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创世界之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在过去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4%的高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新奇迹,刷新了世界纪录。2008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2010年中国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二位。

3 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4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5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回复、“一五”计划的实施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与完成,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对经济建设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7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后果: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8 “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在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进行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邓小平

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0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的表现: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不是区分“资”和“社”的标志; 第二,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在经济调节中各有优势和缺陷。 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12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 十二大: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二届三中全会: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 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 十三届四中全会: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3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建设,20世纪末,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七大根据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的经济发展目标,强调要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空体系。

1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市场经济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共性),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特征(个性)。

15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第二,在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优势互补的作用,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16 课堂讨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 2.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根据
第一,由我国社会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由我国社会发展程度所决定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20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六大根据解放思想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21 1.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22 2.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和地位 含义: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3 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及作用: 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形式。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它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它掌握着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它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24 3.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公有资产的运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租赁制、承包制、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都是公有制实现的重要形式。

25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 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

26 2.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27 3.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 第一,放宽市场准入,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二,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9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十六大更进一步强调“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30 “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

31 1.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2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主体
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33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意义 第一,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保证人们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第三,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34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35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社会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36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37 3.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形式 第一,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第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第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38 4.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

39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40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

41 实行这个“大政策”的客观必然性: 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42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邓小平

43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所有制和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存在着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地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

44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这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深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保持社会稳定,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前进。

45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6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7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将难以为继。

48 2.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条件 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9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50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只有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51 2.创新型国家的特点与要求 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要点,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52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53 3.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重要任务
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54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55 1.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而经济增长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增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56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
要做到“两个坚持”: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57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所谓“新”,就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58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从中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情况出发,既遵循工业化客观规律,又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业化道路。

59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实现“三个转变”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60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

61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62 1、党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63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三农”工作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保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

64 五、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65 1.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发展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66 2.统筹区域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67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8 1、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69 2、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70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缘由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准确选择。 我国虽然总体上完全称得上是地大物博、资源富饶的国家。然而,我国又是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哪种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都非常低。

71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要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72 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 

73 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家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74


Download ppt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