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因改造或回歸生態- 從演化與生態變遷談現代人的健康議題 台灣運動健康學會 理事長 陳俊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因改造或回歸生態- 從演化與生態變遷談現代人的健康議題 台灣運動健康學會 理事長 陳俊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因改造或回歸生態- 從演化與生態變遷談現代人的健康議題 台灣運動健康學會 理事長 陳俊忠

2 人類演化生存的物種特質 哺乳類溫血動物的特質 可於夜間撿食爬蟲類冷血動物休息時吃剰的食物殘屑

3 人類基因的遷移 哺乳類溫血動物的特質 熱帶、溫帶,甚至寒帶都可生存,大幅地擴闊了 物種生存、活動及繁衍的時間與空間

4 人類演化生存的物種特質 雜食特質 食物來源的可能性與多元性高,相對地比其他生態區位範圍獨特,只能仰賴少數特殊食物種類的動物,更能適應不同環境與生存條件的嚴酷挑戰

5 人類演化生存的物種特質 直立用手、腦部發達

6 靈長類大腦容積的比較

7 只有人類可運用石器工具敲碎骨骼

8 人類演化生存的物種特質 有效快速消化與吸收動物性骨髓與脂肪 攝食其他動物無法取得,營養與熱量卻是最高的 紅骨髓與黃骨髓

9 紅骨髓 富含再生力的幹細胞

10 黃骨髓 富含高熱量的脂肪 長骨骨幹部分中空 紅血球及其他細胞極少 主要儲存脂肪細胞為主的黃骨髓

11 骨髓的營養價值 Bone marrow is a source of protein and high in monounsaturated fats. These fats are known to decrease LDL cholesterol levels. Some believe this results in a reduce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rompting them to make bone marrow a dietary staple. The actual health effects of the addition of bone marrow to the diet remain unknown.

12 人類智慧改變生態環境 人類發明了火 多了能夠自由移動的非食物能源

13 人類智慧改變生態環境 衣服與房屋發明外在的保暖條件 氣候便不再是絕對的活動環境限制因素

14 人類智慧改變生態環境 有「智人」之稱的人類,即成為「超級捕食者」,更已懂得利用火來逼迫一大群動物往懸崖底下跳,人類已演化有進行實質破壞生態環境的能力。

15 其他物種的減少 以巴哈拉紅鹿為例

16 人類祖先發明農耕魚牧 徹底簡化生物能量流動的食物鏈過程,把野生植物育成穀物,又將野生馴化成家禽、家畜
農夫把不需要的物種根除、驅離或放火燒光,只培育適合人類食用的動植物 犧牲了原本該在當地擁有生態區位的其他物種。。

17 發明農耕魚牧 徹底簡化生物能量流動的食物鏈過程

18 農業出現 人類突然獲得大量食物 產生兩大結果: 人口成長及社會組織出現

19 人口成長 過去與未來

20 Malaria Before Columbus
Europe Asia Africa Middle East

21 鐮刀型貧血症與瘧疾 非洲長期瘧疾盛行,帶有鐮刀型紅血球的個體 因為瘧原蟲無法繁殖,反而被選擇而存活下來

22 鐮刀型貧血症與血管栓塞 鐮刀型紅血球的個體,瘧原蟲無法繁殖 紅血球易於破壞凝集,容易導致血管內紅血球破壞後形成栓塞
引發心血管疾病發作甚至猝死

23 美洲Pima印地安原住民 原本生活在資源貧乏的荒漠地區 採集野果與狩獵為主 日常求生的身體活動量相當大 食物熱量之消耗與吸收的能力卻非常強。

24 美洲Pima印地安原住民 體活動量大幅減少 遺傳優異的良好食慾、食量、消化與吸收能力 快速有效地轉換成身體的體脂肪與血脂肪

25

26 人類演化生存的物種特質 人類祖先的遺傳特質,在「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嚴酷的自然汰選的過程中,成為上帝的選民

27 生活型態改變的危機 環境的急驟改變,過去有利生存的遺傳特質,有可能反而成為不利於現代社會生存的因子。

28 YEHSI

29 YEHSI WHO cal/day Intake cal/day Intake

30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
YEHSI

31 YEHSI Kopelman, P.G. Nature, 404, , 2000

32 YEHSI WHO BMI>30 % obesity

33

34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 YEHSI

35 Stroke Blood vessel damage (arteriosclerosis) Heart attack of heart failure Kidney failure

36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每分鐘全球就喪失21公頃的熱帶雨林 每分鐘有50公噸肥沃的耕地土壤層被風蝕漠化

37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每ㄧ分鐘經由燃燒煤、天然氣和石油,有超過一萬二千公噸二氧化碳,被釋放到大氣層
太陽輻射線若被空氣中二氧化碳吸收之後,地球就像溫室累積熱氣一樣,產生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暖化現象

38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每天有25萬公噸的硫酸,由酸雨降落到北半球 地面的酸雨,則會讓土壤中的金屬離子釋放出來
離子接著滲入地下水層,導致水中的魚蝦等水生動植物中毒,牽連後續食物鏈次級消費者也遭殃,而且這些水生動植物中無法長期在強酸的環境中生存

39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氟氯碳化物在冰箱、冷氣的冷媒與噴霧劑使用 造成大氣臭氧層的變薄與破洞擴大 使得太陽光紫外線無法有效被隔絕降低其強度
人類皮膚癌,尤其在白色人種的罹患率明顯增加

40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30年前,德國80%的6到10歲小孩,都是徒步上學,現在都只剩6%
由1913年到2002年間,美國直接死於道路交通的人數,超過了美國史上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的四倍以上

41 生態環境破壞的影響 汽車燃燒的石油產品,則製造出各種有毒物質,造成都市空氣嚴重污染 道路使用,也剝奪了人們原本可以活動的空間與安全感

42 改變基因或回歸自然

43 國民致病的諸項因素 現有的醫學保健體系的不健全 10% 行為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 50% 環境引起的危害 20% 人體的生物因素 20%

44 生活型態改變的危機 環境的急驟改變,過去有利生存的遺傳特質,有可能反而成為不利於現代社會生存的因子。

45 肥胖與代謝症候群 行為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 50% 環境引起的危害 20% 人體的生物因素 20%

46 or

47 高山森林活動與溫泉健身效益之研究 Healthy Effect of Short-Term Altitude Mountain Living and Hot-spring
陽明大學運動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陳俊忠 教授兼主任 台灣大學醫學院 鄭劍廷副研究員 台北體育學院 郭家驊教授

48 三天大雪山森林活動旅客與長住山區人員紅血球攜氧能力與血漿總抗氧能力明顯增加

49 三天二夜大雪山森林活動與長住山區所增加的抗氧能力可以減低心血管病變之危險因子

50 研究結果發現三天兩夜的高山森林活動誘發之保護與抗氧機轉,可以明顯降低血漿中腎代謝物(creatinine)、肝功能指標(GGT)與血脂肪(Cholesterol,TG, LDL與VLDL濃度)。這些功能與指標的降低確實說明溫合性高山森林活動可以預防腎、肝與心血管病變。

51 高山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發表於美國高地醫學與生物期刊High Altitude Medicine & Biology4(1), 2003 本研究以La New中央山脈大縱走活動登山者為研究對象

52 進行15-20分鐘之40度溫泉浴後休息三十分鐘的人體研究結果發現血漿中的毒性高的氧化物(H2O2)明顯降低,其代謝物毒性低之HOCl則增加。這時體內的總抗氧能力(TAS)也因溫泉浴刺激而略為降低。

53 進行15-20分鐘之40度溫泉浴後休息三十分鐘的人體研究結果發現血漿中的血管硬化危險因子明顯降低為原來的1/3。適度溫泉浴確實可以明顯降低血漿中血管硬化危險因子。這些功能與指標的降低說明溫泉浴可以預防心血管病變。

54 or

55 何謂健走運動? 屬於有氧運動,能夠有效促進心肺耐力以達到增進身心健康目的。 講求行走時的姿勢、時間、速度與目標心跳
健走運動的強度與型態為介於散步與跑步之間 健走:每步的衝擊約為1.25倍身體重量 跑步:每步的衝擊約為3-4.25倍的身體重量

56 測量方式與工具 走路速度:5-10公尺走路速度量測(習慣性、快速) 步行頻率:量測在單位時間內步數的多寡,可配戴計步器、計次器量測。
步幅(長):最簡便為使用量尺,若是要更精確,可以使用實驗室器材,如步態分析系統。 心肺耐力:常使用6分鐘行走測試,測量時間內走的距離。

57 實務操作 分組:2人為一組 計算步幅 5公尺走路速度量測(習慣/快速) 6分鐘行走測試

58 走路速度-常模參考

59 心肺耐力-常模參考(美國) 男性(單位:公尺)

60 心肺耐力-常模參考(美國) 女性(單位:公尺)

61 健走運動的益處 健走的效益非常廣泛,能夠有效的促進身心健康。
包含增進心肺耐力、身體功能、預防認知與大腦衰退、提升生活品質、預防憂鬱狀態、提高代謝、預防肥胖、預防跌倒、延長壽命、改善老化造成之問題等等。

62 健走-身體適能 定義 步數 低步數 少於3000步 中步數 3000-6500(不含6500)步 高步數 大於6500(含)
高步數組身體適能顯著優於低步數組,包含心肺耐力、肌力、平衡、協調與敏捷。 定義 步數 低步數 少於3000步 中步數 (不含6500)步 高步數 大於6500(含) (de Melo LL and R.A. Menec VH., 2014)

63 健走-壽命 健走運動可以有效促身體功能,包含走路速度。 (Studenski S, et al., 2011)

64 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65 健走口訣 抬頭挺胸縮小腹, 雙手微握放腰部; 自然擺動肩放鬆, 邁開大步向前走。 每日一萬步,健康有保固

66 簡易健走運動計畫 F-I-T公式 F-Frequency:頻率 I-Intensity:運動強度 T-Time:時間

67 Sarcopenia, obesity & osteoporosis
Concomitant losses of skeletal muscle and bone mass along with gradual accretion of adipose tissue typify usual human aging.

68

69 每日6000步 遠離退化性關節活動限制 1788老人(平均67歲, BMI 31 kg/m2 , 女性 60%) 每增加1000 步/天
減少16% 客觀功能限制的風險 減少18% 退化性關節炎主觀症狀的風險 走路至少6000步/天 為維持客觀功能正常的低限 走路至少5900步/天 為遠離退化性關節炎主觀症狀的低限

70 健走-大腦健康 (鈴木隆雄,2013)

71 運動建議量 ACSM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中等強度運動,每次至少10分鐘,每天至少累計30分鐘,每週至少約150分鐘。
目標心跳:最大預測心跳(220-年齡) 健康年輕人標準: 步 健康老年人標準: 步 (Tudor-Locke C et al., 2004)

72

73 本次大會特別邀請日本與芬蘭兩個國際成功老化標竿國家,最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日本東北大學的川島教授及芬蘭HUR企業全球總裁Mats先生,分別針對失智與失能,演講如何活用益智互動電腦遊戲,進行治療防治失智症,及如何經由高科技雲端健身房,有效訓練逆轉衰弱與肌少症。

74 5月14日 實踐大學 全程免費,請儘快報名參加!

75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In addition to work site health promotion, we also design an ecotour for employees’ leisure time healthy physical activity. Local participants are welcome to joint the workshop held in Dec. 20th.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Download ppt "基因改造或回歸生態- 從演化與生態變遷談現代人的健康議題 台灣運動健康學會 理事長 陳俊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