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老年期的發展理論 吳淑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老年期的發展理論 吳淑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老年期的發展理論 吳淑娟

2 相關理論 社會發展理論 心理人格理論 生理發展(老化理論)

3 銀髮族社會發展理論 疏離理論(disengagement theory):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認為人在老年期會與社會逐漸疏離而從事內心自省的 工作,社會與老年人雙方都能從這種疏離的過程中獲 得滿足,進而達到社會的平衡。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提倡個體要儘可能參與活動,延續中年期的活動習慣, 以期達到成功的老化。 折衷理論:依據高齡者的身心理機能,選擇適當的 活動和參與率

4 銀髮族社會發展理論-續 持續理論(continuity): 環境理論(ecology theory):
認為個人人格、行為的基本型態,不會因為年紀增長 而改變,任何影響年輕時人格、行為的因素,還是持 續會對老年期產生影響。 環境理論(ecology theory): 根據洛頓(Lawton, 1983)的看法,觀察一個人的能力與 環境壓迫的過程,可以預測其行為結果。所謂的能力, 是指個人的生物、感官、運動、認知的功能及自我強 度;環境壓迫是指社會對人們的要求。

5 心理人格理論 人類需求理論:馬斯洛(Maslow) 心理社會發展危機理論:艾瑞克森(Erikson)
發展理論:佩克(Peck)認為老年期的心理發展包含 三個任務:「自職場退休、身體功能減低、面臨死 亡」 選擇、完美與補償理論(Batles & Baltes, 1990)

6 Erickson的人生八階段論 階段 心理社會危機 重要關係 心理社會型式 可能的結果 出生至第一年 基本信任/不信任 母性 獲取 回報
趨力與希望 第二年 自主/羞恥懷疑 父性 抓取 放開 自我控制與意志力 第三年至第五年 自發/內疚 家庭 跟著做 模仿 方向與目的 第六年至青春期 勤奮/自卑 鄰居學校 做東西競爭 整合 方法與能力 青少年期 認同/角色混淆 同儕團體 社團 獨立自主 分享獨立自主 奉獻與忠誠 成年早期 親密團結/孤立 合夥人 競爭合作 失去個人 尋獲 結交與愛 成年中期 生產/頹廢遲滯 工作分工合作者家事分勞者 生存 照顧 生產與照顧 成年晚期 統整/絕望 人類我族 存有不存有 放棄與智慧

7 PECK延伸ERICKSON的理論 強調老人為了心理發展順利,必須解決 三大危機: 自我價值感統整與工作角色偏差 身體超越與身體偏見
自我超越與自我偏見

8 社會撤離理論:認為長者重視身體自然撤離社會,如 晚年社交仍活躍,是不適應老年生活
老化活動理論:被剝奪社會覺得,社會範圍收窄,活 動減,自身存在價值迷茫 社會重建理論: 第一階段:讓老人瞭解社會上對老人的偏見及不正確的價 值觀 第二階段:改善老人客觀環境,如服務、健康、衣食住行 第三階段:鼓勵老人主動參與決策,學習自主自助,自己 解決問題

9 選擇、完美與補償理論-1 Baltes & Baltes, 1990
提示在每個生命階段或時期,都有心理上之收 穫(gains)與損失(losses),但在老年時期之損失的 大大超過所收穫的 成功老年之概念,不應該建立在否定老年晚期 之身心功能之真正損失 鼓勵老人盡量樂觀地發揮其本身能力,來補償 日漸失去之身份地位或身體之活動能力 ”選擇、完美與補償”( SOC; Selection, Optimization and Compensation Advocated by P. Baltes,1997; Baltes & Baltes, 1990)。這個理論提示在每個生命階段或時期,都有心理上之收穫(gains)與損失(losses),但在老年時期之損失的大大超過所收穫的。巴爾特氏(Baltes)主張“演化發展尚有不完全 的地方,尤其在人生之最後時期,在這一時期之社會支持,不足以補償個人在生理結構之衰退與行為功能上之損 失”(Baltes & Smith, 1999)。在心理學之老化理論中,許多老人 學家都在討論成功老年之策略概念他們設法要排除一種刻板化之“以年齡基礎之老年”錯誤概念,認為老年並不代表快速之 衰退、脆弱與老邁(Rowe & Kahn, 1987)。成功老年之概念,不應該建立在否定老年晚期之身心功能之真正損失。其重要 觀念係為鼓勵老人盡量樂觀地發揮其本身能力,來補償日漸失去之身份地位或身體之活動能力(Baltes & Baltes, 1990)。要如何衡量一個人是否達到其成功老年?就要觀察其生活滿意度與身心福祉感,尤其在其身心退化與衰老過程中從事測量(Kunkel & Morgan, 1999)。成功老年常常牽涉到老化心理學之討論,其心 理學理論有三大要點值得我們探討: 第一、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包括自我認知、人格特點、以及兩者對個人行為之影響。 第二、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包括人際關係、以及別人對自己之知覺與看法。 第三、思考過程(Thinking Process),包括了個人記憶、解決問題之能力、以及其他認知功能。 人們如何形成自我概念係為多方面的,包括了人格、自尊、身體形象以及社會角色、自我概念跟年齡之變遷,影響最小的是人格特徵。例如一個人之外向性格,喜歡跟別人互動似乎是由兒童時期一直延伸到老年時期,一個人有懷疑個性的,或是容易被騙的,似乎都一生保持那種類型之人格特徵,但在自我 概念之其他部分可能產生變化,例如:一個人之身體形象(Body Image),在年輕時與年老時會有很大之差別。老了頭 髮就會變為斑白,身材變為肥胖或短小,皮膚產生許多皺紋,自尊心隨著時間之變遷也會改變,跟著個人事業之成敗、個人關係、職業的、智力的或其他社會關係,自尊心可提昇或下降。特別在老年期有些特徵係可預期的,例如社會網路變少了,在退休後工作關係失落了。一個人要拋去早年之社會角色,例如兒童、學生、職員、父母、配偶以及朋友等等,自我概念之自我是誰?(Who am I?)在這個心理過程,心理學家楊格(Carl Jung)描述下半生之心理任務,係為個人化、個別化(individuation),變為“更像自己”,跟在中年期之社會角色或人們所期待之“自我”顯然不同。老年期之“自我概念” 才是真正之“ 自我”(Chinen,1989)。,當角色失落時可由新角色代替;當一個小孩在原生家庭失落“兒童角色”時,他可長大成年,扮演“成人”或“父母”之角色。但是在老年期,當一個人退休或失去配偶時,其社會角色再沒有機會代替或補充,其自我概念就產生適應問題。由社會學觀點分析之,可描述為一 種“無角色之角色(roleless role, Burges,1960; Blau, 1981)”。有些社會學家認為老年期之個人,可維持非正式之角色, 係為個別協調, 繼續界定與建構的(George, 1980)。換言之,在社會學與心理學之討論,老年之意義係為個人主觀體驗的,並非外在之社會角色所決定的。由人生哲學之觀點分析之,老年可譯為人生晚期之自由(late freedom,Rosenmayr, 1984)。

10 選擇、完美與補償理論-2 第一、自我概念(Self Concept),包括自我認知、 人格特點、以及兩者對個人行為之影響。 第二、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ship),包括人際關 係、以及別人對自己之知覺與看法。 第三、思考過程(Thinking Process),包括了個人 記憶、解決問題之能力、以及其他認知功能。 當一個人退休或失去配偶時,其社會角色再沒 有機會代替或補充,其自我概念就產生適應問 題。由社會學觀點分析之,可描述為一 種“無角色之角色

11 高齡者人格理論模式 重新組織型:退而不休,自己尋找代替失去的生活品質 集中型:集中扮演一到兩種角色及活動上
成功撤離型:對生活高度滿足,自願從崗位撤下來 維持型:盡力維持目前的生活,不願作出改變 緊縮型:減少日常扮演的生活角色,力圖抗拒老化事實 尋覓援助型:成功地從別人身上得到心靈支持 冷淡型:對任何事物無多大期望及建樹 解體型:失去自我情緒控制能力,對事物不滿,人際關 係惡劣

12 老人人格的類型 老年人格類型 適應好的老人 適應不良的老人 類型 特徵 老人心理學家 Berkeley 整合型
人格整合而成熟,且有高度生活滿意度 散亂型 對人生缺乏目標,徬徨歧途無以自處 依賴型 被動依賴,少有活動 衝動型 固執堅強,精力充沛 老年人格類型 適應好的老人 適應不良的老人 類型 特徵 老人心理學家Riesman 自律型 有創造力、自動自發、自立自強、老當益壯 混亂型 沒有一定的生活目標,經濟環境處於不利,流離失所,無所適從 調適型 順應環境、安居樂業、明哲保身

13 老人人格的類型 老年人格類型 適應好的老人 適應不良的老人 類型 特徵 老人心理學家Berkeley 成熟型
情緒平衡、負責任感 、寬容雅量、誠實務實 憤怒型 滿腹牢騷、怪罪別人、動輒以怒 搖椅型 傾向依賴及享受行為 、貪圖口腹、不愛管閒事 自憎型 內疚、自責、否定自己、充滿悲觀 裝甲型 固執剛強、勤於工作 、終身忙碌


Download ppt "老年期的發展理論 吳淑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