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术

2 红十字会开展现场救护的目的 遇到 急、危、重 伤病员 在现场 几分钟 黄金救命 时间 有经过 红十字会 培训 救护员 采取现场 救护措施
达到 挽救生命 减轻伤残 目的 为专业的 医疗急救 争取时间 创造条件

3 现场救护的特点 救护时间 现场救护的特点 救护措施 救护目的 活着 医院

4 你可曾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5 院前急救的有关数据和现状 ▶心肺复苏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4分钟内 → 50% 4~6分钟 → 10% 6~10分钟 → 4%
10分钟以上 → 0 因丧失现场抢救时机→ 25%的病人死亡 “黄金4分钟” ▶从呼救到医生赶到发病现场的时间: 美国:4~6分钟 日本:约3分钟 德国:7~10分钟 英国:8分钟 丹麦:小于3分钟 俄罗斯:4~6分钟 中国北京:15分钟

6 院前急救的有关数据和现状 ▶心脏猝死病人: 70% → 死于院外 40% → 死于发病后15分钟 30% → 死于发病后15分钟~2小时

7 院前急救的有关数据和现状 ▶心脏猝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中国:1% 世界平均水平:2% 美国:70%
▶美国急救反应时间平均4~6分钟,最快2分钟。 美国人口:3亿 美国有4000万(7000万)人掌握了急救技术。 50%是在报刊上学会的 25%是从电视中学到的

8 时间就是生命! 6分钟 脑组织发生损伤 10分钟 脑组织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 救命的黄金时刻 最初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9 现场心肺复苏术(CPR)

10 心肺复苏术概念与目的 ◆心肺复苏术概念: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技术,即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

11 心肺复苏术的对象与实施者 ◇抢救对象:呼吸、心跳骤停者。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心跳骤停最为重要的判断是意识丧失、 ◇实施者:第一目击者
大动脉搏动消失。) ◇实施者:第一目击者 身边的医生、护士; 经过急救培训的人。

12

13

14 第一步:评估、判断 现场评估安全,个人防护已做好 现场评估: ◇快速检查现场安全性; ◇确定事因; ◇个人防护。

15 判断意识 轻拍重喊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喂!你怎么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时应检查其有无反应,以确定其是否有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则施救者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

16 2010心肺复苏方法

17 第二步:呼救求援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
第二步:呼救求援 意识丧失即为危险状态,故必须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帮助 快来人呐!救命啊! 在原地高声呼喊 ◆:“快来人呐!救命啊!” ◆:“我是救护员” ◆:“请这位先生(女士)快帮忙拨打120,有没有打通请告诉我一声!” ◆:“会救护的请和我一起来救护!”

18 拨打呼救电话需告之…… 切记不要先挂断电话! 报告人、伤员的电话、姓名、性别、年龄。 意外发生地点; 发生意外原因及患病、受伤者数目;
伤员情况; 现场所采取的救护的措施

19 第三步:调整体位 ◇复苏体位→仰卧位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将伤病员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 将伤病员远小腿放在近小腿上,两腿交叉;
一手托伤病员后头颈部,一手插入其远侧腋下或胯部;

20 将伤病员向救护员侧整体地翻转; 将伤病员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 解开伤病员衣领、领带、领结、腰带等

21 复原体位(心肺复苏结束后) ◇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 ◇一近手臂上举,远手臂弯曲置于胸前 ◇远膝关节弯曲 ◇一手扶臂一手扶膝部,翻成侧卧
◇将上方的手置于面颊下方 ◇弯腿置于直腿前方

22 第四步:胸外按压 1.评估、判断 2.呼救求援 3.调整体位 4、胸外按压

23 成人颈动脉搏动检查 中、食指横放颈部中央,向气管一侧轻按滑动2~3cm 时间<10秒 力度适中

24 若呼吸心跳存在,仅为昏迷,则摆成复原体位(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25 第四步:胸外按压 定位法:双侧乳头连线 中点 年老女性(乳房松弛下垂)、腹部肥胖者、孕妇等不合适

26 按压取位2: 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26

27 按压要点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 ◇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
◇连续按压30次,速度均匀,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01、02、03 …11、12、13、 …30(三零) ◇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 ◇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 ◇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 ◇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

28 2010心肺复苏方法

29 婴幼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        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环抱法,双拇指重叠下压;或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至少2.5~3.5厘米,婴儿至少1.5~2.5厘米。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次。

30 胸外心脏按压(Circulation,C)

31 第五步:打开气道 6、人工呼吸 5.打开气道

32 打开气道之前首先要清理口腔 清理方法: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一手拇指和其余 4指压住患者舌头、下压下颌 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 颊部) 深入 口腔深部( 咽部) , 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 势将异物勾出 ◇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

33 仰头举颏法 伤病员下颏经耳垂 连线与地面呈90度 鼻孔朝天

34 若无呼吸时…… 人工呼吸

35 第六步:人工呼吸 第六步: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捏紧鼻翼 ◇用双唇包严其口唇 ◇吹气1秒、观胸隆 ◇吹毕即松捏鼻手指
第六步: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保持气道开放 ◇捏紧鼻翼 ◇用双唇包严其口唇 ◇吹气1秒、观胸隆 ◇吹毕即松捏鼻手指 ◇观察呼吸 准备再吹 ◇间隔4秒, ◇第二次吹气(共2次) 第六步:人工呼吸

36 怎样进行 口对口人工呼吸? 仰头举颏打开气道; 捏紧鼻孔; 张大口包紧其口唇;

37 口对鼻呼人工呼吸 ◎牙关紧闭时 ◎口不能张开 ◎口部严重受伤 ◎难使口密封 ◇使其双唇紧闭 ◇口唇包鼻吹气 ◇与口对口基本相同

38 定位→按压→循环操作 ◇ 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称1个周期。 ◇一个周期后,不中断,即进入第2个周期
◇胸外按压(30次) →打开气道 →人工呼吸(2次)… … ◇5个周期后,再检查呼吸与循环体征(10s)。 ◇如无呼吸、脉搏,继续按30:2实施心肺复苏

39 成人CPR 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 ◇条件允许时: 每2min或5个周期后转换一次,每次转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s 按压:呼吸=30:2

40 成人、儿童、婴儿实施CPR比较 成人 儿童(1—8岁) 婴儿(1岁以内) 判断意识 呼喊、轻拍 拍击足底 开放气道 吹气 方式
头部后仰成90度角 头部后仰成60度角 头部后仰成30度角 吹气 方式 口对口、口对鼻 口对口鼻 胸廓隆起 频率 8-10次/分钟 检查脉搏 颈动脉 肱动脉 胸外按压 部位 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胸骨下1/2处) 胸部正中紧贴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双手掌根重叠 单掌根或双掌根重叠 中指或无名指 深度 至少5厘米 至少胸廓前后径的1/3 约5厘米 约4厘米 至少100次/分钟 按压与吹气比例 30:2 分类 项目

41 ◆心肺复苏操作程序回顾 第一步:评估、判断; 第二步:呼救求援; 第三步:调整体位; 第四步:胸外按压;
第一步:评估、判断; 第二步:呼救求援; 第三步:调整体位; 第四步:胸外按压; 第五步:打开气道; 第六步:人工呼吸。

42 心肺复苏关键点与难点 难点: 关键点: ◆当气道梗阻部位较深无法用手指清除异物时,如何打开气道? ◆胸外按压的质量。
C: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 (Circulation) B:人工呼吸 (Breatning) A:打开气道 (Airway) 难点: ◆当气道梗阻部位较深无法用手指清除异物时,如何打开气道? ◆胸外按压的质量。

43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

44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①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 确定病人已死亡。
       ① 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② 确定病人已死亡。         ③ 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反应、无呼吸、无 脉搏、瞳孔无回缩。

45 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终止CPR的权利在
医生或首席医生 ◇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46

47 谢谢!

48

49 心肺复苏术概念与目的 ◆心肺复苏术概念:挽救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技术,即为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的目的:
◇挽救生命,恢复患者中断的心跳、呼吸; ◇恢复大脑功能,避免和减少“植物状态”、“植物人”的发生。

50 心肺复苏术的对象与实施者 ◇抢救对象:呼吸、心跳骤停者。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心跳骤停最为重要的判断是意识丧失、 ◇实施者:第一目击者
大动脉搏动消失。) ◇实施者:第一目击者 身边的医生、护士; 经过急救培训的人。

51 创 伤 溺 水 急 病 中 毒 呼吸 心跳 骤停! 可以导致 触电、雷击

52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全身抽搐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10分钟—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 救命黄金时间4-6分钟

53


Download ppt "红十字会急救知识培训 现场心肺复苏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