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孫子兵法導論 孫子兵法十三篇 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 虛實、軍爭、九變、行軍 地形、九地、火攻.用間 孫子兵法口訣 始作謀形勢
虛爭九變行 地形九火間 孫子兵法一共是十三篇,這十三篇是:始計.作戰、謀攻、軍形、兵勢、虛實、軍爭、九變、行軍、地形、九地、火攻.用間。形成一套有系統的戰略哦術思想,因此在這裡先將各為要旨加以簡單說明,以幫助讀者瞭解孫子的軍事思想。
2
始計篇 戰爭勝負取決於戰前的籌畫 籌畫精密取勝公算大 戰前預見 計畫的方式 「五事」、「七計」為比較分析的標準 「五事」-道、天、地、將、法
「七計」-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執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決勝於廟堂之上 第一篇「始計」,是全文之首篇,主要在說明戰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尤其強調戰爭之勝負往往取決於戰前的籌畫。籌畫精密,則取勝公算大;籌畫草率,則取勝公算小,如果毫無計畫,冒冒失失就興兵作戰,則必然難逃失敗的命運。 至於計畫的方式就是以「五事」、「七計」為比較分析的標準,「五事」是:道、天、地、將、法;「七計」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執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 也就是說,在君主的施政、將帥的才能、天時地利的合適、法令制度的完善、兵眾的強弱、士卒的訓練、賞罰的公平等方面,做全盤性比較,假如我方居弱勢,即應在缺點方面力求改進,如果敵人居弱勢,即應針對其弱點上下工夫,所以勝負可以在戰前預見,因此這一章的副題訂為:決勝於廟堂之上。
3
作戰篇 戰爭對國家和人民所產生的沉重負荷 在人力和物力上均會造成嚴重的損耗 軍旅的後勤補給形成最大的困擾 速戰速決
作戰時愈快取得勝利,愈能減少自身損失獲取戰果 第二篇「作戰」,主要在說明戰爭對國家和人民所產生的沉重負荷,在人力和物力上均會造成嚴重的損耗,如果動用二十乘戰車,配置十萬大軍,到千里之外用兵作戰,每天所消耗的戰爭費用,將是非常驚人的支出。 更重要的是,軍旅的後勤補給形成最大的困擾,因為古代交通不良,運送糧食支援前方,全仗人力及獸力載運,長途跋涉,糧食都被運送的人消耗光了,往往運二十石糧草出發,只能有一石達到目的地。 因此,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經得起長時期的戰爭損耗,所以作戰時愈快取得勝利,愈能減少自身損失而獲取戰果,是故這一章的副題訂為:速戰速決。
4
謀攻篇 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 最理想的方式是不經熾烈的戰鬥而獲勝 運用謀略的方法和外交的手段,屈服敵人 不戰而屈人之兵
保持戰果,不損傷自己實力 第三篇「謀攻」,主要在說明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戰場上兵戎相見,殺伐熾烈,對任何一方均有嚴重的損失,直接影饗到國家的力量,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不經由熾烈的戰鬥而取得勝利,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運用謀略的方法和外交的手段,達到使敵人屈服的目的,這就是沒有戰場的戰鬥行為。 孫子認為,打一百次仗,勝一百次,並不是最高明的,不經由激烈戰鬥而能使敵人屈服,才是最為高明,因為就取得勝利的結果而言,是一樣的,前者須經過慘烈的搏殺,自身必有重大損失,而後者既可保持戰果,又沒有損傷自己的實力, 所以是用兵的最高明境界。故此這一章的副題訂為:不戰而屈人之兵。
5
軍形篇 軍事上勝利勢態之形成 挖掘對方弱點,隱藏自己弱點 在政、軍、經、心完成充分準備,奠定絕對優勢基礎 勝兵先勝
力求萬全、無懈可擊、制敵機先 第四篇「軍形」,主要在說明軍事上勝利勢態之形成。兩軍對壘,雙方都儘量在我對方的弱點,同時也儘量隱藏自己的弱點,但是自己的弱點並非隱藏就能改變的,必須不斷改進校正,才能扭轉形勢,改進之道就是在政冶、軍事、經濟、精神各方面,完成充分之準備,以奠定絕對優勢之基礎。 故勝利形勢之造成,絕非一下子就可以辦到,必須從局部的、片斷的轉變中,逐漸形成全面的、整體的改變,一旦我有全面的優勢,則敵人勢必處處愛我所制,對我無可奈何。 所以在戰爭準備和戰略態勢上,應該力求其萬全,立無懈可擊之地位,使敵人找不出我的弱點,而我卻能制敵機先,因此這一章的副題訂為:勝兵先勝。
6
兵勢篇 「勢」的運用 軍旅由靜止狀態,迅速運動,形成的威力,就是「兵勢」 與「軍形」的連帶關係 「形」是預備動作,「勢」是攻擊行動 正合奇勝
戰前佈署先勝形勢 戰場指揮官,盡「奇」、「正」之變 第五篇「兵勢」,主要在說明「勢」的運用,「勢」是力量的表現,如水勢、火勢,軍旅由靜止之狀態,迅速運動,所形成的威力,就是「兵勢」。 這一篇與前面的「軍形」有連帶關係,「形」是預備動作,「勢」是攻擊行動,譬如猛鶿之擊,惡虎之搏,先斂其翼,踞其身,這就是「形」,一旦完成準備動作,虛實強弱測定,飛躍而出,一擊中的,這就是「勢」的運用。 用兵作戰,在戰前固要佈署各種先勝形勢,但是如何在戰場上使軍旅的威力發揮極致,也是克敵制勝必不可少的要件,因此戰場之指揮官,應盡其智慧,做「奇」、「正」之佈置安排,以變化莫測之手段,達到取勝敵人的目的,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正合奇勝。
7
虛實篇 作戰貴立於主動地位 避實擊虛,取敵弱點,深藏自已,不為所擊 「虛實」所在 強有力的部份和較為軟弱的部份 乘敵弱勢、用我強勢
利用種種吸引、牽制、分化手段轉移敵主力 致人而不致於人 掌握戰局 第六篇「虛實」,主要在說明作戰貴立於主動地位,避實擊虛,取敵人之弱點,同時自已的虛實則深藏不露,使敵人無懈可擊。 無論再強大的軍旅都會有強有力的部份和較為軟弱的部份,這就是「虛實」,用兵作戰一定要針對敵人虛實所在下手,切不可硬碰硬的蠻幹, 擅觀虛實之指揮官,一定乘敵人之弱勢用我之強勢,同時利用種種手段,吸引、牽制、分化、轉移敵人的主力,用我的長處制服敵人之短,這就是居於主動的地位, 我能支配敵人,而敵人不能奈我何,我能掌握戰局,而敵人只能在我預先佈署的羅網中行動,因此這一章的副題訂為:致人而不致於人。
8
軍爭篇 會戰要領 雙方態勢升高到衝突無法避免時實施手段 直接影響國家之安危存亡 以迂為直 迂迴曲折作戰路線,敵人期待最小,抵抗最弱
循「間接路線」進擊,以收奇效 第七篇「軍爭」,主要在說明會戰要領。兩軍對峙,雙方均儘其一切可能,在戰爭到來之前做種種佈署準備的工作,以期獲得絕對性優勝,當雙方對壘的態勢升高到無法避免衝突時,勢必藉會戰的手段,一分高下。 因此會戰往往是雙方傾全力相搏殺的場面,會戰得勝或失敗,可以直接影響國家之安危存亡,所以歷來兵家,無不重視會戰。 孫子認為會戰最難的就是如何化迂迴曲折之遠路為直線近路,如何化種種不利的情況為有利情況,因為迂迴曲折的作戰路線往往是敵人期待性最小,抵抗力最弱的路線,循這種「間接路線」的方式進擊,可收出奇制勝之效,因此這一章的副題訂為,以迂為直。
9
九變篇 將帥指揮軍旅應注意事項 切不能以一已好惡,任性行事 利害分辨 同時就利害之兩面比較種種情勢改孌 於利中檢討害處,做正確明智抉擇
為將之道 第八篇「九變」,主要在說明將帥指揮軍旅應注意之事項。將帥為軍旅之中樞,負作戰成敗之重任,因此切不能以一已之好惡,任性行事,最要緊的是應考慮各種狀況,做成適當的判斷,因此必須用冷靜理智的思考方式,以避免錯誤決定。 同時,對於利害之分辨,一定要仔細思量,作戰佈署運用有其長遠的一面,眼前之利,在種種情勢改孌之後,可能反成其害,而眼前之害,往往又可能變成日後之利,將帥應該於害中掌握有利因素,於利中檢討有害之處,同時就利害之兩面比較,才能做正確明智之抉擇,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為將之道。
10
行軍篇 軍旅在四種地形的用兵原則 山地、河川、沼澤、平陸 三十三種觀察敵人虛實的方法 處軍相敵
作戰時必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特性,發揮戰力 從大部隊運動徵兆探其虛實 第九篇「行軍」,主要在說明軍旅在山地、河川、沼澤、平陸等四種地形的用兵原則,以及三十三種觀察敵人虛實的方法。 古代的交通工具不發達,地形的崎嶇變化對於部隊的行進及運動自然形成極大的阻礙,因此在作戰時必須因地制宜,就各種地形之特性,充分利用,才能發揮戰力。 同時,在大部隊運動時,一定有一些無法隱藏的跡象,觀察這些跡象便可以判斷敵人的虛實,一個經驗豐富的將帥,對於敵情的研判,往往可就敵人所表現出來的徵兆,看出其優點和弱點所在。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處軍相敵。
11
地形篇 說明特殊地形利用及錯誤情形 特殊地形利用-「通、挂、支、隘、險、遠」 將帥措置失當-「走、弛、陷、崩、亂、北」 地道將任
地形利用是作戰取勝的必要條件 指揮官措置,對勝負更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十篇「地形」,主要在說明「通」、「挂」.「支」、「隘」、「險」、「遠」六種特殊地形的利用,以及將帥因措置失當,以致犯了「走」、「弛」、「陷」、「崩」、「亂」、「北」六種錯誤的情形。 作戰用兵時,時常會遇到特殊的地形,有時是為勢所迫,不得不設法通過,有時是刻意利用,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通過,但是不論為那一種原因,研究地形之險阻,計算道路之遠近,都是將帥必須做到的事,因為地形利用是作戰取勝的必要條件,不僅古代如此,近代的科學化戰爭,也是一樣的要考量地形的因素。 至於將帥指揮軍旅的各項措置,更是對勝負有決定性的影響,孫子對於將帥可能犯約六項錯誤,都是就人為方面的過失而言的,也都走由於平素訓練不夠,號令不嚴所造成的,因此軍旅的精良與否,端賴平素的教導訓練,如將帥威嚴盡失,士卒驕橫不馴,也難逃失敗的命運。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地道將任。
12
九地篇 說明九種戰略地形 「散、輕、爭、交、衢、重、圮、圍、死地」 國境內和國境外,交戰用兵原則 對戰場作戰的地形利用,作一總結、分析
選擇作戰目標 決戰地區地理形勢運用 機動,奇襲,戰場心理原則 勝敵之地、主客之道 「主兵」-交戰於國境內 「客兵」-交戰與國境外 第十一篇「九地」,主要是說明九種戰略地形:「散地」、「輕地」、「爭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圍地」、「死地」,以及交戰於國境之內和交戰於國境之外的用兵原則。 「九地」為是孫子兵法十三篇最長的一篇,計一千餘字,佔全部兵法的六分之一,也可以說是對戰場作戰的地形利用,作一總結,除對作戰目標的選擇,及決戰地區的地理形勢運用予以分析外,還說到機動原則,奇襲原則,戰場心理原則等。 至於交戰於國境內的「主兵」和交戰與國境外的「客兵」,其運用原則,孫子也做了詳盡的分析,尤其對客地作戰敘述最多,因為用兵於國境之外,所可能遭遇的困難較多,危險性也較大。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勝敵之地、主客之道。
13
火攻篇 說明以火助攻的方法 火攻運用得當,效果驚人 各方面條件配合得宜,更可舉毀滅敵人 以火佐攻 近代戰爭,強調「火力」運用
觀念上還保留「火」的聲勢和威力 第十二篇「火攻」,主要是說明以火助攻的方法。 古代作戰的防禦工事多以木、竹、籐、革等材料為主,易於引火燃燒,因此如果能利用火攻,必然會有相當效果,假使各方面的條件配合得宜,更可能一舉毀滅敵人, 自古以來,火攻就是一項有力的武器,即使近代的戰爭,也強調「火力」的運用,雖然這個「火力」之「火」不是古代的燃燒之火,但是在觀念上似乎還保留著「火」的聲勢和威力。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以火佐攻。
14
用間篇 充分運用間諜,達成知敵察敵目的 用兵作戰知已知彼的功夫 知敵之情 爭勝負於疆場,國家人民安危之所繫 用間諜詳察敵情,取得正確的情報
第十三篇「用間」,主要是說明充分運用間諜,達成知敵察敵的目的。 用兵作戰貴在知已知彼,不知己固無法度德量力,不知彼更是瞎子摸象,自塞耳目。 以舉國之力,爭勝負於疆場,這是國家人民安危之所繫,因此敵人的一舉一動都應詳為偵察,預作防範,要是做不到這一點,必然白白犧牲士卒,胡裏糊塗的打了敗仗, 用間諜去詳察敵情,取得正確的情報,對整個戰局勝負和國家存亡,實有決定性影響, 所以這一章的副題訂為:知敵之情。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