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2 孙杨800米男子游泳夺冠 日本增兵欲侵占中国钓鱼岛

3 学习目标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1.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关系怎 么样? 2.为什么 民族精神重要性?
3.怎么做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4 自学 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关 系? 4、我们怎样发扬爱国主义?

5 探究一: 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发展历程中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 这种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人倒下去了吗? 多难兴邦 历经沧桑

6 参考答案 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干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②它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它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7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答: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有继承性、稳定性。 ②中华民族精神富有创新性,实现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能够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8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核心)

9 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齐心协力、文成公主入藏
基本内涵 含义作用 事例或者成语、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歌曲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爱无疆、齐心协力、文成公主入藏 睦邻友好、热情好客、和为贵、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等 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卧薪尝胆、闻鸡起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0 团结统一 民族团结是生命线,藏独是不能得逞的。

11 贵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 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战国时,廉颇为赵国大将,蔺相如后来居上,廉颇不服,想羞辱蔺相如,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处处退让。“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为刎颈之交。 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   应联合国要求,2004年中国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的防暴警察部队。

12 (3)勤劳勇敢 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一个农业民族,其主体世代定居在中华大地上,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同牧业民族的骠悍、渔业民族的冒险、商业民族的精明相比,中华民族在辛勤劳作中,深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形成了勤劳质朴的品格。

13 自强不息的古人 周文王 司马迁 孔子 孙膑 屈原 左丘明 大禹治水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 大禹治水

14 爱国主义的诗词格言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15 时事焦点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入紧张。

16 车辆被打翻

17 青岛4S店被烧

18 理性爱国

19 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网民指出,没有什么比爱国情感更为珍贵,也没有什么比理性力量更为强大。如果把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一定可以产生无比笃定、坚韧、持续的力量。 “中国政府现在有忙不完的事,还要花很大精力安抚国民情绪。”网民“如心”呼吁,请大家响应新华社的号召“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最大的爱国”,用我们的责任感,理智地真心帮助我们的国家。 网民认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用正确的方式,正确而有效地表达爱国,才能让我们国家的利益最大化,才能使我们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获得真正的“多赢”。

20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B.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建设和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21 凡人 好事 大境界他是全国无偿献血量最多公民之一│捐出工资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爱心奇迹凝聚和谐力量.

22 当堂检测直击高考

23 A B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1.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 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③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孔子主张“和而不同”,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他把“和”视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社会的和谐。据此回答2~4题。 2.早在先秦,思想家就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反映了中华人民希望天下太平,同其他民族、国家友好相处的愿望,表现出天下一家、与人为善的博大情怀。中华民族对民族、国家利益的这种独特态度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 A.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B.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精神 C.勤劳勇敢和团结统一的精神 D.自强不息和爱好和平的精神 B

24 B A 3.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亲仁善邻”思想的有( )
3.下列内容能够体现“亲仁善邻”思想的有( ) ①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中国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④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中国。中国人天生的态度就是宽容,以礼待人并希望得到回报。假如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的国家是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希望的只是自由而不是支配。”这主要表明( ) ①中华民族以热爱和平、睦邻友好、崇尚交流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②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思想,崇尚团结、热爱和平、宽容豁达的精神受到世界的尊崇 ③中国的强大有利于世界和平,而不是威胁世界和平 ④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25 反思总结

26 作业 《红对勾》随堂自测部分习题,背诵本课知识点。

27 谢谢观看,欢迎指导


Download ppt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