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急诊分诊 尹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急诊分诊 尹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急诊分诊 尹宁

2 XX,学生,女,21岁,于13年9月18号下午18:00被家人送入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问诊:右侧腹痛伴头晕2小时,晕厥1小时。
案例引入 XX,学生,女,21岁,于13年9月18号下午18:00被家人送入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经问诊:右侧腹痛伴头晕2小时,晕厥1小时。 请问假如当天你在分诊台值班,当时有数名病人在焦急排队挂号,你将如何处理?

3 急诊分诊是急诊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第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由有经验的急诊科护士根据分诊原则及程序,迅速对所有来诊患者按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对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患者立即实施抢救。它直接关系到急诊服务的质量、急诊患者的救治速度及患者与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4 一、分诊概念   急诊分诊( triage)是指对病情种类和严重程度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与分类,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使患者因为恰当的原因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治疗区获得恰当的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亦称分流( stream)。

5 二、分诊的作用   1. 安排就诊顺序 2. 病人登记:医疗信息和挂号。 3. 治疗作用 4. 建立公共关系 5. 统计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6 三、分诊区(处)的设置 1、地理位置 在急诊科的明显位置,一般在入口处,有明显标志。病人进入能立刻看到分诊区,分诊护士能清楚看到每位就诊的急诊病人,分诊护士也能清楚看到每位前来的就诊病人,以便主动提供服务。

7 1)基本评估用物: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等。
  2.物品设置   1)基本评估用物:如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等。 2)办公用物: 如:计算机、电话、病历、记录表格等。 3)病人转运工具 : 如:轮椅、平车 等。 4)简单伤口急救用物:如:止血带、口咽通气道、无菌辅料等。 5)其他: 如便民设施和备品、科室设置介绍、相关疾病健康教育信息等。

8 3、人员设置   )急诊护士   )职员(文员) 3)护理辅助人员 4)保安人员

9

10

11

12

13 四、分诊程序 (一)急诊常用分诊方法 1.交通指挥分诊法( traffic director) :此类分诊方法通常由非医护人员负责。
2.现场检查分诊法( spot-check triage):通常适用于就诊患者人数较少的急诊科。 3.综合分诊法(comprehensive triage): 由急诊科护士根据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需要进行分诊。

14 (二)病情严重程度分类系统 1、三级分类:危急、紧急和非紧急。 2、四级分类: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 3、五级分类:危殆、危急、紧急、次紧急和非紧急。 自2000年以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采用五级分类系统。

15 【三级(Ⅲ级)分类】 1. Ⅰ级-危急( emergent): 是指危及患者生命或肢体的急重症,如不立即抢救与治疗,患者将失去生命、肢体或视力。例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疑为急性心肌梗死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红色。 2. Ⅱ级-紧急( urgent) : 患者病情紧急,但可能不严重,如不尽快治疗仍存在生命危险。例如:高热(体温>40℃)、腹痛但生命体征平稳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黄色。 3. Ⅲ级-非紧急(nonurgent): 患者常患有一般急症或轻度不适,需要常规处理,无生命危险可等待就诊。例如:上呼吸道感染、皮疹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绿色。

16 【五级(V级)分类】 1.Ⅰ级-危殆( critical) : 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如得不到紧急救治,有生命危险。须立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室进行抢救与治疗。例如:心搏呼吸骤停、严重创伤/多发伤伴大出血或低血容量性休克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红色。 2.Ⅱ级-危急( emergent) : 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临界正常值,但可能迅速发生变化。需要立即将患者送到抢救区域,在15分钟之内给子紧急处理与严密观察。例如:胸痛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外科危重急腹症、严重创伤或骨折、中度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pO2 85%—90%、心律失常(P>140次/分或<50次/分)、收缩压>90mmHg伴有代偿症状(心率>120次/分,皮肤湿冷)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橙色。

17 3. Ⅲ级-紧急( urgent): 病情有潜在加重的危险,但生命体征稳定,必要时需要给予及时诊治。可暂时等候就诊,等待时间不超过30分钟。例如:闭合性骨折、轻度气促、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SpO2 90% ~ 95%、高血压(血压>220/120mmHg伴头晕、头痛)、发热伴寒战、急性尿潴留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黄色。 4.Ⅳ级-次紧急( semiurgent):急性发病但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没有严重并发症,可等待就诊,必要时给予治疗,患者等待时间以不超过2小时为宜。例如:轻度呼吸困难(SpO2正常,呼吸频率<20次/分)、无症状的高血压、非严重的骨折/脱位、呕吐/腹泻(无脱水)、严重扭伤、持续发热(>5天)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绿色。

18 5.Ⅴ-非紧急(nonurgent): 轻症,病情、生命体征稳定,预计病情不会加重,可安排患者在急诊候诊区等候,但等候时间以不超过4小时为宜,必要时给予治疗。病情允许亦可介绍患者到普通门诊就诊。例如:失眠、便秘、皮疹、尿路感染等。如应用颜色标识为蓝色。

19 注 意 !!! 五级分类分诊要求分诊护士具备急诊工作相关的资历、专科知识以及问诊、体检、沟通技能。急诊科要定期对分诊护士进行分诊相关规定等方面的培训、评价和考核。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分诊制度。

20 1.分诊问诊 首先要热情问候来诊患者和家属,主动介绍自己,询问患者不适,目的是了解患者就诊的原因。可应用以下模式进行问诊:
(三)分诊程序 应及时而简洁,包括:分诊问诊、测量生命体征、分诊分流、分诊护理和分诊记录。 1.分诊问诊 首先要热情问候来诊患者和家属,主动介绍自己,询问患者不适,目的是了解患者就诊的原因。可应用以下模式进行问诊:

21 1) SAMPLE:是六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主要用于询问病史。
S (Sign and symptom):症状与体征; A (Allergy):过敏史; M (Medication):用药情况,如询问“有无服过药?”; P ( Pertinent medical history):相关病史,如“有无慢性疾病?”; L ( Last meal or Last menstrual period):最后进食时间,对育龄女士询问最近一次经期时间; E ( Event surrounding this incident):围绕患病前后情况,如询问“是什么令你不适?”。

22 2)OLDCART:亦为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单词,用于评估各种不适症状。 0 ( Onset):是发病时间,即“何时感到不适?”; L ( Location):部位,即“哪儿感到不适?”; D ( Duration):持续时间,即“不适多长时间了?”; C (Characteristic):不适特点,即“怎样不适?”; A ( Aggravating factor):加重因素,即“是什么引起不适?”; R ( Relieving factor):缓解因素,即“有什么可舒缓不适?”; T ( Treatment prior):来诊前治疗,即“有没有服过药/接受过治疗?”。

23 3)PQRST:是五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组成的缩写,主要用于疼痛评估。
P ( Provoke):诱因,即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与缓解的因素; Q(Quality):性质,即疼痛的性质,如绞痛、钝痛、针刺样 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等; R (Radiation):放射,有无放射,放射部位; S ( Severity):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可应用疼痛评估工 具(如0-10数字评分法)进行评估; T (Time):时间,疼痛升始、持续、终止的时间。

24 分诊技巧 SOAP公式 Larry Weed将分诊概括为SOAP公式,即: S(主观):收集病人和陪人告诉的所有材料。
察,获得初步印象。 A(估计):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P(计划):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25 病例分析-1 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目前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26 S(主诉):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O(观察):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A(估计):病人有明确颅脑外伤,是否还有颅骨骨折、颅内损伤需要神经外科检查。 P(计划):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止血。呼叫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处理。

27 病例分析-2 患者,女,55岁。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病人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28 S(主诉):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O(观察):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A(估计):病人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占主要地位,心脏病可能性最大。 P(计划):内科诊室,优先就诊。

29 SOAPIE公式: I(实施):为病人挂号,分配病人到合 适的诊室就诊。 E(评价):评价候诊或已就诊病人的病情 是否有变化。对每一个候诊的 病人应每15分钟再分诊评估1次。

30 P(诱因):疼痛的诱因是什么?怎样可以使之缓 解?怎样使之加重? Q(性质):疼痛是什么性质的?是否可以描述?
PQRST公式: P(诱因):疼痛的诱因是什么?怎样可以使之缓 解?怎样使之加重? Q(性质):疼痛是什么性质的?是否可以描述? R(放射):疼痛位于什么地方?是否向其他地方 放射? S(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可比喻为1~10的 哪个数字? T(时间):疼痛的时间有多长?何时开始?何时 终止?持续多长时间?

31 病例分析 患者,男,34岁。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疼痛似刀绞一样,弯腰时疼痛加重。疼痛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部放射。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如果用数字1~10表示,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以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均在饱餐后,持续时间不等。

32 P(诱因):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 吐,弯腰时疼痛加重。
Q(性质):疼痛似刀绞一样 R(放射):疼痛位于右上腹,向右肩部放射。 S(程度):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 T(时间):以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均在饱餐后,持续时间不等。 A(估计):可能是急性胆囊炎。 P(计划):外科诊室,优先就诊。

33 多个病人同时来诊 病人1:男性,60岁,建筑工人。主诉急性后腰疼痛。病人弯腰捂背,直不起腰来。
病人2:16岁,男性。主诉踝部疼痛,由朋友搀扶来急诊室。一脚着地。踝部红肿。 病人3:男性,27岁。病人呼吸骤停,由救护车送至急诊室。急救医师正在经气管插管给病人做辅助呼吸。心电监测显示:窦性心动过速,144次/分。 病人4:女性,76岁。主诉在家呕血并感到头晕。病人面色苍白,BP:80/50mmHg,P:130次/分。

34 A(估计)、P(计划) 病人3:呼吸骤停。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4:休克的可能。立即送抢救室。 病人1:腰扭伤可能性最大。外科诊
室,优先就诊。 病人2: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最大。急诊 骨科候诊。

35 分诊护士亦可运用眼、耳、鼻、手等感官配合快速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
如:用眼观察气道通畅和呼吸情况、有无外出血、意识状态、疼痛表现、皮肤颜色状况、有无慢性疾病、营养状态、活动状况以及行为举止与衣着是否清洁、得体。 用耳听有无异常呼吸音、语音、语气、语调以及与其他人交流情况。用鼻嗅便、尿、呕吐物、酮体、酒精、吸烟、感染、化学物以及不洁卫生等气味。 用手触摸患者脉搏了解其频率、节律及充盈度,同时还可了解体温等情况。 通过以上快速评估,迅速对病情严重程度做出判断,及时进行分诊分级和分科。

36 2.测量生命体征 问诊时同时测量生命体征,作为就诊的基本资料,包括血压、脉搏、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等。如果发现生命体征不稳定或不正常,应立刻将患者送往抢救室。

37 根据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医疗体检,然后进行分诊分类和分科,按照分诊分类结果,安排患者就诊或候诊。
3.分诊分流 根据患者的主观和客观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医疗体检,然后进行分诊分类和分科,按照分诊分类结果,安排患者就诊或候诊。

38 4.分诊护理 在日常工作中,分诊之后应引导一般急诊患者到相关科室就诊,按患者所需给予适当的处理和帮助。有需要时,再次分诊分类。对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者,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危重患者应由分诊护士先送人抢救室进行抢救,之后再办理就诊手续。任何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分诊护士都必须及时通知医生和护士,必要时配合抢救护士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CPR、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

39 5.分诊记录 不同的医疗单位可能有不同的记录要求和格式,如应用计算机或纸质病历。但分诊记录的基本要求是清晰而简单。基本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到达急诊的日期与时间、分诊时间、患者年龄与性别、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过敏史、分诊护士签名等。

40 注 意 !!! ① 初次评估中,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情况,如出现气道、呼吸、脉搏不稳定、不清醒,须立刻送往抢救室抢救,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的原则。 ② 不是每一名患者都必须经过分诊处,才可进入抢救室。如严重创伤或生命危在旦夕,事前已由相关救援单位(如院前急救“120”)通知急诊科,即可不经过分诊处,直接送入抢救室。 ③ 保证分诊准确,定期评价急诊分诊系统,合理利用急诊科资源。定期评价急诊分诊系统和对分诊护士进行考核与培训非常重要。

41 注 意 !!! ④ 如有分诊错误,应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即首诊医生先看再转诊或会诊, 分诊护士应做好会诊、转科协调工作。 ⑤ 遇成批伤员时,应立即报告上级及有关部门,同时按所在医疗单位规定 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分流处理。 ⑥ 遇患有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按规定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⑦ 遇身份不明的患者,应先予分诊处理,同时按所在医疗单位规定进行登 记、报告,并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应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清点其随身 所带的钱物,签名后上交负责部门保存,待患者清醒或家属到来后归还。

42 分诊护士是急诊科的重要成员之一,扮演着“守门员/把关员”的角色。
五、分诊护士的资质 分诊护士是急诊科的重要成员之一,扮演着“守门员/把关员”的角色。 急诊分诊工作是一项要求高,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具有一定压力而又责任重大的急诊专科护理工作,并不是所有的急诊护士都能胜任。

43 【急诊分诊护士基本要求】 ① 接受急诊分诊系统的培训,且至少具有一定的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② 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③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④ 决策果断,应变能力强; ⑤ 善于提问;

44 【急诊分诊护士基本要求】 ⑥ 拥有丰富的急诊常见疾病、相关的人体解剖、病理和生理知识; ⑦ 熟练掌握和应用护理评估技能评估患者;
⑧ 掌握疾病控制和感染预防的相关知识; ⑨ 善于学习,能够不断提高急诊分诊水平; ⑩ 掌握急诊相关的法律医学知识;并具有较强的急救能力。

45 第七章 急诊护理评估

46 系统的急诊护理评估方法对立即识别危及生命的状况、判断疾病或损伤的症状以及决定就诊救治级别至关重要。
概 念: 急诊护理评估,亦称急诊患者评估(patient assessment),是常规收集患者主观和客观信息的过程。 系统的急诊护理评估方法对立即识别危及生命的状况、判断疾病或损伤的症状以及决定就诊救治级别至关重要。 急诊护理最初评估(initial assessment)分为两个阶段:初级评估(primary assessment)和次级评估(secondary assessment。

47 一、初级评估 初级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快速识别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抢救的患者,评估内容包括:气道及颈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神志状况和暴露患者,可简单记忆为 ABC-DE。

48 1. 气道及颈椎 2. 呼吸功能 3. 循环功能 4. 神志状况 5. 暴露患者/环境控制

49 二、 次级评估 次级评估的目的是识别疾病与损伤的指征,评估内容包括:问诊、测量生命体征和重点评估。可以同时进行,在3~5分钟内完成分诊级别的确定。

50 (一)问 诊 目的是了解患者就诊的原因。问诊需要护士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自信心、友善和关心,态度中立平和,随机应变。问诊时应与患着有适当的目光接触,以示尊重。问诊前,先称呼患者,后介绍自己。如有陪诊者,亦应打招呼,留意其与患者的关系。尽量用开放性的问题问诊,但如果求诊者答非所问,则需用引导性的问题进行提问,缩小范围,有效控制时间。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和秘密,交谈时避免应用医学术语,注意患者用词,细致记录。如有疑问,及时澄清,需要时作概述总结。

51 (二)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的测量可在次级护理评估之前进行,特别是同时救治危重或受伤患者的时候。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是反映患者当前生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应按照患者需要进行测量。 生命体征的测量可在次级护理评估之前进行,特别是同时救治危重或受伤患者的时候。

52 所有急诊就诊患者均应测量体温,因为有时体温异常可能是患病的唯一线索。
1. 体 温 所有急诊就诊患者均应测量体温,因为有时体温异常可能是患病的唯一线索。 2. 脉 搏 注意评估脉搏次数、强弱、是否规律、心率和脉率的差异等。对电子技术的依赖往往削弱了触摸脉搏评估心律失常的作用,应注意避免。排除心理或环境因素,正常范围以外的脉搏可能是异常生理情况的迹象。

53 3. 呼 吸 对主诉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COPD、肺炎、创伤、气胸、血胸、胸或肋骨骨折、肺栓塞、药物中毒等患者,应评估呼吸次数、节律、深度、对称程度、辅助呼吸肌应用等。准确的评估有时需要观察完整1分钟的呼吸状况。

54 4. 血 压 5. 血氧饱和度(Sp02) 如果就诊患者为出血、休克、创伤或药物中毒等,必要时测量左右
上肢血压,计算脉压差(收缩压·舒张压)、休克指数(收缩压/脉 搏)。如脉压差降低,说明心排出量降低,周围血管阻力代偿性增高, 而休克指数<0.9可能意味着休克。 5. 血氧饱和度(Sp02) 脉搏血氧饱和度测量可有助于评估呼吸或血流动力学受损、意识改 变、严重疾病或损伤等,有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治疗的有效性。

55 (三)重点评估 重点评估内容主要是采集病史和“从头到足” (head to toe assessment)的系统检查。 不同的病变可能具有相同的症状,分诊护士需要结合患者主诉和生命体征与检查所见,必要时应用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分诊问诊的目的是为了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而不是为了诊断,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病情变化或有疑问时应重新评估和分诊。

56 ② 说话能力:有条理/没有条理、文静、不流利、不清楚、哭泣; ③ 行为:有暴力倾向、自杀、伤人、自闭、抑郁、躁狂、强制性重复、自大;
1. 精 神 评估内容包括: ① 精神状态:清醒/不清醒、混乱、不合作、有敌意、昏睡、歇斯底里; ② 说话能力:有条理/没有条理、文静、不流利、不清楚、哭泣; ③ 行为:有暴力倾向、自杀、伤人、自闭、抑郁、躁狂、强制性重复、自大; ④ 外表:清洁、不修边幅、衣着不恰当。

57 2. 脑 检查头、面和颈部是否对称,有无损伤。评估意识状况(AVPU法)、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GCS),失去知觉时,事后记忆如何,注意有无四肢无力、头痛(发怍频率、程度和形式)、头晕、恶心、呕吐、步态(稳定/不稳定)、血肿(位置、大小)等。

58 3. 眼、耳、鼻、喉 ② 耳:评估有无外伤、耳痛、耳漏、耳聋、耳鸣、眩晕等。 ③ 鼻:评估有无鼻塞、鼻漏、鼻出血、喷嚏、异物等。
3. 眼、耳、鼻、喉 评估内容包括: ① 眼:观察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受影响、瞳孔内有无出血;眼部有无红、肿、痛、流泪;眼部活动是否受阻、影响视力,或有无视物模糊、复视;感觉是否有漂浮的浑浊物或异物等。 ② 耳:评估有无外伤、耳痛、耳漏、耳聋、耳鸣、眩晕等。 ③ 鼻:评估有无鼻塞、鼻漏、鼻出血、喷嚏、异物等。 ④ 喉:评估有无咽喉痛、异物感觉、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吞咽困难、异物、气管移位等。 ⑤ 口腔:评估口腔卫生情况,有无张口困难、牙痛、齿龈红肿或出血等。

59 4. 心 脏 评估有无胸痛、气促、出汗;心率或脉搏强弱度;有无恶心、面色苍白、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舌下是否含服过硝酸酯类等药物。

60 5. 胸、肺 评估有无呼吸或气促、出汗、呼吸费力、喘鸣、咳嗽、咳痰(颜色、性状);评估呼吸频率(过慢/过快)、呼吸深浅、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外伤者应注意有无伤口或胸壁挫伤、开放性气胸及大范围连枷胸等。

61 6. 胃、肠 评估有无恶心、呕吐(次数、颜色)、腹泻(次数、颜色)和大便习惯;有无褐色呕吐物、黑便;有无背痛(位置)、腹痛(位置、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观察腹部情况(软/硬、平/胀)、肠鸣音(有/无/快/慢),有无胃、肠手术史。

62 7. 泌尿系统 评估有无尿频、尿痛或膀胱周围疼痛、血尿情况(显著/不显著、有无血块),有无排尿困难、少尿、腰痛或肾区叩痛。

63 8. 生殖系统 评估女性患者的经期(最近一次/前一次、持续时间、量、周期)。如为妊娠期,评估其胎数、周数、预产期、或生产/流产史,注意胎儿有无活动(有/没有)、胎心或阴部出血情况(流量、卫生巾用量、血块)、阴部分泌情况(颜色、流量、臭味),有无破水、腹痛(频率、程度,压迫感)等。

64 9. 骨骼与肌肉 评估有无红、肿、受伤、变形、骨折、关节脱位、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触摸有无脉搏,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是少于两秒)。可应用6P法进行评估,即有无:痛(pain)、苍白(pallor)、麻痹(paralysis)、感觉异常( paraesthesia )、无脉搏(pulselessness)、压迫感/压力(pressure)。

65 思考题 ?? 1.患者,男性,58岁,午夜2时以胸部不适加重1小时为主诉,在朋友陪下到急诊科就诊。自述3天前在工地干活时,手推车曾撞击胸部,当时检查无异常所见。现在旅游途中感到胸部疼痛难忍再次到急诊科就诊。 (1)分诊护士应对该患者进行哪些评估? (2)如果评估发现患者呈痛苦面容,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脉搏120次/分。按五级分诊分类,分诊类别应确定为哪一类别?为什么?

66 2. 患者,男性,78岁,在家中进餐时突然晕倒,家人立即将其送至急诊。护士在进行初级评估时:
(1)如发现该患者意识不清,口腔内有异物(如面包),应该怎样处理? (2)处理之后,需评估什么? (3)如果患者没有呼吸,应该怎么办?

67 谢!


Download ppt "第六章 急诊分诊 尹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