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古代刺法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古代刺法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古代刺法概述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内经》、《难经》论刺法 第二节 历代医著论刺法

3 第一节 《内经》、《难经》论刺法 一、《内经》论刺法 九刺法 是对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采取相应的刺法。 十二刺
是一种针对十二经病变的多种刺法。 五刺法 是以五藏应合皮、脉、筋、肉、骨等五 体的五种刺法。 三刺法 是一种将皮内、皮下、分肉间分为浅、 中、深三个层次的刺法。

4 《灵枢·官针》九刺总结表 名 称 刺 法 取 刺 部 位 输刺 刺诸经荥输、藏输 取荥穴、输穴、背俞穴 远道刺 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 上病下取 经刺 刺大经之结络经分 刺大经 络刺 刺小络之血脉 刺血络 分刺 刺分肉之间 刺肌肉 大写刺 刺大脓以铍针 外症引流、排脓、泻水 毛刺 刺浮痹于皮肤 浅刺于皮肤之上 巨刺 左取右,右取左 左右交叉,点对点取穴 焠刺 刺燔针则取痹 针烧红后刺入,随痛处取穴

5

6

7 《灵枢·官针》十二刺简表 名 称 刺 法 主 治 偶刺 一刺前(胸腹),一刺后(背),直对病所 心痹 报刺 进针后不即出,以左手随痛处按之,再刺 游走性疼痛 恢刺 刺筋傍,再作多向刺,并活动关节 筋痹 齐刺 三针同用,正入1针,傍入2针 寒痹之小深者 扬刺 五针同用,正入1针,傍入4针 寒痹之广大者 直针刺 提起皮肤沿皮刺 寒痹之浅者 输刺 直入直出,针入深而缓退之 气盛而热者 短刺 近骨刺,稍摇深入之 骨痹 浮刺 傍入针而浮之 肌肤急而寒者 阴刺 并刺人体左右两侧穴位 寒痹 傍针刺 正刺1针,傍刺1针 留痹久居者 赞刺 直入直出,多针而浅,出其血 痈肿

8 《灵枢·官针》“五刺”表 名 称 刺 法 针刺部位 内应脏腑 半 刺 浅刺、疾出,以取皮气 皮毛 肺 豹文刺 多针散刺出血血 脉 心 关 刺 刺在关节附近肌腱上 筋腱 肝 合谷刺 一针多向,刺分肉间 肌肉 脾 输 刺 直入直出,深达于骨 骨骼 肾

9 《灵枢·官针》之三种“输刺”鉴别 刺法归类 刺 法 适 应 证 针对范围 九刺 取病经的荥、输穴和 五脏病 属于配穴方法 相关背俞穴
刺法归类 刺 法 适 应 证 针对范围 九刺 取病经的荥、输穴和 五脏病 属于配穴方法 相关背俞穴 十二刺 直入直出,针入深而 热病 针对疾病性质 缓退之 五刺 直入直出,深内之至 骨痹 针对组织病变

10 《内经》刺法小结 选穴类: 输刺(九刺)、远道刺、巨刺、偶刺、阴刺。 浅刺类:毛刺、扬刺、直针刺、浮刺、半刺 深刺类:输刺(十二刺)、短刺、输刺(五刺) 多向刺类:恢刺、合谷刺 刺法类 放血排脓类:络刺、赞刺、豹纹刺、大写刺

11 1.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2.春刺井,夏刺荥,季 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二、《难经》论刺法 (一)强调押手的作用 (二)刺法结合腧穴特性 (三)刺法合于四时 (四)营卫补泻法 1.补母泻子法 .泻井刺荥法 1.春夏刺浅,秋冬刺深 .春刺井,夏刺荥,季 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

12 第二节 历代医著论刺法 一、论进出针手法 二、单式针刺手法 三、复式针刺手法 四、杨氏针法 五、透穴刺法

13 一、论进出针手法 何若愚手法要点 进针 迅速刺入皮下,缓慢进入所需深度。可以准确掌握 针刺深度;不致于刺伤肌肉、肌腱和骨骼等组织。 出针 将针缓慢提至皮下,迅速拔针。可以减轻滞针、弯 针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窦汉卿手法要点 左右手配合进针 “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 入,不痛之因。” 随咳进针 转移患者对针刺的注意力,减轻或消除毫针刺入 皮肤时的疼痛。

14 二、单式针刺手法 揣 :揣摸探明穴位 爪 :用指甲掐切穴位 切:指甲垂直于穴位之上作切按动作 指持:指右手持针于穴位之上 进:从皮下进入到一定深度 循 :指腹在穴位所在的经脉线路上下抚摩 摄 :沿所刺穴位之经脉之上下进行提、捏、抓、掐 搓 :用拇、食指作单向一捻一放的动作 捻 :用手指一前一后转动 盘 :将针柄作圆圈形盘转

15 弹 :用手指弹动针柄 摇 :摇动针体 按 :将针下插少许 提 :将针上提少许 努 :拇指捏住针柄,中指按压拨动针身 退 :从深部退至皮下出针的方法 动 :在留针时活动其针 留 :在退针外出,针尖到达皮下时,应留针片刻方出针 拔 :将针尖退至皮下拔出 扪:用手指按压针孔

16 教学参考 三、复式针刺手法 (一)飞经走气法
飞经走气是徐凤《金针赋》中催行经气的一些针刺手法。有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适用于气血壅滞,经络不通,或关节附近针刺不得气的情况。目的在于接气通经,促使针感通过关节直达病所。 (二)治病八法 《金针赋》记载的“治病八法”计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之诀与龙虎交战、留气、抽添等八种。是针灸补泻的主要内容。由于手法步骤较多、十分复杂,故对操作规定了一定的次数,以便学者掌握应用:即分别以阳数九和阴数六作为基数,一般情况下,补法用阳数九,泻法用阴数六。 教学参考

17 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使针尖刺向病所,再将针尾作左右摆动或结合下按动作,有如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般,以推动经气向远端传导。
飞经走气法 青龙摆尾 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使针尖刺向病所,再将针尾作左右摆动或结合下按动作,有如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般,以推动经气向远端传导。

18 将针直刺达于一定深度(地部),得气后将针快速左右摇动,如
飞经走气法 白虎摇头 将针直刺达于一定深度(地部),得气后将针快速左右摇动,如 手摇铃一般,一边摇动,一边提针,以推动经气;与此同时,用左手手指按压于所针腧穴与病所相反之一端,这样可使经气更易向病所一端传导,直达病所。

19 飞经走气法 苍龟探穴 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调整针尖方向,向上、下、左、右作多向透刺,其状极似苍龟入土探穴的“钻剔”动作。目的是寻找最佳气感点,有通行经气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用来加大刺激量以增加气感。

20 飞经走气法 赤凤迎源 先将针纳入组织深层(地部),再提到浅层(天部),得气后再进入中层(人部),进行上下、左右的提插,捻转动作,手指一捻一放,有如凤凰展翅,“四围飞旋”(《金针赋》),此法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21 治病八法 烧山火 操作:将穴位的深度分成浅、中、深三层或者浅、深两层,行针先浅后深,每部行紧按慢提(或用捻转)九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可以引起温热感,故称为“烧山火”。 适应症:顽麻冷痹一类虚寒证。

22 治病八法 透天凉 操作:将穴位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或浅、深两层,行针先深后浅,每部行紧提慢按六数,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可以引起针下清凉感,故称为“透天凉”。 适应症:肌热骨蒸等热证。

23 操作:先在浅部运针,紧按慢提九数,以行补法;觉微热后,再将针纳入深部,行紧提慢按六数,以行泻法。
治病八法 阳中隐阴 操作:先在浅部运针,紧按慢提九数,以行补法;觉微热后,再将针纳入深部,行紧提慢按六数,以行泻法。 适应症:是一种先补后泻的手法。用于先寒后热证。

24 操作:先在深部运针,紧提慢按六数,以行泻法;再退至浅层,紧按慢提九数,以行补法。 适应症:是一种先泻后补的手法。用于先热后寒证。
治病八法 阴中隐阳 操作:先在深部运针,紧提慢按六数,以行泻法;再退至浅层,紧按慢提九数,以行补法。 适应症:是一种先泻后补的手法。用于先热后寒证。

25 治病八法 子午捣臼 是一种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针刺手法。 操作:进针得气后,先紧按慢提九数,再紧提慢按 六数,同时结合左右捻转,反复施行。 适应症:此法能导引阴阳之气,补泻兼施,可用于 水肿、气胀等症。 龙虎交战 是一种反复交替捻转的针刺手法。 操作:进针得气后,先以左转为主,即以大指向前 用力捻转九数,再以右转为主,大指向后用 力捻转六数,反复施行。也可分浅、中、深 三部重复进行。 适应症:用于痛症。

26 治病八法 进气法 是在深层施行补法。 操作:其法是直刺进针,纳入深层,得气后行紧按慢提九数 (补法),然后,将针卧倒,针尖向上(向心),让 针下感应上行,并让患者吸气五七口,以助运气,使 针感至病所。 适应症:治疗腰背肘膝的疼痛,游走性疼痛。 留气法 是由徐疾和提插法组合而成。 。 操作:先将针刺入中层,行紧按慢提九数之补法,再将针直 插至深层,然后提针回原处,使气留针下而消积聚。 若未得气,可依法再行。 适应症:用于癥瘕。

27 治病八法 抽添法 抽,意为上提;添,意为按纳。它与纳气法类似。因用针在浅、深、上、下提插搜寻,一提再提,一按再按,故名“抽添”。 操作:其法是进针后先提插或捻转九数以促使得气,再向周 围作多向提插,然后再向下直刺按纳。 适应症:用于治疗瘫痪、半身不遂等症。

28 四、杨氏针法 (一)补针要法与泻针要法 1.进退针法 2.呼吸针法 3.撚撅法 4.担截法 (二)“平补平泻”与“大补大泻” 1.平补平泻
2.大补大泻

29 五、透穴针刺手法 概念 透穴刺是一针刺透两穴甚至多穴的特殊刺法。 特点 针刺少,刺激穴位多。 透穴刺法的方式和作用 直刺、横刺
概念 透穴刺是一针刺透两穴甚至多穴的特殊刺法。 特点 针刺少,刺激穴位多。 透穴刺法的方式和作用 直刺、横刺 1.透刺本经穴位 :多为横向透刺。此法可促进本经气血流通,提高对经脉疾病的疗效。 2.透刺邻经穴位:多为横向透刺。此法可疏通局部经气,改善局部症状。 3.透刺于表里、阴阳两经之间:多为直刺深刺,刺激量大,针感强烈,可用于调和阴阳,治疗相关表里两经的疾病,并能改善全身症状和治疗肢体远端的病症。

30 复习思考题 1、复式进针手法有哪些? 2、飞经走气四法如何操作? 3、 “烧山火”、“透天凉”如何操作? 4、说出透穴刺法的特点和方式。


Download ppt "古代刺法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