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ltruism 助人行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ltruism 助人行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ltruism 助人行為
授課老師:林東龍 授課日期:2016/6/15 任職單位:高醫醫社系(CS809) 聯絡方式: ext.801

2 案例情境—冷漠社會VS.溫暖社會 「冷漠社會殺人?車禍負傷求救沒人理,男子命喪暗巷」
車禍受傷的林姓男子走路相當不穩,跌跌撞撞的走到檳榔攤前坐下,勉強的舉手呼救,但經過的好幾輛車子和機車都沒有人願意停下救他,十幾分鐘後,林姓男子走到檳榔攤旁的小巷子,沒多久又走了回來坐在路旁,這時候的他突然脫掉襪子,拿起來揮舞試圖再求救,不過依然沒人搭理…

3 高醫急診室見死不救? 老人門口被輾倒 護士竟說沒擔架?
一名75歲老先生昨天下午騎機車在高醫大附設醫院急診室門前被車撞到,頭部流血,倒地不起,目擊民眾跑到距離僅30公尺的急診室求救,醫護竟以「我們沒擔架,而且外面在下雨」拒絕出院急救,任由老先生倒在雨中待援,近20分鐘後,救護車才將老先生送進急診室。目擊民眾將車禍照片貼 上臉書,大罵高醫沒醫德、見死不救,網友也紛批「太過分!」

4 案例情境—冷漠社會VS.溫暖社會 陳樹菊自一九六三年起在台東市中央市場賣菜,幾乎每天都工作。她的善心捐款包括二○○四年捐款約一百萬元台幣給兒童基金,二○○五年捐四百五十萬元台幣協助母校台東市仁愛國小蓋圖書館,二○○六年捐一百萬元台幣給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以及年捐三萬六千元認養兒童之家的三名院童。她還打算今年捐一千萬元成立基金會,要讓窮人有錢受教育與看醫生…陳樹菊從媒體口中得知入選富比世亞太地區「慈善英雄」,仍忙著揀菜,對記者淡淡的說:「幫助人又沒什麼,大家都做得到,沒什麼好說。」

5 學習目標 瞭解利他與利社會行為的差異 瞭解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 瞭解影響助人行為的因素 情境因素:人何時會助人?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
求助者:誰最可能受到幫助? 瞭解接受幫助的經驗與反應 瞭解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問題與討論

6 參考文獻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著(2006)社會心理學(Chapter 7)。台北:雙葉。
Aronson, Elliot, Wilson, Timothy D. & Robin M. Akert(2005)Social Psychology(Chapter 13). 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Taylor, Shelley E., Peplau, Letitia Anne & David O. Sears著,張滿玲譯(2001)社會心理學(Chapter 13) 。台北:雙葉。 Smith, Eliot R. & Mackie Diane M.著,莊耀嘉、王重鳴和譯(2001)社會心理學(Chapter 5)。台北:桂冠。

7 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定義 利他行為 (一)定義 除感覺作一件好事外,在不預期得到任何形式報酬下(亦即無私心的心態),自動的幫助他人。亦即以助人者意圖認定是否為利他行為。 (二)範例 1.陌生人陷於危難(火災、空難、車禍),義不容辭的給予幫助,且不留任何姓名便離開。 2.幫陌生人指路或提供金錢。

8 利他與利社會行為定義(續一) 利社會行為 (一)定義 任何助人行為或有計畫幫助他人行為,不論動機為何。
最無私心的利他行為 完全以自我利益為動機 (二)範例 為了甄試,擔任志工;大筆捐款,為了節稅;幫助路人,為了贏得好名聲;陳光標的高調行善…

9 利他行為存在嗎? 同理心-利他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 (一)由Batson (1981)所提出。
(二)助人的原因: 是基於利他動機 個體能同理(empathy)對方的感受與情緒,並希望使對方的狀況獲得改善。 (三)例如「艾琳」的研究(課本269頁)

10 利他行為存在嗎?(續一) Batson et al. (1981) 的實驗 受試者為觀察者,實驗同謀假扮受苦的學習者(艾琳)
實驗為一2(同理心高 vs.低)X 2 (容易逃離 vs. 困難逃離)的設計 依變項為受試者願意幫助艾琳的比例 結果發現: 高同理心的受試者不論自己本身是否有機會脫離現場,多半還是願意幫助「艾琳」和她交換角色。而低同理心的受試者則只有在「困難逃離」的情境下才會考慮去幫助「艾琳」

11 利他行為存在嗎?(續二) 負向狀態解除模式(negative-state relief model)
(一)由西歐迪尼(Cialdini)1981所提出。 (二)助人的原因: 都是基於自利的動機,無所謂的「利他」存在。 看到他人處於「苦難」之中,會引發我們的悲傷情緒,因此我們會藉由幫助對方來解除自己不舒服的狀態 Batson 研究中容易逃離現場的受試者之所以會願意助人,是因為已被引發悲傷情緒,所以只能藉由助人來解除自己的「負面狀態」。因此也不是基於「利他」動機。

12 利他行為存在嗎?(續三) 助人行為的動機描述 (一)動機類別 1.初級動機:一個有機體內在狀態和生存需要。
2.次級動機:人們對其行為實際的說明。 (二)測量動機的障礙 初級動機難以直接觀察、次級動機則為滿足社會喜好 (三)次級動機描述的文化劇本 社會規範(謙虛、不自誇)、特殊場域的典型語彙(學習生命、與上帝同工、植福田、淨化人心)

13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 學習觀點 (一)模仿 樹立行為典範。「幫助別人不一定需要大富大貴!」 如:父母親從事志願服務,其子女也較可能從事。
(二)增強與懲罰 社會贊許助人行為。 如:做一件好事,給予讚賞或酬賞。

14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續一) 社會生物學 (一)進化論的弔詭(p266)
助人行為將為生物帶來威脅(如犧牲自己),則助人行為如何透過基因傳給下一代? (二)解謎 助人傾向的基因,對集體(親屬)具有高度生存價值,但不一定是該個體。因此,即便助人者已犧牲自己,但其基因庫已被複製。 (三)人性遺傳 助人VS.自私

15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續二) 社會規範:責任、互惠與正義 ★非正式或正式規範—幫助誰、何時幫助、何種幫助
如:刑法遺棄罪—遺棄無自救力之人,致陷於危險狀態 (一)責任賦予與期待 1.幫助依賴我們的人 如:父母VS.子女、老師VS.學生、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社會責任的文化差異性 a.印度人:道德義務期待 b.美國人:個人選擇性大

16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續三) (二)互惠規範 1.我們應該幫助曾提供協助給我們的人。 2.範例 「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3.互惠規範下的微視基礎 降低個人痛苦、提升自尊或誠心與善意回報

17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續四) (三)社會正義規範 1.評估是否符合資源公平分配原則。
2.當感受到不公平原則時,獲益較多一方會採取回覆公平行動—幫助不幸者。 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企業家的裸捐。 3.對不公平現況的歸因 個人因素或結構壓迫。

18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 助人決策歷程 (一)注意(noticing) 處於分心狀況或時間壓力下,很難助人
Darley和Batson(1973)的「撒馬利亞人」研究顯示了時間壓力的主要效果,演講的主題並未造成不同的影響。課本272頁。 即使是神學院的學生要去聽有關樂於助人的撒馬利亞人的故事,若在時間壓力大(遲到)的情境下,也很難去助人。

19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一) (二)對事件的解釋(interpreting)
能否正確地辨識及解讀危機事件,是助人行為能否出現的關鍵步驟。如深夜的吵鬧聲(家人吵架或歹徒入侵)、路倒民眾(喝醉或心臟病發)。 針對上述不明確的情境,你是進一步查詢判斷或觀看別人反應? 「多數人的無知」可能出現: 意指當一群彼此陌生的旁觀者,在面臨不確定的情境時,會先壓抑本身的表現及反應,參考在場其他人的反應。而在彼此觀望的過程中,又常會將彼此的無表現及無行動,解釋為情況並不嚴重,所以對方會如此的「鎮靜」。

20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二) Darley 和 Latané(1968)的實驗:
一半受試者獨自填寫問卷,另一半受試者則與另外兩名受試者在同一房間內填寫問卷 實驗者故意將煙從門縫下灌進房間內,屋內煙霧越來越濃。 個人組的受試者中有75%會跑出房間,試圖報告這冒煙的「緊急」情況,而在三人組的受試者中卻只有38%會採取行動。 研究結果確實清楚地顯示了在「不明確」的情境中,「多數人的無知」現象會影響我們對情境危急與否的判定。

21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三) (三)承擔責任 (taking responsibility) 我們是否覺得伸出援手是自己的責任且責無旁貸
Darley和Latané(1968)的責任分散研究 告知受試者實驗是要透過室內通話系統來分享大學生生活狀況,過程中有一人假裝癲癇發作 結果發現受試者認為自己是唯一的旁觀者時,有85%的人會立刻幫助對方。若受試者認為除了自己之外,還有另一名受試者也知情,前去救援的人數比例就降至62%。若是受試者認為還有另外四名受試者也同時聽到時,會伸出援手的比例更降至31%。

22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四) 他人存在—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
範例:老弱婦孺當街被搶或被攻擊,為何沒人伸出援手?路旁發生嚴重車禍有人求助,為何沒人停車救援?是社會冷漠、道德淪喪?或… 原因 責任擴散:助人義務或不助人的成本被分攤。 情境解釋的模糊性:不確定是否為緊急事件。 評價的掛慮:擔心自己做不好或做錯事—助人知識的有無、社會性因素影響。

23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五) (四)知道如何著手(knowing how to help) 面臨危急情境時,個人是否具有相關的知識與能力,常決定了個人是否會伸出援手,及可能採取的救援方式。如:具有消防或醫學專業知識,投入救災的可能性。 (五)決定幫助(deciding to help) 社會性因素影響。如我們怕別人以為我們是在沽名釣譽或是希望避免招致對本身不利的結果(如變成受害者)也是影響助人決定的因素。

24 助人行為的決策歷程(Darley & Latané, 1968)
步驟一: 注意 步驟二: 對事件解釋 步驟三: 承擔責任 步驟五: 決定幫助 步驟四: 知道如何著手 時間壓力 分心 情況不明 多數人的無知 旁觀者效應 責任分散 缺乏專業能力 或相關知識 社會性因素考量 (ex:他人評價、對本身不利的後果等等) 事件發生

25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六) 環境狀況 (一)天氣:陽光普照VS.陰雨綿綿、炎熱VS.涼爽
(二)噪音:大聲噪音容易使人忽略環境中的個人,且想迅速離開。 (三)城市的大小與助人行為—都市人不友善與冷漠? 1.愈大城市對於陌生人較少有助人行為。但未探究對熟人是否亦是如此。 2.原因:都市匿名性高、對犯罪的恐懼、不斷被他人刺激轟炸、低相似感和同理心感受(都市人口來源變異性大)、低社會資本或低信任(如都市中欠缺共同價值規範、重複互動可能性低、背叛的懲罰代價低等)。

26 影響助人行為的情境因素(續七) 情境中的模範角色(role model)
(二)模範角色除了提供了「行為」供我們學習模仿之外,也可打破我們擔心在眾人之前出醜或招致負面後果的疑慮。 (三)所謂的模範角色未必一定要是真實人物,甚也可是卡通人物—巧虎、Dora。

27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 當時的心情 (一)心情好比較願意幫助陌生人 1.原因:維持正向情緒;好心情使我們有較正向的想法。
2.限制:正向心情時間短暫。 (二)心情不佳對助人影響較不一致 1.若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則助人行為可能性低。 2.若認為幫助他人可抒解不好心情,亦即負向狀態解除,便可能產生助人行為。

28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續一) 人格特質 (一)社會讚許需求高
當有他人注意其善行時,社會贊許需求高者較容易出現助人行為。如:義賣場合中的出價、陳光標。 (二)感覺自己有能力(如強壯、醫學、救難、逃生等)與責任。而這些責任與能力來自於他們的訓練與體力。 (三)同理心:同理心愈高,愈可能助人 (四)增進自我概念,成為自我認同一部份。如定期捐血者、基督徒的十一奉獻。 (五)道德理解層次:理解層次愈高,愈不受世俗功利標準控制。如較不擔心出醜或擔心別人認為自己愛作秀。

29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續二) 利他性格 (altruistic personality)
所謂的利他性格應是由下列五種人格特性共同組成的結果︰ 具有同理心 具有「公平世界的信念」:好人有好報(?) 具有社會責任感:人飢己飢 自我中心傾向低 具有內控性格:事在人為,認為自己有能力

30 助人者:誰最可能助人?(續三) 性別差異 男女性在面對不同情境及不同對象時,助人行為表現也會有所差異: 危急情境:男>女 非危急情境:女>男
幫助對象為親人、老人或小孩時:女>男

31 求助者:誰最可能受到幫助? 幫助我們喜歡的人 (一)外表具吸引力 美麗、衣著整齊、談吐誠懇… (二)求助者與助人者具有相似性
同種族、同性別、同興趣、同穿著打扮 (三)相似性在不同情鏡中差異性 1.公開場合(表現禮貌、證明自己無偏見)VS.匿名場合。 2.團體中的少數或多數:當屬於團體中的少數時,較會對具有相同特質的人形成團結感,進而較可能給予相同特質的人幫助。

32 求助者:誰最可能受到幫助?(續一) 幫助應該幫助的人 (一)對問題的歸因 可控制的因素VS.不可控制的因素 如:期中考成績太差 蹺課、貪玩 突遭家變、生病 (二)歸因與情緒 憤怒與輕蔑VS.同情與關心

33 看到肇事逃逸,你會怎麼做? 目擊國道連環車禍 勇車主攔肇事車
國道上的驚險場面,一輛銀色轎車,疑似超車不慎,撞上一台小貨車,後方車輛剎車不及,就像打保齡球似的,全都撞在一塊兒,造成一人骨折受傷,肇事轎車車尾凹陷保險桿脫落,卻趁亂逃逸,整段畫面被後方的目擊車主,全程目睹,還一路追車攔阻,勇敢行為,更被網友封為:正義哥(??)。

34 助人的方式 喚起:代價-酬賞模式 當目擊一危急情境時,我們會經驗到一種喚起(arousal)的感覺,覺得緊張而不舒服,因此我們會希望能消除這種感受。 我們會採取何種方式來消除此種感受,與我們對情境中的「代價」與「酬賞」所做的代價分析(cost analysis)的結果有關。

35 (取材自Piliavin & Piliavin, 1972)
受難者與介入者所需付出的代價分析表 直接介入 可能有各種因應方式 (視情境之規範而定) 間接介入 重新定義情境 離開現場 個人介入所需付出代價的程度 低 高 (取材自Piliavin & Piliavin, 1972)

36 助人的方式(續一) 「喚起:代價-酬賞模式」(arousal: cost-reward model):
第一種情況是受難者須付出的代價高,而個人所須付出的代價低時。此時最可能出現的助人方式就是直接介入此情境提供援助。如:有人溺水,你是訓練有術的救生員。 第二種情況是受難者須付出的代價高,個人若介入也可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的狀況。這時候最可能出現的助人方式為間接介入,轉向他人求助。除了間接介入的幫忙方式之外,個人也可能採用認知防衛的方式來處理此種情況,「重新定義」所面臨的危急情境以合理化我們不介入的行為。如:有人溺水,但你不會游泳或即使你是訓練有術的救生員,但水流非常湍急。

37 第三種情況則是受難者所須付出的代價低,而個人若介入所須付出的代價也低時。此時個人會不會介入則與我們在此情境中所知覺的規範有關。如看到爸媽教訓小孩,你是否介入;公車上,年輕人不讓座。
最後的一種「代價」的情況是受難者所須付出的代價低,但個人若介入所須付出的代價卻極高的情境。此時大部分人會選擇離開現場,完全不介入。如公車上一群不良少年不讓座,你是否介入?

38 接受幫助的經驗 公平理論 (equity theory) (一)強調我們喜歡與他人維持一種公平的關係。
(二)通常助人者的感受還不錯,因為雖然實質上他們付出多獲得少,但在助人行為中所感受到的控制感與對他人的影響力,也是另一種令人愉快的收穫。 (三)受助者在接受他人幫助時,付出少得到多,就已處於「不公平」的處境,因此會希望有機會能回報他人的幫助,使關係重回平衡狀態。若不行,則會自卑。

39 接受幫助的經驗(續一) 威脅自尊模式 (一)根據Nadler和Fisher(1986)的觀點,我們會敵視或感激他人的協助,其實與我們是否覺得自尊受到威脅相當有關。 (二)來自關係親近的他人(close other)及相似他人(similar other)的協助,較會對我們產生威脅,因為此時最容易引發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三)而且當此事對我們愈重要時,親近他人及相似他人的協助對我們造成的威脅也就愈大

40 接受幫助的經驗(續二) 助人者與受助者的關係及事件對個人的重要性 受 人 幫 助 親近他人 相似他人 事件重要性高 ●產生正向情緒
●對助人者評價高 ●願意接受他人幫助 ●較可能再次求助 受助者所知覺的自尊受到威脅的程度 受助後可 能的反應 陌生人 不相似他人 事件重要性低 威脅性 ●產生負向情緒 ●對助人者評價低 ●可能拒絕他人幫助 ●較不可能再次求助

41 接受幫助的經驗(續三) 當接受幫助會讓我們覺得尊嚴受到威脅時,我們會傾向拒絕此人的幫助,即使真接受了幫助也不會有愉快的感受,同時也會低估幫助的價值,甚至會討厭對方。 Nadler等人(2003) 指出,尋求他人協助與工作表現之間是曲線相關的(curvilinear relationship),亦即很少向他人求助者,在職場上的表現不佳,因為可能常會因為本身力有未逮而失敗;相對的,太常向他人求助者,依賴成性,其實也難有優秀的工作表現。研究發現,能適度地向他人求助的人,才會有著最佳的工作表現,尤其求助的對象比我們更具專業知識時,對我們的工作表現越有正面影響。

42 接受幫助的經驗(續四) 抗拒理論 (一)人想要有最大的個人選擇自由! 美援後的勢力介入、不自由毋寧死!
(二)對個人隱私的侵犯:個案基本資料調查 獲得幫助的新方法 (一)自助團體—相同問題者一起幫助 接受幫助成本減少與維持自尊。 (二)電腦 如電腦教學軟體。去除承認錯誤或接受服務的尷尬並維持自尊。

43 接受幫助的經驗(續五) 表達感謝—如何感激他人協助? (一)公開聲明VS.私下解釋
公開聲明中對於他人幫助的感謝會比私下為多,此稱為淺薄的感激假說。 如:頒獎典禮的感謝詞中,甚少誇耀自己! 一切榮耀歸予上帝! (二)原因 1.社會規範:禮貌與謙虛 2.預期別人的感謝

44 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 對象 非陌生人,如親友 情境 非緊急情境 次數 持續性的助人行為 人際網絡促進助人行為 周遭他人參與助人行為
文化價值觀 對於助人行為的解釋,如福報、積陰德、與主同工…

45 SUMMARY 利他行為是幫助人而不預期有獎賞或個人利益;利社會行為包括任何助人的或有計畫助人的行動,而不論助人者的動機。
助人行為的理論觀點包括學習觀點、社會生物學觀點,以及社會規範觀點。 助人行為的影響因素包括情境因素、助人者,以及求助者特質。 人對於接受幫助有時候會混雜著感激與不舒服的反應,接受幫助會降低我們的自尊,使我們感到虧欠他人,而且威脅我們的自由感。

46 問題討論 情境中的他人是影響助人行為的原因之一(如旁觀者效應或角色模範)。您認為如何讓情境中的他人成為產生助人行為的正向因素?您又如何看待陳光標的高調行善? 社工專業是一門助人專業。試問社工助人行為與一般助人行為有無差異性?您認為社會工作身為助人者在助人關係中,應保持何種態度?


Download ppt "Prosocial Behavior and Altruism 助人行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