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内蒙古景观与区划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构成)的景观。人为因素主要有文化、建筑等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内蒙古景观与区划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构成)的景观。人为因素主要有文化、建筑等因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内蒙古景观与区划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构成)的景观。人为因素主要有文化、建筑等因素。
人文景观是指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构成)的景观。人为因素主要有文化、建筑等因素。    人文景观可据古今人类成就的形式分为若干类:历史遗址、园林、建筑、民居、城市风貌、文化风貌等景观。 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并见之于形态、色彩以及其它的整体结构组合之中。 人文景观虽然是古今人类文化、生活活动的产物,但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如地质条件、地理位置等。

2 内蒙古十大人文景观乌兰夫纪念馆、成吉思汗陵、阴山岩画、巴彦淖尔秦汉长城、昭君博物院 、五塔寺、喀喇沁亲王府、美岱召、阿拉善南寺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

3 乌兰夫纪念馆   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南植物园内。是一座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巍峨建筑。  
1992年12月23日落成开馆 .

4 乌兰夫纪念馆   乌兰夫纪念馆总面积380亩,其中馆区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包括主馆、纪念广场和塑像平台、碑亭、牌楼。纪念馆展览分为序厅及六个展室、两个展廊,展示了乌兰夫同志从少年投身革命到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全过程。 序厅的正面为乌兰夫同志汉白玉坐像,背景为“美丽富饶的内蒙古大草原”巨幅画。东西两壁为四组高5.5米、宽3.5米的大型仿汉白玉浮雕,刻画了从“五·四”运动至今,在风云激荡的80多年中,中国人民尤其是内蒙古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祖国统一,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的贡献,成为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5 1923年12月在北平蒙藏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乌兰夫( ) 又名云泽。蒙古族。 1906年12月23日生于内蒙古土默特旗塔卜村。 1923年12月在北平蒙藏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9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9年回国,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组织委员、书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 1936年2月,策动在百灵庙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保安队,举行抗日武装暴动,打击日军利用蒙奸西进的部署。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内蒙古地区从事革命工作。 1946年4月领导召开解决内蒙古东、西部自治运动统一问题的会议。 1947年5月领导组建内蒙古自治政府,被选为主席。1948年1月所部改称内蒙古人民解放军,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部队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歼灭封建王公贵族的武装,解放整个内蒙古地区。同时派部队参加辽沈、平津战役。

6 整个陈列,共使用文物135件,历史照片286张,绘画9幅,文献126件。

7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是蒙古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统一蒙古诸部后于1206年被推为大汗,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即位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6年率兵南下攻西夏,次年在西夏病死。

8 “气壮山河”山门 “山”字型的建筑,犹如巨大颠峰至顶劈开,圣山如崖,壁刻粗旷豪放的13世纪蒙古文字和草原岩画,一段段史实映入眼帘。成吉思汗跃马雕像,矗立中央,英武神威,直入苍穹,显示出了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宏伟景观。

9 “铁马金帐”雕塑 依据1:1.5的比例铸造的铁马、鄂尔多(蒙古帐篷)等景观。 成吉思汗指挥百万大军,奋勇出征、统一蒙古的真实场景。 铁马金帐是世界上唯一再现成吉思汗铁骑的大型军阵。

10 亚欧广场 忽必烈进军路线图及大蒙古国疆域图 成吉思汗用他一生的时间,统一了蒙古,他的子孙继承他的衣钵,发动了三次西征,建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国”。仅有100万人口的蒙古民族,占领了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

11 蒙古历史博物馆 用蒙古文“汗”字造型的蒙古历史博物馆,外形独特,古朴美观,体现蒙古族的建筑特点,是世界上唯一收藏、展示、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分为九个展厅,用现代手法和古老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蒙古族产生至今不同时期的历史和成吉思汗的历史。 其中长达206米的《蒙古历史长卷》油画是世界上最长的油画。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汗国,他制定法律,创立蒙古文字,让贵族子女学习文化,把濒临灭亡的蒙古人从金人的奴役下解救出来,带领蒙古民族从愚昧落后走向了文明进步,不愧为蒙古人民的英雄。

12 成吉思汗中心广场

13 成吉思汗陵园 陵园因地而起整个设计简洁明快,依地势起伏分三个部分,前为大广场,沿阶而上为成吉思汗横刀立马的铜塑,最上面为陵墓。

14 成吉思汗祭典  祭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活动,简称祭成陵。 蒙古族祭奠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使之日臻完善。 现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的成吉思汗祭典,就是沿袭古代传说的祭礼。成吉思汗祭祀一般分平日祭、月祭和季祭,都有固定的日期。专项祭奠一年举行六十多次。祭品齐全,皆供整羊、圣酒和各种奶食品,并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每年阴历3月21日为春祭,祭祀规模最大、最隆重。各盟旗都派代表前往伊金霍洛成陵奉祭。

15 1、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成吉思汗陵    1、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2、天骄大营中的“天下第一包”是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   3、气壮山河是世界上最具蒙古特色的“山”字型门景。   4、铁马金帐是世界上唯一再现成吉思汗铁骑的大型军阵。   5、亚欧版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示蒙古帝国横跨亚欧的疆域图。   6、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收藏、展示、研究蒙古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7、长达206米的《蒙古历史长卷》油画是世界上最长的油画。   8、蒙古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世界上唯一以蒙古文字(汗)为造型的建筑。   9、达尔扈特人是世界上唯一近八百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的守陵人。   10、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唯一保留祭祀文化最完整的成吉思汗祭祀场所。   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16 阴山岩画  阴山岩画位于巴彦淖尔盟境内阴山之中 ,已发现约1万余幅。阴山岩画是中华民族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题材丰富,集中反映了古代狩猎游牧民族的社会生活。所画内容有各种野兽家畜、猎人狩猎、各式舞蹈、日月星辰、车辆及出行、骑士、骑士队列、人面型、人手足印、兽禽足印 、 符号文字以及反映原始宗教神灵、图腾等。 其中动物岩画居多,狩猎或与狩猎有关的画面也占有相当数量。阴山岩画作为北方草原古代文化的遗存,显示了北方游牧先民的智能和创造力。 阴山岩画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岩画中分布最为广泛,内容最为多样,艺术最为精湛的岩画,不仅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岩画,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岩画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岩画宝库。

17

18

19 巴彦淖尔秦汉长城   巴彦淖尔地处北疆,是古长城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战国明期,长城就已延伸至此。
具有代表性的是小佘太秦长城,这段长城遗址是秦始皇33年,秦国将军蒙恬所建,东起乌拉特前旗的小佘太,西至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烽燧间隔百米分布,全长240公里。 由石块垒砌,是现存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

20 昭君博物院(昭君墓)  昭君博物院座落在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昭君博物院占地面积为132000平方米,由匈奴文化博物馆、单于大帐、和亲宫、昭君宅、“藏墨苑”书画展厅组成。   匈奴文化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匈奴博物馆;单于大帐是昭君博物院的主要建筑物,其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昭君宅是将昭君故里———湖北兴山的昭君宅进行复制而建造的,同时和亲宫、“藏墨苑”书画展厅也都独具特色。

21 昭君博物院大门 连接博物院大门和昭君墓的是一条长380米,宽20米的神道,在其两侧分列二十对石像生,这些石像生大都和匈奴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顺着神道向前,首先看到的就是董必武的题诗碑。

22 董必武题诗碑 1963年10月董必武同志视察昭君墓时:“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23 昭君汉白玉雕像 王昭君,真名嫱,字昭君,西汉时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公元前37年,王昭君被选入后宫,为汉元帝待诏。 公元前33年,在汉匈两族人民迫切要求民族和平的形势下,王昭君自愿请行出嫁匈奴,做了单于的阏氏,促使汉匈两族之间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相处。 匈奴境内的经济文化得到发展,王昭君得到各族人民的爱戴。 在中国历史上,王昭君是一个献身中华民族友好事业的伟大女性。

24 匈奴文化博物馆 神道两侧,有两所建筑值得进去一看。 左侧是匈奴文化博物馆,这是我国唯一的一个以匈奴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一层重点介绍了昭君和亲的历史背景以及和亲的经过,二层重点介绍已经逝去的匈奴文化。 通过出土文物,文献资料等多种表现形式,了解匈奴历史和汉匈关系,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昭君出塞的历史功绩。外部建筑的顶部为匈奴王冠——雄鹰展翅青铜装饰物。

25 右侧为和亲园,主体为汉代风格,顶部为汉代出土文物——仙人承露青铜装饰物。
内部功能为游客接待中心,其中有编钟表演等。

26 “青冢”石牌坊 昭君墓又名“青冢”。据说每到秋季,周围田地里的青草开始枯黄的时候,昭君墓上的小草依然绿草茵茵,青冢因此而得名。
“青冢拥黛”是呼和浩特八大景之一,从唐代开始有明确记载。 青冢石牌坊上的“青冢”二字,是前国家副主席乌兰夫同志亲笔书写,据说这也是内蒙古唯一的一个石牌坊。

27 青冢——昭君墓 昭君墓,蒙古语称为特木尔乌儿虎,意为“铁垒”。 据考证,它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高达30余米,底面积13000平方米,占地1.3公顷,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君墓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晚霞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之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从(土字旁“从”)”,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

28 五塔寺  塔本斯普日嘎(汉名慈灯寺),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召庙,仅属免名召之列,但却非常著名的召庙。这是因为召内有一座造型奇特的古塔而闻名于中外。召庙现已毁掉,仅存宝塔。塔的全称叫“金刚座舍利宝塔”。塔的造型别具一格,为五个方形小塔。

29 喀喇沁亲王府   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创建于1996年12月,其前身是喀喇沁右旗亲王府。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政府驻地锦山镇西南19公里王爷府镇,始建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

30 据史料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是喀喇沁蒙古部的远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勋卓著,将女儿花荫公主下嫁给者勒蔑之子吉伯格,从而享有“塔布囊”(汉意“驸马”)之称号。至后金时,者勒蔑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名震漠南。顺治七年(1650年)苏布地之子晋贝勒,康熙七年(1668年)第三任札萨克班达尔沙晋多罗杜梭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任札萨克啦特纳锡第晋亲王品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萨克噶勒藏;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娶皇家礼亲王之妹为福晋;第十四代王贡桑诺尔布娶皇家肃亲王之妹为福晋。满蒙联姻使喀喇沁王与清廷及皇家关系更为密切。王府建成后三百多年间,一直是历代郡王、亲王的府邸。

31 喀喇沁历史上一直引游牧与征战而居无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于今喀啦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级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晋亲王品级后,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历代亲王皆有扩修,但中轴建筑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存2.98万平方米,由5进22幢正堂、配房和厢房构成连续四合院式格局。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旗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目前内蒙古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蒙古族亲王府,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现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2 喀喇沁亲王府现占地百余亩,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

33

34 亲王府建筑属无斗拱官式大木结构形制,各单体建筑皆有条石台阶、压檐石、角柱石、挑檐石。砖作遵循“活糙规矩不糙”(制度规矩优先,材料工艺量力而行),大木用材考究,用材硕大,结构严谨,多用椽飞,木装修豪而不华,瓦作采用传统筒瓦覆顶,室内天棚视等级功能而定,分藻井(承庆楼),井口天花(议事厅、回事厅)和一般吊顶,一般吊顶有的是平顶,也有的采取类似北京地区的单“切”或双“切”做法。室内皆地炕取暖。

35 王府建筑除宗祠、庙堂施以彩绘外,其余建筑无论等级尊卑,一律丹青色粉饰,不施彩绘,属于造型艺术范畴。

36 亲王府的营建是清王朝对蒙古王公采取“重归附,厚赏赐”及封爵制度的产物,其建制、等级、规格严格按亲王品级而建,高台阶,置月台,修有丹陛桥,占地面积大,房屋数量多,体现了亲王府邸“以高为贵,以多为贵,以大为贵”的建筑文化内涵,当属清代官式建筑典章制度的代表性实例,是研究清廷对蒙古各部所采取的政治策略的重要实物佐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7 亲王府的建筑气势恢宏,殿宇森严,布局精巧,建筑壮观,结构严谨,是典型的清代建筑群,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內蒙古49旗蒙古王府之首,集塞北地区、蒙古民族、藏传佛教三大建筑特色于一身。是內蒙古地区目前建造年代最早、封爵等级最高、建筑规模最大、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清代蒙古亲王府邸。王府內藏品丰富,仅明清時期的文物就有1400多件。

38 贡桑诺尔布是喀喇沁末代亲王,他1872年就出生在这座府邸。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这里,他承袭了喀喇沁右翼旗王位;在这里,他破旧立新搞改革;在这里,他兴学尚武启民智;在这里,他励精图治兴农工;在这里,他殚精竭虑振旗邦……

39 美岱召   美岱召位于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北部大青山脚下,西距包头50公里,为明万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阿拉坦汗所建,原名灵觉寺,清代更名为寿灵寺。因西藏来的麦达力活佛曾在此掌教坐床并为弥勒佛像主持开光仪式,人们便称灵觉寺为麦达力召,俗称美岱召。

40 阿拉善南寺 寺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6年),庙建成后,从超格图呼热庙(昭化寺)请来六世达赖喇嘛遗体供奉在庙中,尊为该寺的第一代葛根(活佛),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廷御赐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

41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干流的上中游,分布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东南的黄河干流两岸,总面积129
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干流的上中游,分布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东南的黄河干流两岸,总面积129.31平方公里。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临黄河铁路大桥,建于1961年,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交通、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大型闸坝工程,在国内享有盛誉。 是国内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的水利枢纽工程,堪称“万里黄河第一闸”,俗称“拦河闸”,是河套农业的命脉,经济的依托和发展的基础,在国内享有盛誉。

42 包括一条长2.1公里的拦河大坝、3处进水闸和一个2000千瓦的渠首电站等设施,还有完整的灌溉渠系和排水系统。
工程主要由2100米长的拦河大坝及工作桥、18孔拦河闸、9孔北岸干渠进水闸及装有4台机组的北岸总干渠水电站等工程组成。 分水闸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塔式小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操纵室,控制着闸门的升合启闭;上层是参观厅;由参观厅又可入两间闸房

43 三盛公水利枢纽是闸坝工程,建成后抬高闸前水位5米左右,能够保证河套灌区和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30万亩引黄灌区适时适量地自流引水灌溉,一条总长180公里的总干渠使河套灌区灌溉面积由过去的290万亩增加到770万亩,控制灌溉面积达1700万亩。    建成后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很好地发挥了调节水量的作用,根除了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水旱灾害,还发挥了防凌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沟通黄河两岸交通、保障下游用水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三盛公黄河大坝使黄河两岸天堑变通途;还保证了包头市的工业用水,不再因枯水季节水量小而影响生产。

44 草甸草原景观带 分布: 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9.96%。
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 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呈现的是森林和草原植被共存的景观。 特点: 自然条件优越。 河流密布,地下水位较高,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 草原土质良好,植物种类丰富,发育茂盛,质量上乘。

45 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每平方面积内就有20种以上。
主要建群牧草:禾草和杂草为主,其中由贝加尔针矛、綉叶菊和羊草组成的草地,是重要的类群。 草地生产力高,草层厚度50-60厘米,草群盖度在50%以上,多者可达70%-80%,平均每公顷产鲜草 千克,是重要的天然草场和放牧地。 草甸草原区适于发展马、牛、绵羊等牲畜,是,区内外的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细毛羊的主产区。

46 典型草原景观 分布: 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总面积为2767.35万 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
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草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是全国最典型的草原区。

47 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 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草质量较好,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

48 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58种,每平方面积内就有8-15种,多者在20种以上。
主要建群牧草:禾草为主,其中由大针矛、克氏针茅、糙隐子草等丛生禾草分别建群所组成的草地类型,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构成典型草原的主体。 一等草地占25.3%,二等草地占45.6%,属于优等草地。 草地生产力较高,草层厚度30-40厘米,草群盖度在35% ~45%,暖季平均每公顷产鲜草 千克,是重要的天然草场和放牧地。

49 草甸草原区适于各类牲畜的发展,是草原红牛、科尔沁牛、内蒙古细毛羊、敖汉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科尔沁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和锡林郭勒马的故乡。

50 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
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它在典型草原和草原化荒漠之间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这里有蜚声中外的鄂尔多斯草原。荒漠草原气候干旱,湿润度明显下降,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湿润系数为0.13~0.3。自然条件较差,饲用植物有137种,每平方米面积内有植物10~15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主要是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以及沙生针茅组成。此外。旱生的小灌木也是常见的优势成分。

51 草群高度在10~20厘米,草群盖度一般为15%~25%,暖季平均每亩产干草33公斤。该类草地植物适口性好,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荒漠草原的名贵畜种也较多,闻名全国的苏尼特肉羊、内蒙古白绒山羊、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兰察布细毛羊、内蒙古半细毛羊等优良品种,就在这里育成。

52 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
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沿荒漠草原从东北向西南呈带状延伸。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8~0.13。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是荒漠成分,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还有旱生杂草。在草原化荒漠中,三等草地占83.5%,属于中等草地。每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5~8种,多者达14种。灌木层高70厘米,草本层高20厘米以下,草层盖度低,地面裸露面积大。暖季平均每公顷产干草255公斤。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的主要产区。

53 荒漠是在极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总面积1692
荒漠是在极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总面积 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荒漠是全区最干旱的植被带,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湿润系数为0.04~0.1,因而植物种类较少,每百平方米面积内有饲用植物1~5种,多者不超过10种。草群组成中灌木、半灌木占绝对优势,草本植物很少。从资源的广义价值而言,这个具有特殊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地带,拥有广阔的放牧地,有星罗棋布的分布于湖盆四周及低湿洼地的低平地草甸、盐化草甸,在居延海和额济纳河沿岸,长有由胡杨、沙枣组成的河滩疏林和柽柳灌丛,这些生机盎然的荒漠绿洲也是本区一个天然植物系宝库,是荒漠地区的颗明珠。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阿拉善双峰驼和内蒙古白绒山羊(阿拉善型)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54 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地草甸以及附带利用草地属非地带性草地,受局部隐域性生态条件的制约发育而成。总面积1177.2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面积的14.94%。其中,低平地草甸926.41万公顷,山地草甸地148,63万公顷,沼泽地草甸80.09万公顷,附带利用草地20.14万公顷。这些非地带性草地产草量一般高于地带性草地,但质量低于地带性草地。其中除沼泽地草甸应用价值较低外,其它三类草地在畜牧业生产中的经济价值均很高。

55 全区天然草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38种,分属81科、614属;其中主要饲用植物236种,分属36科
全区天然草地共有野生种子植物2238种,分属81科、614属;其中主要饲用植物236种,分属36科.111属。平均每亩可利用草地年产干草42.88公斤,每百亩草地适宜载畜量为4.68个羊单位。全区天然草地按其饲草组成的质量特征,划分为五等。一等(优)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15.04%,二等(良)草地占30.12%,三等(中)草地占32.24%,四等(低)草地占20.33%,五等(劣)草地占2.27%。依天然草地产草量的高低,分为八级。一级高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0.01%,公顷产鲜草12000公斤以上;二级高产草地占1.44%,公顷产鲜草9000~12000公斤;三级高产草地占5.16%,公顷产鲜草6000~ 9000公斤;四级中产草地占10.99%,公顷产鲜草4500~6000公斤;五级中产草地占17.54%,公顷产鲜草3000~ 4500公斤;六级低产草场地占33.74%,公顷产鲜草1500~3000公斤;七级低产草地占15.84%,公顷产鲜草750~1500公斤;八级低产草地占15.28%,公顷产鲜草在750公斤以下。

56 森林资源景观 蒙古自治区是国家重要的森林基地之一。全区森林总面积约2080万公顷,占中国森林总面积的11%,居中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57 原始森林面积约1253万公顷,占内蒙古森林总面积的一半,居中国第1位。森林覆盖率达17.57%,高于中国13.4%的水平。森林总蓄积量12.9亿立方米,居中国第四位。树木种类繁多,全区乔灌树种达350多种,既有寿命长、材质坚硬的优良用材林树种,又有耐旱耐风沙运作防护林的树种,还有经济树种和列入国家保护的珍贵树种。

58 一、基本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全区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 据2003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统计,林业用地面积4068.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4.4%,森林面积2078.9万公顷,居全国各省区之首;天然林面积为 万公顷,居全国第二位;活立木总蓄积12.9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人工林面积571.0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57%。 境内有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11片次生林区(大兴安岭次生林区、宝格达山、迪彦庙、克什克腾、茅荆大坝、大青山、蛮汉山、乌拉山、贺兰山和额济纳);中部高原有大面积的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 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712种,野生(维管)植物2718种。分布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及沼泽化草甸湿地3大类13种类型湿地,面积424.53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 %,居全国第三位。 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在阴山北部还分布有大面积严重风蚀沙化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 内蒙古既是森林资源大省区,也是荒漠化大省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Download ppt "内蒙古景观与区划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有人为因素作用形成(构成)的景观。人为因素主要有文化、建筑等因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