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經濟體系與資源配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經濟體系與資源配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經濟體系與資源配置

2 經濟體系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共產主義經濟制度 混合的經濟體系

3 經濟體系與資源配置 在經濟體系下,交易的工具或媒介是貨幣 貨幣提供誘因,推動資源、財貨與勞務的交易
在經濟體系裡,人們所要得到的東西或所願提供的資源,往往取決於他們所願意償付(willingness to pay)或願意接受(willingness to accept)的價格。 因此,資源的配置是由價格所決定的。

4 我們的經濟體系 財貨與勞務在產品市場中交易 生產因素在資源市場中交易 生產甚麼以及如何生產在市場中決定
家計部門在產品市場中是購買者,而在資源市場中是出售者 企業部門在產品市場中是出售者,而在產品市場中是購買者。 模型的外圈是財貨、勞務與生產因素的流動;內圈則是貨幣的流動。 政府的角色與功能在確立與保障財產權與自由交易,並且提供公共財貨與勞務。

5

6 市場經濟的效率 社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追求整體的最大福利。影響福利的因素有二: (1)社會使用其有限資源的效率;
(2)社會成員之間所得的分配。

7 效率的靜態分析 福利的最大化 Pareto最適狀況(Pareto-optimality)

8 Pareto 效率 Pareto 效率點

9 消費者的效率 交換的邊際條件 在任何兩種消費財之間的邊際替代率(MRS),在任何使用此兩種財貨的消費者之間必須相等。

10 無異曲線與預算線

11 消費者的效率 假定有二個消費者A與B,並假定僅有X與Y二個財貨。

12 財貨交換的效率 契約曲線

13 消費者效用可能域

14 生產者的效率 假定兩種生產因素為K與 L,可以用來生產兩種財貨X與Y,在一定的生產技術之下,可用等產量曲線表示生產因素與產量之間的關係。

15 生產因素組合的效率 將兩組產量曲線的切點相連接,可稱為兩財貨的契約線,契約上的各點,兩種生產因素的邊際技術替換率相等。

16 達到經濟效率的方法 任何兩種產品之間的邊際轉換率,必須等於任何消費此兩種財貨的個人,對這兩種財貨的邊際替換率。

17 社會福利函數 四項假定 1.假定只有兩個生產因素K與L,並假定其數量為固定。
2.假定此兩種生產因素,僅用來生產兩種產品X與Y,並假定生產技術為一定。 3.假定只有兩個消費者A與B,此兩個消費者僅使用此兩種產品。 4.假定社會有一福利函數存在,而此福利函數僅決定於A與B的效用指數。

18 效用可能線 社會生產可能曲線(代表社會的生產供給),與社會消費無異曲線(代表社會的消費需求),兩曲線的切點E,E點位於生產可能曲線上,表示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E點對應的產出,表示社會對X產品的生產供給等於消費需求,對Y產品的生產供給等於消費需求,E點為達到一般均衡之點。

19 對消費者而言,當產品消費的邊際替代率等於邊際效用比率等於價格比率,該消費者的效用達於最大。
在要素市場,根據邊際均等法則—邊際成本(再完全競爭下等於要素價格)等於邊際收入產出(在完全競爭下等於邊際產值),決定要素雇用量,該生產者的利潤達於最大。 在完全競爭下,每一位消費者在面對相同的產品價格下都追求最大的效用滿足;每一位生產者在面對相同的產品及要素價格下都追求最大利潤。

20 在沒有外部性存在下,完全競爭之市場均衡必然為一般均衡且使社會福利水準達於最大—即完全競爭均衡必然為柏拉圖最適化,這稱為福利經濟學的第一定理(first theorem of welfare economics)。

21 歷屆試題 請說明「柏雷圖(V. Pareto)效率 」或「柏雷圖最適狀況」的意義,並說明此一概念在不動產交易上的意義。(94年公務人員特考)

22 歷屆試題 經由價格體系達到經濟效率(economic efficiency)的要件為何?經由價格體系達成土地資源分配使用經濟效率的情形又如何?試分別說明之。(96年公務人員特考)

23 歷屆試題 對於土地資源的配置有的人認為,透過價格機能(市場機制)即可達成柏拉圖最適境界( Pareto-optimality),而不需要政府加以干預。但是,實際上政府干預土地資源配置的情況非常普遍,試分析說明其原因何在。 (92年估價師考試-第三題)

24 政府干預土地資源配置之原因: (一)外部性 (二)公共財 (三)獨占性 (四)稀少性 (五)資訊不全

25 A 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土地資源巴雷托最適化(Pareto Optimality)配置的意義?
(B)土地資源重新配置到能夠不降低他人的效用水準下,可增加任何人的效用水準。 (C)土地資源重新配置到至少 ㄧ個人的情況獲得改善,而不降低他人的效用水準。 (D)土地資源重新配置的狀況,使利得者所獲得的效益,在充分補償損失後仍有剩餘存在。 (93不動產估價師)

26 比例原則 在追求最大報酬下各種投入得生產因素的最適當比例。 在土地使用中,經營者將資本、勞力與其他生產因素投入於土地,以生產財貨的比例。
生產因素(資本、勞力)投入的多寡,會因土地使用方式與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27 報酬遞減法則

28 報酬遞減法則 當生產因素繼續投入於一個有限的固定因素時,很快就會達到邊際產出的最高點。
之後,增加的邊際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出便會減少,終致到達負的產出。

29 報酬遞減的經濟法則 賦予投入因素—成本,賦予產出因素—市場價值或價格,將報酬遞減轉換成經濟觀念。 從投入面分析 MFC=MVP 從產出面分析
AR=MR

30 生產函數與報酬遞減法則

31 投入面的生產力分析

32 空間使用的報酬遞減 高層建築的樓層數的增加,在其技術上有其極限。
路面交通的問題也是一樣,交通集約度的增加會使報酬遞減,技術的進步,往往被數量的擁擠所抵銷。最終,大眾捷運可能也有所不逮。

33 產出面的生產力分析

34 歷屆試題 試述土地收穫遞減法則的意義,及其成立的原因與其批判。(91年不動產估價師高考) 擬答: (ㄧ)意義 (二)條件 (三)成立原因
(四)批判:未考慮生產技術的提昇

35 D 受報酬遞減律限制最迅速的用地為: (A)商業用地 (B)住宅用地 (C)工業用地 (D)農業用地 (91年不動產估價師)

36 比例原則的應用 在管理決策上的應用 合理的經營區間 多重的生產函數 等邊際原則

37 等邊際原則

38 土地使用的集約度 在生產過程中,資本與勞力、管理等生產因素相對於土地的投入量。
在土地面積固定下,投入生產因素比例高,則為集約使用,投入生產因素(資本、勞力等)比例低,則為粗放使用。

39 土地使用的集約邊際與粗放邊際 集約邊際 從投入面看:MVP=MFC 從產出面看:MC=MR 粗放邊際 AC=AR;MC=MR;TR=TC

40 集約邊際與粗放邊際

41 價格與成本的變化

42 影響土地使用集約度的因素 土地使用形態 需求增加或產品價格提高 限制因素 其他因素


Download ppt "經濟體系與資源配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