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4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5 2.表现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城市、文化、人口。 3.分析方法 在考查区域有关的内容时,一般会涉及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而且是突出了这几项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位置—特征—评价—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1)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判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训练相关的能力,如对区域空间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准确描述等。

6 (2)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成因等。
(3)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分析: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人口、聚落、文化等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

7 4.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整治和开发利用)分析
根据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征,评价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的最佳发展,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资源条件、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经济结构调整、重大工程建设等国土整治内容。

8

9 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矿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方面的比较: (3)为实现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社会经济发 展的差异性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农业结构 交通 城市化水平

10 【解析】 本题以美国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为背景,对比考查两地区区域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第(1)题,地理位置主要包括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气候的相似性,首先看气候类型是否相同,假如气候类型不同,注意寻找气温或降水的共同点。第(2)题,农业结构包括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其中基础部门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交通条件的对比要注意分析主要交通方式发展的差异。第(3)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持续发展可从产业改造、发展科技、引进人才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等方面考虑。

11 【答案】 (1)都位于中纬度地带,都临近海洋(都位于国土的东北部) 都以平原为主 大陆性气候都较强(或冬夏温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都有丰富的煤和铁矿资源
(2) (3)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效率;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国家政策给予支持;加强交通建设等。 美国东北部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 以畜牧业为主 以种植业为主 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都很发达 以铁路运输为主,内河水运不发达

12

13 (1)该图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  ) ①区域之间差距扩大 ②中部塌陷 ③中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④西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中部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出现图示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相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14 【解析】 第(1)题,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由1%以上降至0
【解析】 第(1)题,中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由1%以上降至0.5%,说明中部经济发展相对下滑,即“中部塌陷”,与此同时,东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增幅则由5%上升至6.4%左右,区域之间的差距明显加大。第(2)题,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是中部地区的优势,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基础设施较差,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弱,带动能力弱。 【答案】 (1)A (2)B

15 我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环境特征比较 综合了地形、气候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的自然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如下图:

16

17

18

19

20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1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A、B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生产方式落后 ④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2 【解析】 根据区域轮廓判断可知,甲为塔里木盆地,乙为海南岛。第(1)题,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出现在气温最高的夏季。第(2)题,甲、乙两区域经济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劳动力价格低,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夏季两地热量充足。第(3)题,甲、乙两地地形多山,生产方式落后,乙地降水多,水资源较丰富。 【答案】 (1)C (2)B (3)C

23

24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25 (2)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6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界线及区域特征。(1)联系课本知识可知答案。(2)青藏高原气温季节变化小,日变化大;西宁地区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 (1)D (2)C


Download ppt "备选答案 ①遥感(RS) ②地理信息技术(GIS) ③地理位置 ④矿产资源 区域差异的成因、表现及分析方法 区域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发展的水平、方向、人们的生活特点等都有差异,在分析区域差异时一般按成因、表现的思路进行,注重因果关系的分析并对区域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 1.成因 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加之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方面的差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