于您老人家有才能却遭困境,就又使我悲伤感慨。 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 老天爷给予您的天资是很丰厚的,不要说您自己不肯轻易抛弃它,就是天意也不愿意您老轻易抛弃它,希望您的心情能平静下来啊!

131 主 题   本文针对当时的官场现实,以具体的事例“摹写其丑形恶态”,作尖锐的抨击,权者的虚伪贪婪,干谒者的奴颜婢膝及“门者”之狐假虎威,“闻者”之势炎附势,从不同角度反映出当时官场的污浊龌龊和吏治的腐败。并表明自己的志向、气节,绝不同流合污的正直态度和可贵品格。

132 层次结构分析1 全文可分四段: 第一段:自谦不敢接受“上下相孚,才德称位” 的赞美。 第二段:着重描述“上下相孚”的种种丑恶世态:
此段中“上下相孚”是全篇主旨,是全文的 一个引子,下文借题发挥。 第二段:着重描述“上下相孚”的种种丑恶世态: 第一层:写“客”进谒前。惶急无标,甘心受辱 之状。 1)写其急于求谒,低三下四,老于世故。 2)写白天侯谒,狼狈万状,窘相午露。 3)写夜里侯谒,忧心待旦,焦急异常。

133 层次结构分析2 第二层:写“客”进谒对卑下谦恭,描摩迎合之态。 1)写拜见相时的一连串丑态 2)写贿相时的一连串丑态
    1)写拜见相时的一连串丑态     2)写贿相时的一连串丑态     3)写辞相时的一连串丑态 第三层:写“客进谒后夸示于人,喜形于色之情。   1)写自鸣得意的口吻   2)写得意忘形的举动   3)写唬人骄人的伎俩 第三段:正面表明自己决不向权门低头献媚的志节。 第四段:劝告刘一丈勿以所谓“上下相孚“为意。 (既同情刘一丈抱才受困又劝告勉其不要灰心。)

134 写作特色1 一、叙事生动曲折,刻画夸张幽默。 文章第二段,刻画的主子,奴才等形象,栩栩 如生
 一、叙事生动曲折,刻画夸张幽默。 文章第二段,刻画的主子,奴才等形象,栩栩 如生 1)“干谒者“趋炎附势,低三下四,摇尾乞怜,献媚取宠,奴颜婢膝,一旦见过相公,爱宠若惊,欣喜若狂。四处吹嘘,狐假虎威,一副奴颜媚骨,得意忘形的奴才相。 2)“权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卖官鬻爵,贪污占有,故作姿态,虚伪狡诈,假里假气,令人作呕。 3)“门者”狗仗人势,以势欺人,敲诈勒索,见钱眼开。

135 写作特色2 二、对比手法,刻画形象。 权奸们的骄横跋扈,倨傲做作和干谒者的奴颜婢膝,曲意迎逢的对比。
干谒者趋奉时的低三下四和得见后的得意忘形的对比。 作者的不与权贵来往,抱志安心和干谒者的奔走权贵之门,趋炎附势的对比。

136 写作特色3 三、 细节描写手法 如:“干谒者”求入门时,“廿言媚词,作妇人状”在侯厩中:“即饥寒,毒势不可思,不光也”,第二天求进时低三下四状,听相公召见“惊走匍訇阶下”,见了相公“再拜,”“故迟不起”,“固请”受礼,献礼后“又再拜”“五门始出”……一幅典型的摇尾乞怜的狗奴才相,表现得淋漓尽致。

137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38 学习要求 文学知识 了解作家郁达夫;识记这是一篇记游散文。 课文阅读分析 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体会2、
作者对故都的秋眷恋的情感; 理解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品味简洁清雅、精到细腻的语言特色;

139 作者简介1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     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140 作者简介2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搞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居民。1945年8月29日,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141 作者简介3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主要作品: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散文有《达夫游记》、《达夫散文集》。

142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143 层次结构 故都的秋 抒发了赞美 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1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抒发了赞美 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1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受与向往 1总起 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足 1 清晨在院子所见的景象 记叙 2 槐树的落蕊及有关情况 2分写 秋蝉的残声 4 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 5 写栆树在秋天里的奇景 议论 :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 之秋, 赞颂 北国之秋 1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3总括 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故都的秋

144 思考题1 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明确:
1、本文采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  明确: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开头(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接着,在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哀”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总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眷念之情。

145 思考题2 2、文章的题目中的“故都”与“秋”各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故都”两字指明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故都秋的景、秋的物却又是作家在现实中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的折光和反射,作家正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有的自然风物,反悔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因此,以故都的秋为题。 

146 思考题3 3、作者眼中的秋景具有哪些特色呢?找出文章的文眼。 明确: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对课文文眼或主线的把握有利于我们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如:《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有点不宁静”《绿》中的“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47 思考题4 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幅故都秋天的画面? 明确: 描写了五幅画面: 小院清晨    落蕊   秋蝉嘶叫   闲话秋凉   秋果奇景   

148 重难点问题 一、这篇记游散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全文围绕着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这一中心线索展开。
一、这篇记游散文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全文围绕着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这一中心线索展开。 二、文章是赞美北京秋天的浓色、深味,为什么却两次写到南国之秋?   文中两次写到南国之秋,用南国之秋的色淡、味浅,来反衬北京秋天的色浓、味深,这是对比手法。 三,本文记叙部分、描写部分、议论部分的内容有何不同?   写游踪用记叙方式,绘景色用描写方法,开发深味用议论笔调,这都体现了内容与表述方法的恰当融合。而抒情则渗透在叙事、写景、议论的字里行间,流贯全文。

149 写作特色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
的阴影,他追求“清”崐“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崐意境与姿态, 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 色”的香崐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 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 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崐 的主观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 花,那槐树的落蕊,那崐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 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 作者只用了崐寥寥 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 凉之中。一切景语崐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 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崐它既是对北平 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150 背 影 朱自清

151 学习要求 了解作家朱自清; 识记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体会本文通过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进行抒情的特点,对有关段落所表现的父子亲情做简要分析; 理解本文选择“背影”这一独特角度组织材料的写作特色,对文中祥写的父亲两次翻越站台的段落作重点分析; 本文以儿子对父亲态度的前后变化来突出父亲的形象,简要说明运用这种侧面衬托手法有何作用; 联系课文说明白描手法的运用。

152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背影》《春》《绿》《荷塘月色》《桨声灯影秦淮河》。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他五岁入私塾,18岁中学毕业,考入北大,22岁毕业于北大,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153 课文背景1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 《背影》最初发表于《文学周报》,后收入散文集《背影》中。 1917年,父亲朱鸿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朱家“祸不单行”,祖母又去世,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事后,又变卖典质还债。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然而父亲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下,却没有怨人尤天,而是一如既往地关爱自己的儿子。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154 课文背景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155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主要是背影的描写),于叙事中表现了父亲无微不至的疼爱儿子,儿子百般怜爱怀念父亲,父子情深。 

156 层次结构1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可以以时间为依据 划分结构: 一(1)开篇设疑——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二(2-6)回忆往事——
引出背影(望父买橘)、 刻画背影(父子分手)、 惜别背影- (中心是回忆往事), 可分3层: (1)别时家境(悲凉气氛)  〈2〉细心关照(铺垫背影)  〈3〉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一件事一个层次)

157 层次结构2 三(7)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中心是别后思念。)可分3层
三(7)别后思念——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中心是别后思念。)可分3层 (1)思念父亲的颓唐  (2)思念父亲的伤怀  (3)思念父亲的来信,叙述我的伤心(从句子之间的关系划分层次)  关系:因颓唐而伤怀(1--2)/父亲来信是出于颓唐,伤怀之情/我因伤心爱父而落泪。 

158 思考题 一、通过划分结构,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是什么?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父子深情。 线索是背影。 

159 课文内容分析1 1整体理解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写父亲与我惜别的深情,所以勾留南京等不重要的就略写。
1整体理解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写父亲与我惜别的深情,所以勾留南京等不重要的就略写。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  3请找出本文的文眼?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儿,读出了文眼,就读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现在开头或结尾。)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160 课文内容分析2 4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二年前的冬天在徐州,回家奔丧。
4 “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于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二年前的冬天在徐州,回家奔丧。  5:“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对表现父亲的爱有何作用?  ——a:祖母死了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设置惨淡环境,渲染悲凉气氛,与父亲在此困境下仍不辞劳苦,为儿子奔波,与父亲对儿子满腔温情形成对照,更显父爱崇高。

161 课文内容分析3 6: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7: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体现了我什么感情变化?  ——a:悲哀之泪: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b:感动之泪:望父买橘,  c:不舍之泪:父子离别   d:伤心怀念之泪:再现背影,泪光莹莹  伤心、感动、不舍、思念、同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到怀念。

162 难点、重点分析 1.文章是怎样紧扣“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的? 分析:
难点、重点分析    1.文章是怎样紧扣“背影”来写,使内容和题目互相照应的?   分析: (1)“背影”既是全文的写作线索,又是文章题旨得以集中反映的所在。   “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四次。第一次在第一节,第二、三次在第六节,第四次在第七节。一写“背影”,回念旧事,直抒胸臆,落笔点题;二写“背影”亲子之爱,情真意深,笔触主题;三写“背影”离情别绪,催人泪下,加深印象;四写“背影”追忆往事,寄托思念,首尾呼应。  

163 难点、重点分析     (2)第二次与第三次写背影,笔墨一详一略。第二次是描写父亲过铁道去买橘子时的背影,极为详细: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他过铁道的情景——对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翔实地写下,使人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亲见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关怀和体贴的情景;第三次写背影:“我望着他走出去……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一句带过。这里如再详写,文字难免要与前边重复。而前边是全文的重点,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当然是必须详写的;只有详写了,才能具体地形象地反映出当时的动人情景,才能深刻地细腻地表现出父子之间的依恋、眷念和温情。详所当详,略所当略,不仅有利于突出文章的重点,而且也可使行文富于变化,产生浓淡、张弛、琉密有机统一的美感。  

164 难点、重点分析 2.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
难点、重点分析   2.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 各自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最紧要时刻。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籁籁籁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景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很深沉的。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165 难点、重点分析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掉泪情不自禁,是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伯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166 难点、重点分析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些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的“背影”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 

167 难点、重点分析  3.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方面的。一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种亲子之爱,不同于《这不是一颗流星》中母亲对儿子的爱,也不同于阿婆对孩子的爱,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的爱心。这种亲子之爱,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带有那时父亲特有的境遇所赋予的情调,还带有年老的父亲送子远行所特有的情绪。因此,这种感情,既有惨淡、哀伤的一面,又有关怀、体贴的一面,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不能作简单的理解。 

168 难点、重点分析  (1)文中的确流露了“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2)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调是父子情深,是惜别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父亲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应在逆境中镇定、宁静的深沉心情。 课文中的另一种思想感情,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正是儿子的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衬托了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这两种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 

169 写作特色1 1、以顺序的方式进行回忆和抒情,通过对往昔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的记叙,表现了真挚动人的父子亲情。
2、以纯朴自然的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表达思想。 白描,是对描写对象作本色勾画,其特点是简洁、传神。这一手法在本文中运用得非常充分、娴熟、精妙。为了刻画父亲人物形象,表现出他那伟大、真挚的情怀,作者将简洁的白描手法植于对父亲肖像、动作以及片断性的语言描写之中,从而使“父亲”的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可感可亲,血肉丰满。例如,从父亲嘱咐茶房,到与脚夫讲价钱,再到上车为儿子选座位,以及临别前的谆谆嘱咐,朴素平直的语言,逼真可信地提示出了父亲朴实、心细、宽厚、慈爱的心地,表现了他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伟大的父爱。

170 写作特色2 父亲为儿子买桔子,将伟大父爱升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父亲为买桔子,费力地翻越车站月台,“蹒跚地慢慢探身下去”,“一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一连串不加作何雕琢、修饰的朴实动作,刻画出了父亲那耐人寻味、令人潸然泪下的纯朴的浮雕式的“背影”——这头戴黑布小帽,身穿黑布大马褂、深青布袍、身子肥胖的“背影”,却蕴含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深层次的真挚情怀。 本文白描手法的运用,使得“背影”于平易中见深刻,于冷静中现热切、于平淡中现神奇、于平凡中现伟大。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171 写作特色3 3、以侧面烘托的手法提示作品的主题。
例如,文章开头写家庭窘迫结尾写父亲晚境孤独,前后照应,将整个送行事件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之中,既透露出旧社会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和凄凉心情,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再如,“我”对父亲的态度,前后有一个变化:开始时因觉得父亲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而不大高兴,后业却被父亲的行为和“背影”感动得几次流泪,这一侧面烘托手法,更加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情的动人力量。通过侧面烘托达到了揭示主题的目的。

172 写作特色4 4、以严谨的结构来谋篇布局。 本文是以“背影”为中心线索来安排结构,第一段写家庭窘迫,为写“背影”埋下伏笑;第二段采用白描手法,通过肖像、动作、片断性语言的描写,刻画出父亲浮雕式的“背影”,达到了点题的目的。第三段写父亲晚境的孤独,与第一段首尾呼应,结尾再次写到“背影”,不仅扣紧题目,回应开头,突出中心,使全文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而且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Download ppt "    《大学语文》教案    记叙文单元 制作:汪昭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