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广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指导书使用意见 阅读部分 美华中学 廖志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广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指导书使用意见 阅读部分 美华中学 廖志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广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指导书使用意见 阅读部分 美华中学 廖志华

2 不等于不考通假字!因为“实词”就包含有通假字,删去之后表述更简洁。
古文阅读部分 不等于不考通假字!因为“实词”就包含有通假字,删去之后表述更简洁。 一、关注指导书中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变化 1.P3(三)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2(1)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七至九年级课本中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删去2012年“理解……通假字及其意思”等字) 2.删去2012年P93“示例一”P94“示例二、三” 2013年改换成P94—P96“示例一、二、三、四”

3 二、研究广州近几年中考题 复习时要注意广州市的中考试题的特点
【10年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此庸夫之怒也 B. 天下缟素 夫战,勇气也 可以弹素琴 C. 秦王色挠 D. 亦免冠徒跣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徒属皆曰:“敬受命。”

4 【11年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安陵君其许寡人                 愿终守之弗敢易 A                               B 食之不能尽其材                未果,寻病终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否,非若是也 C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5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12年中考】(《三峡》)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则素湍绿潭 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吴广素爱人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属予作文以记之

6 【10年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王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致“伏尸百万”的可怕场景,目的是用武力来恫吓唐雎。 B.唐雎用专诸、聂政、要离这些平庸之人因怒行刺的故事,表明要效法他们跟秦王拼命。 C.文中唐雎佩剑入朝要与秦王拼命这一情节,强烈表达了作者要颂扬正义的思想感情。 D.无论秦王是真屈服还是假屈服,“长跪而谢”都表明唐雎在这场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头抢地耳 ②徒以有先生也

7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11年中考】(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雎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雎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雎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雎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岂直五百里哉?

8 【12年中考】(《三峡》)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9 三、复习建议 文言文的教学及复习注意文与言相融。 (1)重视积累。 (2)落实学生对古文内容的理解。 (3)重视答题方法的指导
①要联系具体语境答题。 ②要掌握文言语句翻译的方法。 ③要注意从文段中找答案。

10 古诗词鉴赏部分 一、关注指导书古诗词鉴赏部分的变化 1.删去2012年P78-P79“【题型示例】1.2.3.4”

11 二、研究广州近几年中考题 以理解词语、诗词内容、初步鉴赏为主 10年中考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 (考点:内容理解及筛选信息)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考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2 要以词语的理解带动整首诗词的理解 11年中考(常式)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考点:词语理解)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考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要以词语的理解带动整首诗词的理解

13 【12年中考】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考点:词语理解)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考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14 或许以后只考“文学类和非文学类”,各2000或以上字数的文章
现代文阅读与鉴赏部分 或许以后只考“文学类和非文学类”,各2000或以上字数的文章 一、关注指导书现代文阅读与鉴赏部分的变化 1. P3二(二)现代文阅读与鉴赏(删去2012年“现代文阅读与鉴赏I\II\III”等字样) 2.记叙文部分:删去12年P47.1.和P49.2. 13年补上新的p51《目送》(龙应台)和p52《快手刘》(冯骥才)

15 议论文的选择应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要贴合学生生活
3.说明文部分:删去12年p57【题型示例】1 13年补上新的p60.3《“毒胶囊”有多毒?》 4.议论文部分:删去12年p63.1《匠人与大师》和p65.2《积极面对无奈》 13年补上p67.3《过有“容”的人生》和p68.4《知识的责任》

16 二、研究广州市近几年中考考题 说明文的考查重在信息的筛选、概括和归纳
说明文阅读部分 【12年中考】(《说 园》) 13.下面的内容,不能直接体现“静中生趣”的一项是( )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5.文中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其艺术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7 议论文阅读部分 【12年中考】《说知论智》 16.下列的分析,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17.结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1)作者举老子的例子,其目的是什么? (2)某官员最近在回应网友对政府的批评时认为:“主人说公仆几句话,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一回应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如果用本文作者的观点,这位官员的智慧体现了哪些特质?

18 大阅读部分 2010年: 《小酒桶》 2011年: 《童年》 2012年: 《风筝仙女》

19 三、大阅读备考策略: 一)找准复习教学要点 1.阅读复习关键是让学生“读懂”: 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 ——为什么写
具备阅读和理解的知识和策略(怎么读和如何理解) 2.复习要有效 要解决一个问题——教会学生用相关方法解决问题——利用练习检测该问题有否解决

20 二)重视阅读能力训练 1.加强信息筛选的能力。 2.注重整体阅读,归纳概括的能力 归纳概括出事件的原因,故事发展状况,人物性格特点,具体事件发生背景等等。

21 【2010年】 17.玛格卢瓦尔老婆婆为什么会落入希科老板的圈套?请分点概括。(5分) 18.希科老板为什么隔三差五就去看望玛格卢瓦尔老婆婆?当知道她经常喝得烂醉如泥后为什么就不再上她家了?(6分) 【2011年】 17.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5分)

22 【2012年】 18. 根据文中“风筝”这一线索,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我”: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观“钻戒”放风筝 挑选风筝

23 3.细节分析品味赏析评价的能力 09年、10年的表格题、12年的半开放性题 4.总结提炼、推断、评价主题思想 【2010年】 20.纵观全文,你看出希科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5分) 【2011年】 20.“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5分) 【2012年】19(2) “我”为什么把风筝仙女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24 三)通过不同文学作品的典型练习进行训练,找准学生薄弱处进行重点训练,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提炼,不搞题海战术。
1.精选习题 2.知识整合: (1)知识归类 (2)写人作品归类(心理、语言、神态) (3)写事作品归类(情节、细节、场面)

25 四)注重学生的审题训练,读清题目,找准关键词。
例如【2011年】18.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6分) 【2012年】 18. 根据文中“风筝”这一线索,在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

26 五)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 1. 用语要规范。 2. 回答要有条理。如题目不只一个问的,可标明序号,明确告诉阅卷者你回答哪一问。


Download ppt "广州市2013年中考语文指导书使用意见 阅读部分 美华中学 廖志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