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现场风险管理讲座 张玉峰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培训中心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中原油田知识型先进员工 安监总局注册安全培训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现场风险管理讲座 张玉峰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培训中心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中原油田知识型先进员工 安监总局注册安全培训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现场风险管理讲座 张玉峰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培训中心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中原油田知识型先进员工 安监总局注册安全培训师

2 目 录 一、危害识别 二、风险评价 三、风险控制 四、应急处置 识别 应急 风险管理 评价 控制

3 二、风险评价 1.什么是风险 2.风险评价内容 3.风险评价时机 4.风险评价的准则 5.风险评价的方法 6.风险矩阵 7.风险可接受准则

4 1.什么是风险 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风险 事故后果 的严重度 事故发生 的可能性

5 2.风险评价内容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6 2.风险评价内容 危害 危害识别 风险控制 风险响应 事件 风险评估 事故 不可接受的风险 可接受的风险

7 2.风险评价内容 分析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频率或概率) 分析特定危害事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后果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D
确定危害事件的风险R=(P,D) 将风险值与事先确定的风险分级标准和可容许值对照,确定风险的等级是否可容许

8 2.风险评价内容 收集资料 事故类型 监 影响因素、事故机制 测 审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查 事故的严重度 风险值确定 风险分级
制定风险控制计划 落实减少或防范风险的措施 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为了控制风险,首先要对组织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加以识别,然后评价每种危害因素的危险程度,依据法规要求和组织HSE方针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而后针对不可承受的风险予以控制: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落实运行控制;准备紧急应变;加强培训、提高HSE意识;通过监控机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9 3.风险评价时机 在下列情形下危害记录应及时更新: 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有变化或工艺改变 有新项目、加工过程或产品
有因事故、事件或其他来源的新认识理解 如果没有以上所描述的变化,也应定期进行评审或 检查危害识别结果

10 4.风险评价的准则 评价准则 国家有关 HSE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 行业的设计 规范和技术 标准 企业的管理 标准和技术 合同书、
任务书、企业 目标规定的内容 国际通过 的其它评价 判别标准 评价准则

11 5.风险评价的方法 定性评价:不对风险进行量化处理(计算),只用发生 的可能性等级和后果的严重度等级进行相对比较,如, 头脑风暴法。
定量评价:在风险量化基础上进行评价,主要依靠历史 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如, 概率评价法。

12 5.风险评价的方法 几种典型评价方法的比较 方 法 特 点 评价 目标 定性 或 定量 可提供的评价结果 事故 情况 频率 后果 危险 分级
方 法 特 点 评价 目标 定性 定量 可提供的评价结果 事故 情况 频率 后果 危险 分级 安全检查表SCL 按编制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评定安全等级 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安全等级 不能 提供 危险性预分析PHA 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件事故类型,评定安全等级 危险性等级 事故树分析FTA 由事故和基本事件逻辑推断事故原因,由基本事件概率计算事故概率 事故原因 事故概率 事件树分析ETA 归纳法。由初始事件判断系统事故原因及条件,由各事件概率计算系统事故概率 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

13 5.风险评价的方法 几种典型评价方法的比较 方 法 特 点 评价 目标 定性 或 定量 可提供的评价结果 事故 情况 频率 后果 危险 分级
方 法 特 点 评价 目标 定性 定量 可提供的评价结果 事故 情况 频率 后果 危险 分级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 列表分析系统(元件)故障类型、原因及影响,评定影响程度等级 故障原因影响程度等级 提供 事故后果分级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赋值计算后评定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等级 半定量 不能 等级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 根据物质、工艺危险性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判定采取措施前后的危险等级 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 事故损失 损失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 由物质.毒性系数.工艺危险性系数计算火灾爆炸指数和毒性指标,评定单元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

14 6.风险矩阵 (R=L×S) 矩阵法:是定性评价和半定量评价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1 2 3 4 5 1 1 2 3 4 5 2 2 4 6 8 10 3 3 6 9 12 15 4 4 8 12 16 20 5 5 10 15 20 25

15 6.风险矩阵 (R=L×S) 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期限 风险等级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重大(H)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纳入HSE目标管理,制定方案。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加强培训及沟通,定期检查、检测及评估。 立即或近 期整改 中等(M) 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或其他管理措施来控制。必要时纳入目标管理,制定方案。 考虑合理可行性,尽可能降低风险。 条件许可时治理 一般(L) 可接受的风险,但考虑合理可行性,尽可能降低风险,并保存记录。

16 7.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等级与可容许值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法规要求、技术条件等综合确定 以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为最低标准
依据持续改进方针不断降低可容许风险

17 7.风险可接受准则 起重事故40秒 .avi

18 7.风险可接受准则 大家来找茬

19 7.风险可接受准则 十不起吊记心间,起重机械先检验, 起吊之前须看好,被吊物品捆扎牢。 稍微离地再细瞧,吊物上下禁行站,
看清手势听指挥,起降行走听信号。

20 三、风险控制 1.预防事故的“三E”对策 2.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3.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4.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5.屏障理论

21 1.预防事故的“三E”对策 工程技术(Engineering ) 管理措施(Enforcement) 教育培训(Education )

22 1.预防事故的“三E”对策 消除风险的措施 降低风险的措施 控制风险的措施 技 术 措 施 管 理 和 教 育 培 训
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 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制定、落实应急预案 加强员工的HSE教育培训 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22

23 1.预防事故的“三E”对策 安全文化是根本 安全法制是利器 安全责任是灵魂 安全科技是手段 安全投入是保障

24 2.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 指示性安全 技术措施 管理安全 措施 直接安全 间接安全 检测报警装置 警示标志等措施 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教育培训
个体防护用品 本质安全 安全防护装置

25 3.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 个体防护 降低危险 消除危险 个体防护 管理手段 减少接触时间 程序(操作规程) 隔离人员或危害 技术手段
工程技术控制 替代 消除 控制原则 措施优先顺序 25

26 4.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实施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的 实施方案 落实资金来源 落实进度和时间安排 落实项目负责人 组织考核验收
定期检查并做出评估 实施

27 4.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预防措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应急措施

28 4.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风险排除 风险 风险替换 风险削减 风险假定 风险传递

29 4.风险控制计划的实施 风险控制方法优选顺序88秒 .flv

30 5. 屏障理论 1 Plant (Hardware)装置(硬件) 2 Process过程 3 People人员 Hazard or Risk
危害或风险 Incident事故 30

31 5. 屏障理论 交通安全屏障分析5分 .flv

32 四、应急处置 1.应急管理四个阶段 2.应急预案的八大部分 3.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4.应急响应程序 5.风险管理流程

33 1.应急管理四个阶段 事故应急管理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 1.预防 2.准备 4.恢复 3.响应

34 2.应急预案的八大部分 一、基本内容 五、应急响应 报警程序 警报和紧急公告 指挥与控制 通讯 人群疏散与安置 警戒与治安 医疗与卫生服务
现场监测(事态) 现场抢险与控制 应急人员安全 环境保护 信息发布管理 应急资源管理 六、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二、应急方针与原则 七、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三、应急工作策划 危险辩识与评价 应急资源评价 应急机构与职责 应急机制 法律法规要求 八、应急预案支持附件 四、应急准备(程序) 危险辩识与评价 应急资源评价 应急机构与职责 应急机制 法律法规要求

35 3.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 1.基本内容 2.方针与原则 3.危险辩识与评价 4.应急资源评价 5.应急机构与职责 6.应急机制 7.法律法规要求 8.应急设备(施)、物资 9.应急人员的培训 10.预案演习 11.公众教育 12.互助协议 13.报警程序(由下到上) 14.警报和紧急公告(由上到下) 15.指挥与控制 16.通讯 17.现场监测(事态监测) 18.信息发布管理 19.应急人员安全 20.现场抢险与控制 21.警戒与治安 22.人群疏散与安置 23.医疗与卫生服务 24.环境保护 25.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26.现场恢复与事故调查 27.应急预案维护和改进 28.支持附件

36 4.应急响应程序

37 4.应急响应程序

38 5.风险管理流程 持续改进 PLAN ACTION DO CHECK 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风险识别 审查改善 风险评价
维持管理 持续改进 检查纠正 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 可接受风险? 改善或制 定控制措施 PLAN ACTION DO CHECK 风险管理的过程是一个PDCA循环过程

39 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是危险源评价、控制的基础
5.风险管理流程 技术控制、人行为控制和管理控制 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风险控制 发现、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是危险源评价、控制的基础 隐患就是明显缺陷的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不良 辨识分析 隐患治理 辨识目的 事故应急 事故查处 对事故原因(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间接原因管理缺陷)进行分析。确认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作业过程危险源辨识与控制 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作用的结果。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危险源辨识分析的结果 第二类危险源

40 5.风险管理流程 苏树林处理12.23事故的肺腑之言 当时自己想啊,说不定一口气上不来,自己就没了。我还有有个老娘,对他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绝对不会好受。对孩子来说,失去了靠山,没有了主心骨。对老婆来说,不嫁吧,才40多岁,还有几十年的日子要过,改嫁吧,二婚,狼皮贴不到羊身上!难呀!

41 安全管理“零”理念 安全工作零起点、理念意识零偏差; 制度执行零距离、培训教育零漏洞; 考核机制零破绽、系统运行零缺陷;
组织管理零欠缺、生产行为零违章; 设备检修零失控、操作过程零失误; 隐患排查零盲区、整改治理零拖欠; 质量控制零欠缺、奖罚兑现零宽容; 措施实施零弊端、能量循环零逸失; 危害物质零排放、安全投入零搁置; 安全生产零事故、发生事故零效益。


Download ppt "现场风险管理讲座 张玉峰 高级工程师 硕士研究生 培训中心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中原油田知识型先进员工 安监总局注册安全培训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