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模式:隨機點名 時間:2013/1/22 下午 07:57:20 班級:大崙國中 老師:何信璋 科目:臨時科目 作答情況: 黃楷燊(0分)

2 宣 導 大 綱 壹、規劃理念 貳、推動措施 參、大專校院入學 肆、相關措施公告時程 伍、諮詢專線與網路 陸、結語 柒、宣導結果評估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二、適性入學 三、確保高中職五專端學習品質 參、大專校院入學 肆、相關措施公告時程 伍、諮詢專線與網路 陸、結語 柒、宣導結果評估

3 壹、規劃理念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 核心精神: 選你所適、愛你所選 成就每一個孩子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入學方式 核心精神: 選你所適、愛你所選 成就每一個孩子 1.法律依據:國民教育法第1條: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 、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2. 適性入學,落實『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3 3

4 一、現況分析 根本解決之道:入學方式改革 就孩子而言 過度升學壓力、分分計較、大考小考不斷 就老師而言 教師被迫以考試引導教學
就孩子而言 過度升學壓力、分分計較、大考小考不斷 就老師而言 教師被迫以考試引導教學 就學校而言 學校無法落實教學正常化 根本解決之道:入學方式改革

5 升學制度改變 —免試.特色.會考 活化教學--教好每個孩子 —關心的眼光該聚焦在冰山下或上?

6 國中畢業生數趨勢圖 96學年度至109學年度國中畢業生將由每年31萬7,975人降至19萬9,700人。101學年度預估國中畢業生人數跌破30萬人,約為28萬5,552人,109學年度預估國中畢業生跌破20萬人,約為19萬9,770人。 學年度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6 190,000 205,000 220,000 235,000 250,000 265,000 280,000 295,000 310,000 316,080 316,009 311,640 282,314 226,783 212,725 206,874 199,770 271,686 317,975 285,552 268,752 239,389 315,274

7 12年國教著重適性入學, 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二、入學方式改革 免試入學、特色招生 基測 90~102年 103年~ 民國90年以前 以『考試』為主的入學 聯考入學 多元入學 興趣、性向、能力 會考:確保學力品質 適性入學 聯考 1.聯考入學、多元入學均為以『考試』為主的入學,形成考試引導教學,獨尊『智育』發展,導致學生有過度升學壓力;教師被迫以考試引導教學;學校無法正常教學,課程產生主科、副科區分。 2.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著重適性入學,引導國中較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12年國教著重適性入學, 引導國中教學正常化、活化教學 7

8 三、依據&目標 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發展適性入學適性揚才
國民教育法第1條: 國民教育依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以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為宗旨。 適性發展適性入學適性揚才 成就每一個孩子

9 貳、推動措施 基調: 入學方式引導落實五育均衡發展 一、確保 國中端 學習品質 二、 適性入學 三、確保 高中職(五專) 學習品質 9 9

10 國中學生 國中在學階段 特色招生 國中教學正常化及學力品質確保 術科測驗 國中適性輔導 身心障礙學生就學輔導 國中教育會考 (5月辦理)
(3、4月辦理)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10

11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一)適性輔導 – 適性揚才 學生生涯輔導 讓每一位學生 繪製自己生涯的藍圖 邁向自己所願的未來 提升相關政策
與制度之彈性 強化生涯發展教育 落實生涯輔導工作 讓每一位學生 繪製自己生涯的藍圖 邁向自己所願的未來 (一)提升相關政策與制度之彈性 增加現行教育學制之彈性規劃(如高中與高職互轉機制),調整與鬆綁課程結構,充實生涯輔導專業人力。 (二)強化生涯發展教育,落實生涯輔導工作 落實國中生涯發展教育課程及高中職(含五專前3年)生涯規劃課程;協助學生多元進路試探與輔導;建立畢業生進路追蹤與資料分析。 (三)增益教育人員生涯輔導功能 規劃輔導教師專業培訓,及一般教師進修;建構生涯輔導資訊總平臺;進行研究與發展(如修訂與開發相關測驗,青少年生涯性向發展階段分析)。 (四)建立家長、社區、團體及企業參與管道 鼓勵家長主動參與生涯輔導工作;推動社區、團體與學校互動機制。 (五)國中落實適性輔導工作 各國中透過生涯資訊提供、生涯發展教育、生涯團體諮商、生涯個別諮商等工作,落實推動學生適性輔導工作。 強化教育人員 生涯輔導功能 家長、社區、團體 及企業共同參與 11

12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二)補救教學 - 界定 基本學力 修法 賦予權責 管控 學習進展 提升 學習品質 弭平 學習落差 教學行政齊
落實,學習 腳步不延遲 補救教學: (1)工具學科:國語文、英語、數學 (2)對象:部定補救教學評量系統診斷屬於「學習低成就」之學生, 100學年度適用國一年級學生 101學年度適用國一、國二學生 102學年度全體國中生均適用 (3)由學校安排免費的補救教學課程 提升 學習品質 弭平 學習落差 12 12

13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三)國中教育會考- 維持學力水準 國中應屆畢業生都應參加,免報名費
讓學生瞭解自我的 學習情形,不必因和他人比較,產生分分計較的考試壓力。 檢驗教師教學與學校的辦學成效,維持我國的學生學力水準。 1.測驗科目包含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 2.各考試科目之題型以選擇題為主,非選擇題為輔 3.103學年度僅調整數學科及英語科:數學科增加非選擇題型的試題、英語科加考聽力(3選1選擇題)、其餘科目暫維持4選1的選擇題型。 4.成績計算:採標準參照方式呈現學生各科結果,透過測驗的標準設定,各科評量結果將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個等級。整體來說,成績「精熟」表示學生精通熟習該科目國中階段所學習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表示學生具備該科目國中階段之基本學力;「待加強」表示學生尚未具備該科目國中教育階段之基本學力。 5.考試時間於5月分擇一週六、日辦理,考場將安排就近高中職。 國中應屆畢業生都應參加,免報名費 13 13

14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四)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引動教學改變 每週推薦1位優秀的國中老師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實施情形。
期藉以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藉以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愛學網: 1. 101年10月18日啟動「國中活化教學列車」,每週推薦1位優秀的國中老師到本部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實施情形,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藉以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14 14

15 一、確保國中端學習品質 (四)國中活化教學列車—引動教學改變
每週推薦1位優秀的國中老師發表活化教學的理念及課程實施情形,期藉以鼓勵教師激發學生好奇心,運用豐富、趣味的教學策略,設計吸引學生學習興趣之活動,藉以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愛學網:

16 二、適性入學 (一)基調 (四)入學方式 (二)入學管道與流程 1.免試入學 全錄取 (招生數報名數) (三)就學區規劃
超額比序 (招生數<報名數) 2.特色招生

17 (一)基調: 免試入學為主;特色招生為輔。 先辦免試及術科甄選, 後辦特招學科考試 ◎103學年度入學方式示意圖
高中、高職、五專多元入學管道 免試 入學 申請入學 (五專申請抽籤) 甄選入學 登記分發 入學 現行 免試入學(75%以上) 考試分發 入學 103 學年度起 特色招生 (0%-25%) 17 17

18 (二)入學管道與流程 入學方式 國中提供學生升學輔導建議 五專 免試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甄選入學 六月 報到 入學 報到
( 可 同 時 報 名 , 但 錄 取 後 擇 一 校 報 到 ) 五專 免試入學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特色招生 甄選入學 六月 報到 入學 報到 入學 Y 錄取 錄取 Y (可同時報名,錄取後擇一校報到) N N 七月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特色招生 學科測驗 五專 免試入學 (第二次) 高中高職 免試入學 (第二次) 特色招生 考試分發入學 填寫特色招生考試分發入學志願卡 (得同時辦理) (得同時辦理) 錄取 錄取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18

19 (三)就學區規劃2-1 高中高職: 1.免試就學: (1)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規劃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單一縣市 臺南市、高雄市、彰化縣、雲林縣、 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宜蘭縣、 澎湖縣、金門縣 跨縣市 桃園區 (桃園縣、連江縣)、 嘉義區 (嘉義縣、嘉義市) 竹苗區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 中投區 (臺中市、南投縣)、 基北區 (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 學區概念架構 1.免試就學區:以現行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基礎,規劃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2.共同就學區:兼顧學生就學權益及學校招生需求,如有變更經核定,於學生入學一年前公告。 3.均衡教育資源分配:每年完成各區高中高職學校資源分布情形建議書,協調辦理群科調整、增調科班。 4.跨區參加免試入學:搬家遷徙、國中階段跨區就學欲返回原戶籍地及其他等特殊因素經專案核定。 19 19

20 (三)就學區規劃2-2 高中高職: 五專: 1.免試就學:
(2)共同就學區: 位處免試就學區交界之學校,得由兩個以上縣(市)主管機關協調規劃共同就學及招生之範圍。 (3)共同就學區之規畫係奠基於以往多元入學辦理之基礎上, 102年7月前發布103學年度共同就學區。 2.特色招生: 得跨就學區選一區參加。 五專: 學校分散且類科屬性特殊,採全國一區。 學區概念架構 1.免試就學區:以現行直轄市、縣(市)行政區(兼採現行登記分發區)為基礎,規劃15個高中高職免試就學區,以兼顧學生選校、學校招生、地方生活圈概念及符應主管機關權責。 2.共同就學區:兼顧學生就學權益及學校招生需求,如有變更經核定,於學生入學一年前公告。 3.均衡教育資源分配:每年完成各區高中高職學校資源分布情形建議書,協調辦理群科調整、增調科班。 4.跨區參加免試入學:搬家遷徙、國中階段跨區就學欲返回原戶籍地及其他等特殊因素經專案核定。 20 20

21 (四)桃園區入學方式 免試入學 全區75% 特色招生 全區25% 適性揚才 成就每一個孩子 103年起採兩種方式 「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

22 凝聚共識,積極穩健推動 桃園縣 連江縣 成立桃園區高中高職入學推動小組 徵詢彙整各方意見,召開工作小組會議
高中高職免試入學 作業要點 高中高職特色招生 核定作業要點

23 組織與任務 桃園區高中高職入學推動工作小組 高中高職免試 入學委員會 特色招生考試入學委員會 特色招生 審查會 生涯發展教育 工作執行委員
(國中適性輔導) 高中高職免試 入學委員會 特色招生考試入學委員會 特色招生 審查會 免試入學模擬 作業小組 審查特色招生學校 申辦計畫書 23

24 24

25 桃園農工、中壢高商、中壢家商、龍潭農工;武陵高中、桃園高中、陽明高中、中壢高中、內壢高中、楊梅高中、馬祖高中
桃園區高中高職五專學校 學校類別 學校數 學校名稱 桃園縣及連江縣國立高中職 11 桃園農工、中壢高商、中壢家商、龍潭農工;武陵高中、桃園高中、陽明高中、中壢高中、內壢高中、楊梅高中、馬祖高中 桃園縣縣立高中 7 平鎮、大溪、永豐、壽山、南崁、大園、觀音高中

26 桃園區高中高職五專學校 學校類別 學校數 學校名稱 桃園縣私立高中職 16 振聲高中、啟英高中、六和高中、育達高中、復旦高中、大華高中、永平工商、治平高中、方曙商工、泉僑高中、至善高中、新興高中、光啟高中、成功工商、大興高中、清華高中 桃園區 五專 2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長庚科技大學(五專為全國一區,計有42所招生學校,可至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網站查詢。) 合計 36

27 103學年度優質高中職足以容納100%103年國中畢業學生。
1.免試入學--無入學門檻或條件 全額 錄取 一、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103學年度優質高中職足以容納100%103年國中畢業學生。 超額 比序 二、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 引導 國中教學 正常化 鼓勵 學生發展自我優勢 確保 國中學生學習品質 五育均衡發展 公平性 教育性 可操作性 27 27

28 超額比序項目 志願序 適性輔導 多元學習表現 教育會考 促進學生五育均衡發展 嚴謹、公平、公開、公正的過程 確保國中學生學力品質 28 28
適性輔導、適性入學、適性揚才(選你所適、愛你所選) 多元學習表現 促進學生五育均衡發展 教育會考 嚴謹、公平、公開、公正的過程 確保國中學生學力品質 適性輔導 28 28

29 畢業資格 適性輔導 生涯規劃 就近入學 比序項目內涵 確保 學力 20個志願(含高中及高職科別) 落實生涯發展 規劃 桃園區國中生
都可以得到8分 就近入學

30 多元學習表現 教育 會考 比序項目內涵 教學正常化 重視品格教育 服務精神的培養 五育均衡發展 維持國中畢業生的 基本素質 所占比重不得超過
三分之一 教育 會考

31 超額比序項目 桃園區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 項目配分 項目 採計上限 適性輔導 (上限35分) 畢業資格 6分 生涯規劃 21分 就近入學
8分 多元學習表現 (上限35分) 均衡學習 9分 品德表現 10分 服務表現 才藝表現 5分 體適能 教育會考表現(上限30分) 單科6分 五科30分

32 超額比序操作細節-桃園區多元學習表現規範
幹部及社團:桃園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服務學習幹部積分採計實施要點 。 服務學習:桃園區高中高職超額比序志願服務學習時數採計實施要點。 獎懲:桃園縣中等學校獎懲實施要點-各國中訂定學生遷善改過實施辦法。

33 畢業資格(6分) 符合國民中學成績評量準則畢業資格者。 (適用101學年度入學新生)
一、學期期間扣除學校核可之公、喪、病假,上課總出席率至少達三分之二以上,且經獎懲抵銷後,未滿三大過。 二、七大學習領域有四大學習領域以上畢業總平均成績丙等以上。 (適用101學年度入學新生)

34 生涯規劃(21分) 第1志願序(15分)第2志願(12分)第3志願(9分)第4志願(6分) 第5志願(3分),第6~20志願不計分,可選填20個志願(職業類科以1校1科為1志願) 報名校、科與生涯規劃建議 與「家長意見」相符者得2分。 與「導師意見」相符者得2分。 與「輔導教師意見」相符者得2分。

35 綜合以上相關資料,我希望孩子選擇:(可複選) □1.高中 □2.綜合高中 □3.五專 □4.高職 □5.實用技能學程
生涯目標 我想升讀的學校: (參考手冊第14頁) 將來我想從事的職業(工作) 相關心理 測驗結果 性向測驗分數最高的三項分測驗 興趣測驗分數最高的三項分測驗 學習表現 (五學期 平均成績) 國文 英語 數學 社會 自然 藝術與人文 健康與體育 綜合活動 最常得獎的 特殊表現項目 師長綜合意見 家長意見 綜合以上相關資料,我希望孩子選擇:(可複選) □1.高中 □2.綜合高中 □3.五專 □4.高職 □5.實用技能學程 □6.建教合作班 □7.軍校 □8.就業 □9.其他 說明: 簽章 導師意見 綜合以上相關資料,建議學生選讀:(可複選) □6.建教合作班 □7.軍校 □8.其他 輔導教師意見 □1.高中 □2.綜合高中 □3.五專 □4.高職 □5.實用技能學程□6.建教合作班 □7.軍校 □8.其他 35

36 就近入學(8分) 桃園區學生符合就近入學得8分。 共同就學區學生得4分。

37 均衡學習 (9分) 基本條件為國中健體、藝文及綜合領域五學期平均成績達60分以上者各得3分。
103年入學高中高職之新生(100年入學國中之新生)採計八上、八下及九上三學期成績。

38 品德表現(10分) 大功每次3分,記功每次1分,嘉獎每次0.5分(最高4分)。
未記過者6分,符合銷過後無記過(含)以上紀錄者4分(最高6分)。

39 服務表現(10分) 擔任班級內幹部、自治市幹部及社團幹部任滿1學期,經考核表現優良者得2分(上限4分)。
志願服務學習時數,每1小時0.2分。 擔任班級或學生幹部及志願服務學習時數得合併計分

40 幹部的採計與認定 職 稱 工 作 職 責 班 長 代表班上執行各處室及導師交辦事項,領導各股股長,綜理班級事務。 副 班 長
填寫教室日誌,協助班長推動班級事務。 學藝股長 督導學藝競賽、作業抽查、教室佈置、壁報製作等。 風紀股長 維持班上秩序,勸導班上同學違規行為,填寫缺曠課表,上課點名掌握班上同學行蹤等。 康樂股長 (體育股長) 體育課器材借用,策劃班上體育競賽及康樂活動等。 事務股長 (總務股長) 代收及保管班費,採辦班級物品,教室設備維護、請修等。 衛生股長 督導、分配清掃工作,教室整潔管理,清潔用具保管,推動衛生保健等。 輔導股長 協助輔導活動課教師及輔導室業務推動等。 環保股長 宣導垃圾減量資源回收,班上資源垃圾及廚餘回收等。 資訊股長 班級資訊設備之借用、操作、維護、故障報修、期末收回保管等。

41 幹部的採計與認定 班級幹部工作職責可依各校慣例施行,惟可採計積分者,每學期每班至多10名。 擔任班級幹部以學期為單位,不論其職務,凡任滿一學期,經考核表現優良者得2分。 符合積分採計條件之班級幹部,於期末經導師提出證明後,交由學務處核章認證。 經學校認證之班級幹部於申請免試入學時,須於「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登錄,並檢附學務處開立之證明(可自校務行政系統列印),方能列入積分採計。 班級各科小老師不得列為幹部,小老師表現優良者,期末可另以嘉獎獎勵之。

42 自治市幹部的採計與認定 自治市幹部職稱及工作職責可依各校慣例施行,惟可採計積分者,每學年至多3名。 擔任自治市幹部以學期年為單位,不論其職務,凡任滿一學期,經考核表現優良者得2分。 符合積分採計條件之自治市幹部,於期末由學務處予以核章認證。 經學校認證之自治市幹部於申請免試入學時,須於「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登錄,並檢附學務處開立之證明,方能列入積分採計。

43 社團幹部的採計與認定 各校為提供多元學習,利用彈性節數等時段所開設之各種才藝類、學藝類、體育類、休閒類社團及男女童軍團等社團;採計積分之社團以班級數規劃為原則,至多可採計班級數*1.2倍之社團(例如學校有20班,可採計積分之社團為20 X 1.2 = 24 個社團);另18班以下學校有特殊情況者,得報教育局核准後,採計積分之社團數得不受班級數乘以1.2倍之限制。 20(含)人以上社團可採計積分之幹部至多2名,19(含)人以下社團採計積分之幹部為1名;幹部職稱為社長(副社長)、隊長(副隊長)或團長(副團長)、秘書、總幹事、……,由各校視社團性質自行訂定。

44 社團幹部的採計與認定 擔任社團幹部以學期為單位,不論其職稱,凡任滿一學期,經考核表現優良者得2分。 社團幹部認證需檢附社團教師推薦書、參與社團活動證明或其他佐證資料,提請學校承辦該社團業務之處室核定資格。 經學校認證之社團幹部於申請免試入學時,須於「國中學生生涯輔導紀錄手冊」登錄,並檢附承辦處室開立之證明,方能列入積分採計。

45 注意事項 同一名學生每學期可同時採計班級幹部、自治市幹部和社團幹部之積分,惟幹部積分三年累計最高得4分,超出之積分不得併入志願服務或其他多元學習表現項目。 同一事蹟不得重複採計積分。已獲採計「服務學習幹部積分」之事蹟,雖可另以記功嘉獎獎勵之,但該次記功嘉獎之積分,於「品德表現」項下不得重複採計。

46 志願服務的執行方式1/4 (一)服務學習認證:由本府教育局設計認證單格式及學習服務時數認證單統一認證機制。

47 志願服務的執行方式2/4 (二)學生斟酌時間和能力選擇參與下列各項活動,並應事先徵詢老師及家長同意,務必在無安全疑慮下參與志願服務學習活動。校外之志工服務不要單獨前往,最好由家長陪同或多人進行。 1.校內志工認證:由國中學校認證。 (1)交通類:交通服務、糾察等。 (2)環保類:全校性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環保尖兵等。 (3)學術類:與教學相關服務志工,如圖書、實驗室、體育器材管理志工等。 (4)典儀類:司儀、值星、旗手等。 (5)其他類:經學校核可之全校性志工。

48 志願服務的執行方式3/4 2.校外志工認證:由政府機關學校或依人民團體法登記立案者提供服務經歷認定文件。
(1)關懷服務弱勢族群:養老院、醫院、育幼院等機構之服務。 (2)政府機關學校或公益團體舉辦之非政治、商業、營利且無給酬勞之服務。 (3)各社區或公益單位長期或臨時招募之志工。 a.公部門(教育局於1月中旬公布於網站)。 b.270多個機構,由國中端和在地機構聯絡並經教育局審核後成為合作的單位。 c.鄰近的高中職、國中或國小。 (三)辦理時間:以社團活動時間、假日、課餘或其他適當時間進行服務,利用課堂時間所進行之服務不列入服務學習認證(除特殊狀況經學校認可)。

49 志願服務的執行方式4/4 (四)認證的方式:服務活動需符合志願服務學習之精神方可認證,如不清楚那些單位及服務可認證,請事前至學務處詢問。
1.校內服務工作完成後需經導師、組長、主任及校長簽章認證 (已有記獎勵之服務工作及改過銷過之服務不得登錄時數,如班級幹部、社團幹部、校隊等,但如為額外性之工作則可登錄)。 2.校外由各單位或機構等登載時數並蓋章後送學校學務處登錄確認。 (五)認證時數:服務滿1小時以1小時登錄;服務滿半小時以0.5小時登錄,得累計。

50 才藝表現 (5分) 個人賽: 全縣:第1名6分/第2名5分/第3名4分/第4名3分。
區域性(3縣市以上):第1名7分/第2名6分/第3名5分/第4名4分/第5名3分。 全國:第1名8分/第2名7分/第3名6分/第4名5分/第5名4分/第6名3分。 國際性:第1名10分/第2名9分/第3名8分/第4名7分/第5名6分/第6名5分。 團體賽:依個人賽積分折半計算。

51 體適能(6分) 各單項包括肌耐力、柔軟度、瞬發力、心肺耐力等,單項門檻達標準者得6分。

52 肌耐力: 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

53 瞬發力:立定跳遠 心肺耐力:跑走 女生800公尺 男生1600公尺

54 體適能檢測成績參照本部民國101年公布之體適能常模,依不同性別及年齡,各單項檢測成績門檻標準如下
項 目 男生 女生 13歲 14歲 15歲 16歲 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次) 29 30 32 33 23 22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 (公分) 18 24 25 瞬發力:立定跳遠 148 165 175 180 120 122 125 127 心肺耐力:800(女)/1600(男)公尺跑走 (秒) 676 659 619 578 316 323 320 311

55 計分原則: (一)身心障礙學生、重大傷病及體弱學生之計分:
持有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定為身心障礙學生之證明,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者,或持有公立醫院證明為重大傷病、體弱學生,考量學生身心發展差異及就學權益,比照門檻標準,予以計分。 (二)其他:由學生說明原因,經學校組成專責小組認定確屬不宜檢測之學生,比照門檻標準,予以計分。

56 八年級的採計認定 對學生有利的條件認定,從七年級就開始採計,例如:獎勵(記功、嘉獎)、幹部、志工服務時數等;對學生不利的條件認定從八年級開始採計,例如:健體、綜合及藝術與人文的在校成績、記過等。 今年七年級的學生則全部都進行採計。

57 教育會考表現(30分) 精熟(6分) 基礎(4分) 待加強(2分) PS:單科上限6分,五科上限30分

58 一、由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國中教育會考成績積分進行加總,依學生之總積分進行比序
比序順序 一、由適性輔導、多元學習表現、國中教育會考成績積分進行加總,依學生之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一順次 二、低收入戶學生優先 第二順次 三、依適性輔導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三順次

59 比序順序 四、依多元學習表現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四順次 五、依教育會考總積分,進行比序 第五順次 六、依志願序,進行比序 第六順次

60 比序順序 七、依教育會考國文、數學、英語、社會、自然會考積分,進行比序
第七順次 八、如經過上述比序順次,總分仍相同,由免試入學委員會採電腦隨機抽籤決定 第八順次

61 2.特色招生 Who What How 編班 特色招生的學校  明星學校 通過認證之優質高中高職 或評鑑優良之五專
為落實因材施教與適性揚才, 學校規劃具特色課程。 How 學校提出特色課程及招生申請、經主管機關審查、核定 103年1月公告特色招生簡章 編班 編班方式經核定後,公告於招生簡章中 優質高中認證原則:經嚴謹、專業的認證,依評鑑指標達80分以上。 特色招生的學校  明星學校 61 61

62 2.特色招生 特色招生規劃內容 人才培育、適性發展、適性揚才等所設的入學管道
以班(科、組)為申請單位,測驗內容依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同一類型應同日辦理。 學校得依需求,將特色課程列為必(選)修課程,實施對象擴及全校學生 學校將特色招生成果函報主管機關備查,並對學生進行後續輔導與追蹤。 主管機關須評估特色招生對國中教學之影響 針對辦理情形不佳之學校,調整其特色招生名額。 特色招生規劃內容 62

63 (一)申請資格:桃園區認證為優質之公私立 高中、高職。 (二)由「特色招生審查會」負責審查申辦計 畫書。
桃園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一)申請資格:桃園區認證為優質之公私立 高中、高職。 (二)由「特色招生審查會」負責審查申辦計 畫書。 (三)不限於就讀或畢業於桃園區之國中生, 惟報考桃園區特色招生者,僅能參加桃 園區之分發。

64 (四)免試入學已錄取報到之學生,必須放 棄錄取資格才能參加本方案。 (五)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辦理 續招,名額不得流入其他入學管道。
桃園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四)免試入學已錄取報到之學生,必須放 棄錄取資格才能參加本方案。 (五)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不得辦理 續招,名額不得流入其他入學管道。 (六)學科考試為主,採聯合招生方式辦 理,以考試成績及學生志願作為分 發依據。

65 (七)考試內容為國文、數學、英文、社會、 自然等五學習領域,並得依各校發展 特色採加權計分。 (八)測驗題目得由負責招生學校聯合籌組
桃園區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七)考試內容為國文、數學、英文、社會、 自然等五學習領域,並得依各校發展 特色採加權計分。 (八)測驗題目得由負責招生學校聯合籌組 命題委員會命題,亦可委託測驗專責 機構命題。 測驗題目得由負責招生學校聯合籌組 命題委員會本公平、公正、專業,符 合程序與實質正義原則命題,亦可委 託測驗專責機構命題。 (十一)每位學生得就本區內高中高職選擇 學校報名。各國中應提供學生必要之 協助,辦理集體報名作業。

66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藝才班 階段:術科測驗(3、4月)分發作業(6月)
與第一次免試入學同時辦理。 免試入學及藝才班均錄取者,擇一報到入學。 高中高職藝術才能班甄選入學之學生,僅能向一區報名術科測驗及申請分發。

67 特色招生甄選入學--體育班 1.術科考試甄選入學 (6月) 階段:
2.學校未招滿之特色招生名額,得於主管機關規定之期間內辦理續招(第二次免試入學辦理以前) 3.未錄取者參加第二次免試入學或第二次續招 參加高中高職體育班甄選入學之學生不受免試就學區限制,學生得跨區報名。

68 國中技藝技能優良學生甄審入學 辦理方式:納入第一次免試入學作業辦理。 志願選填:每名學生以單一選科、志願多校為原則。
資格條件:參加技藝技能競賽、科學展覽績優者, 或國中應屆畢(結)業生技藝教育課程成 績優良者。 分發方式:依總積分高低順序及志願順序分發相關職 業群科就讀;同分者,參酌各招生區免試 入學超額比序條件積分對照表高低順序分 發。 錄取名額:國立學校每班內含二名,私立學校每班外 加二名。 68

69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 參加適性輔導安置:依據安置作業原則辦理(每年3、4月) 錄取報到入學 參加適性輔導安置安置後報到入學
參加適性輔導安置後,得依其志願自由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如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均未獲錄取,則可回歸原安置學校 錄取報到入學 未錄取回歸保留之安置名額

70 身心障礙學生適性輔導安置 未參加適性輔導安置:得直接參加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
如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均未獲錄取,又未參加適性輔導安置者,則可申請餘額安置(本項安置名額係經前項安置學生放棄後餘額,非另外協調學校開放之外加缺額)。 參加免試入學之優待措施:招生額滿之學校應外加2%名額 參加特色招生之優待措施:成績總分加25%,外加2%名額 錄取報到入學 未錄取得個案申請餘額安置

71 原住民等特種生 免試入學 先同一般生比序。 特色招生: 考試以加分優待,但以外加名額不占一般生名額的方式辦理,至多只增該校招生額度的2%。
免試入學 先同一般生比序。 錄取  報到入學 未錄取  就額外增加的名額 (2%)錄取; 如同身分的特種生超額,另採比序競爭。 特色招生: 考試以加分優待,但以外加名額不占一般生名額的方式辦理,至多只增該校招生額度的2%。

72 實用技能學程輔導分發作業 免試入學 依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免試就學區成立分 區小組,辦理輔導分發 。 招生方式
以免試方式為之,採志願序分發,於每年6月30日前完成 報名人數未超過學校招生名額-全額錄取 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名額-依分發及比序項目錄取 比序項目: 1.曾選習國中技藝教育 2.參加國中技藝競賽或成果展獲獎者 3.國中技藝教育職群綜合表現積分 4.家戶年所得高低:低者優先 各科班於分發學生報到後,如仍有缺額,由各校自行辦理招生

73 五專招生學校-校校有特色 ◎校校提供免試入學名額: 1.五專招生學校現有42校, 總招生名額約2萬名。 2.每校均提供免試入學招生
 1.五專招生學校現有42校,  總招生名額約2萬名。 2.每校均提供免試入學招生 名額,103學年度預計提 供約1萬5,000名。 ◎五專學制特色: 1.類科多元  2.強調「務實致用」  3.兼顧升學與就業  4.定期評鑑,確保品質 ◎五專學校及類科等資訊可至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網站 ( 查詢。

74 五專免試入學作業規劃 一、五專免試就學區為全國一區:考量五專招生學校分散 性及類科特殊等因素,免試就學區為全國一區。
二、逐年提高免試入學招生名額: 三、五專學校應組成聯合免試入學招生委員會,共同規劃 免試入學推動事宜。 四、學生得同時報名北、中、南各一所五專招生學校,惟 應僅得擇其中一所五專學校參加現場登記分發報到。 五、報名人數未超過該校(科、班、組)核定招生名額,全 額錄取。超額處理則依據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進行 比序,積分高者優先取得分發資格。 六、如積分完全相同並經同分比序後仍同分同序,則採抽 籤方式決定分發順序。 學年度 100 101 102 103 免試入學比率 35% 55% 65% 75%

75 五專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參考項目一覽表 項目 現況概述 積分最高分數 扶助弱勢 協助經濟弱勢(中低收入戶)學生或特殊境遇學生之升學機會。 2
均衡學習 國中健康與體育、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三領域成績及格。 6 多元學習 表現 1.日常生活行為表現評量:學生出缺席情形、已銷過後之獎懲紀錄等。 4 2.體適能:檢測項目有柔軟度(坐姿體前彎)、肌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瞬發力(立定跳遠)、心肺耐力(800/1600公尺跑走)等4項。 5 3.服務學習: (1)國中期間參加志工服務、社區服務或表演等。 (2)國中期間擔任班級幹部或社團幹部等。 7 4.競賽:國中期間參與競賽,依競賽之層級給與不同的加分(國家代表隊、全國性、縣市、國際發明展等)。 5.技藝優良:技術士證照、技藝教育學程。 適性輔導 報名學校(科、組)是否與「生涯發展規劃書」中「輔導小組建議」相符。 教育會考 1.國中教育會考評量科目為國文(含寫作測驗)、數學、英語、自然及社會5科,各科分為精熟、基礎及待加強3等級;寫作測驗分為1至6級分。 2.若採計國中教育會考(國文、數學、英語、自然及社會)所占比重不得超過三分之一;若採加權計分,亦不得超過總積分三分之一。 15 其他 授權各五專學校依學校特色發展及課程需求訂定之,並確實評估其比序條件操作之可能性,且其性質不能與前開各項比序項目相同。另計分比重不得超過1/10,若有加權計分時亦同。

76 五專特色招生作業規劃 一、招生類別: (一)考試分發入學:五專為全國一區。
(二)甄選入學: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或職業相關類科由本部視實際需要擬定。 二、名額比率: (一)招生名額比率以五專招生學校當學年度總核定招生名額25%為上限。 (二)經核定採特色招生之學校,除藝術才能班經本部同意者得續招外,其餘招生缺額不得辦理續招,亦不得流用其他招生管道。 三、申辦方式: 招生學校科組經本部審核具有其特色及辦學優質之五專招生學校,始得依據本部所訂「五專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提出申辦,經本部審查核定後始得辦理。

77 五專特色招生辦理方式 甄選入學 考試分發入學 招生類科 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或職業相關類科 招生學校科組經教育部審核具有
其特色及辦學優質之五專學校 辦理時間 與免試入學同時辦理 於免試入學後辦理 考試內容 依學校所申辦之特色課程內容,設計術科考科數目及計分方式。 依學校所申辦之特色課程內容規劃學科測驗,得就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五科擇科測驗或加權計分。 考試日期 同一類型同日辦理。 招生方式 聯合辦理為原則,除學校科組或考科較特殊,無法採聯合招生辦理或經教育部同意者,方得辦理單獨招生。 命題單位 學校組成特色招生委員會,本公平、公正與專業性,並符合程序與實質正義之原則命題,或委託測驗專責機構協助。 分發方式 依自辦或聯合辦理之表演、術科測驗分數及學生志願作為入學依據。 以指定之學科測驗成績及學生志願作為入學依據。 後續名額 藝術才能班經教育部同意得辦理續招,惟須於考試分發入學前辦理完畢。 不得續招、不得流用。

78 五專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推動重要時程 年度 月份 工作項目 101 3 發布五專免試入學作業要點訂定及報備查原則 4
1.發布「五專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2.五專聯合免試入學招生委員會發布五專免試入學作業要點 6 向教師、家長辦理免試入學說明會,說明五專辦理方式。 9~12 模擬免試入學作業流程,規劃免試入學相關事宜 102 學校提出103學年度特色招生申辦計畫書 8 1.公告各校免試入學比序條件 2.召開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查申辦計畫書。 10 1.公告各校免試入學名額 2.公告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名單及名額 103 1 公布各校免試入學招生簡章 公布辦理特色招生學校之招生簡章 辦理免試入學招生事宜 7 辦理特色招生事宜 檢討103學年度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辦理情形

79 參加高中高職五專轉銜機制進入適性學校(班級)
報到入學 報到入學 高中高職五專 在學階段 高中高職五專學生 Y 接受適性教育 適性 參加高中高職五專轉銜機制進入適性學校(班級) 參加下一階段入學考試 或就業 N 各校皆可辦理特色課程 於學生入學後進行分班事宜 79 79 79

80 「校校優質化、區域均質化」 「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
三、確保高中職端學習品質 (一)高中職優質化 –目標 「校校優質化、區域均質化」 「家長安心選、學生就近讀」 均質 優質化 學校 評鑑 優質學校認證 優質 學校 102年3月公布優質學校名單 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 103學年度,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 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1.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預估於103學年度時,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2. 101年8月至102年7月,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課程支持」、「教師學習」、「學生素養」及「校園服務」等四大面向,協調區域內各大學支援1至多個方案。 3.6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59所大學協助107所高中精進高中優質化。 80

81 三、確保高中職端學習品質 (一)高中職優質化—精進措施 國中 大專校院 高職 課程教學 師資設備 產業特色 生涯進路 高中 課程支持
社區高中職 均質化 適性課 程發展 教育資源共享 特色課程創新 就近入學落實 十二年國民 基本教育 國中 高職 優質化 高中 優質化 大專校院 高職 課程教學 師資設備 產業特色 生涯進路 高中 課程支持 教師學習 學生素養 校園服務 1.區域足額優質學校,提供充分就學機會—預估於103學年度時,各免試就學區優質高中、高職可提供國中畢業生100%以上之就學機會。 2. 101年8月至102年7月,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以「課程支持」、「教師學習」、「學生素養」及「校園服務」等四大面向,協調區域內各大學支援1至多個方案。 3.6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59所大學協助107所高中精進高中優質化。 大專校院協助高中職優質精進計畫 81 81

82 (二)課程 (二)課程統整 101年10月完成高中高職 實施特色課程具體方案
102年3月前完成高職化工群、商管群、動力機械群課綱微調,並請高中數學課綱微調應兼顧高職課綱章節順序。 102年7月底前完成微調現行普通高級中學自然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及基礎地球科學)課程綱要、數學課程綱要及相關配套措施。 (二)課程 建置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 1.行政院 院臺教字第 號函核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配套措施子計畫「建置十二年一貫課程體系方案」。核心理念:建置以「課程縱向連貫與橫向統整」、「培養核心素養」為核心理念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 。 2.本部於93年完成「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指引」及在95年發布「中小學一貫課程體系參考指引」,完成第一波中小學課程之連貫與統整。 3.為因應103學年度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需要,本部責請國家教育研究院以現行課程綱要及相關法規為基礎,101年10月完成高中高職實施特色課程具體方案。 4.另在不變動現行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總綱的前提下,以103學年度高一新生為適用對象,由國家教育研究院負責協調相關學科中心及相關學者,研議微調現行普通高級中學自然領域(生物、物理、化學及基礎地球科學)課程綱要、數學課程綱要及相關配套措施,以改善教學問題,原則在102年7月底前循行政程序完成修訂發布事宜。 5.預定102年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指引,103年完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105年完成各教育階段之各領域/學科/群科課程綱要及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實踐的支持系統 。 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諮詢會設有課程與教學組,會適時徵詢並納入各界意見。 105年完成中小學課程綱要及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 實踐的支持系統。 82

83 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申請適性轉學、 班實施計畫
(三)高中職適性發展 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轉學(科) 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要點 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申請適性轉學、 班實施計畫 1.各校學生因個人學習需求欲辦理轉學或轉科者,學校應依據「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要點」規定辦理。 2.為落實時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入學及適性揚才之核心理念,提供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特殊個案適性轉學,並配合學生性向、興趣及適性發展需要,刻正研議「高中高職及五專學生申請適性轉學、班實施計畫」。 83 83

84 參、大專院校入學 多元入學管道 大學 科技大學 大學繁星(在校成績) 技職繁星(在校成績) 甄選入學 技優保送(不計在校及統測成績)
(學測、備審資料、面試) 技優保送(不計在校及統測成績) 技優甄審 分發入學(指考成績) 甄選入學(統測加備審資料) 分發入學(統測成績)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84

85 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 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參、大專院校入學 大學繁星 各國立大學提高繁星招生比率,從102年的10%逐年增加, 106年增至15%。 技職繁星 每年提供2,000名以上國立及績優私立科技校院招生名額。 落實全國各地高職校校等值、校校有繁星。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學生預計於106年要進入大學,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教育部已啟動大學選才調整研議機制, 預定於103年公告研議結果。 85

86 參、大專院校入學 因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大學招生制度調整方案 規劃調整方向 考量高中教、學與大學招、考之關係,擬定調整方向如下:
規劃辦理期程 時間 預定工作項目 101年7月-10月 透過大學多元入學工作圈會議研商,擬定規劃從招生制度、入學考試及不同管道入學學生之大學表現等方向進行分析 101年11月- 102年8月 因應社會、教育環境趨勢變化,進行大學各招生管道及考試的分析 102年9月 完成調整方案初步規劃草案 102年10月- 103年2月 透過公聽會、座談會、研討會及民意調查大規模蒐集各界意見 103年3月-7月 依據各界回饋意見修正調整方案 103年8月前 公布大學各招生制度調整方案 大學招生制度調整方案 大學入學考試調整方案 不同管道入學之學生在大學表現研究

87 肆、相關措施公告時程 時間 工作項目 102年3月 公布認證優質學校名單 102年6月 公布特色招生計畫之核定 102年7月 公布共同就學區
103年1月 公布特色招生簡章 87 87

88 88 88 88

89 桃園區入學方式重要工作日程表 時間 工作項目 101年 4月 公告桃園區高中高職免試入學作業要點及高中高職特色招生核定作業要點 101年
5至9月 辦理免試入學及特色招生說明會,向教師、家長說明辦理方式 101年 7月 訂定桃園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服務學習」採計原則 8至12月 辦理免試模擬作業,建置選填志願資訊平臺,持續規劃作業流程等細節 101年 11月 成立桃園區優質高中職認證審查會,擬訂認證基準、辦理流程

90 101年 11月 成立桃園區特色招生審查會,預定規劃特色招生審查內容、流程及相關表件 102年 3月 1.公布認證優質或評鑑優良學校名單。 2.公布特色招生測驗命題單位、科目、難度、 示例等。 102年3月 學校提出特色課程規劃及特色招生申請。 102年 4~5月 審查學校特色課程及特色招生申請書。 102年 6~7月 組成聯合招生委員會規劃特色招生試務,含測驗時間、試場、闈場、印製卷、准考證、成績單等。 102年 8月 公告辦理特色招生之學校及名額、測驗內容及辦理方式。 103年1月 公布特色招生簡章。

91 給家長的建議 學校未來努力的方向 加強推廣閱讀習慣 多元評量 增加教育體驗機會
與社區鄰近特色高中職學校結合,形成「特色課程策略聯盟」,讓高中端的師資、設備等各校資源,引入學校「協同教學」或協助「社團課程」,活化國中學校特色

92 1.透過生涯規劃建議書,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向或優勢能力。 2.善用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及國中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適性揚才-重視學生適性輔導 1.透過生涯規劃建議書,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向或優勢能力。 2.善用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及國中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3.參與技職參訪活動,認識桃園區各高中職及五專,多元參與性向探索課程。 4.依據學生三年的學習情形、會考成績及相關檔案協助學生選填志願。 92

93 給國一、國二同學的10個建議 認真讀書!不管升學制度怎麼變,基本學力 不能少。 跟隨老師的步調,均衡學習,健康生活。
與其斤斤計較考試分數,不如開展視野,累 積真正的實力。 培養閱讀的習慣,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切學習 的基礎。 品格第一,國中三年為自己保持良好的行為 紀錄。

94 給國一、國二同學的10個建議 積極參加課外活動、社團活動,從中探索自己的 興趣、性向。 心中有人,眼中有事,服務別人就是成就自己。
及早了解未來的升學管道,並累積對自己有利的 資歷。 生涯檔案、生涯輔導紀錄手冊是保存升學佐證資 料的好幫手。 未來的路無限寬廣,有目標就有希望,永遠保持 追求夢想的勇氣和熱情!

95 國中生該如何準備免試或特色的選擇? 準備篇 了解環境變化—寧當雞頭、不從眾 看懂大學招生變化 社會需求變化 高中職機會與資源重組
看懂大學招生變化 社會需求變化 高中職機會與資源重組 明白免學費與擴大繁星後的機會與資源重組 認清自己優勢—參酌生涯規劃建議書了解性向或優勢能力 正常進行各領域學習—不過度反複高壓學習 多元參與性向探索課程與社團、 正確解讀性向測驗 堅信與勇敢選擇—認清自己,勇敢選擇, 就能有好機會 敢選擇次一、二個志願的學校或離家近、條件符合學校 高中是進路,高職有藍天,五專一樣好 再熱門的學校都可能遇到有不對味的老師, 再不熱門的學校都可能遇到很合適的貴人 準備篇

96 後續工作 入學方式 宣導 辦理國中校長、主任、行政人員研習 各國中持續宣導,加強對教師、家長的宣導
進行模擬作業,透過相關數據之實際演練,檢視免試入學超額處理方式及特色招生辦理流程之合宜性 建置資訊平台或報名系統,公布各校免試入學或特色生名額。 召開特色招生審查會,審核學校申辦特色招生計畫書 宣導 辦理國中校長、主任、行政人員研習 各國中持續宣導,加強對教師、家長的宣導 96

97 伍、諮詢網絡 桃園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推動專區

98 十二年國教最新消息不漏接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專網 http://12basic.edu.tw/
Hold住夢想停看聽,共75集,每天晚間8點在華視 數位頻道及中華電信MOD CH55台播出。 隨選隨看: 1.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主題網頁 2.Youtube 3.華視網站 4.國家教育研究院「愛學網」

99 伍、諮詢專線 桃園區各國中教務處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 03-3396636 (03)3322101#7521
桃園縣政府教育局 (03) #7521 連江縣政府教育局 #21、 #24 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地方宣導團團員每3~4個學校有一位負責的宣導團員 教育部免付費諮詢專線 技專校院招生策進總會 #16

100 陸、結語 教育是 一座山給它翠綠 一條河給它寬闊 一片稻田給它豐收 無怨無悔不必回頭
教育是 一座山給它翠綠 一條河給它寬闊 一片稻田給它豐收 無怨無悔不必回頭 面對入學方式的變革,鼓勵孩子做好準備,把握機會,讓學生適性發展、揮灑屬於自己的天空。期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培育出更多不同領域的菁英!

101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

102 柒、宣導結果評估 一、我對本區入學方式流程已瞭解。 二、我對本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已瞭解。
請就以下說明,舉手表示認同度: 1.同意; 2.尚可; 3.不同意。 一、我對本區入學方式流程已瞭解。 二、我對本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已瞭解。 三、我會在102年6月主動瞭解本區特色招生規定 ,以幫助孩子升學。 四、我對於如何協助孩子未來入學準備已有方向。 五、我知道本區及本校入學方式諮詢專線及 十二年國教專屬網站(頁)。 六、經由這次宣導,我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Download pp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入學方式」宣導講綱 中壢國中 校長 羅新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