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50503江昱辰 50509丁立安 50519陳加芬 50521李旻瑾 50525張書瑄 50526謝淳涵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50503江昱辰 50509丁立安 50519陳加芬 50521李旻瑾 50525張書瑄 50526謝淳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50503江昱辰 50509丁立安 50519陳加芬 50521李旻瑾 50525張書瑄 50526謝淳涵
50531林芯如

2 臺灣民主國 臺灣民主國國旗 原因:清朝被日本打敗,被迫將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人民 不願被日本人統治,發生許多感人的抗日事件與請願活 動。
臺灣民主國: 西元1894年發生「甲午戰爭」,清朝戰敗,臺灣人民為了不 被日本統治,成立「臺灣民主國」阻止日軍接收。有許多民眾奮力抵抗,由於日軍訓練精良、武器先進,臺灣仍被日本佔領。 總統:唐景崧 將軍:劉永福 臺灣民主國國旗

3 武裝的抗日活動 原因:日本統治臺灣,民眾為了反抗日本的鎮壓和官吏橫暴,發生許多的武裝抗日活動。 羅福星:組革命黨/苗栗事件
余清芳:噍吧哖事件 莫那‧魯道:霧社事件 羅福星組織革命黨企圖,反抗日本的統治,被逮捕處死葬於苗栗縣的昭忠塔。 余清芳在噍吧哖/臺南縣玉井鄉領導民眾抗日,最後未能成功。 莫那‧魯道為了反抗日本人的統治,在霧社/南投縣仁愛鄉與日軍作戰,最後不敵日軍而自殺。 羅福星 霧社事件 噍吧哖事件

4 文化與政治活動 武裝抗日漸漸平息,知識份子開始進行非武力的民主政治運動。 西元1921年,林獻堂、蔣渭水: 1.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2.發行臺灣民報 3.文化演講 4.發動請願活動 目的:批評日本的不當統治、要求成立民選的議會,決定自己 的法律財政收支。 結果: 1.開啟民眾的新思維,教育臺灣民眾 2.傳播知識,提高臺灣的文化內涵。 3.將部分官員改為民選,也開啟了臺灣的民主思潮 先民壯烈犧牲與努力下,不能改變日本統治臺灣的事實,也 展現臺灣人民保衛家園,對抗專制統治與追求自由的決心。 林獻堂:倡導設立議會,被尊為「臺灣議會之父」組團至日本請願爭取平等待遇

5 補充資料 苗栗事件 羅福星原居住於廣東,1903年18歲時隨祖父來到臺灣,定居於苗栗一堡牛欄湖莊(今苗栗縣造橋鄉豐湖村一帶),1906年又隨祖父遷回廣東,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並經常往來南洋各地,在這段時間內,羅福星接觸了革命思潮,對日後思想行動影響深遠。 1911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羅福星率領於爪哇募集的兩千多名民兵回國起義,對革命運動更加有心得,1912年,羅福星奉孫中山之命回到臺灣成立同盟會支部,籌備抗日起事,以大稻埕(今臺北市)為活動範圍進行地下抗日運動,尚往來於臺北及苗栗之間,以華民會、同盟會、三點會及革命會等集會爭取、招募更多抗日同志,主張以革命推翻日本殖民統治,結束臺灣遭受異族統治的命運。1913年於苗栗成立「抗日志士大會」,正準備計畫起事之時,臺南關帝廟、臺中東勢角、新竹大湖及南投等地亦相繼發生準備秘密起義的事件,引起臺灣總督府及日本警察關注,而導致計畫外洩,羅福星見大勢不妙,便躲避追捕,臺灣總督府立刻下令在全臺進行地毯式搜索,逮捕革命黨員、破壞革命總部。1913年12月29日羅福星在淡水被捕,同時也有千人遭到拘役。行政當局乃稱此事為「苗栗事件」,在苗栗召開臨時法庭,除了苗栗羅福星外,被捕的抗日人士尚有關帝廟李阿齊、東勢角賴來、大湖張火爐及南投陳阿榮等人,共計921人接受集中審判,羅福星等20人被判死刑。1914年3月3日,羅福星於臺北監獄受絞刑而死,年僅29歲。1953年獲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頒發褒揚令。同年在苗栗縣建成昭忠塔。

6 補充資料 西來庵事件 主腦人物為余清芳、羅俊和江定等三人,余清芳是代表臺灣人自衛本能的抗暴,又是主持統合抗日。
時間: 一九一五年五月 至 一九一六年七月 計一年二個月 臺灣人對這外來的日本統治者採行武力鎮壓、利誘欺詐等技倆產生了一波波前仆後繼,死而無悔的臺灣義民軍的反抗鬥爭。同時臺灣的青年人起了鼓勵著追求自由人權,牽引著一股澎湃的臺灣民族意識,來對抗日本殖民政府。同時國際上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國辛亥革命成功等因素,在一九一五年爆發臺灣中南部的「西來庵革命事件」,一群志在推翻日本統治並建設臺灣國,以解救臺灣同胞免受外來的統治。此事件南北串連,包括臺北、彰化、南投、嘉義與臺南等地區。它算是臺灣在中期的抗日革命戰爭中規模最大而且犧牲最慘烈的抗日革命。 臺灣民族英雄 余清芳 余清芳又名余清風、字滄浪,人皆稱他余先生,生于一八七九年十一月十六日于阿緱(屏東街),後來跟隨父母遷居臺南廳長治二圖里後鄉庄五五一號(高雄縣路竹鄉後鄉村)。六歲時上書房學漢文。因父余蝦早逝,乃在十三歲就在左營被雇傭于曾紹房的米店,不久又轉到林姓雜貨舖工作。領取低薄的薪金來奉養寡母余洪氏好。 當在十七歲時,日軍入侵臺灣,他也發揮了臺灣精神參加抗日義民軍而轉戰於臺灣南部各地。戰敗後、並利用夜間閒暇之餘,到左營的舊城公學校進修日語。自一八九九年(二十一歲)起,至一九○二年(二十四歲)之間,因懂日語之故,為日人網羅擔任臺南縣巡查補之職,分發在阿公店(岡山)支廳服務,變成了日本警察。執勤於阿公店(今之岡山)、鳳山等地的警察派出所及關帝廟區役場(區公所)。

7 補充資料 在擔位巡查補期間因言行中暴露出反日,引起日本警察的注意,而被革職。從此他就轉向在各地的食菜堂即齋堂出入,並擔任「隆平會」的書記,常利用其勸導佛教信徒,以爭取抗日的同志。 一九○八年(三○歲)又加入鹽水港「二十八宿會」的秘密結社,該社是由嘉義朴子的雜貨商丁鵬主持,丁鵬以宗教的吸力,對外宣稱他擁有奇異功能會各符法,又預言清軍將攻打臺灣,甚至說他自己已被任命為臺灣皇帝。這「二十八宿會」是帶有宗教色彩的抗日組織。日本人認為,臺灣的各種宗教行為,過於迷信,易受人操縱,是一群無業遊民的聚合地,也視同流氓。一九○九年一月,該組織被日警偵破,余清芳也因而涉嫌,被日警以「流浪者」的罪名,被拘禁在「臺東加路蘭浮浪者(流氓)收容所」。于一九一一年十月(三十三歲)才得釋放,但已渡過了二年十個月的日子。同年十二月在阿公店(岡山)當人壽保險及信託事業等的外務員,同時利用業務之便不斷宣傳抗日思想及組織同志。 後以「邱九」的名義開設「福春碾米廠」。此時余清芳結識了蘇得志(又名蘇有志,臺南縣新化鎮 ),他是大目降(臺南縣新化鎮)的望族且任職臺南廳參事。並以蘇得志為臺南市西來庵廟堂董事,遂漸深入西來庵。西來庵係五福大帝鸞堂,信徒極眾。他同時也透過蘇得志的齋友關係,再結識了大潭庄(臺南縣歸仁鄉)區長鄭利記,而後三人屢次密會于西來庵。互相傾吐反日心情,以及身為殖民地人民的悲哀。所以西來庵也就成了抗日的秘密據點。余、蘇、鄭三人議決:將藉由宗教來宣傳反日,招集志士,伺機發動抗日革命。並以修建廟宇為名義,籌募抗日經費,採購武器。如此余清芳長年所懷有抗日革命的決心乃一步步的具體化起來。

8 補充資料 霧社事件 在滿清據臺時期,臺灣的原住民擁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及管理權。他與清國劃定界線稱之為隘勇線,也就是國界之意,臺灣有十分之九的土地並非在清國統治之下,也就是在隘勇線外,以發生在一八七一年牡丹社事件為例,日本琉球宮古島五十四人被原住民殺害,日人向滿清政府交涉,滿清軍機大臣吏部尚書以「生番既屬我國化外,問罪不問罪,由貴國來裁奪」。這就是清國官方對臺灣土地的看法,這條隘勇線隨著漢人大量的移民也開始推進,但日本人來了之後局勢為之大變。 (右圖 莫那魯道中立者) 霧社地方為泰雅族賽德克亞人共有十二社的原住民同胞中,以瑪黑步(Marhebo)、勃阿倫(Balun)、合可(Hogo)、羅得福(Loutoff)、太羅萬(Taloman)、束庫(Suku)等六社為中心,並由瑪里多社酋長的莫那魯道(Monar-Dao)所領導。莫那魯道是世襲頭目,其父魯道巴伊曾多次抗日,但皆未能成功。   莫那魯道曾在一九一一年前往日本參觀,當時他發現臺灣的日本警察比不上日本本土的警察甚遠,平日恃勢凌人的態度,讓人氣憤。他在一九二○年及一九二五年有二次計畫反日,但皆不成而被日人列為「不良蕃」。到了一九三○年(昭和五年)十月二十七日終于爆發轟動世界的「霧社事件」。

9 補充資料 這即是起因日本政府為優待入山工作人員,除正式警察外,其他入山勞工日人皆一律給以警察或隘勇名義,故凡木匠、泥水匠、鐵匠、蓆匠等無不人人皆警,個個稱勇,因入山待遇高又可橫行霸道,巧取豪奪,是故日本浪人惡徒趨之若鶩。當時霧社又大興土木,九項工程進行中,匠人充斥,亦即身著警察製服之日人遍地皆是。原住民積年累月的被壓迫剝削,強制勞役、遲發工錢及日本警察誘姦山地婦女而後再把其遺棄等為導火線。莫那魯道率領山胞三百餘人,在當天早晨群起對統治者起義。分隊襲擊附近的警察分駐所十三處。同時進襲霧杜警察分室、學校、郵政局、日本人官舍等。砍殺了各地警察及霧杜公學校舉行秋季運動會的日本人一百三十六名(其中有二人是著日人服裝的臺灣人被誤殺),又殺傷了二百十五人,替同胞洩憤。泰雅族人霧社起義後即切斷各通往外地的電話線,又派一隊進攻至眉溪。山胞起義軍佔領霧杜三天,獲取武器彈藥後才退入馬赫坡溪上游馬赫坡大岩窟與日軍抗戰。 能引發原住民同胞全體一致對日本人實施屠殺,必然是常年來的受辱怨氣,見有人發難則全體不計後果大加報復。 臺北的第十三代總督.石塚英藏聞報後、驚慌不已,立即從臺北、新竹、臺中、臺南等地派遣二千餘軍警進行大報復。出動的部隊由守備隊司令鎌田彌彥少將擔任指揮官,臺中步兵第一聯隊派出二個中隊、臺南步兵第二聯隊與花蓮港分屯大隊,基隆山砲隊派出一個小隊(山砲二門,並有屏東飛第八聯隊派出飛機五架。但在深山森林裡面卻無用武之地。

10 補充資料 只能散發傳單降。于是日軍就不顧人道,乃使用飛機散佈二種毒氣,該毒氣會使及膚產生水泡,逐漸腐爛。同時再以大軍猛攻山胞居住地區、苦戰月餘而施展報復性的大屠殺、殺害了山地同胞一千餘人。同時日軍亦有戰死二十八名,負傷二十四名。到了同年十月三十一日,抗日首領莫那魯道看敵我情勢,知大勢已去,食物不足但尚可在山地狩獵,猶圖力拼至最後。但發覺平日所醃製的肉醬業已用罄,也就是最重要的必需品「鹽」無法獲得,乃勸說一家大小二十四人全部不願受辱而存活,以自縊方式死於凱璣恩(kaichion)茅屋裡,他自己也以手槍自殺之,這可歌可泣的臺灣民族英雄起義霧社事件才告終結。同時山胞知識青年花岡一郎(原名達其土諾賓) (下圖)(第一位臺灣原住民在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三日入學臺中師範學院並在一九二八年畢業。後擔任警察巡查)、及花岡二郎(畢業埔里公學校後、任警手)的二兄弟,是總督府所引以為傲的成功教育典範,但他們確也是起義事件得力的指導者,他們亦在日軍圍攻及飛機大砲轟炸之下,一郎也不讓莫那魯道專美,先殺其妻,次殺其子,然後從容自剖其腹而亡,家族十人也自殺於同一岩窟內。二郎與家眷二十餘人隨即自縊於附近山中,如此原住民同胞在呼天不應,叫地不靈下,不願受日軍凌辱而自殺者不可計數。霧社原住民經五十餘日抵抗,終告失敗,原有人口一千四百人,僅剩五百人。翌年四月,日本警察又運用分化的技倆,唆使親日的原住民加以突擊霧社,又有許多人被殺。這次事件引起世界輿論界的嚴厲批評,以一個先進的軍隊一千三百○三人、警察部隊一千三百○六人、官役人伕一千五百六十三人,總計四千一百七十二人。用最現代化殺人武器,來對付無文字未開化的原住民,並將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消滅。

11 補充資料 霧社事件後日人以蕃制蕃的方式,蠱毒不同族群的泰雅族人去殺害起義抗日的遺族,集體戮殺抗日遺族二百十四名,取回一百○一個首級,對殺人者給予獎賞並與日警拍照。其獎賞的方式為: 起義頭目之首級賞二百圓、壯丁一個一百圓、婦女三十圓、幼兒二十圓。 「霧社起義事件」結束後,又連續發生一九三一年「悲似丹事件」,一九三二年「大關山事件」及「逢阪分駐所襲擊事件」等。前仆後繼都是原住民系臺灣人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不得不採用以卵擊石的方法,奮起抗日的英勇義舉。 日人對在東部臺灣的平地山胞有一項義務苦力制度,所有東部之道路建設、鐵路敷設、日人之建築物、築港、製糖所之農場、飛機場、日人私人農場、日人住戶之清潔大掃除等等,無論公私大小之勞動,悉皆利用此項義務苦力制度,來奴役東部平地山胞,並由日警強制執行。 霧社事件發生以後,總督府隻手遮天全部加以掩飾,不欲讓人知。此時臺灣民眾黨為求案情大白卻一意加以揭發,致電日本拓務大臣、貴族院議長、內閣總理大臣、日本大眾黨、勞農黨等,電文 : 「我黨認為霧社事件係向來恣意榨取及生活上之迫害與駐在警官不正、貪戾、殘忍之處置所激發者。應從速將總督、警務局長、臺中州知事以下責任者撤職,並立即保証蕃人之生活,承認其自由,不阻礙其民族發展之政策,尤其宜趁此機會,對向來為保持官吏威嚴,放任非違亂暴,警察萬能之積弊,加以徹底的改革。」。 對日本大眾黨、勞農黨等所發的電文「我黨歡迎貴黨調查霧社事件之真相,請速派員來臺。」 民眾黨對島內則不斷報導霧社事件的新情況。由於民眾黨的揭發使霧社事件從地方問題變成政治問題,成為日本中央政界的質詢焦點。 此事件也導致臺灣總督府對民眾黨及蔣渭水視為眼中釘。如此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再檢討其原住民政策,第十三任臺灣總督石塚英藏、總務官長、臺中州知事等有關官員也不得不在國內外的壓力下,引咎辭職。

12 謝謝觀賞 工 作 人 員 負 責 50509丁立安 全部 50503江昱辰 超連結、部分修改


Download ppt "日本統治下的台灣 50503江昱辰 50509丁立安 50519陳加芬 50521李旻瑾 50525張書瑄 50526謝淳涵"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