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贵州苗老苗 www.miaoentang.com
刮痧疗法 贵州苗老苗
2
刮痧的概念、起源 什么是痧、痧是什么病 刮痧的作用、优势 刮痧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 常用刮痧板、刮痧介质 刮痧板的选择和持板方法 刮痧时间和补泻方法 刮痧要点 刮痧手法和实例图片 常见病症的具体治法
3
刮痧的概念 ►刮痧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自然疗法,是用特制的刮痧器具(牛角、玉石、火罐),依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在体表相关部位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而且经常刮痧,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保健美容,增加机体免疫功能。
4
刮痧的起源 刮痧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5
什么是痧 就是人体内部疾患在人体肌肤上的一种毒素反应。
当人体感到不舒服或出现某种症状是,在皮肤上有刮具或手揪、捏、挑出一道道红线,红斑、栗粒状瘀点,这一现象被形象的称为“沙”,由于中医的发展使人们总结出凡刮出“沙”的病症多有疾病症候,故在“沙”之后出现了加病部的“痧”。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人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毒素产生蕴藉于人体,循经络外现于人体肌表不同颜色变化的一组症候群。
6
痧是什么病?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 目前尚难确定。
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 《痧惊合壁》—书就介绍了40多种痧症,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 此外民问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7
刮痧的作用 (一)活血祛瘀 (二)调整阴阳 (三)舒筋通络 (四)信息调整 (五)排除毒素 (六)行气活血
8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9
(二)调整阴阳 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 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10
(三)舒筋通络 刮痧可消除疼痛和肌肉的紧张、痉挛,主要机理有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相互影响。
11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12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13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14
刮痧的优势 1.非药物疗法、无副作用 2.疗效显著、立竿见影 3.早期诊断、诊治防同步 4.经常刮痧保持健康 5.操作简便、自诊自疗
15
刮痧适应症 内科病症:感受外邪引起的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呕吐、腹泻以及高温中暑等,急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哮喘、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急慢性胃炎、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各种神经痛、脏腑痉挛性疼痛等,诸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胃肠痉挛和失眠、多梦、神经官能症等病症。 外科病症: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外科病症,如急性扭伤,感受风寒湿邪导致的各种软组织疼痛,各种骨关节疾病,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落枕,慢性腰痛,颈椎、腰椎、膝关节骨质增生等病症。 儿科病症: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小儿感冒发热、腹泻、遗尿等病症。 五官科病症:牙痛、鼻炎、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急性结膜炎等病症。 妇科病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乳腺增生、产后病等。 保健:预防疾病、病后恢复、强身健体、减肥、养颜美容、消斑除痘、延缓衰老等。
16
刮痧禁忌症 1、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者、肝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腹水,全身浮肿者。因为刮痧会使人皮下充血,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因为易引起出血。 3、精神分裂、抽搐等不配合进行刮痧者。 4、大病初愈、极度虚弱、过度疲劳者及醉酒、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否则会引起虚脱。
17
5、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刮痧,外科手术疤痕刮痧应在两个月以后方,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6、孕妇的腹部、腰骶部禁忌刮痧,否则会引起流产。此外,女性生理期间,慎刮。 7.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8.皮肤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损伤、炎症都不宜刮痧,有传染性皮肤病者忌刮。 9、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刮痧,因为刮痧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
18
刮痧注意事项 1、刮痧部位应清洁或消毒,用一次必须消一次。 2、治疗刮痧时应避风,避寒,注意保暖。夏季应避免 风扇直接吹。
3、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 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 4、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或淡糖盐水),并休息 15~20分钟。以补充体内消耗的津液,促进新陈代 谢,加速代谢产作的排出。 5、出痧后6小时以内忌洗凉水澡。
19
6.前一次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痧。
一般3~7天褪痧后再刮。 7.老人、小孩皮肤比较脆弱,刮痧时力道要尽量放轻, 以减少刮痧器材直接磨擦皮肤,造成皮肤伤害。 8.保健刮痧,不必抹油,不必刮出痧来,只需从头到 足,每个部位,每条经脉,都刮拭8次,或3-10分钟 即可。 9.出现晕刮现象时,立即停刮,让患者呈头低脚高平 卧位,饮用一杯温开水或温糖水,并注意保暖,或 用刮痧板点按患者百会、人中、内关、足三里、涌 泉穴。
20
常用刮痧板
21
常用刮痧介质 (二)刮痧乳 刮痧乳是天然植物合成的乳剂,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润滑护肤增效的作用。适宜于儿童,或者面部刮痧 。 (一)刮痧油 刮痧油是中草药与医用油精炼而成的油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解肌发表、缓解疼痛等作用,适宜于成人,或者刮痧面积大,或皮肤干燥者。
22
刮痧板的选择 1.椭圆形:适宜于人体脊柱双侧、腹部和四肢肌肉 较丰满部位。 2.方形:一侧薄而外凸为弧形、对侧厚而内凹为直
线形,适宜于人体躯干、四肢部位(治疗疾病多用薄 面刮拭皮肤,保健多用厚面刮试皮肤)。 3.缺口形:适宜于手指、足趾、脊柱部位。 4.三角形:棱角处便于点穴,适宜于胸背部肋间隙、 四肢末端部位。 5.梳形:适宜于头部。
23
持刮痧板的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板两侧,一侧由拇指固定,另一侧由食指和中指固定,或由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指固定。 刮痧时利用指力和腕力使刮痧板和皮肤之间夹角约45°为宜。 治病时,刮板厚的一边对着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着手掌。
24
刮痧的时间 (一)治疗时间 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min,全身刮痧宜20-30min。 治疗刮痧时,汗孔开泄,消耗正气。为有利于扶正法邪,或祛邪而不损正气,故治疗时间一般限制在25分钟之内,每次宜治疗一种病症。如采用泻刮手法超过25分钟时,正气消耗过多,会出现疲劳反应。 治疗刮痧应在饭后半小时以后进行。 (二)间隔时间 第一次治疗刮痧完毕,出痧部位应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痧消退的时间与患者体质、病情、出痧部位以及刮痧次数有直接的关系,一般约3至7天。因此两次治疗刮痧应间隔3至7天。为促进痧的消退,在两次治疗刮痧之间可进行保健刮痧。如需连续治疗,可选其它部位的全息穴区刮拭。
25
(三)疗程 刮痧治疗无严格的疗程之分。在治疗刮痧时,为便于观察治疗反应及疗效,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大致确定疗程如下∶急性病2次治疗为一个疗程(痊愈为止)。慢性病7-10次治疗为一个疗程。 (四)保健刮痧时间 保健刮痧刮拭力度较轻,每个部位刮拭时间短,无痧出现,因此保健刮痧不受时间限制,亦无间隔之说,每天都可以进行。
26
刮痧的补泻方法 1、轻度力度(补法) 2、强重力度(泻法) 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
按压力度小、作用浅、速度慢、刺激轻、顺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长,对皮肤 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 2、强重力度(泻法) 按压力度大、作用深、速度快、刺激 重、逆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短,对 皮肤细胞、肌肉有抑制作用。宜用于身体 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 痛患者。 3、中度力度(平补平泻) 介于补和泻之间,中度力度,节奏不 快不慢,平稳的帮助皮肤肌肉、细胞、脏 腑恢复更新。适合任何性质皮肤、保健疗 法,尤适宜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 复刮痧。
27
刮痧要点 1、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45度—90度进行刮痧。 2、刮拭时应先在待刮拭的皮肤上涂擦刮痧润肤油或润肤乳。
3、刮痧部位刮拭时应尽量拉长,如背部每条可长达6—15厘米。 4、治疗刮痧,一般用刮痧板薄边为着力点,用力刮拭(要刺 激力度重),并要求尽量刮出红痧点,紫血瘀块状痧等。 5、面部刮痧和保健刮痧, 一般用刮痧板厚边为着力 点着,则不强求出痧,以 刮拭到受力部位发热,少 有红晕即可。
28
6、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
7、刮拭时应始终保持一样的压力,保持一样的速度,不要忽轻忽重、头轻尾重或头重尾轻。 8、一般刮拭为20次左右,以有痧痕为度(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停止刮拭。如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 9、刮痧的总原则: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不宜来回。而且是刮好一部位,再刮另一部位,不能刮这儿一下刮那儿一下。
29
刮痧手法 以刮痧板的薄边、厚边和棱角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直行或横行地反复刮拭,称为刮法。 1)轻刮法 8)梳刮法 2)重刮法 9)面刮法
1)轻刮法 )梳刮法 2)重刮法 )面刮法 3)快刮法 )角刮法 4)慢刮法 )点压法 5)直线刮法 )拍打法 6)弧形刮法 )按揉法 7)摩擦法 )逆刮法
30
1)轻刮法 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大,移动速度慢或下压刮拭力量小。一般接受者无疼痛或其他不适感觉。皮肤仅出现微红,无瘀斑。适宜于老年体弱者、疼痛敏感部位、儿童以及面部的保健刮拭。
31
2)重刮法 刮痧时刮痧板接触皮肤面积小,移动速度快或下压刮拭力量较大,以患者能承受为度。适宜于腰背部脊柱两侧、下肢及骨关节软组织较丰富处、年轻力壮、体质较强者。
32
3)快刮法 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上,力量有轻重之别。力量重,快速刮,多用于体质强壮的人,主要刮拭背部、下肢或其他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轻,快速刮,多用于体质虚弱或整体保健的人,主要刮拭背腰部、胸腹部、下肢等部位,以舒适为度。
33
4)慢刮法 刮拭频率在每分钟30次以内,力量也有轻重之别。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强壮的患者,主要刮拭腹部、关节部位和一些明显疼痛的部位;力量重,速度慢,多用于体质虚弱或面部保健的患者,主要刮拭背腰部正中、胸部、下肢内侧等部位,以不感觉疼痛为度。
34
5)直线刮法 也称直板刮法,就是利用刮痧板的上下边缘在体表进行有一定长度的直线刮拭。此法宜用于身体比较平坦的部位,如背部、胸腹部、四肢部位。
35
6)弧形刮法 刮拭方向呈弧线形,刮拭后体表出现弧线形的痧痕,操作时刮痧方向多循肌肉走行或骨骼结构特点而定。此法适宜于胸背肋间隙、颈项两侧、肩关节前后和膝关节周围等部位。
36
7)摩擦法 将刮痧板与皮肤直接紧贴,或隔衣布进行有规律的摩擦运动,或旋转移动,或直线式往返移动,使皮肤产生热感并向深部渗透,其左右移动力量大于垂直向下的按压用力。操作时动作轻柔,移动均匀,速度一般为100次/分左右。宜用于麻木、发凉或绵绵隐痛的部位,如肩胛内侧、腰部和腹部,也可以用于刮痧前,使患者放松。 擦法后在施治部位用热毛巾搭盖,其效果更佳。
37
8)梳刮法 刮痧板或刮痧梳,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做有规律的单方向刮拭,与头皮呈45°,动作轻柔和缓,如梳头状,故名梳刮法。操作时力量要适中,一般逐渐加力,在穴位或痛点处可适当使用重刮或点压、按揉。此法有醒神开窍、消除疲劳、防治失眠的作用。用于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和精神紧张等。
38
9)面刮法 也称为边刮法,即刮痧板的两侧长条棱边(厚边或薄边)与皮肤接触成45°角进行刮拭。此法适用于比较平坦或面积比较大的部位刮拭,如腹部、背部和下肢等。
39
10)角刮法 用刮板角部接触皮肤,并成45°角,自上而下或由里向外刮拭,手法灵活,不宜生硬,适宜于四肢关节、脊柱双侧经筋部位、骨突周围、肩部穴位(如风池、内关、合谷、中府等)。因角刮接触面积相对小,要避免用力过猛而损伤皮肤。
40
11)点压法 又叫点穴法,用刮板角与穴位呈90度角垂直,由轻到重,逐渐加力,以耐受为度或受术部位有明显酸麻、胀、痛感为度,保持数秒后快速抬起,使肌肉复原,重点操作5-10次,手法连贯。这种手法适用于肌肉丰满、刮痧力量不能深达或不宜直接刮拭的部位和骨骼关节凹陷部位,如人中穴、环跳、犊鼻等穴,此法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具有镇静止痛和解痉作用。
41
12)拍打法 施术者以单手紧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的面为着力点在腕关节自然屈伸的带动下,一落一起有节奏地拍打体表部位或经穴。拍打法多在四肢特别是肘窝和膝窝进行,拍打时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涂刮润滑剂,拍打法可治疗四肢疼痛、麻木及心肺疾病。 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儿及年老体虚者慎用。
42
13)按揉法 用刮板角在皮肤经络穴位做点压按揉,向下有一定压力,点下后做往复来回或顺逆旋转的手法,操作时刮痧板紧贴皮肤不移,速度较慢,每分钟50-100次。按揉力度应深透至皮下组织或肌肉。常用于对脏腑有强壮作用的穴位,如合谷、足三里、内关穴以及后颈背腰部全息穴区中痛点的治疗。
43
14)逆刮法 指刮痧方向与常规的由里向外、由上向下的方向相反,即右下向上或由外向里进行刮拭的方法。多用于对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或按常规方向刮痧效果不理想的部位。操作时宜轻柔和缓,从近心端部位开始逆刮,逐渐延长至远心端,其方向是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其目的是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水肿或疼痛。
44
刮 痧 法 常 用 体 位 头 面 胸 腹 腰 背 颈 项 肩 胁 头 面 四肢 肩 颈 项 肩 颈 项 臂
45
刮痧实例图片
47
常见病症的具体治法 (一)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二)项痹病(颈椎病) (三)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四)腰腿病(慢性腰肌劳损)
(五)痤疮
48
(一)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刮拭主要部位为头部、肩颈部和上肢 1、刮头部:患者取坐位
1)头部两侧:刮拭右侧为例,一手固定左侧,一手握持刮痧板沿头部左侧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从头前侧太阳穴附近开始,绕耳上,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穴方向刮拭,先轻刮,然后逐渐加重,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最后再逐渐减力轻刮。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 2)前头部:术者一手呈八字扶持患者前额,另一手握刮痧板,首先刮拭头顶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头顶部百会穴向前额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顶部双侧膀胱经循行区域,刮拭的力量和次数同正中部位。 3)头后部:一手扶持患者头顶部,另一手首先刮拭头后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百会穴向头后部至颈项过风府穴方向刮拭,每一侧刮拭10-20次为宜,然后刮拭头后部双侧,从头顶向后部至颈项过风池穴方向刮拭,刮拭力量和次数同头后部正中部位。注意头部刮痧不需要抹刮痧介质,并且不可强求出痧。
49
2、刮颈肩部:患者取坐位 1)颈部:用直线刮法刮颈部督脉循行区域,从哑门至大椎进行刮拭,重点刮拭大椎穴,刮拭10-20次为宜。 2)肩部:用弧形刮法刮两侧肩部,由风池及乳突根部从上向下,经过肩井,刮向肩端,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力量均匀适中,并在风池、肩井穴加点压按揉手法,增强效果。 3)刮上肢:一手牵拉前臂,一手用直线重刮法刮拭前臂手太阴肺经循行区域,从尺泽经孔最、列缺、经渠刮至太渊,每侧刮拭 次。在支沟、合谷穴处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50
(二)项痹病(颈椎病) 主要刮拭头部、颈肩部和上肢 1、头部:患者取坐位。
采用梳刮法,从前额发际处及双侧太阳穴处向后发际处做有规律的单向刮拭,使头部放松。注意重点刮拭太阳、百会、风池穴。 2、颈肩部:患者取坐位 1)颈部正中:用直线刮法轻刮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穴向下刮过大椎穴下至陶道穴,刮10-20次为宜;身体瘦、颈椎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颈部脊柱两侧:用直线刮法重刮颈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天柱穴向下刮至风门穴,每侧刮20-30次为宜;风门穴可采用按压法、按揉法。 3)颈部外侧:用轻刮法、弧形刮法刮拭颈部左右两侧胆经循行区域,从风池过肩井并延长至肩头,每侧刮20-30次为宜;肩井穴可采用按压法、按揉法。 4)上肢:刮拭沿大肠经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每侧刮10-20次,在肩髃、曲池穴位处可稍加力重刮,其他部位轻手法相连,合谷穴宜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51
(三)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主要的刮拭部位颈肩部、上肢、下肢 1.颈肩部:患者取坐位
1)颈部正中:用轻手法直线刮拭颈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风府到大椎穴,刮10-20次即可;若肌肉薄弱,棘突明显者,可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椎间隙按压10秒左右。 2)肩上部:用弧形刮法从后发际风池穴向肩井穴、肩髃穴方向刮拭,每侧刮20-30次为宜。 3)肩胛内侧:用直线重刮法从后发际天柱穴向大柱穴、膈俞穴方向刮拭,每侧刮20-30次为宜。 4)肩前部:用弧形刮法刮拭腋前线,每侧从上向下刮拭20-30次为宜。 5)肩后部:先用直线轻刮法由内向外刮拭肩胛冈上下,然后用弧形刮法刮拭肩关节后缘的腋后线,每一部位刮20-30次为宜。 6)肩外侧:术者一手握住患者前臂手腕处,使上肢外展45°,用重刮法、直线刮法刮拭肩关节外侧的三角肌正中及两侧缘,每侧刮拭10-20次为宜。 2.上肢:患者取坐位 刮拭沿大肠经循行区域,由肩上的肩髃向下刮过曲池至合谷,每侧刮10-20次,在肩髃、曲池穴位处可稍加力重刮,其他部位轻手法相连,合谷穴宜用刮板棱角点压按揉3-5次。 3.下肢:患者取坐位。 用直线刮法刮拭胃经循行区域,从足三里刮至条口穴,每侧刮10-20次,在条口穴可稍加力重刮。
52
(四)腰腿病(慢性腰肌劳损) 主要部位腰背部和下肢。 1.腰背部:患者取坐位。
1)背腰部正中:用轻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腰背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刮拭10-20次为宜,身体消瘦、椎体棘突明显突出者,宜用刮痧板的边角由上向下依次点压按揉每一个椎间隙3-5次,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从上向下刮拭背腰部脊柱旁开1.5-3寸的区域,也可以分别刮拭背部膀胱经的两条侧行线,每侧刮拭20-30次为宜。 3)腰骶部:用直线轻刮法刮拭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刮到会阳,每侧刮10-20次为宜。 2.刮下肢:患者取俯卧位。 1)下肢后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后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别刮拭,先从承扶开始,经过殷门到委中,从委中经过承筋到承山,每段刮拭10-20次为宜,委中穴可用点压按揉法,承山穴应重刮。 2)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胆经循行区域,以膝关节为界分上下两段分别刮拭,先从环跳开始,经过风市到膝阳关,然后从阳陵泉刮到悬钟,每一部位刮拭10-20次为宜,环跳穴可加用点压法,按揉法。
53
(五)痤疮 主要刮拭部位为背部、上肢和下肢 1.背部:患者取俯卧位。
1)背腰部正中:用直线刮法刮拭背部正中督脉循行区域,从大椎穴刮至命门穴,刮拭10-20次为宜。 2)背腰部脊柱两侧:用直线重刮法刮拭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区域,从肺俞开始,一直至肾俞,每侧刮10-20次为宜。 2.上肢:患者取仰卧位。 刮拭前臂外侧大肠经循行区域,重点刮拭曲池穴,可加点压、按揉手法,每侧刮10-20次为宜。 3.下肢:患者取仰卧位。 1)下肢外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外侧的胃经循行区域,从足三里穴到丰隆穴,每侧刮拭20-30次。 2)下肢内侧:用直线刮法刮拭下肢内侧的脾经循行区域,从阴陵泉穴到三阴交穴,每侧刮拭20-30次。 3)点按、按揉胃经的内庭穴、脾经的厉兑穴,每穴点压按揉3-5次。
54
Thank you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