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   理  学 physiology 陈玉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   理  学 physiology 陈玉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   理  学 physiology 陈玉敏

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3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概念:生理学(physiology)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可分为: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人体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任务:研究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机制和功能活动的调节。如:呼吸、消化、血液循环、肾脏的排泄等这些活动的产生机制、影响因素及如何调节等方面的内容。

4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yhsiology and medicine)
“医学是关于疾病的科学,而生理学是关于生命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临床课的重要基础 。 如何学好生理学: 深刻理解、前后联系、逻辑推理

5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1、急性实验 离体(in vitro): 如:肌肉收缩、蛙心灌流
在体(in vivo): 如:动脉血压调节;去大脑僵直

6 如:去大脑僵直

7 (二)人体实验 2、慢性实验(chronic animal) 血压、心率、体温测量
是以完整、清醒的动物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和机体生理条件下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及其机制。如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的实验方法 (二)人体实验 血压、心率、体温测量

8 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9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包括四种: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兴奋性及相关概念 1、兴奋性(excitability)
第二节 生命的基本特征 包括四种: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一)兴奋性及相关概念 1、兴奋性(excitability) 定义:指机体或组织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能力或特性。 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腺体(兴奋性较高)

10 (2)刺激三要素: 2、刺激:被机体感受到的各种内外环境变化。 足够的刺激强度 刺激的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1)分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 (2)刺激三要素: 足够的刺激强度 刺激的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将后两者调至中等并固定不变,只改变刺激强度

11 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兴奋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0.1mv 无反应 0.2mv 无反应 0.3mv 有反应 阈强度 0.4mv 收缩 0.5mv 收缩 阈强度:引起组织细胞兴奋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12 把所有刺激分为三个等级: 阈 刺 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刺激强度>阈值的刺激。 注:阈刺激≠阈强度

13 3、反应(reaction) 定义:细胞、组织或机体受刺激后所产生的活动 状态的改变。(刺激的结果)
反应形式: 兴奋(机体由安静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加强) 抑制(机体由活动状态转为安静状态或活动减弱)

14 4、衡量兴奋性的指标:阈值(threshold)
兴奋性高的组织细胞,对弱刺激便能产生兴奋 即其刺激阈值小;对很强的刺激才产生兴奋的组织,其兴奋性较低,刺激阈值较高。 即: 兴奋性 ∝ 1/阈值

15 (二)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当组织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其兴奋性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16 1.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 ARP)
兴奋性=0(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2.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 RRP) 0<兴奋性<正常(阈上刺激可使其兴奋) 3.超常期 (supernormal period SNP) 兴奋性>正常(阈下刺激也可使其兴奋) 4.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SBNP) 兴奋性<正常(阈上刺激可使其兴奋) ARP的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还可计算出一段时间内兴奋的频率

17 体液:指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约占体重的60% )
第三节 机体内环境和稳态 一、人的体液 体液:指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约占体重的60% ) 细胞内液(intracellular fluid)40% 细胞外液(extracellular fluid)20% : 血浆 (plasma)5% 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15% 内环境: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18

19 二、稳态 ( homeostasis) 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理化性质:温度、PH、渗透压、化学组成
意义:维持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正常 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若破坏内环境稳定,机体将发生疾病。

20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调节方式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一、调节方式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reflex)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反射弧的组成: 传入N 神经中枢 传出N 感受器 效应器 特点:迅速、短暂、精确。

21

22 (二)体液调节 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体液途径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广泛 调节方式: 1、全身性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靶细胞 2、局部性体液调节: 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到达组织细胞。 3、神经-体液调节: 靶器官 激素 传入N 传出N 感受器 反射中枢 内分泌腺

23 (三)自身调节 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由其自身特性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存在于少数组织器官
特点:范围较小、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例如:肾血流的自身调节 灌 流 压 (全身BP) 灌 流 量 (血流量) 80~180mmHg 稳定

24 调 节 的 特 点 神经调节:迅速、短暂、精确。 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广泛(弥散)。 自身调节:调节幅度和范围小。

25 二、体内的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 反馈:由受控部分发出信息调节控制部分的活动。

26 1. 负反馈 概念:反馈信息减弱 意义:维持稳态 例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 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 - 控部分活动向与原活动
相反的方向变化的反馈。 意义:维持稳态 例如:血压调节、体温调节、 各种物质浓度调节。

27

28 2.正反馈 概念:反馈信息加强控制 意义:加速某一生理 功能活动的完成。 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活
动向与原活动相同的方向 变化的反馈。 意义:加速某一生理 功能活动的完成。 例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 血液凝固、 分娩。

29

30 D D 练习题: 1、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 A、AP幅度 B、AP传导速度 C、阈电位 D、阈值
1、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 A、AP幅度 B、AP传导速度 C、阈电位 D、阈值 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   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D D

31 D D 3、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 A、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B、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C、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3、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 A、全身血压维持相对恒定 B、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C、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D、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 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4、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 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  )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D


Download ppt "生   理  学 physiology 陈玉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