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代诗歌鉴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代诗歌鉴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诗歌鉴赏

2 《考试说明》相关说明: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3 考核趋向:   (1)考查的作品以唐诗、宋诗、宋词为主,其他题材也会涉及。   (2)考点分布比较全面,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思想内容均有不同程度的考查。   (3)题型稳定,难度值相对固定:一般提供一首古代诗歌,设两个问答题,属主观题,分值是11分。

4   今后,新课标高考将仍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但是会更加开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开放性题目可供考生选择的角度较多,赏析能够体现考生的个性化。

5 鹧鸪天 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 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6   鉴赏前的准备:   一、了解一些古代诗歌知识   二、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7 一、诗歌基本常识

8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首联 (第一句),(第二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颔联 (第三句),(第四句)。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颈联 (第五句),(第六句)。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尾联 (第七句),(第八句)。

9 词牌名,无实意,不能提供阅读信息。 标题,词一定有词牌名,但是不一定有标题。标题可提供阅读信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上片或者上阕 下片或者下阕

10 诗歌按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送别诗: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思乡诗:如李白的《静夜思》 闺怨诗:如李清照的《苏幕遮》 山水田园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边塞诗:如王之涣的《凉州词》 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 怀古诗: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讽刺诗:如杜牧的《夜泊秦淮》

11 二、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12 理解诗歌应该关注五个方面:   1、关注诗歌标题   古代诗歌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往往可以提示季节、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及情感基调等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3  (1)题目点明跟写作内容有关的季节、时令特征或时间、地点等,  如王维《山居秋暝》的“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春”、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夜”、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中的“建康”“上元”、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赏心亭”。

14 (2)标题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送”、张籍的《秋思》中的“思”。

15  (3)标题直接点明诗人的感情基调,如沈如筠《闺怨》的“怨”,杜甫《恨别》中的“恨”,《春夜喜雨》中的“喜”,陆游《书愤》中的“愤”。
总之,抓住标题做些思考,便能初步探明诗人的感情脉络,进而比较准确的把握住全诗的主题。

16   2、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做到知人论世。   掌握诗人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对理解诗歌非常关键。如杜甫的诗大多抒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之情,王维的诗大多抒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情等,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大多抒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慷慨愤世之情等。

17   3、关注关键词  (1)表明时、地、人、事的词。抓住这些词能大概了解作者所写的事件和情感。  (2)感情词:反映诗人心情词:惜、哀、悲、痛、怒、愤、怨、喜、叹、笑、乐等。抓住这些感情词,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18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洛阳城里、秋风、家书交代了所写的景、人、事:在秋风的日子里,身处洛阳城的诗人想给家乡亲人写一封信。形容词“恐”,动词“又开封”,说明写信回家,临到要把信发出去,又怕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所以又打开信封。寻常的细节“临发又开封”。很传神,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

19   (2)感情词:反映诗人心情词:惜、哀、悲、痛、怒、愤、怨、喜、叹、笑、乐等。抓住这些感情词,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杜甫的《登高》,只要抓住了首联的“猿啸哀”,颔联中的“萧萧”,颈联中的“苦恨”“潦倒”,那么,就很容易读出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低沉的,诗人的情感是凄凉的。

20 好事近   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   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个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   问: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词句简要分析?

21 好事近   密雪听窗知,午醉晚来初觉。人与胆瓶梅蕊,共此时萧索。   倚窗闲看六花飞,风轻止还作。个里有诗谁会,满疏篱寒雀。   问: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词句简要分析? 闲适、寂寞

22   4、关注内涵较为固定的意象。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赋予了某些事物特定内涵。如梧桐、芭蕉、猿猴、杜鹃(子规)、残月、寒蝉、鹧鸪、乌鸦、流水、夕阳、黍离——多抒发悲凉、愁苦之情;杨柳、酒、长亭、南浦、月——抒发抒发思亲之情,思乡之愁;云——望云思友,多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引发离愁别绪……

23   5、关注注释   有时为了降低鉴赏的难度,设题人故意加了注释,有注释就一定要关注注释,它对我们读懂诗歌也非常关键。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抛开诗文内容,唯注释是从。

24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5 春夕·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释:崔涂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 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思念家乡

26 专题一 鉴赏诗歌形象

27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一、人物形象 二、景物形象 三、事物形象

28   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是诗人自我形象之外的人物形象。诗人自我形象之外的人物形象,指在诗歌中(如在送别、怀古、闺怨、爱情等题材的诗歌中)被重点刻画的人物,而诗人只是观赏者。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琵琶行》中的琵琶女。

29   二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或称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如《登高》中老病孤独又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书愤》中报国无门、慷慨愤世的诗人形象。

30 诗歌中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的性格。

31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儒者形象,如杜甫。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32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3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34   5、羁旅漂泊,思念家乡、亲人的游子形象,如马致远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35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王昌龄
  6、忠心报国、为国献身的形象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36   7、深闺独居、思念牵挂、孤独寂寞的思妇形象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7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临行赠别、留恋不舍的形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8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 掌握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 2、分析诗歌。 “五个关注”

39 分析人物形象题的设题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对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做简要分析。   或 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人物形象。

40 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模式:   1、先用一个判断句直接说明是怎样的形象。(如是一个怎样的、怎样的、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3、形象塑造的意义是什么,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通常是诗人以外的形象)

41 鹧鸪天·酬孝峙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问: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专一典一

42   答:(步骤一)词的上片塑造了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的隐者形象。(步骤二)发短髯长、眉毛高耸,面带病容却又颧骨突起、精神矍铄,给人形象病态怪异之感。然而将经受霜侵雨打视若等闲,和“终南石里藤”的自诩又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的品性。(步骤三)如此怪异的隐者形象蕴含着诗人不屈服于外族压迫、不与异族统治合作的民族气节。

43 送邹明府游灵武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专一典二

44   答:(步骤一)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步骤二)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为了偿还债务,连随身的佩剑都卖了。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步骤三)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进而表现出作者的钦佩、赞美之情(增加)。

45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观书·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问: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2分、专一对二)

46   答:(步骤一)诗人是一个以书为友、勤于读书、自得其乐、高雅不俗的读书人形象。(2分)(步骤二)诗人将书卷看成是多年的老友,每天不论忧乐都会读书,通过读书洗除心中的结缔,通过读书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诗人满足于读书带来的情感上的陶冶和快乐,卓尔不群,和“金鞍玉勒寻芳客”划清了界限。(步骤三)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和对读书的痴迷。

47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这首词是作者被贬为信州酒税后所做。(课时1/7)   问:词的上片塑造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48 临江仙 晁补之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这首词是作者被贬为信州酒税后所做。(课时1/7)   问:词的上片塑造了词人怎样的形象。

49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50   答:(步骤一)上片塑造了一个遭到贬谪、处境凄凉,孤独寂寞中故作旷达却难掩心中落魄失意的形象。(步骤二)“无屋买”“野寺”说明地处荒僻,只有老僧为伴,更显寂寞凄凉。然而诗人并不想就此沉沦,松间捣药、竹间晾衣,随意行止,看似闲淡洒脱。然而想要前行却山穷水尽,欲要远眺又云起雾绕,处处不能随心所欲。(步骤三)困境面前故作旷达,却终究难掩心中积郁着的落寞与失意。

51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地管理山水的侍从。   问:这首词刻画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说明。(课时二、四)

52   答:(步骤一)刻画了一个热爱自然、傲视权贵、平行高洁、狂放洒脱的诗人形象。(步骤二)诗人自诩为天命的主管山水的官员,还多次调遣风雨云月,这表现了其亲近山水、热爱自然;醉情诗酒、蔑视侯王、厌倦宫廷表现他傲视权贵、远离政治的品性;且插梅花、醉酒洛阳又表现了他随性洒脱的个性。(步骤三)诗人用一种浪漫的笔调抒发了自己蔑视权贵、远离官场、纵情山水、洒脱自是的情怀。

53 问: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问: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专三对三)

54   答:1、李白是一个才华横溢、疏狂自放的诗人。2、“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表现出李白的才华横溢。3、通过对李白性情、才情及遭遇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李白的牵挂之情以及对他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

55       江城子·癸酉春社          王 炎①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   [注]①王炎:生于公元1138年,到癸酉年(1213年)已经75岁。   问: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专一对六)

56 春社: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民间春社时有很多娱乐活动,成为民间娱乐欢聚的日子。

57   答: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形象)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来排遣惆怅情绪。(分析)抒发了作者年老的概叹和独处的寂寞。

58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59   诗句大意:想当年,驰骋万里沙场,渴望建功封侯,单枪匹马戍守梁州。如今戍守山河的壮举只能在梦中出现,梦醒时不知身在何处,只有那布满灰尘的旧时出征穿的裘装。 胡人未灭,头发已白,泪水空流。谁能料想此生,一心渴望在天山等前线抗敌报国,如今只能老在沧州。

60 答案示例:   答:诗歌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壮志难酬的抗金英雄形象。(什么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两句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分析)。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形象意义)

61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62 答案示例:   “衰笠翁”是一个清高孤傲的蓑笠翁形象(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有点凛然不可侵犯(形象分析)。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情感)。

63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今河南潢川,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②青冥:代指朝廷。飞诏下青冥:指皇帝下令征调回朝。   简要分析下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使君”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4   答: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不辞劳苦、心系边城、渴望建功立业又富有诗情、逸兴遄飞的使君形象。(形象)他不辞辛苦,心系边塞,担心皇帝下诏征调命令他回朝;他不顾边塞的寒冷横槊赋诗,逸兴遄飞。一个渴望建功立业而又逸兴遄飞的使君形象跃然纸上。(分析)作为一首送别词,它的真正用意是勉励友人在边塞上施展文武才干,为国立功。(情感)

65   二、景物形象   1、什么是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也称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等。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表现主观感情,正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66   2、如何把握景物形象   此类试题常常考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需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即“意象群”,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为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方面,还应揭示出其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67   3、提问模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图景、画面、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什么作用)?

68   4、答题步骤:   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即一句话概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图景、画面或者意境。一般用两个能准确体现景物特点和情调的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69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描绘出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时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有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三步:采用什么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景生情,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0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 姜 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2分、专一对四)

71 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冬夜行舟图。(2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雁影、远山、云雾、长桥、小舟等景物构成。(2分)

72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5分)

73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叙述。(5分)
答:本诗描绘了一幅冬夜行舟的画面。(1分)茫茫无际的湖面上隐隐约约出现一只大雁,远处的青山层层叠叠,云雾缈缈,在“寂寞”长桥作伴下,诗人驾一叶扁舟归去。(2分)营造出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氛围,淡泊、自在中因景而生出淡淡的孤寂。(2分) 

74 横塘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问: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说明。(课时一、五)

75   答:(步骤一)描绘了一幅春夏之交雨后凌乱却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步骤二)暴雨过后,横塘水涨与堤岸相平,远山高低不齐,山路崎岖;桃李花瓣零落殆尽,满眼尽是青青草色。(步骤三)无。

76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问:颔联的景物描写对情感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课时1/6)

77   答:(步骤一)颔联描绘了送别时的阴云密布和送别归来时的暮雪纷纷。(步骤二)寒云二字,下笔沉重,给人以无限阴冷和重压的感觉,对友人别离时的悲凉心境起到了烘托作用。诗人回转身时又暮雪纷纷,烘托出送别友人后归家时有增无减的孤寂之感。 (步骤三)本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沉闷压抑的景象中寄托了诗人分别时的不舍和归来后的孤寂。

78 倦 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问:首联勾画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课时2/1)

79   答:(步骤一)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夜村居时的宁静画面。(步骤二、发挥想象)夜风吹拂,竹叶萧萧,凉意侵入室内;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普照,清辉洒满庭院。(步骤三、联系下文)营造出一种清冷静寂的氛围,暗含着作者忧郁的情感。(为下文情感抒发做铺垫)

80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之时。   提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81   答:此诗描绘了一幅明媚绚丽、动中有静的初春景象(一)。春天阳光普照,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景象是多么明媚绚丽;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二)。诗人借此表现了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三)。

82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尘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尘垢:尘埃。 问: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3   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耕作的忙碌景象。(什么景象)雨后初晴,农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在田野劳作。显得那样忙碌。(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画面活了起来。(作用)

84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近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平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近相衬,比平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85 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86 诗意:田间小路上枝条轻摆的桑树吐出了嫩绿的枝芽,东边邻居家的春蚕也开始孵化。平整的山岗上黄色的小牛犊在春天的草地上鸣叫,夕阳西下,树林里栖息着几只乌鸦。 远处的青山忽远忽近,小路纵横交错着,不远处飘荡着酒旗,还有几间村民的房舍。山城中桃树李树正愁风愁雨的,乡野的溪边盛开的荠菜花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简析:词的上阕主要是写近处的自然风光,下阕则将镜头拉远,涉及人事 。眼前的农村美景使他悟出了一种道理,在结尾两句中翻出了新意,那散见在田野溪边的荠莱花,繁密而又显眼,像天上的群星,一朵接一朵地迎着风雨开放,生命力是那样顽强,好像春天是属于它们的,相反城中的桃李则忧风愁雨,春意阑珊。城中桃李憔悴伤残,自然让人联想到城中的人事。

87   答: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什么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分析)上阕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在罢官乡居期间对乡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城市上层社会(官场)的鄙弃之情。(情感)

88   三、事物形象   1、什么是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也简称物象,是诗人抒发感情的依托,这些具体对象因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而被定义为“意象”。 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月”,杜甫 《春夜喜雨》中的与“雨”,虞世南《蝉》中的“蝉”,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等。

89   一首诗往往不是只有一个意象,有时有多个,如《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0 2、常见意象举例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南浦:水边送别之地。如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91 2、杨柳:寓伤别情怀,送别,留恋。以折柳表惜别、相留之意。
3、长亭:陆上的送别之所。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此外,传统的陆上离别之所还有灞桥、灞陵桥、阳关。

92 4、《阳关曲》即《阳关三叠》:离别之曲。

93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月:思乡、思亲的代名词。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轮、玉环、玉钩。   2、白云。望云思友;浮云也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要立足于全诗)。

94   3、鸿雁: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4、莼羹鲈脍:思乡之情。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即思想之情。

95   5、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6、捣衣、捣衣砧、砧声等,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96   7、浮萍、飞蓬、蓬、蓬草、孤雁等用以表现漂泊之感。
  8、船、舟、扁舟:喻指漂泊。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也喻指自由自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97   三、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
  1、梧桐: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自然界的梧桐细雨到了诗人笔下就让人感到凄楚悲凉,家国破亡的伤痛,情人别离的哀愁,思念家乡的凄苦都可以在梧桐细雨中“听”得到。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98   2、芳草:喻离恨。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以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3、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雨打芭蕉,更显凄苦。

99   4、水:多传达人生苦短、愁思不尽、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5、猿猴、猿或猿啼: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此件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00   6、杜鹃又名布谷、子规、杜宇:凄凉哀伤的象征,寄托乡愁乡思。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
  7、鹧鸪: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101 闻鹧鸪 尤侗 鹧鸪声里夕阳西, 陌上征人首尽低。 遍地关山行不得, 为谁辛苦尽情啼?

102   四、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
  1、菊花:隐逸、脱俗、高洁、坚强、清高的气质或品格。   2、梅花、松柏:傲霜斗雪,孤高坚强,不怕挫折,坚贞高洁的人格象征。

103   3、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美好,莲花预示高洁,杨花有飘零之意,兰有高洁之品,丁香喻指愁思。
  4、竹:包蕴亭亭玉立,挺拔多姿,有气节,积极向上的品格。

104   5、蝉:古人常以蝉的餐风饮露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另外寒蝉也寄托悲凉之意。
  6、黍离: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黍离之悲”指“昔盛今衰的悲叹”或“亡国之痛”。

105   五、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
  1、红豆: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6   六、和军事相关的意象。   1、投笔:弃文从武,报效国家。   2、楼兰:代指边境之敌。     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3、柳营:军营。   4、请缨:喻杀敌报国。   5、羌笛、羌管、胡笳:古代西北部乐器,声音凄切,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107   七、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2、三径: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108   ★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2、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3、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109 3、如何把握事物形象 注意该事物的象征意义和比喻义。诗人们往往借助某一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借物抒怀。

110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歌从形状、习性、声音三个方 面来写蝉。说明了品格高尚的人,并 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 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 昭示力,自然能够声名远扬。

111   4、提问模式:   ①这首诗描写了XX怎样的形象(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②诗人是如何借XX自我展现的?   ③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2  5、答题模式:   1、先用一个判断句直接说明是怎样的形象。(如是一个怎样的、怎样的、怎样的形象。)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形象。   3、形象塑造的意义是什么,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13 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大漠:指北方的原野。燕山:此指燕然山,是西北产良马之地。大漠、燕山,皆马之故乡。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何当:何时才能够。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这首诗描写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14 答:这首诗描写了骏马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形象(步骤一)。边境战场,景象肃杀,而骏马却渴望披上威武的鞍具,在战场上迅捷的奔驰,“何当”表现迫不及待的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雄姿(步骤二)。诗人借骏马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步骤三)。

115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现自我形象的?

116 耐寒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现自我形象的? 高洁 远离世俗

117   答:(一)这首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高洁脱俗的形象。(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点明了早梅的远离世俗、寂寞孤单;“百玉条”之比喻,怀疑梅为雪之错觉,表现了早梅之冰清玉洁。(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现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118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出仕。   这首诗描写了菊花什么样的形象?表达了什么感情?

119   答:(一)这首诗描写了菊花傲然不屈的形象。(二)菊花开放的时候,百花已经凋谢。只有她独自开在稀疏的篱笆旁边,让人觉得“趣无穷”,更不同的是菊花宁愿保留芬芳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三)作者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表达了自己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的铮铮铁骨。

120 专题二 鉴赏诗歌语言

121   从近些年高考卷的命题角度和命题方式来看,鉴赏诗歌语言的试题,大多针对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诗眼、语言风格等命题。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得理解语言的字面意义,进而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122 角度一:分析炼字型

123   一、考情解读: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24   二、炼字题型经常考察的词有以下几类:   ★动词:效果是化静为动,赋予画面动态感,形象生动,通常能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

125   ★形容词:不仅能更加生动形象的描摹出意象的特点,还能够营造特定的意境氛围,表达诗人特定的思想情感。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126   ★表颜色的形容词:1、增强描写的画面感和色彩感。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黄、翠、白、青四种颜色,错落有致,搭配和谐,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色彩立体鲜明。2、特定颜色能够渲染出特定氛围,表达诗人特定思想和心情。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中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127   ★叠词: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听起来和谐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2、描情摹态更加鲜明、形象、生动;3、能够更好的渲染出特定的抒情氛围。如杜甫《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及其《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28   ★数量词:恰当使用数量词可以使表意更加到位,抒情更加充分。如:郑谷曾把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从而更显早梅之早。又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中的三千丈,用极度夸张的手法表现出诗人的愁思绵长。

129    ★名词:多个意象的组合连用(列锦),往往会营造出具有特定氛围的画面,进而表现出诗人特定的心情。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130 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答题模式:几个意象的单纯联用,简洁凝练,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31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32 红杏枝头春意闹: 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化静为动,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将生机勃勃的春景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133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字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春风变得具体可感。

134 三、常见的设问方式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请对某字进行赏析。或请谈谈某字的表达效果。   3、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

135   四、解题步骤   1、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该词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2、描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情境/表感情/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136 子 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问:本诗第二联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专二典二

137   答:(一)空,即徒然、徒劳的意思。(二)长久漂泊在外的贪夫思乡却不能速归,最害怕被惹起思乡之情。然而杜鹃的声声啼叫却一遍遍强化着他们的思乡之情,不想听到却又无法回避,无计可施之时只能徒然的低下头,任由思乡之情在心中泛滥。(三)一个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心态,又形象地表达出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派遣的思乡之情。

138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刘长卿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问:“谁听石上泉”中的“谁”有的版本做“也”字,你认为哪个字更好?请结合诗歌分析。(专二对一)

139   答:(一)谁字更好。谁听即没有人听。(二)故居地处偏僻,环境优美,山月朗照、山泉自流,如此美景却无人欣赏,更显其幽。(三)一个“谁”字淋漓尽致表现出故居所处之地人迹罕至、清幽僻静,进而表现出诗人独处时的闲适自在。

140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问:清代汪士缜对颔联的一个“空”字极为赞赏,认为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专二对二)

141   答:(一)空,即白白的,徒然(1分)。(二)诗人登舟望月吟诗,联想到袁宏乘月泛舟咏诗遇知音,受到谢尚的赏识,名声大著。(1分)而自身空负袁宏之才,却谢尚不复可遇(2分)(三)“空”字抒发了知音难觅,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

142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问: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专二対五)

143 夏日三首(其一)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问:诗的颈联,有两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144   答:(一)邀、纳二字用得传神。(二)邀即邀请,运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化被动为主动,把梳帘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被梳帘请来的一样;纳即接纳,字也同样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溪声入耳,好像是虚枕主动接纳了溪声一样(三)邀、纳二字的使用,显出了乡村夜色活泼可爱,表现出诗人对乡村宁静闲适生活的喜爱。

145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夜泊钱塘 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 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问:诗歌颈联“迸”、“入”二字精妙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专二对六)

146   答:(一)“迸”为向四外溅射或爆开之意,(二)作者以此形容树叶凋落之态,让人感觉树叶不是从树枝上自然脱落,而是从诗人的“离心”上断裂迸下的,(三)突显了自己离愁的沉。(一)“入”字化虚为实,化无形的乡梦为有形,(二)诗人的乡愁与钱塘江水融为一体,如钱塘江水一样澎湃起伏,无休无止,(三)突显了自己的乡愁绵长无尽。

147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该诗第二句中的“挂”字用得很传神,请说出它的妙处。

148   答案:“挂”字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化动为静(第一步),写出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远看时的特有形态(第二步),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之情(第三步)。

149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50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151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南宋人。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152   答:网即网罗、网住之意,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步骤一)。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步骤二)。想象生动新奇,由愁绪之网到雨丝之网,是诗人愁绪的具体化、形象化(步骤三) 。

153 角度二:分析诗眼型

154 一、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诗眼往往能够从结构和思想情感上统摄全篇,经常由动词或形容词担任。

155   二、常见的提问形式   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2、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156   三、答题步骤   1、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列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3、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点出该字在表达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157 日暮倚杖水边①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问题:在全诗中起到“诗眼”作用的是哪一个词?为什么?试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158   答:全诗起到诗眼作用的词是首联中的“羁绪”两字(步骤一)。诗的一、二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写出了漂泊的旅思;接下来三、四两句用屈原和白居易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谪官的愁思;五、六两句写自己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最后七、八两句表达了年华易逝的伤感和宦海浮沉的厌倦(步骤二)。全诗就是这样层层抒发了诗人在漂泊旅途的种种愁绪。总之,“羁绪”两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步骤三)

159 岁暮自桐庐归钱塘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问题:全诗创作的意图表现在哪一个字上?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这一意图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60 久客见华发,孤棹桐庐归。 久居他乡,不知不觉间,头发已经花白。驾着一叶孤舟,从桐庐回家。交代了归的原因和方式。  

161 新月无朗照,落日有余晖。 渔浦风水急,龙山烟火微。 二三联写归乡途中所见。新月如眉,落日余晖,舟轻水急,炊烟隐约。清丽明快的景象寄托了诗人归家路上轻松愉快的心情。  

162 时闻沙上雁,一一皆南飞。 尾联写归家途中所闻。舟行江面,时不时会听见江边沙渚上停歇的大雁的鸣叫。它们恐怕也都是由北往南,赶着归家的吧。南飞大雁的叫声更加重了诗人思归的心情。  

163 答:1、全诗主旨表现在一个“归”字上。 2、诗的首联交代了“归”的原因和方式,久居异地不自觉头发花白,孤舟而归;颔联、颈联描写了归途中的所见之景,新月如眉,落日余晖,舟轻水急,炊烟隐约,清丽明快之景衬托出诗人回家路上心情的愉快;尾联描写了归途所闻,沙洲上南飞大雁的鸣叫回响耳畔,更加重了诗人归家的急切心情。3、总之,这首诗写岁暮景物,紧紧围绕一个“归”字,抒发作者浓浓的思归之情。

164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问题: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165 答:闲。诗的头两句写午觉醒来,诗人吃梅赏景,察觉到梅子的酸味,观察到芭蕉的翠绿倒映在窗帘之上,如此细节都能察觉,可见诗人的闲情;而最后一句又写到诗人闲看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可见心无尘滓,闲情之至。一个“闲”字,不仅表现出诗人恬静闲适乡村生活的喜爱,也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166 夜归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指代竹杖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167   答: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对家的思念之情。总之,全诗以“ 夜归”两字统摄全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游子深夜回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168 角度三:分析语言风格

169   一、语言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的诗歌,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鉴赏语言特色,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以便表达恰当,答题规范。

170   二、语言风格举例:   清新明丽、朴素自然、词彩华丽、委婉含蓄、沉郁顿挫、雄浑豪放……

171   清新明丽:用清丽、新颖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一般用在写景诗中。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又如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72   朴素自然:质朴平淡,明白如话,多用白描手法,平淡中蕴含深意。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73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词彩华丽: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74 绚烂飘逸:奇幻的情思,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175   含蓄委婉:不直接抒情或叙事,而是通过象征、双关等手法,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176   慷慨悲壮(或沉郁顿挫):大凡诗人,慨叹时局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

177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178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179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80   雄浑豪放:用豪迈雄奇的语言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豪迈奔放的气势、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高远的志向、旷达的襟怀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81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82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183 题菊 心在山东身在吴 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184   三、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提问变体:前人评此诗/词又怎样的风格,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185   四、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86 霜天晓角·人影窗纱 蒋捷   人影窗纱。是谁来折花。折则从他折去,知折去、向谁家。   檐牙。枝最佳。折时高折些。说与折花人道,须插向、鬓边斜。   问: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专题二、对点攻关三)

187   答:(一)该词多用口语,朴素自然。(二)如“是谁来折花”、“知折去,向谁家?”、“折时高折些”等,皆是用口语化的语句来表现作者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毫无润色,明白晓畅。(三)表现了作者家居时的闲适随意、洒脱自在。

188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189   答:此诗语言特色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口语化,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三、四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190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专二典四)

191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92 问: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193 答: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飘逸,挥洒自如。

194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题目: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195   答:①修辞巧妙,用语绮丽,②“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诗人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 ①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②“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诗人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住。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③“新颖明丽”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作者的送别之意。

196 壬戌清明作·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屈大均,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退隐不仕。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试题: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赏析。

197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阵阵轻寒,弥漫在清晨,片片阴云,笼罩在暮色时分。愁闷里,竟然未觉到春意已沉。

198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落花滴泪,是因有风雨的侵凌,啼鸟无情,此事自古而今。

199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故国的江山,如今只能突然地在梦里遇见,敢于反抗清朝统治的志士们,一个接着一个失败。

200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那些似龙蛇般英武的志士,四海之大,却无处可以立身;每一年的寒食节,都让我这漂泊无依的游子心中怆然。

201   答:①含蓄委婉。②颔联: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③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

202   答:①含蓄委婉。②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们因为大业难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之情,③反清无望的幽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

203 专题三 表达技巧

204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为了强化某种效果,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用的各种积极首段,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

205 修辞手法

206 常见修辞手法:   1、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和新奇感。

207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使语言更加简洁生动,强化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诗歌中常见借代词:   离别之曲:渭城曲、阳关曲、阳关三叠;   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或《后庭花》;   书信:尺素、鸿雁、鲤鱼;   战争:烽火、烽烟、鼓角、干戈:

208   月亮:嫦娥、婵娟、蟾宫、玉盘、银钩;   丝竹:音乐;   史书:汗青、丹青;   女子:红颜、玉颜、玉容;蛾眉、翠眉;细腰;素手;红妆、红巾翠袖;秦罗敷(代指美女);巾帼;

209 4、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5、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6、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210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古时西南地区民歌最为发达,男女的结合,往往通过歌唱来实现。在恋爱时,更是用唱歌来表情达意。作者在诗中利用“晴”与“情”同音构成双关,寓意男女之间绵绵的情意。

211 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诗歌中的“匹”既指布匹,同时双关着“匹偶”。女主人公本指望两情相悦,将会有个美满的结局,没料到男子负心,留给她的是一缕织不成匹的乱丝,表达了对男子背约负心的痛心谴责。

212 答题步骤 (1)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简要阐述该修辞手法在诗中的具体体现; (3)指出该修辞手法在表达主旨和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

213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答友人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问: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专三对五)

214   注:①《答友人》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友人名张署,公元803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筼筜,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踯躅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④炎瘴:炎热的瘴气。

215   答: ①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②读了友人的诗之后,突然感觉自己“霜毛”又增加了一半。 ③从侧面表现出友人的诗令自己非常激动。

216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课2/2)   问: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一种怎样的情绪?

217   答: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② “殷勤”一词的使用,使雨具有了人的情意。殷勤的夜雨解脱了人世的烦热。③表面上是感谢三更雨的体贴和情意,表现诗人在大自然的抚慰中的平静和旷达,但“又”和“浮生”则透露出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落情绪。

218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问: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说明。(专三对一)

219 注:乙亥岁除,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召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鱼梁村写下了这首诗。

220 答:①运用了拟人的手法。②不说乌云堆压山头时正酝酿一场大雪,而说云和山在商量下雪的事;不说桃红柳绿、春回大地的景象即将来临,而说柳会睁开眼睛、桃会展开眼领略春光。③眼前的景物在诗人的眼中都像人一样亲切可感,表现出诗人奉召还朝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221   ★注意,有些题目虽只笼统地用“表达特色”“艺术手法”之类的属概念提问,考查的却是“修辞手法”。

222 表达方式

223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直接对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特点是感情袒露、气势奔放、热烈。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表达自己对权贵的蔑视。李清照“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发了凄凉愁苦的心情。

224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心中的感情,或把感情融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作者通过对美好的初春景象的描写,抒发一种安适心情。

225   ★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象征):诗人借助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志向。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借石灰的生产过程和品质表达自己大无畏的凛然气概和高洁的人生志趣。

226   ★用典抒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历史史实、文化故事和文学典故。   历史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等;   文学典故,如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司马青衫等;   文化典故,如牛郎织女 、高山流水等。

227   用典抒情,可使诗歌语言更加凝练有文采,表情达意更加含蓄委婉。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理、廉颇五个典故。这些典故都与京口有关,诗人借助这些典故含蓄而充分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如用廉颇的典故就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欲为国效力但不被重用的感慨。

228   ★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人或事件来讽喻当朝。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9 提问方式:   (1)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联(句)。   (2)本诗某句抒情方式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230 (4)指出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5)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指出这首诗(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5)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31 答题步骤 (1)指出主要抒情方式; (2)结合具体诗句阐释此种抒情方式如何体现的; (3)指出该抒情方式在表达主旨和情感方面起到的效果。

232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   问:“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专3典4)

233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熙,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论文:此处指论诗。

234   答: ①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②这两句是说作者遥望南天,唯见江边的云彩;李白翘首北国,唯见远处的树色。 ③借春天树、日暮云表达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

235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唐·罗隐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问:诗歌颔联和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专3对4)

236   答:①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将人的感情投射到碧草和好云之上,说他们好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③借以表现朋友对客人的热情和殷勤。②颈联说山牵着恨、水带着离声,用拟人手法,③借以表现诗人自己对友人的依恋难舍之情。

237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问:诗的最后两句是用什么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课时一9)

238   答:①借用典故抒情。②诗中的漂母特指荀妪,荀妪这样诚恳地款待诗人,使诗人很过意不去,又无法报答她,更感到受之有愧。诗人再三地推辞致谢,实在不忍心享用她的这一顿每餐。③诗人引用典故表达荀妪盛情款待的感激和惭愧之情。

239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颢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问:有人评价此诗较好地“把叙事、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请结合颔联具体说明。 (课时一10)

240   答:颔联中的鸿雁和云山,写感官接触到的物象,是写景,而鸿雁长飞的景象却又寄托了游子忧愁;“愁里听”“客中过”抒发了羁旅之思,这种情思又因眼前景象而进一步加深;全联又是在叙述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是叙事。颔联很好的把叙事、抒情和写景交织在一起,情景事交融,抒发了主人公的孤单漂泊之苦。

241 ★对写法(或虚实结合、想象):诗人在表达思念等主观情感的时候,往往不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着对方 我的思念、牵挂、留恋、期待。明明是自己思念对方,却说是对方不忘自己;明明是自己孤独难耐,却说是对方盼望团圆;明明是自己不忍离去,却说是对方难以割舍……

242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43 此诗是诗人在安史之乱身陷长安时思念妻子儿女之作。原本是诗人思念妻儿,现在诗人却从对方落墨,想象妻子在月夜里如何对月思念自己,而孩子还不懂得母亲为何要思念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即以妻子望月的神态和姿式衬托她对丈夫的思念,又通过对妻子的心理展示,细腻地传达离情别意,这也正是作者心理的真实流露。

244 景物描写方式:   ★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更有意境、更加和谐。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为主,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245   ★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多感官角度写景,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深切。
  ★色彩选取:(1)颜色多样,更具画面感;(2)冷色调,烘托压抑或者寂寞心情;(3)暖色调,表现欢悦喜悦的心情;

246   ★虚实结合:实为眼前之景,虚为想象、梦中、回忆中的景象。(效果:拓展诗歌意境,更加表现怎样的心情)
  ★点面结合: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47   ★远近结合(或多个视角):更有层次感,更能显出景色之美。
  ★白描: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语言简洁明快,画面朴实亲切。   ★各种修辞手法。   写景皆是为表情服务。

248 答题步骤:   (1)明确答出描写方法的名称;   (2)具体分析该描写方法在作品中是如何运用的;   (3)指出运用该描写方法所起的作用。

249 田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问: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田家生活时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文本分析。(专三对二)

250   答:①动静结合,②雨声初歇,斑鸠和鸣,是充满生机的动景。初升的红日,怒放的杏花,是静景;①远近结合,②桑树高下是远景,屋头杏花是近景;①视听结合,②绿桑高下、杏花繁是看到的景象,笑语喧和鸠鸣是听到的声音。③诗人运用多种技巧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自在闲适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251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晓望 杜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襄西。   问:这首诗歌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单元卷6/17)

252   答:①上句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②大地好像要被冻裂了一般,极言清晨天气的寒死寂;①下句采用以声衬静的手法,②清朗的天空不断有落叶飘零,簌簌可闻,反衬出天地的冷清。③颈联运用多种手法描写所见之景,营造出一股清冷寂寞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寂寞孤单的心情。

253 其他描写方式:   ★侧面描写(烘托或衬托):并不直接描写所要描写的对象,却从旁侧入手,通过展现与之相关的各种事物的情状,侧面表现(烘托出或衬托出)所写对象某种特征或品质。

254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诗歌后八句写尽人们见到罗敷后各种痴迷的表现,侧面烘托出罗敷的美貌。

255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问:诗的第一、二、四句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夜雪?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56 答:首句从感觉(触觉)写雪,通过“衾枕冷”,暗示雪之寒。次句从视觉的角度写雪,“窗户明”,说明雪势大、积雪深,是积雪的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三四句是从听觉角度着笔,“折竹声”于深夜时闻,可知雪势有增无减。全诗采用侧面描写(或烘托或衬托)的手法,虽未正面写雪,却处处是雪。

257 其他描写方式:   ★多角度描写:包括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诗词中主要用于刻画人物形象。

258 〔南吕〕金字经 贯云石 泪溅描金袖,不知心为谁?芳草萋萋人未归。期,一春鱼雁稀。人憔悴,愁堆八字眉。 问:这首曲子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专一对一)

259 答:这首曲子刻画了一个独处闺中苦苦思念意中人的思妇形象。作者主要是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①细节描写。“泪溅描金袖”,通过佳人泪洒衣裙的细节,表现她内心的相思之苦。②心理描写。“一春鱼雁稀”,写她整整一个春天都在期盼心上人的书信。③肖像描写。“憔悴”“愁堆八字眉”,通过外形特征表达她相思的愁苦心态。

260 表现手法

261 ★渲染:诗歌中则往往通过对环境、景物等不惜笔墨地尽情铺陈描写,来营造特定的意境、氛围,从而表达特定的情感。

26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诗歌前四句写尽眼前所见之景,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

263 ★烘托:烘托多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见侧面描写)。

264 ★象征:借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常体现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见托物言志)。

265 ★衬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是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借描写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见侧面描写,反衬重点需注意以动衬静(或以声衬静)、乐景哀情(或哀景乐情)。

266 ★对比:对比是为了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感染力,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可用一方突出另一方,也可不分主次,都是所要表达的重点。

267 一、可用一方突出另一方(反衬)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快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物是人非的悲伤情怀。 

268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在的那种伤感之情,突出强调了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269 一、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陶者·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一二句写陶者烧窑制造砖瓦,几乎烧尽了门前的陶土,却只能住在土阶茅茨式的简陋小屋里,屋无片瓦。三四句写那些十指不沾泥的富家贵族并不参加任何劳动,住的却是高楼大厦。通过对比,道出劳动人民劳而无获的辛酸,辛辣地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270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观祈雨·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农民们由于天旱而忧虑一年生计,   豪门权贵却笙歌竟日,反而怕天阴下雨乐器受潮。如此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豪门荒淫生活的无比愤慨以及对农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

271 构思立意

272    ★首尾照应(前后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结构圆融严谨,浑然一体,能更加突出主题,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273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274    ★扣题照应:即围绕题目或主题反复照应。这样使全诗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展开,主题明确,结构严谨。

275 早 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276 早 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通观全篇,首联“孤根暖独回”中的“孤根”是早;颔联中“一枝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也是梅开之早;末联预祝先发,也照应了早。整首诗四联,处处照应标题的早。

277    ★卒章显志: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运用这种方式可以使诗歌内涵更加深刻、更富感染力和结构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278   ★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出作者的感情、寄托和抱负。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基础上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这种写法能够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以景结情,景物描写既能够营造意境,也使诗歌显得委婉含蓄、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279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280 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来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苍莽景象;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281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282   ★抑扬: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通常对要褒的,先指出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分为欲抑先扬和欲扬先抑两种。体现在诗歌中,不论是抒情、记人记事还是发表观点见解,抑扬手法的使用使诗人前后情感、褒贬或其他态度上总会出现一定的对比。如此,抑扬手法的使用便可使想要表达的重点更加深刻和突出。

283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欲抑先扬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欲扬先抑 游园不值·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84   ★以小见大:在表现大的题材时,诗人不是借助描写大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和大主题。

285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借野草、燕子几个小的意象反应昔盛今衰大的主题。

286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以小见大,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287 ★铺垫: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题柳亭送别图·徐渭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288 在写景抒情诗中,诗歌中前面的写景,其作用除了营造氛围,奠定基调,也可以说是为抒情作铺垫。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89 专题四 评价思想内容

290   诗歌的内容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被摄入诗歌中的生活不再是纯客观的生活了,它已融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评价是个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摄入的生活内容,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高考中,考查分析概括诗歌思想内容的试题居多。

291 1、赠别抒怀类 A 送别时依依不舍的留念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2 B 别后的孤独、寂寞、空虚、思念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又名《江上赠李龟年》    

293 C 情深意长的勉励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94 2、羁旅思乡类 A 羁旅之苦、行役之难、游宦之艰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295 B 思乡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296     D 闺中怀人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297   3、边塞征战类   A 建功立业的渴望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298   B 保家卫国的决心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299 C 描写边塞雄起壮丽的独特景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吏,都护在燕然。

300 D 征人思乡恋亲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301 E 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控诉 陇西行其四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302 4、山水田园类 A 对大自然的喜爱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303 B 对闲适恬淡乡村生活的喜爱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304 C 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对远离世俗、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05 5、怀古咏史类 A 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306 B 借古伤己。 一是借古人的功业反衬自己的壮志难酬。 念奴娇·赤壁怀古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07 二是借古人的遭遇抒发自己的不得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308 C 借古讽今,对当朝统治者的讽刺或劝谏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309   6、其他感怀诗   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310   B、反映离乱的痛苦。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11   C、同情人民的疾苦。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312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13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E 山河沦丧的痛苦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14     F 青春、年华易逝的伤感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315 G 仕途失意的苦闷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 暗风吹雨入寒窗

316 理解诗歌应该关注五个方面:   1、关注诗歌标题   古代诗歌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往往可以提示季节、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及情感基调等信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317   2、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做到知人论世。   掌握诗人生平经历、所处的时代特征、政治主张、创作背景等有关资料对理解诗歌非常关键。如杜甫的诗大多抒发心忧天下、忧国忧民之情,王维的诗大多抒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情等,陆游、辛弃疾的诗、词大多抒发矢志报国、壮志难酬、慷慨愤世之情等。

318   3、关注关键词  (1)表明时、地、人、事的名词和动词、形容词。抓住这些词能大概了解作者所写的事件和情感。  (2)感情词: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惜、哀、悲、痛、怒、愤、怨、喜、叹、笑、乐等。抓住这些感情词,基本上就能把握住诗歌的感情基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19   4、关注内涵较为固定的意象。   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赋予了某些事物特定内涵。如梧桐、芭蕉、猿猴、杜鹃(子规)、残月、寒蝉、鹧鸪、乌鸦、流水、夕阳、黍离——多抒发悲凉、愁苦之情;杨柳、酒、长亭、南浦、月——抒发抒发思亲之情,思乡之愁;云——望云思友,多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引发离愁别绪……

320   5、关注注释   有时为了降低鉴赏的难度,设题人故意加了注释,有注释就一定要关注注释,它对我们读懂诗歌也非常关键。

321 答题提醒: 思想情感的考点往往是和表达技巧等考点放在一起综合考察的。 如果单独设题,往往会如下提问: 这首诗(或这首诗的某句、某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322 青玉案·曹组 碧山锦树明秋霁。路转陡,疑无地。忽有人家临曲水,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凤楼远、回头谩凝睇。何处今宵孤馆里,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 离人泪。 问: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微妙的情感变化?请结合词句简要说明。(专四对二)

323 答:①诗人本来疑心穷途末路,忽然看到临水人家,先是一阵惊喜;②接着写宁静安详的烟村给词人带来的一种有所依托的温暖和慰藉;③最后,眼前如画的烟村,也触发了词人一缕思乡之情。(5分)

324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专四对四)

325 答:表现了作者对自身迁谪命运的无限感伤和对强加于身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歌前四句借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和对贾谊故宅萧条冷落的景象描写,寄寓了诗人对迁谪命运的悲叹;后四句表面上写贾谊的见疏,实际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借对贾谊命运的悲慨、哀怜表达诗人对自身命运的哀婉叹喟和对现实的讽刺。

326 过裴长官新亭 钱起 茅屋多新意,芳林昨试移。 野人知石路,戏鸟认花枝。 慢水萦蓬户,闲云挂竹篱。 到家成一醉,归马不能骑。 问: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327 答:①首联叙写了新亭给人带来的新鲜之感,表达了诗人对新亭的喜爱;②第三联描绘了新亭四围淳朴自然怡人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向往;③尾联叙写了诗人酒酣而归、至家大醉的情形,表现出诗人拜访友人后愉悦和满足的心情。

328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魏颢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课时二10)

329 专一典四、专一对一、

330


Download ppt "古代诗歌鉴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