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組長:11彭鈺淇 組員:5阮莉婷 16盧思妤 14劉珍伶 26周伯澤 30馬楷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組長:11彭鈺淇 組員:5阮莉婷 16盧思妤 14劉珍伶 26周伯澤 30馬楷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組長:11彭鈺淇 組員:5阮莉婷 16盧思妤 14劉珍伶 26周伯澤 30馬楷鈞
明朝 組長:11彭鈺淇 組員:5阮莉婷 16盧思妤 14劉珍伶 26周伯澤 30馬楷鈞

2 明朝的建立       元朝末期,官員貪污日盛。蒙古立國之初,稅務由耶律楚材制定。元朝建立後,元世祖忽必烈發行的中統寶鈔、至元寶鈔。然而元末時有靡爛之象,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導致金融紊亂,飽受嚴重的通貨膨脹。至正十一年,元政府徵調農民和兵士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飽受災荒之苦,在工地上又橫遭監工鞭打,被苛扣口糧,民間愈發怨懟。     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民變爆發的導火線。至正十一年五月,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不久,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至正十六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初時的朱元璋遠不及其他起義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1360年,通過鄱陽湖水戰。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同年朱元璋又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之後趁元朝內訌之際乘時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大都,元朝撤出中原。之後繼續消滅明玉珍勢力和元朝梁王。又深入沙漠,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3 初期--洪武時期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方面減輕農民負擔,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留下的不合理的吏治,懲治貪污的官吏。朱元璋確立了里甲制,配合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的施行,落實賦稅勞役的徵收及地方治安的維持。朱元璋平定天下後,大封功臣。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也對這些功臣有所猜忌。而有的功臣也越過禮法。朱元璋藉此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幾乎將功臣全部誅殺。     胡惟庸是當時中書省的左丞相,深得朱元璋寵信,故日益跋扈,不知自忌,若不利於其的奏章就予以隱匿。同時,胡惟庸大肆收取賄賂。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擅權枉法之罪名殺胡惟庸,又殺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洪武廿三年總計株連者達三萬餘人。加上空印案、郭桓案兩案,開國功臣除了湯和外幾乎全部被殺。朱元璋通過打擊功臣、特務監視和文字獄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鉗制言論自由,為之後明朝的黑暗政治埋下禍根。

4 初期--靖難之役與永樂時期 為防止朝奸臣不軌,朱元璋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 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
           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以加強邊防、保衛皇位。          為防止朝奸臣不軌,朱元璋規定諸王可移文中央          捉拿奸臣,必要時得奉天子密詔,領兵「靖          難」。同時為防止諸王尾大不掉,朱元璋也允許          今後的皇帝在必要時可下令「削藩」。洪武卅一          年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          帝。建文帝立刻與親信大臣密謀削藩。 周王、代王、齊王、湘王等先後或被廢為庶人,或被殺。同時以邊防為名調離燕王的精兵,準備削除燕王。結果燕王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南下,佔領南京,是為靖難之役,燕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建文帝在宮城大火中下落不明。

5      朱棣即位之後,武功昌盛,先是出擊安南。後又親自五入漠北攻打蒙古以絕後患。在內政上,朱棣下令修大型類書永樂大典,是之後的四庫全書無法相提並論的。從永樂三年開始,朱棣派宦官鄭和下西洋,前後七次,規模空前,擴大了明朝的影響力,同時,出於政治目的的下西洋活動並不考慮經濟效益,大量的耗費了明朝的金錢物資,使得航海壯舉終歸曇花一現。永樂三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並設立北平國子監等衙門。永樂四年,他下詔在北京修建宮殿。1409年,朱棣巡幸北京,在北京設立六部與都察院,並在北京為逝世的徐皇后設立陵寢,已經顯示遷都的跡象。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北京初步得到了繁榮。1416年,朱棣公佈遷都的想法,得到認同。永樂十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但是永樂帝同樣對異議者大肆殺戮。其中以方孝孺的「誅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為慘烈。

6 初期--仁宣之治        成祖死後,其長子朱高熾即位,是為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時,由於年齡已經偏高,因此即位僅一年就已經駕崩。但是在其統治時期,推行諸多仁政。任用「三楊」等賢臣輔佐朝政。並且停止鄭和下西洋和對外戰爭,以積蓄民力。更鼓勵生產,寬行省獄,力行節儉。其死後長子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他基本繼承了父親的路線,實行德政治國,國家進一步強大。宣宗同樣熱愛美術,有畫作傳世。但是,宣宗執政期間也並非毫無弊端。。同時,在這一時期打破了太祖留下的太監不得干政的規矩,一些太監開始干政,為英宗時期的太監專權埋下隱患。

7 中期(1436-1573) 土木之變與英宗復辟    1435年,9歲的明英宗朱祁镇繼位,寵信宦官王振。自此開始明朝的宦官嚴重專權行為。王振原為教官,後淨淨身入宮,服侍英宗左右。英宗即位後,對其寵信有加。在太皇太后及元老重臣「三楊」死後,王振更加專橫跋扈,更將明太祖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撤下。舉朝稱其為「翁父」。王振擅權七年,家產計有金銀六十餘庫,其受賄程度可想而知。    正統初年,蒙古瓦刺部逐漸強大,經常在明朝邊境一帶生事。瓦剌首領也先在正統十四年的七月南下攻明。王振即挾英宗領兵五十萬親征。大軍離京後,兵士乏糧勞頓。八月初大軍才至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路潰敗,懼不敢戰,又令返回。回師至土木堡時,被瓦剌軍追上,兵士死傷過半,隨從大臣有五十餘人陣亡。英宗突圍不成被俘,王振死於亂軍之中,此即為土木之變。

8          土木之變的消息來到京師後,朝中混亂。一些大臣要求遷都南京,被兵部侍郎于謙駁斥。繼而大臣擁戴英宗弟朱祁鈺即位,是為代宗(景泰帝)。同時于謙積極備戰。同年十月,瓦剌軍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於德勝門外土關。瓦剌軍隊的進攻未果,大敗逃走。也先見繼續綁架英宗已無意義,乃於1450年八月釋放英宗。但之後,皇室內鬥。景帝先是不願遣使迎駕,又把英宗放在南宮軟禁,並廢皇太子朱見深,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不久之後,朱見濟病死,景帝也遲遲不恢復朱見深為太子。景泰八年正月,景泰帝病危。十六日,副度御史徐有貞率軍夜入南宮,擁戴英宗奪東華門復位。又殺害于謙及大學士王文,誣陷其欲立襄王之子為帝。此為奪門之變,又號「南宮復辟」。

9 中期--憲宗時期    英宗死後,兒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憲宗。初年為于謙冤昭雪,恢復代宗帝號。又能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儼然為一代明君。但皇帝口吃内向,因此很少廷见大臣。琉球、哈密、暹羅、土魯番、撒馬兒罕等國紛紛入貢。但是憲宗在位末年,好方術,終日沉溺於後宮與比他大19歲的宮女萬貴妃享樂,並寵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以至奸佞當權,西廠橫恣,朝綱敗壞,民不聊生。宪宗還開始了皇帝直接頒詔令封官的制度,是為传奉官。結果傳奉官泛濫,舞弊成風。直到孝宗時期這些官員才全被裁撤。宦官汪直受到憲宗的寵信,張狂跋扈,透過西厂大肆冤要普通民众與官員。不久後由于民憤四起,西厂被抓,但汪直依然握有大權。成化十八年,汪直才因言官彈劾而被貶。此外,他也是皇庄的始置者。該举措事實上鼓勵了豪强兼開土地,危害不浅。

10 中期--弘治中興 治中興。 曾有被萬貴妃加害的危險。所以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 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
            憲宗死後,孝宗朱祐樘即位。由於孝宗自幼生於貧寒,        曾有被萬貴妃加害的危險。所以孝宗在位期間「更新庶        政,言路大開」,使英宗朝以來奸佞當道的局面得以改        觀,被譽為「中興之令主」。孝宗的勵精圖治,使得當        時明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稱為弘       治中興。        孝宗在位期間,先是將憲宗期間留下的一批奸佞冗官盡數罷去,逮捕治罪。並選賢舉能,將能臣委以重任。孝宗勤於政事,每日兩次視朝。孝宗對宦官嚴加節制,特務部門也只能謹慎行事,用刑寬鬆。孝宗力行節儉,不大興土木,減免稅賦。實行一夫一妻制,一生除了張皇后外没有任何妃嫔。在他的治理下,弘治一朝成為明朝中期以來的最好形勢,明史也稱孝宗「恭儉有制,勤政愛民」。

11 中期--武宗亂政         弘治十八年五月,孝宗病死。十五歲的太子朱厚照即位為武宗,以次年為正德元年。武宗本性貪圖享樂,整天與內臣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劉瑾、馬永成、谷大用、魏彬、張永、丘聚、高鳳、羅祥等八位過去的東宮宦官相互勾結,是為「八虎」。     八虎想盡辦法奉迎阿上,殘害忠良,朝政為其所害。八虎之中的劉瑾獨攬大權,將自己的黨羽延攬入閣。但劉瑾的專權也引發了朝中大臣及其它七虎的不滿。最終劉瑾被捕處刑。但武宗依然不思朝政,開始信用佞臣。    武宗為了方便,製造了一個虛構的人物.「鎮國公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以朱壽身分,藉出征為名,實際上僖遊為實。先後發生宁夏安化王朱寘鐇謀反、山東劉六劉七民變、江西宁王朱宸濠謀反等重大事件。    正德十五年,武宗假借朱壽身分,親自俘虜已被王守仁擊敗的朱宸濠後,于班师回京途中,南直隶清江浦泛舟取樂時落水染病。正德十六年三月武宗去世。不久之後江彬就被抄家處死。

12 中期--嘉靖隆慶二朝     死後由孝宗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即位,是為世宗。世宗在位期間,罷黜各地鎮守太監。但是大禮議事件嚴重損害了朝政:世宗要求尊父為興獻皇帝,母為興獻皇后。大禮議引起軒然大波,朝臣中反對者均受打擊,或被罷官,或被入獄。同時,世宗奉道教,信用方士,在宮中日夜祈禱。先是將道士邵元節入京,封為真人及禮部尚書。邵死後又大寵方士陶仲文。自嘉靖十三年後世宗即不視朝。     嘉靖廿一年,乾清宮發生宮女之變,宮女十餘人與寧嬪王氏趁世宗熟睡之際企圖將其勒死,但未成功。自此之後,世宗移駕西苑,不入宮內。同時,嚴嵩結黨營私。其子嚴世藩協助父親作惡。雖然不断有人弹劾嚴嵩,但都以失败告终。世宗後期,嚴嵩年紀太大,另一位大臣徐階开始取代嚴嵩之位。嘉靖四十一年,徐階策動言官弹劾嚴嵩。嚴嵩辭去官職回鄉。

13    嘉靖去世後,皇子朱载垕即位,是為穆宗,年號隆庆。穆宗本人無能,但他任用能臣如高拱、徐階、張居正、海瑞等,内政形勢總體較佳。也為萬曆初年的中興奠定基礎。。隆慶初年,位處執政之首的世宗舊臣徐階策動朝官彈劾高拱,迫高拱辭官回鄉。高拱亦不甘示弱,一年後策動朝官彈劾徐階。徐階也被迫正式退休。朝廷的實際政務漸漸落到了张居正的手上。隆慶末年,高拱回朝出任內閣首輔。            嘉靖一朝,國家外患不斷。北面鞑靼部趁明           朝衰弱而占據河套。1550年,鞑靼首領俺答邊           犯大同,結果我答直接進攻京城。鞑靼軍隊在           北京城郊大肆抢掠之後西去,明朝過程中大           敗,此為庚戌之變。但之後,明朝与蒙古通           好,被封為顺义王。(圖:海瑞(海青天)雕           像)

14 後期(1573-1644)--張居正變法 隆慶六年,明穆宗中風駕崩,子神宗朱 翊钧繼位,改元萬曆。由於年幼,於是由太后
       隆慶六年,明穆宗中風駕崩,子神宗朱            翊钧繼位,改元萬曆。由於年幼,於是由太后            攝政。張居正得到馮保的鼎力支持。張居正輔            政十年,推行改革,在內政方面,提出了「尊            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推行考成            法,裁撤政府機構中的冗官冗員,整頓郵傳和            銓政。經濟上,清丈全國土地,抑制豪強地            主,改革賦役制度,推行一條鞭法,減輕農民            負擔。軍事上,加強武備整頓,平定西南騷            亂,重用抗倭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            練兵,使邊境安然。張居正還啟用潘季馴治理            黃河,變水患為水利。同時張居正嚴懲貪官污            吏,裁汰冗員。    萬曆五年秋,張居正父親去世,按常理他需要丁忧(解職回鄉守孝三年),但張居正以改革事並未竟,此即為奪情之爭。雖然最後在神宗和兩太后的力挺下張居正被奪情起復。

15 後期--萬曆怠政    張居正死後初期,神宗尚能保持對朝政的興趣,但不久就開始怠政。萬曆十五年後,神宗就開始連續不上朝。萬曆十七年元旦後,神宗以日食為由免去元旦朝賀。神宗整日在深宫中不理政事,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同時,神宗還好營建,經常大興土木。萬曆十七年,大理寺左評事上疏,稱神宗沉湎於酒、色、財、氣。結果被貶為民。神宗還派礦監和稅監搜刮民間財產。在邊境上坐視女真強大。由於神宗不理朝政,缺官現象非常嚴重。萬曆卅年,南北兩京共缺尚書三名,侍郎十名;各地缺巡撫三名,布政使、按察使等六十六名,知府廿五名。神宗委頓於上,百官黨爭於下,政府完全陷入空轉之中。官僚隊伍中黨派林立,互相傾軋,但其所議議題卻不是如何改良朝政,只是人事佈局而已。因此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16     神宗在位期間另外兩項嚴重敗壞朝廷的事件是東林黨爭和國本之爭。東林黨源於願完成组成的東林書院。東林黨一詞則起源於萬曆卅八年的一次人事變動事件。起因是内閣缺人,顧憲成極力主張頗有政績的準場巡撫李三才入閣,結果被反對李三才入閣的勢力抹黑漫罵,東林黨因此而起。東林黨興起後,朝中其它各黨便集中火力攻擊東林黨。直到崇禎初年東林黨才重新被啟用。     另外一項政爭是國本之爭。主要是圍繞著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神宗遲遲不立太子,令群臣憂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兩個派别。直到萬曆廿九年,朱常洛才被封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但是福王遲遲不離京就任藩王。直到梃東案發生,福王才離京就藩。    在對外軍事方面,包括在萬曆二十年援助朝鮮王朝‎抵抗日本侵略的壬辰戰爭在内的萬曆三大征雖然都取得了勝利,但損兵折將極大。萬曆四十六年,后金以“七大恨”反明,兩年後在薩爾滸之戰中大敗明軍,明朝對後金從此稱為戰略防禦。

17 YOYOYO This is 心得 這一切都要感謝志玲姊姊阿阿阿
   做完這15頁的報告,自己也滿累的,了解到明朝是經過一堆打鬥才形成的,也發現原來明朝的君王大臣很多都滿腐敗的,又發現他們真是一群暴力的人們,很少用理性溝通解決問題,相對的我們真是一群受教育的人類啊!    經過這次的報告,對「明朝」這兩個字的意思明白多了,原來光光這兩個字就可以有那麼多的歷史可以探討,實在很不簡單。這份報告雖然也沒有多詳細,但是大部分的事情都能了解,以後八年級也不會那麼累了。 這一切都要感謝志玲姊姊阿阿阿


Download ppt "組長:11彭鈺淇 組員:5阮莉婷 16盧思妤 14劉珍伶 26周伯澤 30馬楷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