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斯翼 盛 Modified 7年之前
1
第十一节 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是俄国伟大的艺术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第一流的声誉。
2
一、托尔斯泰所处的时代 托尔斯泰是在俄国农奴制日益崩溃,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在酝酿的历史时期生活和开展文学活动的。列宁指出:“列·托尔斯泰所属的时代,……是1861年以后到1905年以前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过渡性质,产生了托尔斯泰作品的和‘托尔斯泰主义’的一切特点”。
3
列宁把俄国1861年至1905年期间所掀起的革命运动称之为“农民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因为,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消灭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摧毁沙皇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1861年农奴制革命以后到1905年革命以前这段时期,是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转变时期。托尔斯泰的思想和创作正是这个历史时期的产物。
4
二、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创作 1.青少年时代: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于1828年8月28日(俄历。公历为9月9日)出生在莫斯科以南二百公里、离图拉城不远的一座扬名于整个文明世界的不大的贵族庄园——雅斯那亚·波里雅那庄园,他的家庭是个古老的贵族家庭。父亲尼古拉·伊里奇·托尔斯泰是一名退役中校。母亲玛利亚·尼古拉耶夫娜·沃尔康斯卡雅是一位广有资产的公爵小姐,雅斯纳雅·波里雅纳系她给丈夫带来做陪嫁的领地之一。“雅斯纳雅·波里雅纳”俄文意为“明媚的林中草地”,足见其风景之美。
5
在这个典型的贵族家庭,他是父亲4个儿子中的最小一个(尼古拉,谢尔盖,德米特里,列夫,女儿玛申卡)。他的母亲天禀优异,通晓四种外文,具有高度的艺术鉴赏力。可惜她很早就去世了。她去世时,小儿子列夫才一岁半,他的妹妹才半岁。
7
1837年,为了让孩子们继续受教育,托尔斯泰家迁到了莫斯科。同年,父亲突然骑马时中风而死,他和他的三个哥哥一个妹妹由父亲的一个妹妹---喀山省长夫人波·伊·尤希科娃做了他兄妹们的监护人。当列夫13岁的时候,按姑母要求:他迁居喀山(此前他有时住在雅斯纳亚·波里雅那,有时住在莫斯科)。列夫常对那“明朗的、温柔的、富有诗意的、可爱的、神秘的幼年时代”怀念。
8
1844年,16岁的少年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进入东方语文系。不久,他对该系的课程冷漠下来,第二年转入法律系一年级。他在大学的学业成绩时好时坏。后来因不愿受大学的课程和制度的限制,未等毕业,中途于1847年休学(不满意上流社会生活,又不满意大学课程),声明“由于身体不佳和家庭原因,申请退学。”回家后,兄弟们分居,美丽的庄园雅斯纳亚·波里雅那庄园分给了他(这里出产很少,但他挑选了它),还分给他330名奴隶。
9
由于大学时代曾接触过法国启蒙主义 者卢梭、孟德斯鸠等人作品,深受启蒙思想影响,所以就在自己的领地上进行自由主义改革。他想尽力改善他的农民生活,但地主同农民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虽然他是一片诚心,农民却对他的改革抱怀疑态度。
10
经济计划绝望以后,他又抓起自修、钻研历史、教育、艺术,并给自己订了一个“宏伟”的自修计划:“在两年以内,我的乡居生活的目标是:一、学好完成大学毕业考试所必须的全部法学课程;二、学好实用医学和一部分理论医学;三、学好法语、俄语、德语、英语、意大利语和拉丁语;四、学会农业,理论与实践并举;
11
五、学好历史、地理和统计学;六、学好数学——中学教程;七、写学位论文;八、在音乐和绘画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九、拟定生活规律;十、在自然科学方面学得某些知识;十一、就我要学习的各门课程写出论文”。 这个两年工作纲领是非常庞大复杂的,可是托尔斯泰竟毫不犹豫地实行起来了。
12
托尔斯泰想在雅斯纳雅过两年安静的生活,可是没有做到。1848年中,他去莫斯科,过了几个月,又从那里上彼得堡,1849年春重返雅斯纳雅·波里雅那。此后他时住于此,时住于莫斯科。 这些都反映了他热烈而不宁静的心情和探索。同时,他还经常去莫斯科,以他的天性所特有的全部热情,沉溺于上流社会的游乐。后来,托尔斯泰说他一生的这段时期(1848—1851,即20—23岁)是“放荡的年月”。
13
1851年4月,托尔斯泰依从他那在高加索 部队中担任军官的哥哥尼古拉的劝告,以志愿兵的资格动身到高加索去,参加了炮兵旅。此间,他与哥萨克人有着亲密的往来。战争中他表现得非常勇敢,屡次遭遇到致命的危险。就是在这个高加索镇上,他开始了文学活动。
14
2.早期生活和创作:(50年代至60年代初) 童年、少年和在大学及军队里的生活,特别是常常与普通人民的往来,使托尔斯泰开始严肃地考虑生活的意义这个问题。他否定自己以前的那些生活观点,认为必须进行道德上的自我完成。1856年他退出军职。 托尔斯泰在50年代开始创作。1852年夏完成了中篇小说《童年》。
15
他受到革命农民暴动影响,特别是大学时代受到的西欧启蒙思想影响,早已开始对沙皇专制制度不满,感到沉闷。1857年正月,托尔斯泰决定到国外去旅行。他先到华沙,再到巴黎,住了一个半月,春天抵达瑞士,访问了日内瓦,漫游了名山大川,欣赏瑞士的湖光山色。后来到了风景如画的小城市硫森(又译卢塞恩)。离开瑞士,到了意大利北部,后在法国逗留了一下,夏末回到彼得堡。回到家乡,他办起了一个免费的“农民子弟学校。”
16
1860——1861年间,托尔斯泰第二次出国访问西欧,打算考察外国的儿童教育。他访问了英、德、法、比利时。在伦敦,当时伟大的俄国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赫尔岑正在伦敦,创办了一个自由的俄罗斯印刷馆,印刷革命传单、小册子、出版《钟》报,秘密地把它们送到俄罗斯国内去。托尔斯泰拜访了他,纵情畅谈起来。
17
他二次的出访,考察教育,对他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畸形教育使他震惊。回国后,根据他两次出国探求社会的结果,得出了俄国不需要资本主义的反动结论。他并引用“静静不动的东方各民族”为证,主张回到宗法式家长制农村去。1852年,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是他的文学处女作 。
18
《童年》发表后,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都很器重他,和他交往很密。此后,又写了《少年》(1854)和《青年》(1857),作为《童年》的续集。这3个中篇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部著名的自传三部曲。在这个自传3部曲中,他一方面写了贵族腐化享乐的生活,另一方面宣扬无私相爱、自我牺牲和自我改善的思想。这是托尔斯泰青年时期思想探索的总结。
19
1855——1856年,他写了《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使他获得了声名。这是当时颇有影响的作品,轰动了文坛,人们将他与普希金、冈察洛夫并列起来。
50年代后期,贵族地主与农奴之间矛盾的尖锐化,推动了托尔斯泰去注意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地主与农民的关系问题。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表现出托尔斯泰对农民生活的深厚兴趣,表现出作家深入农民心灵和正确描写农民心灵的才能。
20
短篇小说《琉森》(1857)是托尔斯泰到西欧旅行后,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与虚伪而写的。小说揭示了资产阶级“文明”的欺骗。
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反映了托氏对解决社会矛盾进一步痛苦的探索和对贵族命运的思考。 此时还写有《两个骠骑兵》(1856)、《台球记分人的记事》(1855)、《袭击》(1853)等。
21
3.中期生活和创作(60年代——70年代) 这也是他的世界观逐渐转变的时期。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使托尔斯泰深感失望,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使他不安。他称“改革”法令为“毫无用处的空话连篇”。对“改革”后出现的社会现象,有着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贵族立场的托尔斯泰不可能有正确理解。他认为,几乎这一切都不是阶级斗争和社会历史发展的问题,而只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道德不良,对人民群众不关心的结果。于是他继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研究哲学、宗教、思想道德,同时从事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如进行农民教育。搞自由主义改革,担任调解人,贵族长,陪审员等职务。
22
1862年9月23日,托尔斯泰(时34岁)和别尔斯的17岁的女儿索菲亚·安德烈耶芙娜·别尔斯结了婚。妻子是他的忠实而有耐心的助手。婚后的生活他感到很幸福。1863——1869年托尔斯泰写出了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以1812年俄国反抗拿破仑的侵略战争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别竺豪夫和劳斯托夫四个贵族家族的生活描写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头20年——1805年到12月党人起义前夕——俄国生活的一幅广阔图画和欧洲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各阶级、阶层的生活、心理及对待战争的态度。
24
战争与和平 经典名著
25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长达130万字的史诗般长篇巨著。小说取材于1812年俄法战争时期,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从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从1805年彼得堡贵族谈论拿破仑在欧洲的征战写起,中经俄奥联军同拿破仑全线溃退,最后写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运动前夕。
26
作品着重写了保尔康斯基、别竺豪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个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出现,正值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空前繁荣时期,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俄国的文学增添了光彩,也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
27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改编,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5年出品。
28
《战争与和平》曾被美、苏、英、法等多国改编成影片搬上银幕,许多世界级明星如奥黛丽·赫本、享利·方达等都曾扮演过其中的角色。但在所有的改编影片中,前苏联拍摄的这部最忠实于原著,也最为成功。影片荣获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和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制作精致、构思严谨,完美地融托尔斯泰的原著精神于其中,在银幕上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广阔的历史画卷。
29
写完《战争与和平》,俄国进入了社会急剧变化的70年代。70年代是俄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历史的转折点。农村的破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旧的基础。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充满着尖锐矛盾,面临着深刻危机,正处于从地主贵族向宗法制农民转变的前夕。
30
作为托尔斯泰对俄国70年代社会生活的感受和探索,他在1873——1877年间写了具有较强的社会批判意义,又表现了浓厚的宗教宿命色彩和阶级调和思想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这部长篇小说,在作家的整个思想创作发展中,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小说交织着两条情节线索。一是列文为探寻社会出路而最后失败的精神悲剧;一是安娜为争取个人幸福而卧轨自杀的生活悲剧。通过这两条线索,概括地反映了70年代“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俄国社会现实。
31
长篇小说的主要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陷在与她出生、受教育和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环境的矛盾中,她与脱离人民的那个贵族社会发生了矛盾。安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的、把爱情幸福作为唯一追求目标的贵妇人。她与上流社会的冲突是个人幸福与贵族社会虚伪的道德之间的矛盾。 安娜悲剧命运的意义在于:作者通过卡列宁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以莉吉娜·伊凡诺夫娜为代表的“慈善事业”集团,和以培脱西·特维斯卡雅公爵夫人为代表的腐化堕落集团等的一些活动,揭露了上流社会的庸俗、虚伪、欺骗和腐败。
33
经典名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34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刚刚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现代欧洲文学中简直“没有一个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
35
《安娜·卡列尼娜》确实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在这部小说中创作了一幅无与伦比的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的画卷。俄国诗人费特说,作者简直好像把整个时代都装进了这部小说。
36
《安娜·卡列尼娜》所反映的时代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 ),当时俄国正处于历史大变动时期,俄国古老的封建地主受到西欧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指的就是封建贵族的旧秩序被颠倒了过来,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开始建立。在这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最吸引托尔斯泰注意的是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37
《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 托尔斯泰创作这部小说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早在1870年,托尔斯泰就开始构思这部小说了。他告诉妻子说,“我想到一个出身于上层社会、已经结婚可是非常痛苦的妇女的典型”,他说,“我的任务是把这个妇女写得只是可怜而没有罪过”。
38
1873年,他开始动笔。他的妻子在致亲人的信中说,他写作的“是一部取材于现代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叙述一个不忠实的妻子以及由此产生的全部悲剧”。他按照这种构思进行写作,起初写得很顺手,初稿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但是他最后完成这部小说,却花费了将近五年紧张的劳动。直到1875年,小说才开始在《俄罗斯导报》上陆续发表。1878年,才有第一个单行本问世。
39
在这个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逐步地 扩大了题材的范围,深化了主题的内涵,加强了主题的力度。结果,就使是这部小说从最初只表现由一个妻子的不忠实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发展成为一个通过讲述家庭的故事,反映六七十年代广阔而复杂的、正在经历剧烈变动的俄国社会生活的宏伟的历史画卷。
40
《安娜·卡列尼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思想与艺术的力量在全世界各国的文学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刻下印记。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说得好:托尔斯泰的影响“如激流出自天国的中心。……托尔斯泰的思想……孕育着20世纪的各种精神活动。”
41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托尔斯泰的影响也随处可见。在鲁迅《一件小事》中,有托尔斯泰式的自省与忏悔;在冰心的《一个忧郁的青年》中,主人公很像是《少年》里的伊尔倩涅;冰心另一部作品《超人》中的母亲形象,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式的爱的化身;叶绍钧的《倪焕之》、茅盾的《三人行》、庐隐的《海滨故人》、王统照的《微笑》、许地山的《缀网劳蛛》等中国现代文学优秀作品中,都有托尔斯泰的泛爱论、劳动观、人性观的反映。许多中国作家在谈到自己的文学经历时都曾谈到托尔斯泰对他的影响。
42
《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的影响还可 以从它的多种译文和多次再版中看出来,也可以从大量的中国学者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论著中看得出来。它至今仍是我国的畅销书之一,由它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多年来不断在中国上演和播出。
43
银屏再现 影片《安娜·卡列尼娜》根据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35年出品。 影片表现了安娜·卡列尼娜悲惨的爱情故事。安娜难以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与冷漠,与青年军官伏伦斯基相爱了。她提出与丈夫离婚并带走儿子。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公开离婚,想委托律师悄悄办理分居的手续,并坚持不让安娜带走儿子。安娜抑制不住对伏伦斯基的感情,决定离家出走,与伏伦斯基一起来到了意大利。
44
社会舆论给安娜以强大压力,此时,安娜发现伏伦斯基也背叛了她的爱情。安娜悲愤、绝望,卧轨自杀,以死发出对社会的控诉。
影片真实的表现了在托尔斯泰那个时代,俄国的社会制度如何使人们的命运受到扭曲。安娜为了捍卫自己爱的权利,不得不与周围的环境抗争。
45
70年代到80年代初,俄国资本主义深入农村以后,引起农民经济的空前破产,加深了托尔斯泰对新的现实的注意。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完成了由贵族地主向宗法制农民的思想转变。世界观转变后,托尔斯泰对俄国现行制度的批判更加激烈,但是这些批判正如列宁指出的:“是用宗法制的天真的农民的观点进行批判的。”它反映了广大俄国农民要求消灭地主土地占有制,铲除官办教会,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小农经济的愿望。世界观转变后,托尔斯泰为拯救俄国所开的药方,即托尔斯泰主义更加完整和定型。就在这个时候,托尔斯泰进入了创作的第3个时期。长篇小说《复活》充分反映了他世界观转变后的种种特征。
46
4.后期生活和创作(80年代以后) 革命形势的影响和威胁,作家深入生活和长 期紧张的思想探索,促成了托尔斯泰的贵族阶级的转变。他强烈地谴责了自己所隶属的贵族阶级的生活,决心从政治上、生活上与本阶级决裂,并力图按照农民的方式生活。他辞去了贵族长的职务,拒绝担任法庭陪审员,努力从事体力劳动,接近下层人民,戒酒除荤,把财产权交给妻子,并努力脱离贵族家庭。
47
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激变对他晚期的创作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他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本质的批判,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同时,“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也更加露骨。
这些特点在他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剧本《哈泽·穆拉特》(1886——1904)以及《活尸》(1900)、《克莱采尔奏鸣曲》(1890),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48
1896年托尔斯泰写了一篇政治思想特别激烈而鲜明的文章:《论现有制度》,作家断然宣称:“现有的生活制度应该毁灭。……竞争的制度必须取消而代之以工产主义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必须取消而代之以社会主义的制度;……总之一句话,暴力必须取而代之以人与人间自由和爱的团结。”他的愿望是“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小农的社会生活来代替警察的阶级的政府……”。但他坚决反动一切暴力,而想要压迫者和强暴者“自动”放弃剥削人民的乌找邦期望是他的理想。
49
此时,他拼命鼓吹“通过清洗的新宗教”笃信基督。他自己身体力行地走上道德自我完善的道路。他不断谴责、痛骂自己的生活为可耻,力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穿上农民服,从事耕地,割草,砍柴,挑水,制靴等体力劳动。并停止打猎,改吃素食。 托尔斯泰如此谴责和弃绝本阶级的物质生活的享受,是为了唤醒自己内心的“上帝”,从内部改变人心。 在1905年革命的日子里,托尔斯泰写道:我自任一亿农民的辩护律师这个职务。
50
革命失败后,反动势力更加嚣张,无数人被判处死刑,被流放去服苦役,——这一切使作家深为不安。虽然他自己不惜余力宣扬“勿抗恶”的理论,但在1908年却写出了一篇坚决反动沙皇政府镇压政策的论文《我不能沉默!》。 托尔斯泰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批判,对政府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滑稽剧的揭露,对沙皇政府无疑是一大威胁。1901年,黑帮报纸《新时报》反动编辑阿·谢·苏沃林评论托尔斯泰影响的增长道:“我国有两个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列夫·托尔斯泰。他们中间那一个更有力量呢?尼古拉二世对托尔斯泰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丝毫无法动摇后者的宝座,而托尔斯泰却毫无疑问地正在动摇尼古拉的宝座和他的皇朝。”
51
因为既无法逮捕托尔斯泰,又无法塞住他的嘴,沙皇政府就会同神圣宗教院开除了托尔斯泰的教籍(1901年2月25日),并且破天荒登报公布(此前从无此例)。可是托尔斯泰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消息。而广大人民更加热爱他,欢迎他。 在后期,由于生活习惯、方式的分歧(他不让设宴,不让在家中组织舞会等等),他和妻子矛盾非常尖锐,特别是他公开宣布放弃自己私有财产及著作版权,更使妻子生气,他和家庭对立情绪很大,几度他想离家出走。
52
1910年10月28日清晨5点,他终于下决心离家,带着一个小女和私人医生悄悄出走了。走时给妻子留下一封信,表示了自己的坚决态度。他先到一个秘密修道院,住了几天,后准备出国。但由于发高烧,82岁高龄的托尔斯泰终于11月7日早晨6点零 5分死在阿斯托尔火车站(后来此车站改名为托尔斯泰车站)的站长休息室里。
53
托尔斯泰的逝世,在俄国发生了强烈反响,唁电象雪片飞向车站,他的遗体运回雅斯那雅·波里雅那,安放在家乡一个山湖旁,坟茔是简单质朴的,那里是花园中一个草木丛生的地方,离庄园约莫1公里,是个峡谷的边沿。许多橡树,白杨和菩提树的梢头在这只孤坟上空紧紧地互相交错着,好像在守护这个伟大老人的安息之处。坟上既没有十字架,也没有墓碑,只有一个不高的土堆,夏天被一片密密的鲜花覆盖着,冬天则布满着白雪,表明那是托尔斯泰的长眠之地。伟大的作家同他所十分喜爱的,他用天才的笔描摹过的俄罗斯大自然,单独留在那里。
55
托尔斯泰非常关心中国人民的生活、历史和文化。在他的谈话、信件、文章中,特别是在晚年的论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的深切关怀。20世纪初,许多国家都掀起了革命运动,俄国也发生了巨大的事件,托尔斯泰说:“我想,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进行着人类生活中伟大的转变,在这个转变中,中国应当站在东方各民族人民的最前列起伟大的作用。”这句名言确实是有预见性的。
56
长篇小说《复活》 (1889——1899 )
57
《复活》创作于19世纪末,它是托尔斯泰思想和创作发展的总结,是作家宗法式农民思想观点的集中表现。它写了10年之久(1889——1899),修改重写了多次。
58
这部小说是最能反映他的思想创作特点和局限,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批判比以前的作品更为有力,而反动的托尔斯泰主义的说教也比以前更加完整突出。正如列宁所说:“他在自己的晚期作品里,对现代一切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而同时又在书中恶劣地鼓吹“良心”、“博爱”、“不抵抗主义”,向“精神”的呼吁,“道德上的自我修养”等反动说教。 《复活》这部长篇的雏形《柯尼的故事》,就是以描写主人公的道德觉醒为主题的,后来定名为《复活》,还是以书中男女主人公在宗教道德上的“新生”和他们“良心的复活”为中心主题。
59
一、故事情节及结构 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在姑母的庄园里诱奸了农奴的私生女卡丘霞·玛丝洛娃,随后就遗弃了她。玛丝洛娃怀孕后,被聂赫留朵夫的姑母赶出了庄园。她几次给富人当女工,又遭到凌辱,迫害,后来沦为娼妓。最后被人诬告犯了谋杀罪下狱,并被判流放西伯利亚。在法庭上,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又见到十年前被他奸污过的玛丝洛娃,内心受到“谴责”,为她奔走,上诉,洗 雪冤屈,并打算和她结婚,以赎自己的罪。
60
上诉失败后,又跟她到西伯利亚去。聂赫留朵夫通过“精神的忏悔”,认识了自己的罪恶,并从《福音书》中得到启示,因而使“人性”“复活”了。精神上,道德上已经堕落的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感召”下,在革命者影响下,获得了“新生”,道德重新变得“高尚”,又“爱上了”聂赫留朵夫;她为了不连累聂赫留朵夫,嫁给了“革命者”西蒙松。于是她在道德上,精神上也“复活”了。
61
玛在法庭受审(第一部)→在狱中(第二部)→流放途中(第三部)
全书三部,129章,(一、59;二、42;三、28章) 结构:单线发展 玛在法庭受审(第一部)→在狱中(第二部)→流放途中(第三部) 第一部:聂在陪审席上发现了玛,忏悔心生,探监,求婚遭拒绝,为玛奔走上诉,(插叙主人公身世)。
62
第二部:准备和玛一同去西伯利亚,到田庄处理田产,到彼得堡大理院上诉,估计受批驳,向皇帝呈文。
第三部:离莫斯科去西柏利亚,途中走了5千维尔斯特后到别尔木(亚俄),玛被调到政治犯中赶路。 小说的主人公是玛丝洛娃,一个劳动人民的女子,这是托尔斯泰的重大改革和成就。他要借助这个情节展示俄国无与伦比的广阔社会图景,揭示社会的重大问题。
63
复 活 经典名著
64
《复活》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杰作,是世界文学的不朽名著之一。小说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养女,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诱奸后遭到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妓女达八年之久。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十年后,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十年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
65
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这时的玛丝洛娃尽管还爱着聂赫留朵夫,但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了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触及了旧法律的本质。
66
银屏再现 影片通过两人的经历表现了两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忱、朝气蓬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他诱奸了姑姑家的养女玛斯洛娃,然后将她遗弃,使她沦落为娼。他受到良心的谴责,为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为玛斯洛娃的案件四处奔波,玛斯洛娃最终获得减刑,改苦役为流放,聂赫留朵夫也与她同行。 影片通过两人的经历表现了两人在精神上的复活。
67
二、人物形象 1.聂赫留朵夫:是个“忏悔贵族”的形象,“人道主义”的化身。是托氏过去作品中聂赫留朵夫(《一个地主的早晨》)、彼埃尔(《战争与和平》)、列文(《安娜·卡列尼娜》)等形象的继续和发展,是作者自传性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言论和活动,表现了作者的思想观点。高尔基说:“60年来,聂赫留朵夫公爵驰聘于俄罗斯,到处去看看,到农村和乡村小学,到维亚兹玛修道院,到外国,到监狱,到兵营,到内阁,到省长办公室,到农舍,到驿站,到贵族太太的客厅。60年来,他的严厉而正直的呼声在呐喊,在揭发一切:他告诉我们俄罗斯生活,几乎不下于全部俄国文学。”
68
(1)青年时期:他那时还是一个没有被上流社会环境毁坏的人,
(1)青年时期:他那时还是一个没有被上流社会环境毁坏的人, 虽然出生在贵族家庭,却一尘不染,被美化为“正直的、不自私的青年。”可是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毕业后进了军队和上流社会,开始变坏,堕落。(2)上流社会的环境对他起了腐蚀作用,堕落下去,变成一个“堕落的、定型的自私自利者。”只顾自己的享乐,不顾别的了。
69
(3)人性“复活”时期。他经过深入的反复,从批判这些残暴现象走向了毫不容情的“灵魂的扫除”。在托尔斯泰看来,这种“灵魂”的“扫除”在聂赫留朵夫形象的发展上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照作者的意见,只有他才是在个别的人的内心和在大地上建立“天国”的一条最正确的道路。在小说的结尾处,我们看到的聂赫留朵夫不是一个反对社会罪恶的抗议者,而是一个阅读福音书中的为人准则的道德家。这样,托尔斯泰便肯定了不用暴力抵抗邪恶的思想,肯定了这种由于鼓吹人在道德上自我修养的说教而变得复杂起来的思想,把它作为根本改变人的生活的唯一途径。
70
2.卡丘霞·玛丝洛娃:是被侮辱被压迫者的形象,是万恶的旧社会的牺牲者。卡丘霞是一个聪明、纯洁、天真、无邪的姑娘,她醉心于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完全抱着乐观的、没有一丝阴暗色彩的处世态度,对人们怀有无限的信任。她在聂赫留朵夫的姑母家里处于一种半是养女、半是仆人的双重地位。可是聂赫留朵夫勾引和遗弃了她,她被她的“保护人”赶出家门。以后她备受社会的摧残和凌辱,被推入了深渊,推入了生活的底层,她由一个美丽可爱的、道德纯洁的姑娘沦落为一个妓女。这样很快地堕入青楼,过起金迷纸醉的生活来,
71
走上了下坡路.托尔斯泰通过玛丝洛娃的生活经历,绘出一幅幅关于妓院、合法的淫荡、酗酒和无耻行为的图画,从而尖锐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基础”。可是作者同时又指出:尽管玛丝洛娃在恶劣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落到荒淫无耻的地步,但她身上还是有“一种重要的、好的东西。”托尔斯泰一边揭示玛丝洛娃的这些矛盾,一边描写卡丘霞身上的“精神的”因素怎样逐步战胜“肉欲的”因素。
72
在通往流放地的艰苦的道路上,玛丝洛娃接近了政治犯西蒙松和玛丽亚 · 巴甫洛英
娜等,由于他们的崇高道德品质的感染,卡秋霞坚决而迅速地向着“复活”方面迈进了。在小说结尾处,我们看到她已经变成一个用舍己为人的精神展望着未来的妇女。托尔斯泰指出,“精神的”因素便是这样战胜“肉欲的”因素,卡秋霞·玛丝洛娃便是这样经过不信神和绝望的阶段而达到“复活”,过起新的生活来的。这些情节,都宣扬了反动的托尔斯泰主义。
73
3.“革命者”的形象 “民粹派”西蒙松是一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他反对战争和死刑,反对杀害人类和动物。在他看来,人最高的使命就在于“为生活着的人类服务。”他提倡禁欲主义。关于婚姻,他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生殖是人类最低级的机能。”他爱玛丝洛娃,是因为希望她那“受苦的灵魂得到休息”。
74
女政治犯玛丽娅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她爱一切人,从来不想到自己。她的全部生活兴趣就是放在寻找一切机会为别人服务上面。不论事情大小,她总会一心一意去帮别人的忙。玛丽娅的这种道德精神,正是托尔斯泰所宣扬的基督教教义:“永远不拒绝别人请求自己做的事情”的直接体现者。
75
纳巴托夫是一位农民出身的“革命者”。他一向反对暴力革命,而提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他主张“革命不应该摧毁整个大厦,只应该略略变一变这幢他深深喜爱的、美丽的、坚固的、古老的大建筑物的内部装置罢了。”这种不从根本上彻底摧毁沙皇专制制度的改良主义的主张,显然是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弛的。
76
工人出身的“革命者”康德拉节夫在作者笔下被描写成为一个脱离群众、轻视妇女、对所有的人都冷淡而疏远的书呆子。他夸大知识的作用,把知识看作是改造社会,消灭社会罪恶的决定性力量。他否定妇女的作用:“认定在各种重要的事业中她们是障碍。”这也正是托尔斯泰观点的反映。托尔斯泰在不少作品中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妇女的解放不在学校里,不在议会里,而在卧室里。”
77
朗切娃参加革命是出自对丈夫的爱,追求同丈夫的灵魂的和谐。她实际上已成为托氏所宣扬的贤妻良母。
“革命者”诺佛德佛罗夫在作品中是作为一个极端轻视群众,具有个人野心和领袖欲望的“民意社”激烈信徒出现的。他把群众当成群氓和乌合之众,认为群众只崇拜权力,只能做他活动的对象。他不喜欢任何人。对于一切有才能而又碍他事的人,他都视为敌人。 朗切娃参加革命是出自对丈夫的爱,追求同丈夫的灵魂的和谐。她实际上已成为托氏所宣扬的贤妻良母。
78
托尔斯泰创造的《复活》中的革命者形象时,就是根据的俄国革命运动中民粹主义阶段的材料,他正确地反映了这一阶段运动的某些缺点和错误。这也是客观条件造成了他不能正确塑造真正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艺术形象的原因。
79
三、《复活》的批判倾向 (一)揭露了沙皇制度下的法庭、监狱、法律制度和官僚机构的反动腐朽。
通过法庭对玛丝洛娃审判一幕的描写,作者以大无畏的精神,彻底暴露了沙皇政府法律制度的反动本质和审判工作的形式主义,以及法庭的滑稽可笑。
80
作者通过小说人物之口批判道:“法律?他先抢劫每一个人,窃取所有的土地,凡是属于别人的财产统统强占过来,供自己享用,杀死所有反对他的人,然后他订出法律来禁止抢劫和杀人。”作者还深刻地揭露了法律的虚伪性及其阶级实质:“法律只不过是一种工具,用来维持那种对我们的阶级有利的现行社会制度罢了。” 托尔斯泰深刻地指出:“人吃人并不是从森林里开始的,而是在各部会、各政府衙门里开始的。”作者的这一揭露是极其深刻的。
81
(二)揭示了官办教会的欺骗和伪善。托尔斯泰对教会很早就持否定态度。作者通过监狱教堂祈祷仪式场面的描写,深刻揭露了官办教会的极端虚伪。小说写道:“关于正义、法律、宗教、上帝等等一切话都只是空话,用来掩盖最粗暴的贪欲和残忍!”
82
(三)揭发了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罪恶 作者通过聂赫留朵夫到巴诺佛和库兹明斯果耶两处庄园处理自己田产的经过,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农村凋蔽、破产的情景和农民悲惨生活以及农村中尖锐的阶级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群众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托尔斯泰指出:“事情是一明二白的:老百姓的全部灾难,或者至少老百姓的全部灾难的最大的和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那些可以养活他们的土地并不在他们的手里,而在另外的人的手里,那些人凭借土地所有权,倚靠老百姓的劳动来生活。”
83
农民没有土地就无法生活下去,可是他们劳动所得,却被地主掠夺了去。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作者认为:“唯一可靠的方法,那就是,把他们所迫切需要的,首先从他们手里夺去的土地,还给他们。”托尔斯泰借聂赫留朵夫的口说:“土地不能成为任何什么人的财产;它跟水、空气、阳光一样,不能买卖。凡是土地给与人类的种种利益,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享受权利。”这里体现了作者从根本上否定土地私有制的坚决态度。
84
(四)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的愤怒抗议 托尔斯泰通过一个马车夫同聂赫留朵夫的一段对话,揭示了资本主义怎样渗透到农村,表现了千百万农民丧失土地的痛苦心情和对资本主义愤怒的抗议。从这里可以看出农奴制改革后,资本家如何在农村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向农民进行新的掠夺,给农民带来新的灾难。马车夫的话代表了千百万农民对资本主义灾祸表现了无比怨恨和愤怒之情。它突出地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同资产阶级的尖锐矛盾。
85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国家、法律、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这种尖锐批判,表现了沙皇专制统治下,千百万农民群众观点的急剧转变,揭示了他们悲惨的处境,表达了他们自发的抗议和愤怒的情绪。列宁指出,在托尔斯泰的批判里“有着没有成为过去而是属于未来的东西。俄国无产阶级要接受这份遗产,要研究这份遗产。”
86
四、《复活》的艺术特点 1.情节的单线发展和结构的严整
与《战争与和平》的多情节线索和《安娜·卡列尼娜》双情节线索不同,《复活》的情节是采用单线发展的方法。整个作品情节线索单一,结构紧凑、严整,有效地实现了作品揭露批判沙皇专制制度,表现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中心主旨。
87
2.鲜明的对比 《复活》大量运用了场景对比、人物外表和内心对比、人物思想演变前后对比和人物命运对比等手法。作者通过两个不同阶级,不同命运、不同生活的鲜明对比,暴露了罪恶现实中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说明沙皇专制制度是维护地主资产阶级利益,压迫人民群众的工具。
88
3.辛辣的讽刺 这是作者在揭露社会问题时善于运用的另一基本手段。托尔斯泰的讽刺,不同于果戈里的那种夸张的讽刺,而具有自己的特点,即在客观、朴素、直接的描写中,对揭露的对象进行辛辣的讽刺。
89
4.深刻细致的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在《复活》中是作者经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手法。托尔斯泰善于通过人物内心的独白、复杂心理状态的描写,来表现,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此外,作品在肖像描写,景物衬托,倒叙和回忆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特色。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