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2 第一节 概 述 尿生成过程( Principles of Urine Formation) 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超滤液
第一节 概 述 尿生成过程( Principles of Urine Formation) 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超滤液 2.肾小管、集合管的选择性重 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的分泌

3 肾 小 管 一、肾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的构成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近端小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肾 小 管 袢降粗段 袢降细段 髓袢细段 袢升细段 袢升粗段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4 Glomerular filtration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5 Question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 1.基本概念:肾小球滤过率、滤过分数 2.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3.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
1.临床上大量输入生理盐水或肝功能受损时,病人尿量为什么会增多? 2.剧烈运动、缺氧和中毒行休克时,尿量有何变化?

6 = 肾小球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血浆中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超滤液)的过程。 滤过的实验证据: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7 基本概念: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超滤液(原尿)量 正常人约为125ml/min(180L/d) 滤过分数 (filtration fraction,FF) 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正常人约为19% GFR的大小决定于 有效滤过压 滤过系数

8 滤过平衡 一、有效滤过压 --- 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9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正常情况下,Bp在80~180mmHg范围内变动时,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保持稳定
GFR不变 超出此范围: 如:大失血→交感神经(+)、NE↑→ 入球小动脉收缩→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有效滤过压↓→ GFR↓

10 (二)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囊内压比较稳定 如: 结石、肿瘤→逆行性压力↑→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GFR↓

11 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
(三)血浆胶体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胶体渗透压不会发生大幅度波动 快速大量输液 肝功能损伤 血浆蛋白浓度↓ 毛细血管通透性↑ 血浆胶体渗透压↓ GFR↑ 有效滤过压↑

12 (四)肾血浆流量 影响大, 影响滤过平衡位置 ●由图可见:
沿着毛细血管全长,随着水和溶质的滤出,胶体渗透压渐↑→有效滤过压渐↓(=0时称滤过平衡)→滤过平衡的位置决定着毛细血管滤过的长度。

13 Kf =k x s (五)滤过系数(Kf) k:滤过膜的有效通透系数 s:滤过膜的面积 ⑴通透性 ⑵面积 机械屏障作用↓→血尿
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⑵面积 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 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GFR↓→尿量↓

14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功能

15 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重吸收(reabsorption) 分 泌(secretion)
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原尿中某些成分重新摄回血液的过程。 分 泌(secretion) 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自身代谢产物或血液中的物质排入管腔的过程。

16 ●重吸收和分泌的证据: ①比较下表原尿与终尿中成分的质和量可见: ②比较原尿与终尿量:
蛋白质、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重吸收); 肌酐、氨原尿中微量→终尿中大量(=分泌)。 血浆、原尿和终尿主要成分比较(g/L) 成 分 血浆 原尿 终尿 浓缩倍数 蛋白质 微量 葡萄糖 Na Cl K 尿酸 尿素 肌酐 ②比较原尿与终尿量: 原尿量 = 125ml/min×60 ×24=180L/d 终尿量 = 1-2L/d(=重吸收99%)

17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中各种物质的重吸收与分泌
H+ H2O NaCl Na+,K+ 2Cl- 12% Na+、Cl- H+、K+ 调节性H2O 70% Na+,Cl-,H2O K+, Ca2+ 80% HCO3- 100% Glc,AA

18 葡萄糖的重吸收 重吸收部位: 仅限于近曲小管(尤其前半段) 重吸收机制: 继发性主动转运 葡萄糖重吸收的特点: 具有一定的限度
(可能与协同转运载体的数目有限有关)

19 肾糖阈(renal threshold for glucose):
尿中刚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正常值:160~180mg%(8.9~10.1mmol/L)

20 Concentration and Dilution of urine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Concentration and Dilution of urine (自 学)

21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第五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尿生成的调节

22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临床上:甘露醇、山梨醇利尿 糖尿病人的多尿 渗透性利尿(osmotic diuresis)
肾小管液中溶质含量增多,使小管液渗透压增高,阻碍了水的重吸收而发生尿量增多的现象, 此种利尿方式称渗透性利尿 临床上:甘露醇、山梨醇利尿 糖尿病人的多尿

23 二、神经体液调节 (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 肾交感神经兴奋 释放NE (运动、高温、大出血、缺O2、剧痛)
1. 收缩肾动脉,入球动脉>出球动脉,GFR↓ 2. 刺激球旁细胞,肾素释放增加 3. 直接作用于近端小管和髓袢(尤其是近端小管),增加其对Na+、水的重吸收

24 (二)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VP ) 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 ADH)
下丘脑视上核(主)和室旁核(次)神经元合成 作用: 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V1受体→血管收缩 ②作用于远曲小管、集合管V2受体,提高远曲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尿液浓缩. ③促进内髓部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促进髓袢升支粗 段对NaCl主动重吸收

25 图8-15 :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制示意图

26 调节ADH分泌的主要因素: (1)血浆晶体渗透压 水利尿(water diuresis) (2)循环血量 (3)动脉血压 (4)其他因素
清水 (3)动脉血压 (4)其他因素 生理盐水 一次饮一升清水和等渗盐水后的利尿率

27 (1)血浆晶体渗透压的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 ADH的合成与释放 (a)机体丢失大量水分 血浆晶体渗透压 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ADH的合成与释放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尿量减少 (b)血浆晶体渗透压(大量饮清水) 渗透压感 受器 ADH合成与释放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增多(水利尿)。

28 (2)循环血量的调节 循环血量 左心房容量感受器 ADH的合成与释放 尿量 (3)动脉血压的调节: 动脉血压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ADH的合成与释放 尿量

29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的减少、血压降低均可刺激ADH的分泌
(4)其他因素: 恶心、疼痛、应激、低血糖、ANGⅡ、 尼古丁、吗啡 乙醇 促进 ADH分泌 抑制

30 (三)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1、肾素分泌的调节 (1)肾内机制: 入球小动脉的牵张感受器、致密斑 循环血量↓ 肾动脉血压↓
GFR↓、Na+ (2)神经机制 肾交感神经兴奋 (3)体液机制 NE、E 、PGI2、PGE2 ANGⅡ、VP、ANP、内皮素、NO

31 2、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的功能
(1)刺激醛固酮合成、分泌 → 保钠、保水、排钾 (2)刺激近端小管对NaCl重吸收 (3)促ADH释放

32 3、醛固酮(aldosterone)的功能
作用部位: 远曲小管、集合管 主要作用: 保钠、保水、排钾 影响因素: 血管紧张素 血K+和血Na+浓度

33 第六节 尿 的 排 放

34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1、膀胱逼尿肌和膀胱内括约肌 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1)副交感神经: 主要是盆神经, 第2~ 4骶髓发出
盆神经(+) 内括约肌松弛 逼尿肌收缩 促进排尿

35 2、交感神经 腰髓发出 腹下神经 膀胱 腹下神经(+) 内括约肌收缩 逼尿肌松弛 抑制排尿

36 2、膀胱外括约肌 受阴部神经支配 由骶髓发出的躯体神经 阴部神经(+) 膀胱外括约肌收缩 受意识控制 当阴部神经活动受到反射性抑制时
膀胱外括约肌松弛

37 三种神经中也含有传入纤维: 盆神经: 膀胱充胀感觉的传入纤维 腹下神经: 膀胱痛觉的传入纤维 阴部神经: 尿道感觉的传入纤维

38 二、排尿反射 (一)膀胱内尿量与膀胱内压的关系
正常成人,当膀胱贮留尿液100~150ml→充盈感,150~250ml→尿意,350~450ml→不适感,700ml→胀痛感。

39 颈髓 2、排尿反射(micturition reflex) 是一种脊髓反射, 并受脑的高级中枢控制, 可由意识抑制或促进.
膀胱内尿量400~500ml 膀胱壁感受器兴奋 盆神经 (+) 颈髓 骶髓初级排尿中枢 胸髓 脑干 大脑皮层 (-) 盆神经传出冲动 膈肌、腹壁肌收缩 阴部神经 逼尿肌收缩 内括约肌舒张 (+) 外括约肌舒张 腹内压升高 排尿 刺激尿道感受器 尿液流经尿道

40 3、几种排尿异常及因由 类别 概 念 常 见 因 由 尿 频 排尿次数增多而 膀胱炎 每次尿量减少 或受机械刺激
类别 概 念 常 见 因 由 尿 频 排尿次数增多而 膀胱炎 每次尿量减少 或受机械刺激 尿潴留 膀胱内尿液充盈 脊髓腰骶部受损, 但尿不能排出 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 尿失禁 主观意识不能控 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 制排尿皮层 失去了功能联系 遗 尿 (婴幼儿)夜间不能 大脑发育未完善, 控制 控制排尿 初级排尿中枢能力差


Download ppt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