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80年代以前的台灣婦女運動: 相關單位: 宗旨: 維持執政者之政權穩定,或是以對老弱者救助和成員間的聯誼為目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80年代以前的台灣婦女運動: 相關單位: 宗旨: 維持執政者之政權穩定,或是以對老弱者救助和成員間的聯誼為目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80年代以前的台灣婦女運動: 相關單位: 宗旨: 維持執政者之政權穩定,或是以對老弱者救助和成員間的聯誼為目的。
參與者:經濟條件優渥的女性 從這些團體舉辦的各種活動來看,她們肯定傳統的男女分 工、相夫教子以及婦女在家庭和社會中的輔佐地位,而未 發揮婦女對任何改革的作用,或引導女性的覺醒和反抗。

2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1970年代「新女性主義」-呂秀蓮: 批判傳統觀念對女性的歧視和偏見,要求建立男女平等、兩性和諧的理想社會 。
強調女性的自我覺悟和自我完善,倡導由「自覺、自愛進而達到自強與自立,不僅在經濟上,在思想和能力上也達到自主與獨立 」 女性已經意識到傳統中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是女人真 正要突破的框架,由於呂秀蓮女士因「美麗島事件」入獄之 後,使得「新女性運動」漸漸沉寂。

3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1981-1986年:《婦女新知》雜誌社 承繼呂秀蓮的「新女性主義」觀念。
《婦女新知》只是「知識互助」的場域而已,但「婦女新知」雜誌社仍對婦女運動豎立起「女性自覺」的概念 。

4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1987-1990 解嚴後,走向街頭行動,利用街頭抗議運動吸引輿論焦點進而大量在民眾心理刻畫出深刻的印象。
「單一性議題」或「專業性婦運團體」相繼成立,她們在從事服務、救助性社會工作的同時,提倡男女平等,為爭取女性權益、提高婦女社會地位而不懈努力,並以互相聲援、共同行動的方式不斷擴大隊伍、壯大聲勢,增強政治影響力。 女性地位在台灣80年代後期已經有些許程度的提高。然而整體看來,台灣 婦女處境無論是經濟、法律、政治方面卻仍有不平等之現象。


Download ppt "80年代台灣婦女運動 80年代以前的台灣婦女運動: 相關單位: 宗旨: 維持執政者之政權穩定,或是以對老弱者救助和成員間的聯誼為目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