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道教儀式與方術
2
齋醮 符咒 長生不死 問卜 道教的傳統與現代
3
齋醮 1.何謂「齋醮」 A.原意: a.祭神儀式-請福祈恩、消災謝過 b.祭神儀式-度過災厄 B.齋與醮區分漸模糊:唐 宋以後
4
2. 臺灣的齋醮: A. 多為「建醮」-謝願酬神 B. 南北不同: a. 北部-以祈安醮為多 b. 南部-較多:以瘟醮為主 C
2.臺灣的齋醮: A.多為「建醮」-謝願酬神 B.南北不同: a.北部-以祈安醮為多 b.南部-較多:以瘟醮為主 C.為地方大事: a.成立「醮局」-選管理人員,籌措經費 b.成立「道士團」-主持醮儀 c.設置祭場、搭醮壇 d.參與的人與信眾須齋戒
5
屏東 東港 東隆宮燒王船 「燒王船」原意為送瘟神出境,今日逐漸成為 祈安降福活動。 年拍攝
6
大龍峒 保安宮三朝慶安醮 建醮祭典時,由道士帶領各醮首告祭神明。 2003年拍攝
7
臺南 興濟宮七朝祈安醮 為祈求或感謝神明護佑平安的建醮祭典在 臺灣向來最為普遍。 年拍攝
8
南投 龍泉宮祈安醮
9
符咒 2.符的種類:分四大類 A.幡符 B.不同醮儀需用不同的幡 C.燈符 D.醮儀靈符
臺灣常見符咒 1.何謂「符咒」 A.原指:a.符-道符 b.咒-咒語 B.古代即有「信巫不信醫」情形 C.今日仍有以「符水治病」現象 2.符的種類:分四大類 A.幡符 B.不同醮儀需用不同的幡 C.燈符 D.醮儀靈符
10
廣東 羅浮山護身符 道士在醮壇前唱頌疏文 用以辟邪保平安
11
3. 齋醮法事進行中 A. 每一過程都穿插祝、頌、偈與咒 a. 源自於遠古巫祝祭祀的樂歌 b. 加以改造以加強醮壇莊嚴氣氛 B
12
長生不死 1.春秋戰國 -出現兩種派別 A.內丹:由強化身體→修鍊出不死力量 B.外丹:從神仙處取得長生之藥
13
蓬萊仙山 中國自古以來傳說仙 人所居之地,吸引很 多帝王(如秦始皇)派 遣方士尋求長生不死 之藥。
14
3. 唐代- A. 煉丹術發展達顛峰 a. 與道教在政治上得勢有關 b. 不少帝王與士大夫服食丹藥中毒而死 B. 外丹與內丹兩派逐漸分離 a
3.唐代- A.煉丹術發展達顛峰 a.與道教在政治上得勢有關 b.不少帝王與士大夫服食丹藥中毒而死 B.外丹與內丹兩派逐漸分離 a.唐末五代煉外丹風氣逐漸衰落 b.修煉內丹風氣逐漸興起
15
煉丹圖 清 黃慎繪,圖中三仙圍爐煉丹 爐煙裊裊,虛實相映。
16
4.宋代- A.以煉丹術求不死之藥風氣消退 B.修煉內丹成為一種社會時尚 a.轉求健康長壽 b.倡養生術-太極導引、氣功、 靜坐
17
太極拳 每天清晨居民在公園中練拳健身。2005年攝
18
靈丹入鼎圖 內外二藥
19
道教內丹術發展概勢 時 代 主 要 內 容 漢至隋唐 隋唐之際 唐末五代 宋 代 繼承戰國以來,服丹藥以及行氣導引術的兩種長生術。
時 代 主 要 內 容 漢至隋唐 繼承戰國以來,服丹藥以及行氣導引術的兩種長生術。 隋唐之際 煉丹術分為外丹(服食丹藥)、內丹(行氣導引)兩派(分離) 唐末五代 修練內丹風氣興起 宋 代 長足發展,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修煉目的在於健康長壽。
20
問卜 1.發展 A.始自:殷商時代- 甲骨卜辭 B.唐中葉後更盛: a.經濟發達,商業興盛 b.宋代重視科舉任官制度
21
問卜—籤筒與籤詩
22
風水亦屬問卜的一種 擲杯筊亦屬問卜的一種
23
相面圖 清人繪,相面為中國古代各種占 卜的一種,藉由面相來測一個人 的運勢,以求可以逢凶化吉。
24
面相亦屬問卜的一種
25
骨相亦屬問卜的一種
26
臺北 行天宮算命街 時至今日算命,仍是許多人面對未來規劃的 參考依據之一。
27
道教的傳統與現代 1.養生健身理論 A.行氣導引理論→發展成今日的氣功 B.醫藥學、草本學對後世貢獻大
2.民間習俗 A.喪葬儀式、破土典禮-請道士誦經祈福 B.歲時節令、生命禮俗、齋醮祭祀、符咒 治病、風水堪與、占卜決疑、乩童收驚 都可看到道教信仰與儀式的影響 C.臺灣有些街道上可看到「石敢當」信仰
28
道士表演養生氣功 中國 武當山 道士於 臺北國父紀念館演出,提倡氣功養生的益處。
29
臺南 永華路「石敢當」 臺灣石敢當常見的用途為放置 於路沖處,以作為避煞之用。
30
澎湖 七美金龍「石敢當 」
31
琉球「石敢當 」 不同形式的「石敢當」: 獅形石敢當 獸頭石敢當 太極八卦石敢當 石塔式石敢當 木牌石敢當 手繪(寫)石敢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