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要点解读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要点解读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要点解读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2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 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二、“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 的形势和政策要点
本次讲座课件,请不要公开引用或传到微信、微博、 博客等网络空间。如确需发表,烦请事先发稿,经本人审改。 多谢理解!

3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教育 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4 背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蓝图 2000年:总体小康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 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百年)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2015年2月2日) 五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五方面能力: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全面深 化改革)——四中全会(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 (“十三五”规划建议)——六中全会(全面从严治党)

5 (1)坚定方向 (2)深化改革 (3)优化结构 (4)力促公平 (5)加强师资 ■ 党的十八大报告:2020年前教育五大新部署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4)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坚定方向 (2)深化改革 (3)优化结构 (4)力促公平 (5)加强师资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一层面重点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改革发展。

7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二层面重点 以促进公平为关键,多方位缩小教育差距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8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三层面重点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育体系和成才通道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9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第四层面 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
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基金奖励、捐资激励等制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还有一系列改革部署同教育系统有关,对教育改革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例如推进教育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等等。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第一板块 总 论 与三中全会总目标一致

11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科学立法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严格执法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公正司法 第二板块 基本格局 全民守法

12 第三板块 队伍建设 第三板块 党的领导

13 纳入2015年底新修订的《教育法》第六条 亮点之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围绕提高教育质量主线,对“十三五”时期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作出新的部署。 纳入2015年底新修订的《教育法》第六条 亮点之一 立德树人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14 《建议》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部署 亮点之三 亮点之二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节 加快基本公共教育均衡发展   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民族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教育布局,努力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基本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方式,解决结构性、阶段性、区域性教师短缺问题。改善乡村教学环境。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到8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提升残疾人群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条件保障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加大双语教师培训力度。

16 《建议》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部署 亮点之四

1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第三节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交流。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实行国家基本职业培训包制度。   第三节 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   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实行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深入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扩大重点高校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招生规模。全面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18 《建议》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总体部署 亮点之五 亮点之六

1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五十九章 推进教育现代化 第四节 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推动各类学习资源开放共享,办好开放大学,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整合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制定国家资历框架,推进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发展老年教育。   第五节 增强教育改革发展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加强体育卫生、心理健康、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创新兴趣和科学素养。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改善教师待遇。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实行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教育督导,加强社会监督。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扶持的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21 ▲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为有用▲更可持续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3年9月25日) 展望21世纪中国人的教育-学习 ▲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为有用▲更可持续

22 二、“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 展的形势和政策要点

23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目标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城乡所有学龄人口都能接受免费均衡的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1%以内,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顺利; ——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覆盖率和毛入学率超过90%,中等职业教育更好满足行业产业需要;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一流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更加扎实,高校科技创新贡献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及其他教育培训等取得新的进展;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显著提升。 2015年中期评估(十二五成就):教育部系列新闻发布会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之上

24 2009~2020年全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态势 年 份 2009 2011 2015 统计 预计值 2020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年 份 2009 2011 2015 统计 预计值 2020 幼儿在园人数(万人) 2657.8 3424.5 4264.8 3400 4000 其中:民办园(万人) 1134.2 1694.2 2302.4 占百分比 42.7% 49.5% 54% 幼儿园数(万所) 13.82 16.68 22.37 其中:民办园(万所) 8.93 11.54 14.64 64.6% 69.2% 65.4%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74.0 90.8 85.0 95.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 65.0 73.4 70.0 80.0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50.9 62.3 75.0 60.0

25 ■ 今后我国学前教育的政策要点 1、针对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薄弱环节,形成不同类型的长效机制。 2、强化政府行为为主,动员民间力量和社会组织有效参与。 3、加强和改进政府督导制度,改进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公共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价。 4、加强对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保育教育的指导。 5、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水平。 6、扎实做好学前教育立法工作。 ■ 教育部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要求,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26 普通中小学教育发展:2015年/2020年目标 年 份 2009 2015 统计 预计值 2020 九年义务教育 15772 14132.7
年 份 2009 2015 统计 预计值 2020 九年义务教育 在校生(万人) 15772 16100 16500 巩固率(%) 90.8 93.0 95.0 高中阶段教育 4624 4037.7 4500 4700 其中:普通高中(万人) 2445 2374.4 2250 2350 毛入学率(%) 79.2 87.0 90.0

27 国际义务教育基本属性: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
■ 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本质要求 国际义务教育基本属性:强制性、免费性、普惠性 2006年中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界定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层意义: (1)实施主体是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2)实施要件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3)保障重点必须放在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以及经济困难家庭和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而且需要地区之间支援。 2020教育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 教育部同31个省区市和新疆兵团签订备忘录。 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8 国际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2009
On the overall reading scale On the math scale On the science Access and retrieve Integrate and interpret Reflect and evaluate Continuous texts Non- continuous Shanghai- China 556 549 558 557 564 539 600 575 Korea 542 541 538 546 Finland 536 532 535 554 Hong Kong- 533 530 540 522 555 Singapore 526 525 529 562 Canada 524 517 527 New Zealand 521 531 518 519 Japan 520 Australia 515 513 523 514 Netherlands 508 504 510 506 OECD average 493 495 494 496 501

29 国际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2012

30 ■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1)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不同产权关系)。(2)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不同维度)。

31 2020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及相关教育目标 年 份 2009 2015 实际 预测 2020 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 3647 3550
年 份 2009 2015 实际 预测 2020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2179 1674.2 2250 2350 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 1280 1405.2 1390 1480 高等教育 在学总规模(万人) 2979 3647 3350 3550 其中:普通成人本科、高职 高专在校生(万人) 2826 3261.2 3080 3300 其中: 研究生(万人) 140 191.14 170 200 毛入学率(%) 24.2 40.0 36.0 继续教育 从业人员继续教育(万人次) 16600 >21000 29000 35000 本表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包括普通和成人高校的专科层次在校生,未含网络专科在学人数。

32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不同类型职业学校都有条件创建国内国际一流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节点 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不同类型职业学校都有条件创建国内国际一流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终身学习基础在义务教育,核心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生涯教育。应采取短期性/技能性/社区性/岗位驱动/企业参与等多种路径,与成人教育相融合,并逐步覆盖之。 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需要形成富有弹性的学习培训长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册入学、学分与职业资历互认框架、召回返读等。

33 大 众 化 2000年以来全国高教规模变化及2020年走势 阶 段 50? 年 份 其中:本专科在校生(万人) 2000 2005 2010
宽口径在学人数(万人) 其中:本专科在校生(万人) 在学研究生 (万人) 毛入学率(%) 合计 普通高校 成人高校 2000 1230 909.73 556.09 353.64 30.12 12.5 精英 2005 2300 436.07 97.86 21 2010 3105 2767.8 2231.8 536.0 153.8 26.5 2015 3647 3261.2 2625.3 635.9 191.14 40 预测 3350 2910 (2410) (500) 170 36 2020 3550 3100 (2700) (400) 200 调整 50? 普及化

34 1999-2013年间世界各国高教毛入学率变化(%) 34.5 UNESCO思考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 2013 32.83 74.14
年 份 1999 2000 2005 2010 2012 2013 增百分点 全球平均 18.27 18.98 24.1 29.29 32.23 32.83 14.56 发达国家 56.07 56.08 66.36 73.93 75.8 74.14 18.07 转型国家 40.4 43.13 55.99 58.1 57.58 55.7 15.3 中国 10.5 12.5 21 26.5 30 34.5 24 发展中国家 11.38 12.17 16.69 22.4 25.72 26.69 15.31 UNESCO思考21世纪全球高等教育 回顾1998年世界高教大会主题:“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近百位教育部长确认,21世纪高等教育不仅培养科学家、工程师、企业、政界管理精英,主要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大学要方便公民进入离开、再进入再离开,成为终身学习链环。 ▲ 年20年间,全球高教毛入学率提高了约20个百分点,毛入学率超过50%的国家,从5个上升到了54个。

35 ■ 我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战国时代” 继续强化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国家将鼓励高校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苦练内功,还要面向现代化需求办出特色,坚持不懈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不同类型高校都有条件创建国内及国际一流水平(选择测量尺度) 保持少数从事科学技术研发的学术型人才梯队(R&D领域前沿——本地化/本土化) 依靠面大量广的、非传统专业/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服务功能向所有学习者拓展) 高校定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高校势必日益寻求“一招鲜吃遍天”模式 教育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十条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30条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继续实施2020规划纲要, 应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优化结构 、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注重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这将是“十三五”时期重要思路。

36 ■ 2009-2015年全国继续教育状况 毕业生数 结业生数 年份
(万人) 毕业生数 结业生数 年份 2009 2010 2015 302.7 317.9 426.2 6644.5 6699 5816.6 学历继续教育合计 在职攻读研究生 10 成人本科 86.5 80.4 96.2 成人专科 107.8 116.9 140.0 网络本专科 98.4 110.6 180.0 非学历继续教育合计 高等教育 531.7 712.6 907.5 中等职业教育培训 6112.8 5986.4 4909.1 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重要组成部分。2020教育规划纲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预估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规模从2009年的1.66亿人次增至3.5亿人次。

37 ?% 2008~2015年我国出国 和回国留学人员情況 2015年在校生数 民办教育占比 本科高职 18.7% 普通高中 10.8%
中职学校 11.0% 初中 11.6% 小学 7.3% 幼儿园 54.0% 全国总计 17.8% 其他非学历培训 ?% 年 份 出国(万人) 回国(万人) 2008 18 7 2009 23 11 2010 28 13 2011 34 19 2012 40 27 2013 41 30 2014 45.98 36.48 2015 52.37 40.91 【2015年来华留学】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8万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区市811所高校、科研院所中学习。

38 新中国以来大中小学生规模形状变化 单位:万人 1949年 1980年 2000年 2015年
倒图钉————金字塔————正梯形 单位:万人 1949年 1980年 2000年 2015年 高等教育在校生 11.72 271.93 939.85 3647 高中阶段在校生 43.88 2447.1 4037.7 初中阶段在校生 83.18 4312.0 初等教育在校生 3765.9 9692.2 幼儿园在园儿童 -- 1150.8 4264.8 各级各类教育总计 占当年总人口比例 7.2% 24.6% 20.1% 18.9% 全国总人口 54167 98662 126370 137462 2050年 2000年 及以前 2020年 2030年

39 1990-2015年每十万人口各级学校在校生数 2524 2965 3152 7086 全国平均 高等学校 高中阶段 初中阶段 小学
1990年 326 1337 3426 10707 1995年 457 1610 3945 11010 2000年 723 2000 4969 10335 2005年 1613 3070 4781 8358 2010年 2189 3504 3955 7448 2015年 2524 2965 3152 7086 2015年 高等学校 高中阶段 高校比高中阶段多出数 北 京 5218 1426 3792 天 津 4185 1866 2319 陕 西 3628 3320 308 上 海 3330 1149 2181 吉 林 3169 2111 1058 湖 北 3038 2294 744 江 苏 2896 2407 489 辽 宁 2876 2334 542

40

41 我国教育体系基本框架 学科及分支倾向 从业岗位及群倾向 个性化多选倾向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设规划2014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
财政部/人资社保部 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 学科及分支倾向 从业岗位及群倾向 个性化多选倾向

42 ■ 教育毛入学(园)率国际比较(单位:%)
国家/国家分组 2012年数据 学前教育 毛入园率 小学初中教 育毛入学率 高中阶段教 高等教育 毛入学率 世界平均 53.7 110.0 61.7 32.1 高收入国家 86.3 100.0 98.5 75.1 经合组织成员国 82 -- 91.9 70.8 中高收入国家 69.2 103.9 75.9 33.9 中低收入国家 49.5 108.2 51.5 22.8 中国2012 64.5 104.0 85.0 30.0 中国2015 75.0 87.0 40.0 原预测中国2020 十三五规划新值 70.0 90.0 >90.0 (50?)

43 ▲面对生存挑战(寻求安全/待遇好的工作) ▲提升教师质量(完善激励机制/专业发展)
年全球教育走势 ▲力促教育公平(重点扶持弱势群体学习) ▲面对生存挑战(寻求安全/待遇好的工作) ▲提升教师质量(完善激励机制/专业发展) 《教育2030行动框架》(UNESCO, 2015) 一、确保所有的女童和男孩完成免费、平等和优质小学和初中教育,并获得相关而有效的学习结果。 二、确保所有女孩和男孩能够获得优质早期发展、保育和学前教育,为初等教育做好准备。 三、确保所有女性和男性平等获得可负担的、优质、包括大学在内的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四、可持续地让更多年轻人和成年人具备相关技能,如技术和职业技能,以期他们能够实现就业、体面地工作以及具有企业家精神。 五、消除教育性别差异,确保包括处于弱势环境中的残疾人、原住民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平等获得各级教育和职业培训。 六、确保所有年轻人和包括男性、女性在内的大部分成年人获得识字和计算能力。 七、确保所有的学习者都获得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其中包括通过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捍卫人权、性别平等,促进和平与非暴力的文化,提升全球公民性,尊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2011年版定义 ■ 教育(Education)是社会有意地将积累的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技艺、能力或行为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过程,牵涉到学习交流行为。(制度化) ■ 学习(Learning)是个人通过经历、实践、研究或授课而获取或改变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技艺、能力或行为。(宽域) 新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倾向以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替代(覆盖)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

44 学校教育与多样化学习:两个三角形叠加 贯穿人一生的 学习路径 知识能力形成 道德内化
失去学习能力 互联网+学习平台 2020筑基-2030用好 学习成果认定转换 2020试点-2030推广 非正式教育 生活 贯穿人一生的 学习路径 知识能力形成 道德内化 非正规教育 退休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020实施=2030巩固 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融合/混搭发展 工作与生活 结束连续 学校教育 正规学校教育 开始工作 法定起点 开始连续 学校教育 基础教育 出生

45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学习 从1.0升级到2.0及更高版提速更快 (学习或教育游戏化) (因材施教在线互动) (翻转式课堂和教学)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一大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时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2014年,经过党中央审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学习 从1.0升级到2.0及更高版提速更快 (学习或教育游戏化) (因材施教在线互动) (翻转式课堂和教学) (高度弹性和个性化) (师者与学习者泛化) 年的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上海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技术 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所有省市区都制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4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强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全覆盖。…… 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能由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政府不再直接承办;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提供的,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社会事业改革。

47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关键是政府定位 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环节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促进管办评分离,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进一步加大省级政府对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的统筹。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包括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

48 ■办学体制改革两大着力点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提供服务的路径
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 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大力支持和依法管理民办教育。积极探索营利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扶持政策。

49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和任务落到实处。
坚持立德树人——统领 提高教育质量——主线 促进教育公平——重点 深化综合改革——动力 推进依法治教——保障 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向 确保2020年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50 请内部参阅,谢谢! 浙江大学,2016年9月10日 本次讲座课件,请不要公开引用或传到微信、微博、
博客等网络空间。如确需发表,烦请事先发稿,经本人审改。 多谢理解!


Download ppt "“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 发展规划要点解读 张 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