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三地理教学指导(王树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三地理教学指导(王树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三地理教学指导(王树声)

2 一、新课程新评价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新教材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动力 新评价新高考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引力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3 二、高三课堂教学的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完成既定教学任务 根据高考大纲要求,进行备考复习 注重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
注意终极性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的兼顾 注意一般性要求与测试性要求的综合

4 高三课堂教学的要求 注意基础性训练与提高性训练的选择 注意系统性知识与专题性知识的结合 完成水平性测试向选拔性考试的适应
完成“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向“在能力要求中运用知识”的转化 注意“会思考、会运用”潜能的积累

5 三、正视高三面临的矛盾 摆正几个关系 1、全想考入大学的期望值和有限录取率之间的矛盾。 2、中学的水平测试与高考的选拔考试之间的矛盾。
三、正视高三面临的矛盾 摆正几个关系 1、全想考入大学的期望值和有限录取率之间的矛盾。 2、中学的水平测试与高考的选拔考试之间的矛盾。 3、师生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等的投入与试题覆盖面小、多课外取材之间的矛盾。

6 正视高三面临的矛盾 摆正几个关系 4、高考不断提高的能力要求与目前内容多、时间紧、复习方法比较陈旧之间的矛盾。
5、中学教学的 “在知识传授中培养能力” 与高考试题中的 “在能力要求中运用知识”之间的矛盾。

7 四、了解高考试卷 明确复习方向

8 1、试卷结构 (1)题型: 启示: 跨学科试题比重不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并不是高不可攀。
Ⅰ卷: 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Ⅱ卷: 非选择题,5~6题(学科内综合3~4题,跨学科综合2题),共160分。 启示: 跨学科试题比重不大,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并不是高不可攀。

9 (2)学科比例: 启示:三科不可偏废,应在自己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文综成绩提高的空间较大。 旧课程卷: 新课程卷:
历史106分、政治106分、地理88分 新课程卷: 历史100分、政治100分、地理100分 启示:三科不可偏废,应在自己薄弱环节上多下功夫,文综成绩提高的空间较大。

10 (3)难易比例: 启示: 抓好基础,不追难题,力争不丢分,少丢分,争取拿下 80% 。 容易题占 30 % 中等难度题占 50 %
难题占 20 % 启示: 抓好基础,不追难题,力争不丢分,少丢分,争取拿下 80% 。

11 2、命题思想 以能力立意为主导,全面考核考生的历史、地理、政治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重视问题的思维过程;重视考核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示:今日高考是考会思考、会运用,会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场上是考生潜能的较量,是应变能力、迁移能力、处理信息能力、思维能力、综合能力、表述能力的展示。

12 3、命题选材和设计目标 ★关注当代国内外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注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及国土开发和整治中的问题;

13 命题选材和设计目标 启示:试题的立意独特、情境设置新颖、设问灵活,多以教材上未见、教师未讲过的问题为切入点,具有不可预测性。
★注重运用各有关学科知识分析、阐释、评价及反思实际问题; ★启发和展现辩证、鉴赏、逻辑、推断、论证等研究性思维过程。 启示:试题的立意独特、情境设置新颖、设问灵活,多以教材上未见、教师未讲过的问题为切入点,具有不可预测性。

14 五、分析高考试题 把握解题思路

15 1、联系实际,考查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6 例1: 例1: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垂直立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g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答案:B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 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E) 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E) 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W) 答案:B

18 (3)图5 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19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 . 5° N B、21 . 5° S C、45° N D、45° S 答案:A 21 . 5° N

20 例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2)该气压系统在 1 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A、60°N 附近海域 B、15°N附近海域 C、15°S附近海域 D、60°S附近海域 答案:C

21 例3 : 例3 :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 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22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75°W P● 答案:A

23 北半球冬季 (3)该船即将进入 A、巴拿马运河 B、麦哲伦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24 2、结合区域,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 例1: 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图11是图12中两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反映图12中甲地区气候状况的是图11中的______图,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是: b 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多雨

26 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沙尘暴、干旱 时间约为 5(6)— 10(9)月
(2)依据图11中属于乙地区的气候资料,简述影响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以及该地最容易发生的气象灾害及其发生的月份。 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沙尘暴、干旱 时间约为 5(6)— 10(9)月

27 3、变换图形,考查空间思维和图表判读能力

28 例1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及正确的环流方向。

29 (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30 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
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 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31 例2 右图中数字代号表示高雄、开普敦、淮北、芝加哥4个城市。根据图示资料,判断下列各题。 (1)4个城市中,7月气温低于 1 月的是
— 一月气温(℃) 年降水量(mm) 1500 1200 900 600 300 (1)4个城市中,7月气温低于 1 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高雄 淮北 开普敦 芝加哥 答案:C

32 (2)图中城市②是 A、高 雄 B、开普敦 C、淮 北 D、芝加哥

33 4、计算绘图,考查地理 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4 例1 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35 . 0℃、35 . 5℃的两条等温线。
(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特点。 城区高、郊区低(由市区向郊区递减)。

35 (3)图中 P 点夏季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______。若仅考虑当地的气温分布,P 点此时近地面的风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偏南风(东南风) 偏北风(西北风)

36 例2 根据所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读图判断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 答案:B A、50 km B、110 km
C、160 km D、300 km 答案:B

37 (2)绘出图中 a、b 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38

39 5、主观试题,考查逻辑思维和迁移推理能力 试题体现对地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不可能依靠书本上的原词原句作答案
不能仅靠死记硬背和知识的再现;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相同知识的归纳、不同知识的重组、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

40 例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英吉利海峡当年受_______(风带)的影响。 西

41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夏季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海上风浪变小,较利于渡海作战。冬季半年情况恰好相反,导致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

42 例2 图11表示南美洲部分气温及降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大陆东西两侧沿海10℃等温线经过地区的降水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造成A地降水量偏低的主要原因: 200—500mm >2000mm 西部有高山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虽临大西洋,但处在西风带中的离岸风一侧,水汽难以进入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减少了水汽来源。

43 (2)说明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两岸年均温差异的形成原因:

44 东部年均温高于西部。 主要原因有: 地势西高东低,气温直减率造成西部地区气温较低(或东部地势低、气温较高);
大陆东岸东南信风从温暖的海洋上吹来,使之比较温暖; 东部沿海还受暖流(巴西暖流)影响,有增温作用。

45 (3)位于潘帕斯草原的B地 1 月月均温19 . 8 ℃。7月月均温8 . 5 ℃,年降水量 912 mm。简述B地发展畜牧业的有利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年内气温变化和缓;降水较为充沛,有利于牧草的生长。

46 6、提供资料,考查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能力

47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48

49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50

51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D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答案:B

52 从文字资料中获取信息 2002年春,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 3月31日,台湾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7 级以上地震,台北市最大烈度为 2;
4月9日,伊朗北部发生5 .0级地震; 4月12日喀布尔市发生5 .8级 地震,最大烈度为8; 4月18日凌晨,墨西哥西侧太平洋海域发生地震; 4月20日美国东北部纽约州发生地震。 回答下列各题:

53 (2)伊朗“4、9”地震: A、远离板块交界界线 B、靠近板块交界界线 C、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 D、震区两侧地壳互相挤压
(1)下列地震,震源位于海沟附近的有: A、台湾“3、31”地震 B、喀布尔“4、12”地震 C、墨西哥“4、18”地震 D、纽约州“4、20”地震 答案:A C (2)伊朗“4、9”地震: A、远离板块交界界线 B、靠近板块交界界线 C、震区两侧地壳发生张裂 D、震区两侧地壳互相挤压 答案:B D (3)“3、31”地震与“4、12”地震中,造成台北市与喀布尔市烈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两次地震震级的差异 B、两地海拔不同 C、“4、12”地震震源较浅 D、台北距“3、31”地震震中较远 答案:C D

54 从图片中获取信息

55 六、师生共同参与 提升学科能力

56 地理学科的能力要求 自然地理部分: 主要是原理 规律的运用 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7 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
地理原理 地理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有地理事物特征的形成原理,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原理,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等。 地理规律:主要有分布规律、运动规律、变化规律、联系规律等。 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说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认知、分析地理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判断和定性说明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

58 人文地理部分与区域地理部分 人文地理部分: 区域地理部分: 主要是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主要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59 理论观点 实际应用 地域差异的观点 因地制宜的观点 人地协调的观点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全球变化的观点 正确的人口观 、资源观、 环境观、全球观 土地利用 生产布局 国土整治 资源开发 区域发展 城市规划 环境保护 市场预测 生产结构调整 水利交通建设 科技文化发展 认识地理现象 分析地理事物 评价地理环境 提出发展建议

60 1、对高中地理中的主干知识,要结合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事象注重运用

61 自然地理要素 地形、气候、水文 土壤、植被、资源 综合体现 人文地理要素 工业、农业、交通 城市、人口、环境

62 阐释 说明 区域地理的具体事象 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 概括 印证

63 运用系统地理中的概念、原理、规律、观点、方法等主干知识,联系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分析其特征和差异形成的原因,提出发展经济、整治国土的措施和建议。

64 运用知识的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 低级层次表现为用一般的原理来定性地解释地理现象和说明一些地理问题。
高一级层次是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说明问题的能力。 更高层次是善于将原有的主干知识和新获得的地理信息相结合加以分析运用的能力。

65

66

67

68

69

70 2、对知识要进行整理加工,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的联系线索和网络系统

71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更替

72 四季更替 一些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随季节变化 一些自然带的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 一些地区的河流径流量随季节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季节性特点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兴修水利调节水量 不违农时适时耕作

73 气 候 知 识 气候因素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气候要素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 气候特征 气温和降水特征 气候类型
十三种主要气候类型 气候分布 分布规律,最大分布地区 气候资源 光、热、降水、风等 气象灾害 台风、洪涝、干旱、寒潮 气候评价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

74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按类型(分布规律、最大分布地区、不符规律地区) 按大洲(有多少类型?哪种面积最大?缺少哪些?) 按南、北半球;
按大陆东、西岸;

75 关于沙尘暴天气 动力 沙尘来源 影响地区 形 成 原 因 治 理 措 施 干旱内陆、施工工地 盛行风 下风向地区 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地表疏松 退耕还草 退耕还林 植树种草 合理放牧 文明施工 自然原因 滥垦滥伐 过度放牧 违章施工 人为原因

76

77 中 亚 地 区 多内流河 深居大陆内部 和内陆湖 小麦 灌 溉农 业 棉花 太阳辐射强 气温变化大 平原丘陵地形 年降水量少 草原 畜牧业
灌 溉农 业 小麦 棉花 太阳辐射强 气温变化大 年降水量少 采矿工业 纺织工业 平原丘陵地形 草原 畜牧业 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丰富 养羊

78 具有战略地位的地区 多佛尔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开普敦
多佛尔海峡 土耳其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好望角、开普敦 麦哲伦海峡

79 3、对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要善于总结读图要领和分析方法

80 地球日照图的判读

81 地球日照图的判读

82 170° 160° 160° 170° 170° 160° 160° 170°

83

84 判读要领: 根据极圈内的昼夜状况确定日期 根据晨线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钟点 根据0点线或180°经线变更日期
节气、季节、太阳直射点位置、自然现象和自然景观判断、农事活动判断等 根据晨线或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确定钟点 时间计算、自然现象判断等 根据0点线或180°经线变更日期

85 地球公转图的判读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必须一致 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 夏至日地球必须位于远日点附近

86 等 值 线 的 判 读 中心点高于两侧点;向高度小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低于两侧点;向高度大的方向突出 山 脊 山 谷

87 等值线 等高线 山脊(分水线) 山谷(汇水线) 等温线 气温比同纬度高 气温比同纬度低 等压线 脊线(高压脊) 槽线(低压槽) 等降水量线
中心点高于两侧点; 向数值小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低于两侧点; 向数值大的方向突出 等高线 山脊(分水线) 山谷(汇水线) 等温线 气温比同纬度高 气温比同纬度低 等压线 脊线(高压脊) 槽线(低压槽) 等降水量线 降水比附近地区多 降水比附近地区少 等水温线 暖流流经 寒流流经 等盐度线 比附近海域盐度高 比附近海域盐度低

88 1处<0℃ 2处>4℃ 若数值与低值相同,则线内比低值低。 相邻两条等值线之间的封闭等值线的判读 若数值与高值相同,则线内比高值高。

89 M

90 4、对图文资料,要认真分析、提取有效信息、注重思维过程
获取信息的过程,包含着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富于理性的思维过程和行为。 对信息的处理不仅直接影响着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而且更能有效地考查考生个体的思维能力水平。

91 信息获取的途径 地图和各种地理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 题干中的文字叙述,以及相关学科试题中的内容。
试题中某一题的答案,有时就是另一题所必须的信息。

92 例1 : 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 9 时 0 分 0 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下列各题。

93 (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
(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北半球冬季 答案:A (4)此时世界各地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美国中部小麦黄熟 B、中国江淮流域干热 C、地中海北岸连日阴雨 D、拉普拉塔河正值枯水期 答案:C

94 例2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西 (1)英吉利海峡当年受_______(风带)的影响。

95 (2)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气象条件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对渡海作战有什么影响?(提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中,气压与风的强弱也发生变化。)
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 6 月,美英最终开辟第二战场。

96 5、对地理事象的分布,要注重空间定位、空间联系和空间结构

97 空间结构与联系 点的分布规律 线的延伸方向 带的形成因素 面的区域特征

98 各大洲的经纬度位置 30° 60° 120° 180° 特殊纬线穿过的部位 各大洲居中的经线度数

99 中国的经纬度位置 重要经纬线穿过的地区 四至点的经纬度数

100 局部地区图的空间定位 根据经纬 度 根据政区的轮廓特征 根据山河大势或形状 根据图中的一些注记

101 地理事物间空间分布的联系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6、对地理练习题,要进行选择分类、重在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111 例 1 180° 3月21日 人为日界线 西 3月22日 西 60°E 自然日界线(0 点线)

112 关于日界线知识的归纳比较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度 数 钟 点 两侧的 差 别 不 固 定 固定,0点或24点 固定在180°经线
度 数 钟 点 两侧的 差 别 不固定,随地球自转不断向东推移 固定在180°经线 不 固 定 固定,0点或24点 东侧为新的一天(今日);西侧为旧的一天(昨日) 东侧为旧的一天(昨日);西侧为新的一天(今日)

113 例 2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量条件 台风 气象灾害 有利条件 暴雨洪涝 水分条件 干旱 不利条件 寒潮 水热配合

114 常见的地理试题命题思路 各种变式图的判读。 各种图表、资料中地理信息的提取。 联系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热点和焦点问题,分析其地理背景、空间结构、造成影响等。

115 学习与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改变那种被动听课,机械记忆,死啃课本,不重运用,埋头于题海,不闻国事的陈旧复习方法。
尽快培养起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狠抓基础,注重运用,讲求方法,关心大事适应高考要求的复习方法。

116 谢谢!再见!


Download ppt "新课程背景下 高三地理教学指导(王树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