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
教学目的: 1、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选择的历史过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性质和内容;
2、进一步了解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新概括;全面理解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含义及其主体地位; 3、搞清楚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关系; 4、搞清楚如何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第一节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5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的选择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6
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相对稳定性 决定 经济体制:是指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 相对灵活性
7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的基本特征 第一,经济决策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计划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
第二,企业是社会生产的最基层的单位,但是在这一体制下,企业不是作为一个主体,特别是不是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存在的,因而没有自己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完全是按照国家的计划来进行的。 第三,市场对经济活动基本不起调节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由计划来决定的。
8
(一)选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依据 1.从客观条件看,
第一,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
9
第二,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对我国经济体制的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第三,在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效益关系相对单纯的情况下,计划经济体制也能够比较顺利地运行。
10
2.从主观条件来说,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因此,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们在进行全面经济建设的时候,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11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这些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在我国经济实力比较薄弱的条件下,集中全部的力量办大事。主要表现在当时我国快速地进行了工业化建设,成功地进行了以156个重大项目为代表的工业化建设,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发挥作用的原因
第一、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信息能够自上而下及时的传递,这样,制定的计划也能够比较符合实际,在实践中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贯彻。 第二、当时的社会利益关系比较简单,这主要体现在地方、部门、企业还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没有独立的利益关系,当时国家的利益就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经济就能够比较顺利的运行。
13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三)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计划不能反映实际的变化 第二、计划难以解决利益矛盾 第三、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不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力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14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在理论上,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代表,就是当时对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经济体制所做的理论探索。 在实践上,探索了减少国家的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的范围,更多地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来办事的改革。 所以,对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理论上的探索,就其实质的内容来看,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建立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体制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建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最初探索。
15
计划经济的改革历程: 50年代初,毛泽东对苏联体制的弊端有所察觉,首先提出质疑。
1958年郑州会议,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认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16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就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以此来弥补所有制过分单一、忽视市场机制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
17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纠正“大跃进”错误时,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必须有计划地大力发展商品生产。他认为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因此,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
18
回顾改革开放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的结论:
第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一点应给与肯定,但随着发展,这一体制的弊端日益显现。 第二、在实践中我们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理论成果。 第三,总体上看,由于理论认识的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
19
回顾改革开放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过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的结论:
总之,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脱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束缚,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2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就是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涉及到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如何认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时,就已经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mpg
2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 1.形成 第一阶段,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 这个提法得到了党的十二大的肯定。虽然这一提法仍然坚持计划经济总体框架不变,但它允许市场调节存在和发挥作用,这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开辟了道路。
22
第二阶段,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 “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虽然它同时还强调,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23
第三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界定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从这些提法的演变可以看出,改革的实践是在不断提升市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实践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呼之欲出。
24
第四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十四大与市场经济.rm
25
1992年6月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对经济活动调节的比重已经超过了计划的比重,整个经济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实践的发展使人们对市场经济的看法发生了变化,在观念上不再排斥市场经济. 邓小平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经济制度属性的传统思想束缚,为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实现了又一次理论突破和创新。 1992年6月江泽民第一次提出了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建立新经济体制的建议.
26
2.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 第一、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从而不具有制度属性,是中性的。
第二、计划和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各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第三、要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性质,又要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这二者结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27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 一是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28
二是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都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如计划经济不能有效解决效率和激励问题,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等。
29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暴露出了传统资本主义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继罗斯福新政,发达国家相继进行改革和调整,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黄金时代”。
30
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
行业 国家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75 加拿大 私有 法国 联邦德国 50 日本 25 美国
31
英国铁路发展到今天,走完了私有——国有——私有的大循环,其不同之处是后一个私有化较前一个具有更深的政府干预的色彩。1830—1947年,英国铁路 经历了蓬勃发展、自由竞争、弱肉强食而走向多头垄断,最后以全行业性亏损而终结。其鼎盛时期的1928年,运营铁路的总里程达到了32565km。 1948—1993年铁路国有化,建立了完美的管理体系,实现了铁路业务类别和分割重组。然而,重外部效益而轻内部效益管理的国家铁路很快成为政府不堪重 负的财政包袱。1993—1997年,执政的保守党政府对国有铁路实行私有化改组。英国原来由交通部管辖的国家铁路行业被依据“铁路法令”成立120多 家私营行业公司,按照铁路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和营运权分离的原则瓜分,形成了政府指导、监察,私营公司拥有产权、依法经营管理的格局。
32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2003年10月23日晚上,英国政府同意有政府背景的“铁路网”公司收回所有的铁路维护权,这是7年前大不列颠铁路法案废止以后,政府在铁路重新国有化的历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英国铁路协会的秘书长认为,这将是大不列颠铁路重新走向国有化的重要一步。“目前,形势已经很明朗,铁路私有化已经寿终正寝,现在唯一值得等待的是为它找一个坟墓。”他还表示,部分私有化的伦敦地铁也应该国有化。 ——千龙网讯
33
德国国营的铁路和磁悬浮火车
34
法国国营核电站
35
计划“关系全局,规定目标,安排轻重缓急的次序”;“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不使它失去优点”;“计划是杠杆,能把我们的企业界推动……国家干预是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它既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同时又会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法国总统戴高乐
36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3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把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经济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mpg,这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绘制了一幅蓝图。 .
38
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在市场经济理论方面有重大突破,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决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怎样结合这一历史性难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向了全面的攻坚阶段。
39
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性突破,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在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六大在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和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40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资源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提出要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4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4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经济关系市场化 企业行为自主化 宏观调控间接化 经济管理法制化 保障制度社会化 市场发展开放化 市场竞争公平化
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机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4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在哪里?就在四个坚持。”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强调四个坚持,突出党的领导,是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导向,才能把市场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的轨道,才能正确履行国家政权组织和管理经济的职能。 江泽民也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是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45
当代世界几种市场经济模式 1、美国和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称为“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里根在美国上台和撒切尔夫人在英国上台开展“新保守主义革命”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模式。 它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崇尚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论,认为国家干预不仅不能消除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而且会限制市场经济的功能发挥和自我调节。 主要特征是:私人经济占绝对主导,国有经济比重小;私人资本集中程度高,垄断性强;市场自发调节作用很大,国家干预少;劳动力市场自由开放程度高,就业竞争压力大。
46
2.德国、法国等为代表的欧洲大陆的社会市场型经济模式
以二战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为主要代表,其理论基础是弗莱堡学派的经济理论,它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自由竞争,但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区别是,它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主张实行旨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国家干预,奉行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的结合。 欧洲大陆市场经济模式不同于英美模式的主要之处:混合经济体制特征明显;注重市场机制和国家调节(或计划)的结合;强调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公平。
47
3、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
20世纪50-60年代后,在日本以及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投资等措施,指导经济发展,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也即“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 这种模式同欧洲大陆模式有类似的地方,但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要大,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调节引导经济,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计划以及财政、金融政策和其他经济行政措施,都有较强的经济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48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可表示为: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市场=公平+效率。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市场社会主义模式 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可表示为: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市场=公平+效率。 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探索引起世界关注,这是正在成熟和完善的独特的市场经济模式。 思考:请结合教材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的有关知识点,比较前三种市场经济模式与第四种市场经济模式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请概括出划分上述四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区别依据所在。
4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从资源配置方式看,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从经济活动看,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从宏观层面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的; 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50
市场经济的基本体制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1.所有制结构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如美、德、日等国是以私有制为基本的经济制度,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制度基础上,因此,市场经济的运行也不同。 2.收入分配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如美、德、日等多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效率为基本准则,对公平关注的相对少一些。而中国和瑞典等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更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大面积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力图兼顾公平与效率。
51
3.政府作用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其市场经济的模式也不同。在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中,虽然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但公共职能的领域比较窄,作用范围比较小。而德国、日本等国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力度就比较大。新自由主义者威廉·罗勃凯把社会市场经济,比喻为“人工培育的植物”,把自由市场经济比喻为“野生的植物”。作为一种“野生植物”的自由市场经济所坚持的是自由主义,它所要求只是一个廉价的政府,“社会经济发展的守夜人”,而社会市场经济这株“人工培养的植物”则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措施,来确保正常的竞争秩序,保障社会经济的顺利运行。中国是在进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之后转入市场经济的,其政府的作用和干预的程度都很大。与德国、日本比较也有很大差异。
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所有制结构上重全民、轻集体、排挤个体、消灭私营,盲目求纯,力图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 新中国成立之初,集中全国的财力人力,建成一大批国有企业,成为新中国工业化的领头羊。国有企业在新中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1949年的26.3%迅速攀升到1960年的90.6%,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之初,仍为77.6%。
54
对所有制结构认识的深化 1997 基本经济制度 1992 共同 发展 1987 补充 1978 绝迹 1978绝迹
55
党的十二大肯定“劳动者的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
党的十三大把私营经济、中外合资合作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同个体经济一起作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党的十四大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方针。 党的十五大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6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意味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非社会主义性质的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非公有制经济从基本经济制度之外进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内
57
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离开了这一点,就脱离了初级阶段的实际,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58
把握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两个要点 第一、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第二、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就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也不能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就把它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之外。
59
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60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2
(一)正确理解和认识什么是公有制经济 一是公有制必须是全体或部分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 二是所取得的收益必须是服从和服务于他们的共同需要,即收益必须是共同占有。
63
(二)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公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同社会发展方向一致。 公有制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64
(三)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65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指国有经济对其它经济形式的影响力、渗透力、带动力,能保证国民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
66
关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中央指出,要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里的“进”和“有所为”,就是指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退”和“有所不为”就是指的不是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而不是竞争性领域和非竞争性领域。
67
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了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根据国资委的最新部署,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国资要保持“绝对控制力”。 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国资要保持“较强控制力”。
68
1995-2001 年我国公有与非公有企业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表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公有企业资产 82.2 80.6 79.6 71 70.3 67.8 65.1 非公有企业资产 17.8 19.4 20.4 29 29.7 32.2 34.9 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 石油、天然气 煤碳 钢铁 水、电、煤 民航 铁路 占有率 95 100 生产总值 90 80
69
2008年世界五百强企业 35家中国企业入选
70
我国运载火箭技术 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已达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71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枢纽工程截流成功;它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72
(四)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73
财产的所有者是谁? 公有制的实现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反映生产资料的最终归属关系,决定所有制的性质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一层所有权 财产的所有者是谁? 第二层占有权 财产具体由谁占有并对企业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出资人采取什么样的财产组织方式 采取怎样的企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第一层反映生产资料的最终归属关系,决定所有制的性质 后三个层次都是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 第四层经营权 第三层使用权
74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由国家或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75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黄海橡胶集团的沉浮给我们哪些启示?
76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 (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
77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中外合资 外资经济 中外合作 外商独资 混合所有制经济(私有部分) 77
78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 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9
资料1: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比重变化表
年份 工业总产值 (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集体企业 外资企业 私营企业 其他企业 2000 47.3 13.9 27.4 6.1 5.3 2001 44.4 10.5 28.5 9.2 7.4 2002 40.8 8.7 29.3 11.7 9.5 2003 37.5 6.6 31.2 14.7 10 2004 35.2 5.7 31.4 16.5 11.2 注:1.外资企业指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2.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指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5》
80
资料2:城镇就业中不同所有制就业比重变化表
年份 城镇就业总数 (万人) 占城镇就业(%) 国有单位 集体单位 私营企业 个体 外资单位 其他形式单位 1978 9514 78.3 21.5 0.0 0.2 1980 10525 76.2 23 0.8 1985 12808 70.2 26.0 3.5 0.05 1990 17041 60.7 20.8 0.3 3.6 0.4 14.2 1995 19040 59.1 16.5 2.5 8.2 2.7 11 2000 23151 35 6.5 5.5 9.2 2.8 41 2001 23940 31.9 5.4 6.4 8.9 44.6 2002 24780 28.9 4.5 8.1 3.1 46.2 2003 25639 26.8 3.9 9.9 9.3 3.4 46.7 2004 26476 25.3 11.3 9.5 46.6 注:1.外资单位指港澳台投资单位和外商投资单位。 2.其他形式单位指股份合作单位、联营单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5》
81
资料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不同所有制经济比重变化表
年份 投资总额 (亿元) 占投资总额(%)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其他经济 外资经济 1980 910.9 81.9 5.0 13.1 0.0 1985 2543.2 66.1 12.9 21.0 1990 4517.0 11.7 22.2 1995 54.4 16.4 12.8 5.2 11.1 2000 50.1 14.6 14.3 7.9 2001 47.3 14.2 15.9 8.1 2002 43.4 13.8 15.0 19.9 2003 39.0 14.4 13.9 23.9 8.8 2004 35.5 14.1 14.0 26.5 9.9 注:1.外资经济指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004》、《中国统计年鉴 2005》。
82
对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认识 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确立是在1988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对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83
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 党的十五大立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对私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地位做出了新的界定,在理论上解决了两大问题: 其一,把包括私营经济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 其二,把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84
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在政治地位上的认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85
“不能动,一动人们就说政策变了。” “傻子瓜子”
86
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4、十六届三中全会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要放宽市场准入 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 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87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杭州湾大桥
88
杭州湾大桥是一座横跨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杭州湾大桥2002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2003年6月8日奠基,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车,从浙江宁波到上海莘庄的陆路距离只有179公里,缩短了120公里左右,从而也大大缓解已经拥挤不堪沪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两小时交通圈。大桥桥宽33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00年以上。大桥设有南、北两个航道,其中北航道宽325米,高47米可通航3万5千吨级船舶;南航道宽125米,高31米可通航3千吨级船舶。在离南岸约14公里处,设计有一个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交通服务救援海上平台,同时也是一个旅游休闲观光平台。
89
大桥投资比例图 在118亿元的总投资中,国有的宁波交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持股45%居第一位。 五家民营企业(杭州宋城集团、慈溪建桥投资有限公司、雅戈尔集团、慈溪天一投资有限公司和慈溪兴桥有限公司)投资额占总投资的50.25%。
90
这座跨越整个杭州湾、全长36公里的六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内地第一座跨海大桥,也是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开工兴建的第一项国家级重大工程。。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投资118亿元,是迄今中国桥梁中投资额最大的一座。引人注目的是,由17家民营企业组成的5个投资公司所占的比例达到了总投资额的50%以上,民营企业成为了这项宏伟工程最大的股东。其它投资则来自于其他国有企业,政府没有掏一分钱。 基础设施行业过去一直是民间资本市场准入的禁区。而此次,民间资本如此大规模地参与到一个由国务院批准立项的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之中,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它开启了中国民间资本大规模进入国家特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先河,预示着非公经济全面准入限制性领域的坚冰再一次地被打破。 杭州湾是中国东海的一个海湾,以钱塘潮闻名于世,围绕它星罗棋布着中国经济最繁荣的一批城市。它所处的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 1 %的土地面积和不到6 %的人口,贡献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7 %。
91
(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统一 第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得到了统一。
第二、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92
07年35、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当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有的经济现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不仅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也有国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他经济成份;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仅有公有制经济成分,也有私有制经济成分以及其它经济成分。但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在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问题时,有人以“八宝饭”为例做了形象比喻:八宝饭中的糯米是主要成分,没有糯米不是八宝饭,但糯米本身并不就是八宝饭;八宝饭里还有其他成分,红枣、莲子、核桃、红生、红豆、砂糖等,没有这些成分也不是八宝饭,但这些东西本身也不同于八宝饭。只有把糯米和其它成分组合在一起并以糯米为主才是八宝饭。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 1 )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什么? ( 2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和其它经济成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1 )判断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性质的根本标准是看这个社会中占支配主导地位的性质。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这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2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占主导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实践证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93
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经典微缩
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
95
一、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96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按劳分配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97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依据
(1)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 (2)物质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直接依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存在着差别。
98
(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由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第一,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第二,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仍然是职工收入的主要形式。
99
第一,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只能作为分配制度的主体。
3.现阶段按劳分配原则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第一,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只能作为分配制度的主体。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制度。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作为所有制主体的所有者的利益就无从实现,这种所有制实际上就无从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原则的地位和范围。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分配原则,它只能在公有制范围内实现。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实行市场经济,按劳分配的实现是和市场经济规律结合在一起的。 a.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 因此,在不同的企业,对于劳动者来说就不是按照同一的标准来进行分配,即在不同的企业中,劳动者付出了同样的劳动,并不一定就能得到相同的报酬。
100
b.按劳分配的“劳”是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而不是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差别,在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劳动者付出了同样的劳动量,也不一定就能够得到相同的报酬。 c.按劳分配是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而不是实物形式,因为市场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 总之,对现阶段按劳分配特点的认识要把握好三点:一是范围问题,二是衡量标准问题,三是形式问题。
101
4.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意义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 才能保证人们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才能保证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
102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3)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103
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
(1)社会的生产要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则是人的劳动,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104
(2) 按生产要素分配,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进行分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必须在经济上得到回报,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原则。
其次,生产要素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因素。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这是保证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能够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必要条件。
105
3、这两种分配方式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逻辑关系。
劳动价值论讲的是价值的源泉,是什么因素创造了价值。价值的创造在生产领域,而价值的分配是分配领域的问题。
106
(1)不是因为劳动创造了价值才实行按劳分配,只要劳动者在公有制经济中提供了劳动,就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2)不是因为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才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除劳动以外的要素不创造价值(包括资本、土地、科技等).而是因为生产要素既被垄断地占有,又是财富生产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不可能无偿地提供给社会使用。
107
4、我国现阶段多种分配方式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实质上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的大小,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产要素的使用者那里得到相应报酬的分配方式。
108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劳动者自劳自得(个体劳动者) (2)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里的工人) (3)按资产分配(利润、利息、股息、红利、租金等) (4)按经营分配(农村家庭经营者、个体经济、私人企业主、“三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公有企业的承包者) (5) 按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咨询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劳动要素 资本要素 管理知 识要素
109
5.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意义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有利于培育和完善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经营的积极性,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110
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11
1、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多种分配形式的矛盾及问题
1)矛盾:不同的要素分配体现不同的经济关系。 ——私有制经济收入分配表现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 ——公有制经济生产资料的公有权与劳动力的私有权的矛盾转化为劳动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利益关系。 ——整个社会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两种收入机制并存,资本和劳动的价格存在不同的尺度,是形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112
2)问题 ——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个人收入来源于劳动及要素的占有。要素收入差距可以极大。要素收入可以再转化为资本(或要素),资本又转化为收入。这种循环累计的效应是收入差距扩大化的内在机理。 ——在初次分配领域,政府缺乏有效的限制垄断、鼓励平等竞争的政策。 ——在再分配领域,税收和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备。 ——缺乏完善的打击、遏制违法非法收入的政策。违法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严重破坏了收入分配秩序。
113
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1991年为0. 282,1998年为0. 456,1999年为0. 457,2000年为0
一是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1991年为0.282,1998年为0.456,1999年为0.457,2000年为0.458,10年上升1.62倍。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1:2.2,1995年为1:2.71,2001年扩大到1:2.9。三是地区间差距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四是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速度明显加快。2002年1季度的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 另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资料: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基尼系数最高的10个国家是塞拉利昂0.629,巴西0.601,危地马拉0.596,南非0.593,巴拉圭0.591,哥伦比亚0.572,巴拿马0.571,津巴布韦0.568,智利0.565,几内亚比绍0.562。美国0.434。
114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15
第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首先, “先富”是有客观必然性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6
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本身会造成的收入上的差距。
二是不同所有制有不同的分配方式,这也会造成收入上的差距。 三是发展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具有不同竞争力的人在收入上会产生差距。 四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会造成的收入差距。
117
其次,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
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 第一,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要求; 第二,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要求; 第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第四,先富是共富的必由之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1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原则,离开“共富”,只谈“先富”,就离开了根本,在现阶段,只谈“共富”,不谈“先富”,共富也难以实现。
在这二者之间必须把握这样的关系:“共富”是目标,“先富”是途径,允许“先富”是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共富”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坚持“共富”是始终把握社会主义原则和目标,使“先富”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119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级分化
120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兼顾效率和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 公平 公平 保证 基础 效率
121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邓小平强调这一问题时,在宏观上始终把握住这样两点:一是要用一切办法来加快经济发展;二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
122
党的十四大以后,针对分配领域平均主义严重的情况,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随着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 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 五中全会比四中全会的提法更进了一步,在“注重社会公平”前面加了“更加”两个字,那就说明我们现在党和政府对社会公平问题高度重视。
123
在当前,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社会公平问题被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上来加以思考,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正确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124
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第一、强化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力度 调节收入分配是政府的重要经济职能。 一是制定倾斜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收入差距保持在合法和适度的范围内;三是对借助权力和垄断地位获取暴利,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第二、完善税制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并加强征缴。目前收入差距,更多地体现为财富占有上的差距,对不动产、金融资产收益以及财产的继承与赠与,要设置税种税率,征收房产税、遗产与赠与税等税种来进行调节。 第三、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 制定反垄断法,清除市场准入壁垒。对于某些垄断行业严重存在着收费过高过乱等问题,一是要改革价格形成机制,二是要建立成本约束机制,三是要完善明码标价有关规定。 第四、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管理
125
同在一片天空下。
126
叔叔,俺也想读书,俺会写“牛”字哦
127
这就是我们的教室
128
谈谈你对现实社会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认识。
129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基本保障之一。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也包括一些作为补充形式的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形式。
130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中最重要的内容 社会保险的基本内容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社会保险的性质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强制性,即社会保险是依法实行的,这不存在自由选择的问题。 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即社会保险不是商业行为,这也是与商业保障的根本区别所在。 三是由政府举办的,即承担社会保险的只能是政府机构,而不能是企业。
131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主要是面临这样两大任务:
一是对城镇来说,主要是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二是对广大农村来说,主要是要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当然,这是难度很大,需要有一个逐步建设和完善的过程。
132
下岗职工排队领取 发放的救济金
133
无业人员冒着大雪在零工市场等待雇主
134
爸爸:我来拉你一下!
135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四节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统筹区域发展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6
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越来越感到国民经济发展要速度“快”,而且还要质量和效益“好”。从十四大到十六大,在总结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对“好”字不断充实内容。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提出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有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是因为进一步解决经济发展中现有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这就是说,又好又快发展既有现实的可能性,又有迫切的必要性。
137
(一)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1、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 3、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 4、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四 5、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世界第27位上升到第3位 6、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人均GDP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300美元上升到2000多美元。 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的市场供求格局和重要的体制性基础,使我们有条件提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念。
138
(二)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必要性-- 1、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集中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经常出现投资增长过快、过热倾向。
2、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 3、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表现为:投资消费关系、三大产业比例、城乡地区之间发展、国际收支状况等不协调。 4、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和谐性。表现为: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同时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必会加重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终影响经济发展。
139
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提高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的要求,相对来说比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加突出。
141
但发展速度问题不是无足轻重。(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2)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水平还很低,完成现代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速度问题仍然十分重要。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经济增长速度应当是在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础上的速度,是增长的质量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能够稳定持续发展的速度,是重大关系比较协调、人民得到实惠比较多的速度。
142
“好”与“快”有机统一 “快”以“好”为前提。只有在好的前提下,才能实现长期持续的快速增长。 “快”是“好”的必要条件。较快增长本身就是较好发展的重要基础。
143
(三)怎样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3、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144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继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十七大进一步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兴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145
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我们党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
1、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不断引发新的创新浪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发达国家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面对世界科技发展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把科技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主动权。
146
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欧盟、日本、芬兰、韩国等。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盟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147
当今世界,企业竞争、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国力较量,集中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
发达国家纷纷提出科技创新的新理念、新政策、新规划。2006年2月,美国发布“美国竞争力计划”,大幅增加对研发、教育与创新的投入,提供开发新技术所需的工具,以保障美国在各科技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保障美国的强大与安全。 欧盟启动第七框架计划( ),投入规模比第六框架计划几乎翻番,通过集成优先研发领域、整合欧洲研发机构,强化研发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健康、生物、信息、能源、环境、交通等主题应对全球竞争。 日本自2006年4月起,组织实施“第三期科学技术五年计划”突出“创造人类的智慧”、“创造国力的源泉”、“保护健康和安全”等理念,重点投资基础研究、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纳米和材料、能源等九大领域。
148
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直接地主导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呈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科学技术理论迅速发展,不断突破人类的传统认识极限,引发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二是科技全球化不断加快,国际科技竞争主导着国际经济竞争,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三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日益缩短,引领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方向,为后起国提供了新的追赶和超越机会。这种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后发国家则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跃升和国民经济的振兴,较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149
2、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150
创新就是不能只是跟在别人后面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观念上树立创新意识,并具体落实到各项具体的工作中。
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经济、科技、人才、教育这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把握好的各个环节。
15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152
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务院在2006年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153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仍很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54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及实质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强调的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强调的不仅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15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做到: “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156
工业化道路的三个发展阶段 根据有关工业化理论和经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低加工化阶段,其特点是对原材料初步加工工业占主导,包括以轻纺工业为重心和以重化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 第二个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包括一般(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和技术密集型加工工业为重心两个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技术集约化阶段,主要以高新技术密集型工业为重心。
157
我国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我国已基本完成了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重工业化阶段,但在向以加工装配工业为重心的高加工度化阶段转变中,消费品工业过度扩张,而重加工工业尤其是装备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和发展,一直停留于一般(劳动密集型为主)加工工业为重心的时期,难以持续升级向技术集约化阶段转变。这种工业结构水平所反映的工业化进程,只处于工业化的第二阶段。另外,我国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达到2070美元;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人口尚占总人口60%以上;服务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可以说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第二阶段的初期。
158
(二)、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含义: 新型工业化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发展道路。 特点: 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159
举措——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
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经济逐步退出一般性的竞争行业,而集中在关系国计民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领域。
160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个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乡村世界的形象——它太需要人们去关注,因为它始终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事实上、物质上的主体,没有它的现代化,我们所谓的现代化将永远是观念上的现代化,一种局部的现代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想肩负起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无疑要从了解国情开始,了解“三农”开始。
16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收入低下,农业薄弱、农村落后。
162
(一)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始终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共同富裕而不断奋斗,而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命运,自然也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息息相关,与中华民族的崛起息息相关。
163
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的历史证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并正确制定农村政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64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165
(三)目前在“三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1、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大量减少。我国耕地面积1996年为19.51亿亩,2003年减到18.51亿亩,2007年为18.27亿亩。 2、粮食产量连年下降。1998年粮食总产量曾达10200亿斤,2003年降至8600亿斤。 3、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差距拉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32:1。
166
三农”问题之所以成为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农业、农村自身特点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当然还有政策方面的原因。
16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倾向。 C:\TDDOWNLOAD\[焦点访谈]重中之重话三农.wmv
168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169
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华西村_和谐发展之路越走越宽_ _20.wmv
170
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171
C:\TDDOWNLOAD\焦点访谈_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建设.wmv
172
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新方针和新要求: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贯彻这一新方针和新要求,应着力推动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着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着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着力推动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着力推动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17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为。
174
五、统筹区域发展
175
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关系到现代化全局的发展。
176
党历来重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提出了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问题,把它列入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十大关系之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东西部发展的“两个大局”的辨证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发展,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77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178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首先要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要求。
179
十七大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工程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我们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180
六、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181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182
1. 资源 " 瓶颈 " 敲响节约警钟。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 , 特别是人均 GDP 超过 1000美元之后 , 结构性的变化是非常显著的。这种变化既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 , 也包括消费结构的变化。从经济结构变化看 , 近几年我国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重化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去年已达 67.6%o 重化工业往往是高能源消耗、高资 源消耗的产业 , 它的加速发展是造成近几年资源、能源紧张的最 主要原因。从消费结构的变化看 , 特别是一些城镇居民的消费 结构正在实现从传统的 " 吃、穿、用 " 到 " 住、行 " 的升级。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升级导致了资源消费强度的增加和使用方向的变 化。 另一个新情况是 , 我国出现了快速城市化现象 , 城镇化水平以年均一个多百分点的速度增长 , 相当于每年从农村转移 1400 万~1500 万人到城镇。目前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 41%, 到 2020 年估计达到 60%左右。一般来讲 , 城镇人口人均 能源消费是农村人均量的 3.5 倍。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已是必然趋势 , 这必然会相应增加能源和资源的消费。
183
还有一个基本国情是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我国的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 3 位 , 但人均占有量居第 53 位 , 仅为世界人 均占有量的 1/20 大量不可贸易的资源如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 , 我们的矿产资源国内供应能力、保障能力也不足。在 45 种重要战略性资源当中 , 据 估计到 2020 年时我们将有 9 种严重短缺 , 有 10 种短缺。所谓 短缺是指某种资源的外贸依存度在 40%~70% 之间 , 外贸依存度超过 70% 以上为严重短缺。 温家宝总理指出 , 能源短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 软肋 ", 淡水和耕地紧缺是中华民族的 " 心腹之患 " 。这种基本国 情 , 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当前 , 我国资源 " 红灯 " 已经亮起 , 电力、石油、土地和水资源等最重要的资源、普遍紧缺。
184
2.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2005 年 1 月 27 日 , "(ESI), 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 调查的 144 个国家和地区中 , 中国位居第 133 位 , 列全球倒数第 12 位。 我国的化学耗氧量 ( 主要是水污染物 ) 、二氧化硫、消耗臭 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 , 二氧化碳 ( 温室气体 ) 排放量居世 界第二。我国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 , 我 国每万美元产值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 7.1 倍、美国的 5.7 倍、 印度的 2.8 倍。我国 1/3 的国土被酸雨侵蚀 ,7 大江河水系中 劣五类水质 ( 即丧失水功能 , 不可农业用、不可工业用 , 更不可 作饮用水源。专业术语称为 " 劣五类 ") 占 41%, 沿海赤潮的年 发生次数比 20 年前增加了 3 倍 ,1/4 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 , 1/3 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 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 不足 20%, 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 32%, 全球污染最严重的 10 个城市中 , 中国占 5 个。
185
据世界银行测算 , 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 的 8%; 中科院测算 , 环境污染使我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 水平高 7%,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 GDP 的 15%; 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 , 仅西部 9 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地 GDP 的 13%。 环境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明显的危害 , 去年 , 我国患 病的人数已增至 50 亿人次 , 因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8000 亿元 , 相当于当年 GDP 的 7% 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2002 年报告称 , 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 1500 万人患支气管 病。
186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准确选择。 能源、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能源不足、淡水和土地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88
白色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会妨碍农业生产。
18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90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191
(三)、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发展循环经济。 3、保护环境。 C:\TDDOWNLOAD\[焦点访谈]让绿色与富裕同行.wmv
192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193
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民生态观念的增强。
194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 三是极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196
你有过在食堂倒饭菜的经历吗?你能提出减少食堂倒饭菜行为的建议吗?
2、你是否赞成“我自己出的钱,倒掉跟你有什么关系!”这一观点? 3、你是否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是国家、社会、单位、他人的事?你认为身为大学生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可以作为,有哪些行为是不可为的?
197
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