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来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用两个预算员分工协作(一个人算建筑,一个人算结构)完成一个工程的例子来说明协作的力量 (3)、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来巩固学员学习的信念"> 2来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用两个预算员分工协作(一个人算建筑,一个人算结构)完成一个工程的例子来说明协作的力量 (3)、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来巩固学员学习的信念">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钢筋课程讲解 一、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平法"理论及柱,墙,梁,板、其它构件,实例工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钢筋课程讲解 一、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平法"理论及柱,墙,梁,板、其它构件,实例工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钢筋课程讲解 一、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平法"理论及柱,墙,梁,板、其它构件,实例工程
上午:8:30~11:30;下午:13:30~17:30;晚上:19:00~21:00 二、形式保障: 1、课程形式:采用交互式讲课,主要由学员自己完成手工算量,并与软件对量,助教主要是思路和方法上的引导,不要直接帮助学员操作电脑 2、内容方面:主要以PPT和讲师手册为主 3、其它形式保障: 3.1分组:采用分组形式进行--主要便于讨论和沟通,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通常情况下先个人得出结论-然后小组-最后团队 3.2游戏:中间休息时适当穿插游戏以做调节--由助教或者学员中选择一个来担当“娱乐委员”的角色 3.3要求作笔记:学员手册兼作笔记本,直接在上面进行记录,目的是让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跟上讲课的进程并能够独立应用软件来算量 3.4课程总结:讲师手册在每讲完一章后再发给学员,不要采用提前发或者最后才发,目的是让学员能够自己整理出课程设计的思路 3.5信念: (1)通过讲二八原则来打通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也就是说只有20%的人成功了,每个人的方法和路径不一致导致结果的不一致和差异性 (2)用1+1>2来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用两个预算员分工协作(一个人算建筑,一个人算结构)完成一个工程的例子来说明协作的力量 (3)、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来巩固学员学习的信念

2 提纲 第一章“平法”基本原理 第二章柱钢筋计算 第三章剪力墙钢筋计算 第四章梁钢筋计算 第五章板钢筋计算 第六章其它构件钢筋计算
第七章实例工程练习 提纲 一、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平法"理论及柱,墙,梁,板、其它构件,实例工程 上午:8:30~11:30; 二、形式保障: 1、课程形式:采用交互式讲课,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手工算量,并与软件对量,教师主要是思路和方法上的引导。 2、内容方面:主要以PPT为主。 3、其它形式保障: 3.1分组:采用分组形式进行--主要便于讨论和沟通,适当引入竞争机制,通常情况下先个人得出结论-然后小组-最后团队 3.2要求作笔记:学生作笔记,直接在上面进行记录,目的是让教师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跟上讲课的进程并能够独立应用软件来算量 3.3课程总结:学生能够自己整理出课程设计的思路 3.4信念: (1)通过讲二八原则来打通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世界上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也就是说只有20%的人成功了,每个人的方法和路径不一致导致结果的不一致和差异性 (2)用1+1>2来说明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用两个预算员分工协作(一个人算建筑,一个人算结构)完成一个工程的例子来说明协作的力量 (3)、电算化发展的趋势来巩固学员学习的信念

3 第一章 “平法”基本原理 目的:本章是为了让学员掌握现行钢筋工程量计算的相关规范、图集的设计原理,便于学员理解规范和图集,掌握计算钢筋的规则,并能够更准确的计算工程量 教学形式:主要以讲师讲解,引导学员去思考 时间:30分钟 就钢筋工程量计算引出钢筋“平法”,了解现行钢筋工程量计算相关规范、图集, 教学形式:交互式讲解、学员记笔记 1、了解“平法”原理:为下一步讲解平法知识和规范和软件处理流程做铺垫,

4 “平法”发展历程 1996年11月28日---96G101 2000年7月17日---00G101
2002年4月1日---GB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平法”的发展历程(“平法”最早是那一年开始执行的?--如果学员不回答,讲师可以引导学员去思考,然后打出PPT ),目的是让学员理清混凝土结构图纸设计方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梁,柱、剪力墙采用“平法”设计的图纸已经占到90%以上,因此咱们计算钢筋工程量就必须以“平法”图集为依据。 然后,由于砼设计规范(国家规范)变了,因此图集也在不断地升级,引出下一张PPT。 结构工程界的五大板块划分: (1)理论板块—— 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2)规范规程板块——为国家的技术法规 (3)技术规则板块——主管政府部门批准发行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如:G101系列与G329 ) (4)技术措施板块——工程技术类专著,用于辅助解决工程问题 (5)技术监督板块——主要进行材料、设计与施工的质量监督

5 相关规范和图集 强调G101系列图集,明确现行钢筋计算的相关规范、图集,可对相应的图片进行简单介绍(目的是让学员明确图集所适用的构件类型,例如:03G101-1适用于砼梁、柱、剪力墙等等)

6 1、“平法”基本原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平法”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G101-X系

7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目的:结合钢筋工程量计算进行分析、讲解--以讲解、了解为主,为下一步讲解“平法”知识和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做铺垫

8 1、“平法”基本原理 “平法”应用理论(要点):
——将结构设计分为“创造性设计”内容与“重复性”(非创造性)设计内容两部分,两部分为对应互补关系,合并构成完整的结构设计 —— 设计工程师以数字化、符号化的平面整体设计制图规则完成其创造性设计内容部分 ——重复性设计内容部分:主要是节点构造和杆件构造以《广义标准化》方式编制成国家建筑标准构造设计 除了上述需要理解各构件之间的关系外,还要说明在计算“平法”设计的图纸时,需要去充分熟悉、理解规范和图集,才能把钢筋工程量计算得更准确、更清楚、明白

9 1、“平法”基本原理 结合实际图纸、”平法“图集对钢筋工程量计算进行分析、讲解

10 柱 剪力墙 梁 板 其它 结构工程所需要计算的钢筋量
先回顾整个结构中常规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柱、墙、梁、板、基础及其它(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让学员列举常规工程中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还可以询问一下作为钢筋工程量计算哪些构件比较难算、哪些构件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哪些构件所占的比例大?等等),然后结合“平法”分析钢筋计算的先后关系(“平法”层次性、关联性原理),为后面所讲的内容做铺垫(钢筋软件学习所要讲解的内容),并引出柱钢筋的计算

11 第二章 柱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手工引入到软件、接受软件、接触软件,体验软件、检验软件、认可软件
第二章 柱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手工引入到软件、接受软件、接触软件,体验软件、检验软件、认可软件 教学形式:引导、练习、对量、总结为主,讲师讲解,引导学员去练习、对量,实际去操作、熟悉软件思路和原理 时间:1.5天

12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屋面 15.870 4 12.270 3.6 3 8.670 2 4.470 4.2 1 -0.030 4.5 -1 -4.530 层号 标高(m) 层高 先提问,后讲解 1、现行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请列举你计算过的两种方式 2、引出柱的“平法”表示方法--实际工程图纸,从图纸分析柱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

13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引出柱表的表达方式,为讲软件中的“柱表”埋下伏笔

14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KZ1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楼层名称 构件分类 分类细分 计算哪些量 名称 单位 基础层 无梁基础
基础板厚小于2000 基础插筋、箍筋 长度、根数、重量 基础板厚大于2000 有梁基础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基础板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1层 纵筋、箍筋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中柱 边柱 角柱 由上面的图形引出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并做具体的分析(先提问,后分析) 1、柱里面的钢筋共两种:纵向钢筋和箍筋 2、计算柱钢筋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基础层、有地下室、首层、中间层及其顶层钢筋的计算,并引出下一张PPT--基础层钢筋的计算,因为柱是从基础开始生根的,也就是需要计算柱插筋

15 2、柱基础插筋计算04G101-3 P45 1、引出基础层平面图及其计算条件
柱子钢筋所处的环境描述 砼标号 抗震等级 基础保护层 柱子保护层 C30 一级抗震 40 25 1、引出基础层平面图及其计算条件 2、提问:一般情况下柱插筋如何计算?然后让学员自己用手工画出柱插筋并计算 3、手工计算完后以提问的方式: 3.1手工计算钢筋的思路是什么?--先计算长度和根数,再乘以理论重量得到钢筋量,目的是说明计算钢筋量关键在于计算长度,为引出软件原理埋下伏笔 3.2提问:计算基础层钢筋需要考虑那些因素?--基础类型及其插筋构造、钢筋的锚固、搭接值 4、然后再打出PPT:结合图集讲解手工计算柱基础插筋的方法

16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ξ 提问:钢筋的锚固、搭接如何确定?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
注: 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lE与Ll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 3.式中ξ为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抗震 非抗震 LlE=ξLaE Ll=ξLa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d≤25 50 100 ξ 1.2 1.4 1.6

17 2、柱基础插筋计算 柱根的确定03G101-1 P41(GB50010-2002 P178)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通过总结学员计算结果,讲解正确的计算方法

18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2、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基础插筋长度计算 计算方法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计算过程 弯折长度a 竖直长度h1 非连接区Hn/3 搭接长度LlE 结果 150 ( )/3 1.4LaE 1160 1267 48d 公式 *25=3777 3777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4*25=425mm 0.6LaE=0.6*34*25=510mm 0.7LaE=0.7*34*25=595mm 0.8LaE=0.8*34*25=680mm 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和过程,通过与手工对比,引出软件处理原理; 提问:

19 3、软件处理原理 说明软件处理原理,目的是让学员对软件有总体一个认识和方向,并掌握软件原理,能够看懂软件计算公式,方便对量

20 软件中如何确定钢筋的级别呢? 钢筋级别代码
目的是说明软件中钢筋级别的输入和钢筋级别跟计算钢筋的锚固、搭接值有关

21 软件处理流程 软件总体流程介绍,让学员对软件的处理有整体的思路(重点讲“建模输入”,“非建模输入”只需要简单了解即可)
重点强调软件的三步流程:建立构件,画图+配筋,汇总计算看结果 讲解软件操作流程并分阶段演示、练习 1、快速新建工程 2、软件界面介绍 3、快速建立楼层 4、快速建立轴网 5、快速画柱并计算其工程量

22 利用GGJ10.0软件计算KZ1

23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KZ1的基础插筋长度并与手工思路相比较,要求小组结果都为:3777mm
2、总结你的计算流程是什么?要求小组统一得出统一的书面总结 3、通过手工与软件的对比,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要求书面形式 事项1中注意:中间需要有辅导员引导其自己对量或者小组对量--主要是引导方式,而不是直接告诉 他结果,这个环节重点是 事项2:是为了统一计算流程 事项3:是让学员亲自体验软件算量,从中体会出用软件算量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24 计算柱插筋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基础插筋的计算公式: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要考虑抗震等级、砼标号、锚固、搭接值 基础是柱的支座,因此先画(计算)支座 在楼层净高Hn要减去节点高(梁高hb) 1、由柱插筋没有计算出来而引发出画基础构件,并说明构件之间的层次性: 2、筏板或者基础梁,只画图不计算基础构件的钢筋,待梁和板钢筋讲完后再进行讲解(筏板基础的画法,基础梁的画法: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楼面或者屋面框架梁必须画,否则柱的净高计算不正确

25 新建工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1损耗及报表的设置、计算规则如何选择? 1.2两种汇总方式的区别? 1.3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1.4首层地面结构标高表示什么意思?对算钢筋有何影响? 工程信息错了如何修改? 练习后总结

26 新建楼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基础层层高如何确定和修改? 有地下室的情况如何建立楼层? 标准层如何建立? 楼层排序的作用是什么?
钢筋锚固、搭接值和保护层如何确定? 柱、剪力墙抗震等级不同如何确定? 相同楼层砼标号一致,如何快速调整? 钢筋锚固值(41/45)表示什么意思? 练习后总结

27 新建轴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轴网建立错误如何进行修改? 什么是圆弧轴网(讲板时再讲)和斜交轴网? 练习后总结 1、轴网的重复利用
2、轴网上下开间、左右进深不同如何建立,轴线的延伸和修剪? 3、平行辅轴什么时候建立,如何建立? 4、负责轴网如何拼接?

28 !注意事项 在建立柱时要定义柱的底标高和高度吗? 蓝色字体和黑色字体的区别,我们能将柱子的修改超过层高吗?
如何调整构件的搭接型式(绑扎、电渣压力焊等等)? 如果我在做下一个工程时,需要直接调用以前设置好的 “计算规则”怎么办? 1、在建立柱时要定义柱的底标高和高度吗?蓝色字体和黑色字体的区别?--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特殊构件); 2、如何调整构件的搭接型式(绑扎、电渣压力焊等等)?--“计算设置”中进行批量设置并“应用到项目”,因此应该在新建工程时进行设定就比较方便和快捷了 3、如果我在做下一个工程时,需要直接调用以前设置好的 “计算规则”怎么办?--“计算设置”中导出规则和导入规则

29 ★软件重点功能 1、利用柱表快速建立构件 2、“点”式画柱及其偏心柱的画法 3、楼层构件快速复制 4、汇总计算∑
5、编辑构件图元钢筋F11并打印报表和所需要的图形 6、查看图元钢筋量并打印报表 7、查看报表 1、 柱构件的建立:利用柱表快速建立,当前类型构件管理或者构件管理F2中新建;(对比构件管理器建立构件和用柱表的差别); 2、偏心柱如何快速画图?Ctrl +鼠标左键(优先考虑),Shift+鼠标左键,偏移画法,构件属性编辑器中修改,旋转柱如何画? 图元构件删除错了,需要恢复如何快速处理?--撤销Ctrl + Z、恢复Ctrl + Shift+Z功能 3、如何统计所需构件的钢筋工程量?--查看图元钢筋量 4、如何查看构件的钢筋计算公式及其明细?--F11 5、其它楼层的柱构件如何快速画图?--从其它楼层复制构件图元,并要注意的问题 6、汇总计算时,汇总条件的选择。 7、查看报表时做简单的讲解即可

30 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45 基础筏板厚度>2000mm时,基础插筋的计算 请计算h=3000m时的柱插筋
利用E-point进行分析

31 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 利用E-point进行分析

32 4、柱基础层钢筋计算04G101-3 P32 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 利用E-point进行分析

33 练习 1、请再次用软件计算KZ1的基础插筋长度并与手工思路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2、整理你用软件计算时遇到的问题?要求书面形式

34 5、地下室柱纵筋计算03G101-1 P36 -1层纵筋长度=-1层层高—1层非连接区Hn/3+1层非连接区Hn/3+搭接长度LlE
利用E-point进行分析

35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KZ1的-1层纵向钢筋长度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2、整理你用软件计算时遇到的问题?要求书面形式

36 6、首层柱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非连接区Hn/3+二层非连接区max(Hn/6,hc,500)+搭接长度LlE 结合软件讲解

37 7、中间层柱纵筋计算 纵筋长度=2层层高-2层非连接区+3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结合软件讲解

38 7、中间层柱纵筋计算 请大家分析3层纵筋的计算公式 纵筋长度=3层层高-3层非连接区+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结合软件讲解

39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KZ1的首层及中间层纵向钢筋长度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2、整理你用软件计算时遇到的问题?要求书面形式

40 8、顶层柱纵筋计算 中柱(2,B位置) 中柱纵筋长度=4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梁高+梁高-保护层+12d 结合软件讲解
如何取用柱的顶层节点构造A、B、C、D、E?

41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2,B轴线KZ1的顶层纵向钢筋长度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42 8、顶层柱纵筋计算 边柱(2,A位置) 结合软件讲解

43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2,A轴线KZ1的首层及中间层纵向钢筋长度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44 8、顶层柱纵筋计算 角柱(1,C位置) 结合软件讲解,并着重介绍“节点设置”

45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1,C轴线KZ1的首层及中间层纵向钢筋长度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要求与教材答案一致

46 ★软件重点功能 1、掌握基础层、顶层柱钢筋的“计算设置” 2、顶层柱类型的选择 注意事项: 1、如何选择软件中节点构造?(请学员来讲解)
2、如何快速设置顶层柱的类型,特别是图形形状比较复杂的时候? 顶层柱类型:通过“修改”菜单中的“自动判断柱类型”功能,软件会自动对柱的类型进行判断

47 9、箍筋长度计算03G101-1P35 1号筋长度=(b+h)×2-保护层×8+8d+1.9d×2+ max(10d,75mm)*2
1、手工计算1号箍筋的长度,小组总结并列举现行箍筋的计算公式 2、弯钩的计算,具体的算法学员 1.9d的来源GB 弯钩计算   5.3.1 箍筋弯钩计算 5.3.2

48 柱箍筋的拆分03G101-1P46 拆分原则:不超过3层重叠 1、多肢箍如何拆分?

49 9、箍筋长度计算 2号筋长度=[(b-保护层*2-D)/6*2+D]*2+(h-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D为纵向钢筋直径

50 9、箍筋长度计算 3号筋长度=[(h-保护层*2-D)/6*2+D]*2+(b-保护层*2)*2+8d+1.9d*2+max(10d,75mm)*2 --D为纵向钢筋直径

51 9、箍筋长度计算 4号筋长度1=(h-保护层*2+2d)+1.9d*2+max(10d,75mm)*2 (勾住主筋)

52 讨论 1、请大家结合规范讨论一下箍筋长度的计算并得出一个结论

53 ★软件重点功能 箍筋组合方式如何批量设置? 箍筋长度计算公式如何调整? 注意事项: 1、箍筋组合方式和长度计算方式在“计算设置”中的调整

54 10、箍筋根数计算 基础层 -1层

55 10、箍筋根数计算 首层以上箍筋根数03G101-1P46 注:当柱纵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应在柱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均按≤ 5d(d为搭接钢筋较小直径)及≤ 100的间距加密箍筋03G101-1P46

56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KZ1各层箍筋长度和根数并与手工算法相比较

57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1、上层柱钢筋根数比下层多 注意事项: H边一侧加1根直径为22的螺纹钢筋 多出钢筋 三层
方法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2LaE 根数 公式 *22+1.2*34*22=6303.6=6304 2

58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注意事项: 软件暂时处理不了,需要手工进行修改和调整

59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2、上层柱钢筋直径比下层大 上柱钢筋直径大于柱时 三层 方法
长度=3层层高+4层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梁高+2层梁下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 根数 公式 * *28=8488 24 一二层 长度=1层层高+2层层高-一层Hn/3-二层梁下非连接区-二层梁高 ( )/ =5983 注意事项: 1、修改后的工程数据,再进行汇总时,数据还原怎么办? 锁定构件和解除锁定功能的灵活应用--对于软件计算出的工程量如果通过“计算设置”还不能调整过来的,可以先修改,然后锁定构件,钢筋的计算公式就不能在进行修改了。

60 11、纵向钢筋变化处理03G101-1P36 3、下层柱钢筋根数比上层多 注意事项: 下柱比上柱多2根25圆的钢筋

61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KZ1分别出现以上三种情况时纵向钢筋长度变化,并做总结,要求书面形式 1、通常情况下大家遇到变截面是如何处理的?

62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1、c/hb≤1/6情况(绑扎搭接)

63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2、c/hb>1/6情况(绑扎搭接) 2层锚固钢筋输入格式:*5B25 3层自动计算柱插筋
注意事项: 1、强调软件输入格式,在全部纵筋处设置所有的钢筋,需要锚固的钢筋前加“*”号; 2、修改“节点设置” 2层锚固钢筋输入格式:*5B25 3层自动计算柱插筋 纵筋长度=3层层高+4层下部非连接区+搭接长度LlE+1.5LaE

64 12、柱变截面处理03G101-1P38 3、机械连接或焊接时 计算方法相同,只是搭接长度为0

65 练习 1、请按上图用软件计算KZ1变截面时纵向钢筋长度和箍筋长度变化,并做总结,要求书面形式

66 13、圆形柱03G101-1P40 计算方法与矩形柱相同,只是将柱大边hc换成直径D而已 注意事项: 圆形箍和螺旋箍两种箍筋的算法

67 14、梁上柱03G101-1P39、45 注意事项: 1、构件属性中插筋构造必须设置成“设置插筋”--软件已经默认

68 练习 1、请计算3层上的梁上柱,截面尺寸为450×450,梁截面尺寸为500×800,纵筋为24B25,箍筋为A10-100/200(5×4),柱类型为中柱 2、校对相应的钢筋计算

69 15、墙上柱03G101-1P39、45 注意事项: 1、2层以下相应位置没有柱,但必须有墙 2、当前层(2层)没有梁,但3、4层必须有
3、3、4层相应位置必须有柱 4、搭接设置分别设为绑扎或焊接

70 练习 1、请计算2层上的墙上柱,三层梁高700,柱截面尺寸为500×500,纵筋为4B25,箍筋为A10-100/200(4×4),柱类型为中柱 2、校对相应的钢筋计算

71 小结 计算柱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柱钢筋时的心得? 要求整理成自己的思路

72 第三章 墙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主动软件软件算量,而且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整理出自己的讲课思路,明确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第三章 墙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主动软件软件算量,而且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渐整理出自己的讲课思路,明确剪力墙钢筋的计算 教学形式:引导、练习、对量、总结为主,讲师讲解,引导学员去练习、对量,实际去操作、熟悉软件思路和原理 时间:1.5天

73 1、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 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员回答在计算剪力墙时需要遇到的两个问题,然后在给出相应的解答

74 1、纯剪力墙 先分析常规剪力墙的表达方式,然后引导其理解上图 300 8.67~12.27 Q1 4.47~8.67 -0.03~4.47 -4.53~-0.03 拉筋 垂直分布筋 水平分布筋 墙厚度 墙标高 编号

75 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图

76 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04G101-3 P45 基础底板h> 2000 基础底板h≤ 2000 注意事项:
基础平板底部与顶部配置钢筋网--压角筋和压顶筋 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 竖直长度 弯钩长度a ≥0.5laE(≥0.5la) 12d且≥150 ≥0.6laE(≥0.6la) 10d且≥150 ≥0.7laE(≥0.7la) 8d且≥150 ≥0.8laE(≥0.8la) 6d且≥150

77 基础层竖向钢筋计算04G101-3 P32 梁顶和板顶一平 梁底和板底一平

78 练习 1、请手工计算上述剪力墙基础层钢筋 抗震等级为一级 砼标号为C30 搭接形式为绑扎 基础层高为1.2m 讲解墙的画法

79 ★软件重点功能 1、复制工程并进行修改 2、工程保存与备份 3、剪力墙的“节点设置” 1、如何快速建立相似工程?
事项1、直接复制工程进行修改(轴网修改、批量删除构件)即可,不需要单独建立工程, 2、工程如何保存、备份?

80 !注意事项 定义墙体时,墙体底标高和墙高需要定义吗? 偏心墙如何画? 短肢剪力墙如何快速画? 如何捕捉墙的中点、垂点?
事项3:常规墙体的画法(直线、连续线、圆弧等),短肢剪力墙可以采用:偏移、建立辅助轴线、画旋转点(建议使用此方法),打断、延伸、合并、偏移

81 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 P48 采用绑扎搭接时(d ≤ 28) 采用焊接时(d > 28)
长度=弯折长度a+竖直锚固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非连接区500

82 顶层垂直钢筋计算03G101-1 P48 1、剪力墙的顶层钢筋是如何锚固的? 长度=层高-板厚+锚固

83 基础层水平钢筋计算 内侧钢筋长度 外侧钢筋长度 内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弯折长度(15d)*2 外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
1、纯剪力墙内侧和外侧钢筋长度有区别吗? 外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

84 基础层拉筋计算 拉筋长度 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

85 基础层拉筋计算03G101-1 P48 拉筋根数 拉筋的个数同钢筋的排数无关 思考问题: 1、多排剪力墙是否影响拉筋根数计算?

86 练习 1、请用软件计算剪力墙各层钢筋,数据要求与教材一致

87 2、剪力墙开洞 请在每层的A-B轴线上画门洞MD:1200×2400 平面配筋图

88 2、剪力墙开洞 立面配筋图

89 练习 1、请大家在每层的A-B轴线上画门洞MD:1200×2400,立樘距离(A轴)2150mm 2、校对-1层钢筋的计算

90 2、剪力墙开洞 请在每层的A-B轴线上增加窗洞D2:1800×2100 注意事项: 如何精确定位门洞? 立面配筋图

91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2、剪力墙开洞 洞口补强构造03G101-1P53 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按注写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割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种类与被切割钢筋相同 矩形洞宽和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洞口补强纵筋构造(括号内标注用于非抗震)

92 2、剪力墙开洞 洞口补强构造

93 2、剪力墙开洞 其它楼层配筋图 立面配筋图

94 练习 1、请大家在每层的A-B轴线上增加窗洞D2:1800×2100,离地高900mm,立樘距离(B轴)450mm 2、校对-1层钢筋的计算

95 ★软件重点功能 1、精确定位门洞 2、洞口加强筋设置 3、异形门窗洞的设置 洞口加强筋如何计算?

96 !注意事项 注意区分门洞、窗洞和墙洞 注意洞口补强筋的设置原则

97 3、剪力墙端为墙柱 剪力墙端设置AZ1、AZ2

98 3、剪力墙端为墙柱 有柱墙示意图

99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
3、剪力墙端为墙柱 柱基础插筋 长度=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

100 3、剪力墙端为墙柱 柱中间层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P49 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

101 3、剪力墙端为墙柱 柱中间层竖向钢筋计算03G101-1P50

102 3、剪力墙端为墙柱 柱顶层钢筋计算 顶层构造同剪力墙垂直筋P12页3.2.1,3.2.2,P48

103 3、剪力墙端为墙柱 端柱和小墙肢钢筋计算03G101-1P48

104 3、剪力墙端为墙柱 剪力墙钢筋计算

105 3、剪力墙端为暗柱03G101-1 P47 剪力墙水平钢筋计算

106 3、剪力墙端为端柱 剪力墙水平钢筋计算

107 !注意事项 约束边缘构件拉筋的计算 暗柱对剪力墙水平筋长度、竖向钢筋根数、拉筋根数的影响

108 ★软件重点功能 1、自适应布置暗柱 2、参数化暗柱 3、柱方向的调整:Shift+F3,Ctrl+F3,F4按 4、按墙绘制暗柱 5、暗柱表
6、暗柱的“节点设置” 1、暗柱的画法:自适应布置暗柱、参数化暗柱、按墙绘制暗柱

109 练习 1、请大家在1号轴线上画AZ1、AZ2 2、先手工计算计算AZ1、AZ2的钢筋,然后在校对-1层和首层剪力墙的钢筋,要求书面形式

110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剪力墙中增加LL1、LL2 剪力墙门洞和连梁设置表P246图15-46,P309图15-179 楼层 门洞MD
基础层 不设 地梁:500*1200,10B25,A10-100(2) —1层 1200*2400,立樘距离(A轴)2150mm 300*2100,8B25,A10-150(2) 1层 2层 300*1800,8B25,A10-150(2) 3层 300*1200,8B25,A10-150(2) 4层 剪力墙窗洞和连梁设置表P267图15-97,P309图15-179 楼层 窗洞D2 连梁LL1 基础层 不设 —1层 1800*2100,离地高900mm,立樘距离(B轴)450mm 300*2400,8B25,A10-150(2) 1层 2层 300*2100,8B25,A10-150(2) 3层 300*1500,8B25,A10-150(2) 4层

111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剪力墙中增加LL1、LL2

112 当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54至59页框架梁锚固相同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1、连梁有哪些形式?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中间层连梁和顶层连梁的区别? 当端部支座为小墙肢时,连梁纵向钢筋锚固与54至59页框架梁锚固相同

113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连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1、连梁和连梁或者暗梁重叠时钢筋的计算?(双洞口连梁)

114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115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暗梁钢筋计算03G101-1P51

116 4、剪力墙中设置墙梁 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03G101-1P16、51
墙梁对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有影响吗? 注: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侧面水平筋隔一拉一;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 ≤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117 练习 1、请大家在对应位置画LL1、LL2、AL-1 2、手工计算-1层、首层和顶层LL1、LL2、AL的钢筋工程量,要求书面形式
3、校对-1层、首层和顶层剪力墙的钢筋

118 !注意事项 中间层连梁和顶层连梁的区别? 连梁和连梁或者暗梁重叠时钢筋的计算?(双洞口连梁) 连梁或者暗梁与剪力墙的关系?
跨层连梁的钢筋如何计算? 暗梁表如何建立? 事项3主要是说明连梁和暗梁对剪力墙钢筋的影响:水平钢筋根数、拉筋根数

119 5、剪力墙变截面03G101-1P48

120 练习 2、校对3层和4层剪力墙的钢筋

121 小结 请总结你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书面形式
小结 请总结你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书面形式 如何你自己讲解剪力墙的钢筋计算你将如何讲?

122 第四章 梁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应用软件软件算量,因为大多数学员对梁钢筋计算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主要的侧重点在软件细节的应用上,并且通过学习梁钢筋的计算,再次明确“平法”的基本原理和软件的处理思路(整体解决),同时也明确自己的讲课思路 教学形式:引导、练习、对量、总结 时间:1天

123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平法”标注梁的识图 梁的环境描述: 柱子截面为600*650 抗震等级:二级 砼标号:C30
锚固长度:一级27d 二级 34/38d 搭接长度:一级38d 二级 48/54d 保护层:基础梁 40mm 框架梁 25mm 板厚150mm 直径>22mm时为焊接,直径≤22mm时为搭接 直径≤12mm时12米一个搭接,直径>12mm时8米一个搭接 首先明确“平法”梁的表示方法,用一根梁来说明“平法”设计的梁制图规则,在引出梁钢筋的具体算法

124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 1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先提问:梁里面需要计算的钢筋有哪些? 然后通过图例来说明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25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03G101-1 P54 说明上部通长钢筋的计算

126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1、上通筋计算 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算法2:取0.4LaE+15d 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 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列举由于端支座不同的理解,导致不同的钢筋算法,为下一张PPT做铺垫

127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03G101-1P48 50010-2002 抗震的节点图 P186-189
通过引证据点,明确一种常规的算法,但要注意引起争议 03G101-1P48

128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 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 LaE时,必须弯锚, 算法1:hc-保护层+15d

129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下部通长钢筋计算 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左、右支座锚固同上

130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同柱箍筋计算 箍筋长度计算 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

131 1、单跨梁钢筋计算-KL1 箍筋根数计算03G101-1 P62、63
本工程为二级抗震,因此取值为max(1.5hb,500) 根数=((左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右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

132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1的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3、总结你所遇到的问题

133 ★软件重点功能 1、编辑梁原位标注 2、原位标注 3、设置梁靠柱边 4、梁的“节点设置” 5、智能查错:合法性检查F5

134 2、单跨梁钢筋计算-KL2 KL2钢筋构造 说明用原来的剖截面表示的支座负筋形式

135 2、单跨梁钢筋计算-KL2 左、右支座负筋的计算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注意事项:
1、有三排钢筋时怎样计算和输入?--同第二排 2、当通长钢筋为2B25,支座钢筋为2B25+4B22 4/2时在软件如何输入?-- 2B25+2B22/2B22 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 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

136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2的支座负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37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KL3钢筋构造

138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多肢箍的计算 箍筋2的计算方式与柱箍筋的计算方式相同 注意事项:
多肢箍的组合方式需要调整,在“计算设置”中可以批量进行 箍筋2的计算方式与柱箍筋的计算方式相同

139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架立筋的计算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注意事项: 1、通常用于多肢箍,可以做简单的分析为什么用于多肢箍--从力学角度 2、架立筋如果为1级钢筋是否需要加弯钩12.5d?--根据具体理解设置即可(“计算设置”) 注:当梁的上部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 架立筋长度=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140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侧面纵向构造或抗扭钢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当梁腹板高度( 梁高度减去板高度) hw≥450mm时,须配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可取为15d。 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141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拉筋的计算03G101-1P24、62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注意事项: 与00G的区别可以简单讲解(做结算时用00G设计的) 拉筋直径取值:梁宽≤350取6mm,>350取8mm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2d 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

142 3、单跨梁钢筋计算-KL3 吊筋的计算03G101-1P62 吊筋夹角取值:梁高≤800取45度,>800取60度
吊筋长度=次梁宽+2*50+2*(梁高-2保护层)/正弦45度(60度)+2*20d

143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3的支座箍筋、架立筋、构造筋、拉筋、吊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44 4、单跨梁钢筋计算-KL4 附加箍筋的计算03G101-1P62 该区域梁正常箍筋或加密区箍筋照设 主要强调在软件中的输入方法即可
注意事项: 1、如果图纸标注附加箍筋直径、箍筋肢数与梁箍筋不同时如何处理? 2、次梁宽度范围内箍筋照设

145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4的附加箍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46 4、单跨梁钢筋计算-L1 非框架梁端支座锚固长度的计算03G101-1P65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上部钢筋锚固同框架梁
下部钢筋锚固取12d(La用于弧形梁) 1、非框架梁和框架梁有何区别? 主要是强调: 1、下部钢筋锚固长度的取值 2、端支座负筋延伸长度的取值 非框架梁端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端支座负筋长度=左支座锚固+净跨长/5

147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L1的箍筋、支座负筋和下部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48 5、双跨梁钢筋构造 注意事项: 1、此处与课本不统一,此图只是示意图(P360),按具体给出的进行计算
2、修改轴网就行了,而且软件中不同楼层可以建立不同的轴网

149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KL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第一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
主要说明中间支座取值和边支座负筋延伸长度取值的差别

150 5、双跨梁钢筋计算-KL1 KL1中间支座下部钢筋长度计算 中间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max(0.5hc+5d,LaE) 注意事项:
下部不伸入支座的钢筋如何计算: 03G101-1 P60,表达方式:6B25 2(-2)/4-- 03G101-1 P26 中间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max(0.5hc+5d,LaE)

151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1的支座负筋和下部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3、总结你所遇到的问题

152 6、双跨梁钢筋计算-KL2 03G101-1P61 KL2中间支座下变截面构造 1跨右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下部筋锚固长度LaE

153 7、双跨梁钢筋计算-KL3 03G101-1P61 KL3中间支座上变截面构造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此处为纵向钢筋为构造钢筋 1跨右支座负筋锚固长度同端支座 2跨左支座负筋锚固长度LaE

154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2、 KL3的中间支座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55 8、多跨梁钢筋计算 多跨梁钢筋构造 此处与课本不统一,此图只是示意图(P380),按具体给出的进行计算

156 8、多跨梁钢筋计算-KL1 多跨梁钢筋构造 注意事项: 1、第三跨的截面变了,箍筋也变了,没有架立钢筋,注意调整
2、构造钢筋在第三跨没有,但在第一、二跨中是否贯通呢?

157 9、多跨梁钢筋计算-KL2 局部贯通钢筋处理1 与KL1相比较在第三跨增加了跨中钢筋 2 2 2 注意事项:
1、局部贯通钢筋另外的表达方式(4B22) 2、主要讲解配筋的原理和在软件中的输入格式

158 10、多跨梁钢筋计算-KL3 局部贯通钢筋处理2 与KL2相比较在第一跨增加了跨中钢筋 2 2 2 2 2 2 注意事项:
1、主要讲解配筋的原理和在软件中的输入格式

159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KL1、 KL2的跨中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60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表示方法

161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钢筋构造03G101-1P66

162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配筋图 2 12d 2 2 12d 4 4 注意事项: 1、弯起钢筋的选择条件是什么?--当L≥4hb时

163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单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 注意事项: 1、主要讲解配筋的原理和在软件中的输入格式

164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单悬臂梁的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65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双面悬挑梁配筋图 注意事项: 1、主要讲解配筋的原理和在软件中的输入格式

166 11、悬挑梁钢筋计算 双面悬挑梁钢筋在软件中的型号 注意事项: 1、主要讲解配筋的原理和在软件中的输入格式

167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双悬臂梁的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68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的平法标注 注意事项: 主要讲解端支座的锚固问题和软件的“计算设置”

169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

170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配筋构造图03G101-P43、55、56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一)
构造屋面框架梁纵向钢筋构造(二)

171 12、屋面框架梁钢筋计算 屋面框架梁箍筋构造

172 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WKL1的端支座钢筋 2、用软件计算并核对工程量

173 ★软件重点功能 1、反建梁构件:用于梁很多, 2、自动按名称识别梁类型 3、属性自动记忆功能 4、添加、删除支座 5、应用到其它同名称梁
6、梁跨格式刷、梁跨数据刷 7、分层梁 1、如何快速定义梁属性和建立梁模型?--反建梁构件:用于梁很多 2、自动按名称识别梁类型 3、属性自动记忆功能 4、如何快速输入同名称梁的钢筋信息? 5、分层梁(腰梁)如何处理

174 小结 计算梁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梁钢筋时的心得?

175 第五章 板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让学员从应用软件软件算量,而且通过前面的讲解和练习,软件的操作已不是主要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让学员能够熟练掌握“计算设置”对钢筋工程量的影响,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应用软件算量,同时也能够理清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形式:引导、练习、对量、总结 时间:1天

176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注意事项: 1、板的定义以不同板厚进行定义,画板需要有梁或者墙,钢筋才能计算准确,
2、主要讲解受力钢筋的几种画法(画不上钢筋主要是因为没有画板或者没有选择板的范围) 3、受力筋锚固长度计算的计算主要结合“计算设置”中的几种算法讲解 4、单标注板的计算主要结合“计算设置”中的几种算法讲解 5、分布筋的计算主要结合“计算设置”中的几种算法讲解

177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 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

178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04G101-4P25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重点在于“伸进长度”的讲解,列举其计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统一常规计算方法 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 伸进长度=max(板厚,120)

179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其它情况 伸进长度=max(≥12d且≥梁(或墙)宽/2 ) 伸进长度≥La(锚固长度)
伸进长度=梁(或墙)宽-保护层 伸进长度=到墙(或梁)的中线

180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底钢筋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181 1、单跨板底筋布置示意图 50

182 练习 1、请画板及其底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板底钢筋并与手工对量
主要是软件布置钢筋的操作练习和不同钢筋长度计算在“计算设置”中灵活利用,最后通过讨论,明确一种算法

183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长度的计算04G101-4 P30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着重讲解板负筋锚入长度的计算,而软件讲解主要侧重于单标注板的计算主要结合“计算设置”中的几种算法讲解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

184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的锚入长度计算 锚入长度=锚固长度La 锚入长度=0.4La+15d 锚入长度=支座宽-保护层+板厚-保护层*2
锚入长度=伸过支座中心线+板厚-保护层*2

185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板负筋的根数计算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 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 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

186 练习 1、请画负筋并计算其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187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分布筋与负筋的搭接长度为多少?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 方式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

188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
方式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

189 练习 1、请计算板的负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190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温度筋长度计算 温度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着重讲解温度的布筋何长度计算
温度筋是怎样布置的,长度如何计算?

191 1、单跨板钢筋的计算 温度筋根数计算 温度筋根数=(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

192 练习 1、请画板的温度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193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平面配筋图

194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剖面图

195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 主要结合不同的设计方法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

196 2、双跨板钢筋的计算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 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1

197 练习 1、请计算板的中间支座筋长度和根数 2、用软件计算并进行对量 主要是区别单标注和两边标注的长度计算和在软件中的设置

198 3、多跨板钢筋计算 主要是讲解板的快速布置和跨板钢筋的布置方法 大面积板如何快速进行布置?

199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平面配筋图 主要是负筋和分布筋的计算

200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剖面图 面筋长度=净跨+锚固长度*2+弯勾*2

201 4、悬挑板钢筋计算-一端 剖面图04G101-4 P28 面筋长度=弯勾+锚入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02 5、悬挑板钢筋计算-两端 平面图

203 5、悬挑板钢筋计算-两端 剖面图 主要是负筋和分布筋的计算 面筋长度=水平长度+(板厚-保护层*2+5d)*2+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204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面筋计算 面筋长度=弯勾+锚固长度+水平段长度+(板厚-保护层*2+5d)
1、主要是负筋和分布筋的计算 2、双层双向板钢筋的布置 3、板下部钢筋的计算 面筋根数=(挑板长度-保护层*2)÷间距+1

205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分布筋计算 分布筋长度=水平长度+弯勾*2 分布筋根数=布筋范围÷间距+2

206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双层双向钢筋计算 下部筋长度=挑板净宽-保护层+max(12d,梁宽/2)+弯勾*2

207 6、纯悬挑板钢筋计算 面筋直接锚入板内

208 练习 1、请计算纯悬挑板的钢筋 2、与软件进行对量 主要是以软件操作和对量为主

209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底筋计算 板底钢筋(缩尺配筋)和斜边分布筋的计算 底筋长度=平均净跨长+伸进长度*2+弯勾*2

210 7、异形板钢筋计算 2号轴线面筋计算

211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212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1、弧形板中不同的布筋方法 2、弧形钢筋和放射筋的布置方法

213 7、异形板钢筋计算 弧形板钢筋计算

214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板上开洞平面布置图 1、矩形洞和圆形洞的画法 2、洞口钢筋构造和补强构造

215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一)04G101-4P35 矩形洞边长和圆洞直径不大于300时钢筋构造(受力钢筋绕过孔洞,不另设补强钢筋)

216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二)04G101-4P36 矩形洞边长和圆洞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1000时补强钢筋构造
注: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应按注写的规格、数量与长度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两根补强钢筋之间的净距为30mm 矩形洞边长和圆洞直径大于300但不大于1000时补强钢筋构造

217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洞口构造(二)04G101-4P36 洞边被切断钢筋端部构造
注:当设计注写补强纵筋时,应按注写的规格、数量与长度值补强;当设计未注写时,按每边配置两根直径不小于12mm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纵向钢筋总面积的50%补强;补强钢筋的强度等级与被切断钢筋相同并布置在同一层面,两根补强钢筋之间的净距为30mm 洞边被切断钢筋端部构造

218 8、板中开洞钢筋计算 矩形洞和圆形洞加强筋构造图 由于矩形洞边长大于300mm,圆洞直径也大于300,因此要设置洞口加强筋

219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板式阳台板 同一端悬挑板
讲解思路,加强不同板在软件中的处理方法练习,让学员在遇到异形板时能够快速进行处理,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加深对软件计算原理的掌握 同一端悬挑板

220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带栏板的阳台板 主要是栏板钢筋在软件的处理方法

221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梁板式阳台 主要是跨板负筋的布置

222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纯悬挑阳台

223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雨蓬板 竖向钢筋与阳台栏板处理方法相同

224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檐 竖向钢筋与阳台栏板处理方法相同

225 9、其它形式板钢筋计算 挑檐04G101-4P27 04G101-4 P37 1、竖向钢筋与阳台栏板处理方法相同
2、放射筋从梁或砼墙外边线延伸长度为:水平挑出长度lx与垂直挑出长度ly取大(04G101-4P37) 04G101-4 P37

226 ★软件重点功能 1、自动布置最小板 2、跨板钢筋的布置 3、平行边布置受力筋 4、XY方向布置受力筋 5、按弧线布置放射筋
6、查看板的布筋范围 7、查看受力筋布置情况 8、查看板内钢筋 注意事项: 1、自动生成最小板后,不同板如何修改? 2、跨板钢筋布置的操作流程? 3、夹层板钢筋的计算

227 小结 计算板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板钢筋时的心得?

228 第六章 其它构件钢筋计算 目的:本章主要是以处理基础构架钢筋和零星钢筋工程量为主,同时让学员能够更加灵活地独立应用软件计算零星工程量;软件的其它功能以介绍为主 教学形式:引导、练习、对量、总结 时间:1.5天

229 1、平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纵向钢筋构造04G101-3P46 1、筏板基础及其双层双向钢筋的布置

230 1、平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筏板边缘侧面封边构造04G101-3P43 注意事项: 中层筋构造也是伸到顶部弯12d

231 1、平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构造(一)04G101-3P44 注意事项: 中层筋构造也是伸到顶部弯12d

232 1、平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构造(二)04G101-3P44 注意事项: 中层筋构造也是伸到顶部弯12d

233 1、平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构造(三)04G101-3P44 注意事项: 中层筋构造也是伸到顶部弯12d

234 练习 1、请大家分别画平板式筏基及其配筋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讲解思路,加强不同构造在软件中的处理方法练习,以及校对筏基钢筋的计算公式并形成书面总结

235 2、柱下板带与跨中板带钢筋 处理方式:分为小板进行钢筋布置 提问: 大家见到这块板时有什么样的处理方式?(提示:筏板被分成小块来设计钢筋了)
加深学员对软件处理原理的理解--计算钢筋长度和根数,同时能够灵活应用软件计算一些不好算的量 处理方式:分为小板进行钢筋布置

236 练习 1、请大家画以上的板带及其配筋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3、写下你应用软件的体会
以讲解思路为主,加强软件练习,以及钢筋校对并形成书面总结

237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梁的平法标注 注意事项: 1、基础梁的名称代码:基础主梁--JZL,基础次梁--JCL

238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纵向钢筋构造04G101-3P28

239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整体布筋示意图(无外延)

240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整体布筋示意图(梁外延)

241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端部钢筋构造1、204G101-3P29 基础主梁JZL端部钢筋构造(一、二)

242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端部钢筋构造304G101-3P29 基础主梁JZL端部钢筋构造(三)

243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端部钢筋构造404G101-3P29

244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支座负筋计算04G101-3P28 1、基础主梁的支座是谁?

245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变截面纵向钢筋计算04G101-3P29、30

246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侧面构造钢筋计算04G101-3P28

247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箍筋复合方式04G101-3P28

248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箍筋设置范围04G101-3P34 2、基础主梁箍筋是否贯通?

249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附加箍筋构造04G101-3P35

250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主梁附加反扣吊筋筋构造04G101-3P35

251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次梁纵向钢筋构造04G101-3P36

252 3、基础梁钢筋计算 基础次梁箍筋构造04G101-3P34、38

253 练习 1、请画基础梁平面图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254 !注意事项 基础梁支座问题 基础梁原位钢筋问题 基础梁标高问题 基础主梁箍筋是否贯通? 基础主梁外延和非外延构造 1、基础主梁的支座是谁?
2、基础主梁箍筋是否贯通?

255 4、梁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梁非外延培训图04G101-3P39、40

256 练习 1、请大家画上图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主要是强调软件操作和校对工程量

257 4、梁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梁外延培训图04G101-3P39、40 利用偏移功能进行快速绘制,灵活应用子楼层进行讲解

258 练习 1、请大家画上图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主要是强调软件操作和校对工程量

259 4、梁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一)04G101-3P41

260 4、梁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二)04G101-3P41

261 4、梁板式筏基钢筋计算 变截面(三)04G101-3P41

262 练习 1、请大家画以上各图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263 5、独立基础钢筋计算 为什么边长超过2500mm边长要乘以0.9? 结合计算设置讲解边长超过2500mm乘以0.9的问题

264 6、条形基础钢筋计算

265 6、条形基础分布筋长度计算

266 练习 1、请大家画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 2、校对其钢筋工程量 主要是强调软件操作和校对工程量

267 7、楼梯钢筋计算03G101-2 P23 目的是引出其它“非建模”中参数法和直接输入法的介绍

268 8、零星构件钢筋计算 参数法输入 直接输入法 适用于软件内置图集构件钢筋的计算 主要用于:楼梯、承台、桩、积水坑、牛腿柱
适用于零星构件钢筋的计算 特点:直接输入钢筋计算式,软件自动进行汇总、统计

269 小结 计算基础和零星构件钢筋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你在应用软件计算零星构件时的心得?

270 ★软件其它功能介绍 1、块操作 2、砖混及其二次结构钢筋的处理 3、导入GCL8.0数据 4、导入CAD文件
5、把钢筋GGJ10.0数据导入GCL8.0中 6、软件服务 注意事项: 1、只是做简单的介绍--主要用于相同结构类型可以进行块存盘,然后进行调用(块插入) 2、主要是介绍砖混结构中的圈梁、构造柱和砌体加筋 3、导入GCL8.0后,柱需要配置钢筋,如果楼层特别多,如何快速配置?--“修改”菜单中的“柱图元生成各层柱”功能 在学习的时候对软件属性定义和操作有疑问怎么办?--F1视频和文字帮助、网上服务功能 在使用升级软件时不知道新版本功能怎么办?--新特性

271 10、软件答疑 请大家列举你在应用软件的整个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72 第七章 实例工程练习 目的:本章主要主要目的是通过做时间工程,把前面讲过的内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流程,同时学员能够再次总结出自己的软件应用流程和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真正达到能够独立应用软件来计算钢筋工程量的目的 教学形式:练习、辅导、修正错误和方法 时间:1天

273 10、软件答疑 1、要求理出自己应用软件的思路 2、整理应用软件时的一些问题(容易出错的问题) 3、能够真正独立应用软件计算钢筋工程量
4、初步形成自己的课程设计思路


Download ppt "钢筋课程讲解 一、主要内容和时间安排:"平法"理论及柱,墙,梁,板、其它构件,实例工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