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单元 走进汉语世界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四方异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单元 走进汉语世界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四方异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单元 走进汉语世界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四方异声

2 美丽而奇妙的语言 —— 认识汉语

3 笑话一则 。 一家陕西人在纽约唐人街开了家餐馆,儿子当服务生,老妈管收钱,老爸做大厨。
某一天,店里来了个老外,点了个套餐,吃到一半, “咣当” ,把汤碗打了。 儿子跑过去看了一下,说:“碗打了!” 老外想:“one dollar ……” 老妈听见声音,也过来看,见地上有个破碗,问: “ 谁打的?” 老外想:“ three dollar?……”

4 儿子说:“他打的!” 老外想: “ten dollar?!……”
老妈又说: “还得打一碗!” 老外想: “hundred and one?!?!……” 老爸正在厨房切菜,听见外面的声音,赶忙跑出来看怎么回事。忙乱中,忘了把菜刀放下 五大三粗的老爸,手持菜刀站在餐厅里,老外一看,心跳加速,血压急升,但更让他心碎加崩溃的是老爸的一番话。 老爸对着正在加热炉上舀汤的儿子说: “烫,少盛点儿!”老外: “ten thousand……” 老外以惊人的速度从口袋中掏出钱包,把里面所有的钱倒在了桌上,然后像刘翔一样往门口狂奔……

5 one dollar three dollar 谁打的 他打的 ten dollar 还得打一碗 hundred and one
碗打了 one dollar three dollar 谁打的 他打的 ten dollar 还得打一碗 hundred and one 烫,少盛点儿 ten thousand

6 作为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有幸保存本国语言文字的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风雨之后,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有着“霸权”称号的英语语种的严峻挑战。不少的专家都说过:过去不识汉字是文盲的话,那么今后不懂英语的人就是新的文盲。 语言是根植于民族灵魂与血液间的文化符号,真实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丢弃了母语、冷落了母语,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都将会愧对列祖列宗,成为千古罪人。

7 和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旁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侍郎)是狗毫无疑问!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它是遇肉吃肉,遇屎(御史)吃屎,御史吃屎!

8 下面的两副对联你能对出下联吗?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尼姑沽酒,尼姑宜沽; 和尚上楼,和尚何上?

9 请准确读出下列对联各字的读音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10 下面句子有多少种读法 可以清心也 以清心也可 清心也可以   心也可以清     也可以清心

11 请将右图拆成一首绝句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12 猜字谜 1.读时是一, 用时是二 2.倒数第一 3.去, 一直去 4.雪落横山

13 请将下面左边的方言与右边的解释连接起来 不指名道姓地骂人 骂档子 骂街倒巷 不指明对象地谩骂 骂山门 挨骂的人 骂闲街  骂大街

14 ??课堂活动?? 比尔为什么会闹笑话?

15 杯子 被子 汉语有区别意义的声调 “男狗”“女狗” 涉及词语的搭配 我给了他一刀 汉语中量词的用法:动量词一般出现在 动词后,表示动词的量;名量词表示名 物的量 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16 KNOWING 语言

17 1 世界语言有多少? 2 汉语

18 考考你 ——雅言(春秋) ——通语(汉) ——官话(明) ——国语(辛亥革命后) ——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
1.汉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名称,你知道多少? ——雅言(春秋) ——通语(汉) ——官话(明) ——国语(辛亥革命后) ——普通话(新中国成立后) 2.我们宁波属于哪个方言区?

19 什么是现代汉语 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语言

20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音的特点: 1、每个音节都有声调 2、音节构造简单而有规律

21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 1、双音节词的数量占优势 2、词的构造形式多种多样 3、有独特的量词和语气词

22 例:民 不 畏 死,奈何 以 死 惧 之? 百姓 不 怕死,以 死 来 威胁 他们 又 有 什么 用呢?

23 相对于单纯词来说,合成词就是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
并列式——劳动 偏正式——足球 动宾式——化石 主谓式——日蚀 补充式——缩小 附加式——小说 名量式——花朵 重叠式——娃娃

24 一针一线 一草一木 一兵一卒 九牛一毛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思考: 现代汉语数词和名词组合时一般要加量词,而成语中却有不加量词直接组合的情况,如: 一针一线 一草一木 一兵一卒 九牛一毛 一心一意 三心二意 五颜六色 七上八下 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25 现代汉语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 1、词没有形态变化 2、虚词重要而丰富 3、语序的作用重要

26 汉语缺少词的形态变化。即动作的时态不是由动词本身来表示,而是通过时间名词、时间副词、时态助词或上下文特定的词语来表示。
练习1、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1)来中国以前我不学过汉语。 (2)我眼睛近视,所以昨天不看见你。 (3)我一直对战争没感兴趣。 (4)她的男朋友以前没抽烟、没喝酒。 表示已发生的的情况用“没” ,表示经常性的情况用“不”。

27 表示已发生的的情况用“又” ,表示未发生的情况用“再”。
练习1、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5)他才丢了钱,昨天再丢了书。 (6)今天我再发烧了,还不能去上课。 (7)我没听清楚,请又说一遍吧。 (8)别着急,又等一会它就回来了。 表示已发生的的情况用“又” ,表示未发生的情况用“再”。

28 一般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疑问句中要用“还是”
练习1、判断下列虚词使用的正误,总结使用规律 (9)你用汉语还是用英语讲都可以。 (10)他每天晚上十一点钟还是一点才睡觉。 (11)你喝点什么?啤酒或者可乐? (12)你们是明天回国或者后天回国呢? 一般陈述句中应该用“或者”,疑问句中要用“还是” 汉语有一部分虚词的用法要受到句子类型的限制,比如“或者、还是”就是这样。外国人在使用这些虚词时,常常忽略句式的区别。

29 君恩深似海——,臣忠重如山——。在每句话的后面加上一个字,要使得句意完全相反。
这是洪承畴的自拟联,后来他降了大清,有人加了两字: 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重如山乎?

30 “平江李次青元度本书生,不知兵。曾国藩令其将兵作战,屡战屡败。国藩大怒,拟奏文劾之,有‘屡战屡败’语。曾幕中有为李缓颊者,倒为‘屡败屡战’,意便大异。”

31 在古诗里品味汉语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32 两诗中除了有表示时间的名词(今)和副词(曾)外,汉语动词在入句后并没有时、体、态的形态变化,因此要判断句中的动作和行为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甚至读者的历史文化知识去体会,这些特点,使是个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意味深远隽永。李白的这两首诗呈现出“朦胧美的原因就在于此。”

33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后面紧接以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作鲜明的对照,更加深了凭吊古迹的感慨。 一句之中,以两种不同的事物来对比,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次句接写当前景色。青青新柳之外,还有一些女子在唱着菱歌,无限的春光之中,回荡着歌声的旋律。杨柳又换新叶,船娘闲唱菱歌,旧苑荒台,依然弥漫着无边春色,而昔日的帝王宫殿,美女笙歌,却一切都已化为乌有。

34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着重明写昔日之繁华,以四分之三的篇幅竭力渲染,而以结句写今日之荒凉,转出新意,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四组镜头的景色转换,展示出诗歌的朦胧之美。跟前面一首比较,其表现手法又各自不同。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变化多端的艺术技巧。

35 老外学中文 你来帮帮他

36 .让人头疼的”了、着、过” 在一个村子里住一对老夫妻。 她马上拉妈妈的手到小卖部里去了。 妈妈拉自己的儿子上楼了。
他们正吃饭着的时候外边下起雨来。 我看见老师正在操场跑步着。 哥哥跟弟弟正在房间里拼命吵架着。 我昨天感冒了,老流了鼻涕。 以前我几乎每年的冬天都得了感冒。 我很小就发现了我喜欢中国 吵架过后,他请求了我原谅他。 我在大学学习时打乒乓球过。 来中国以后我一次也没有回日本过。 他长这么大从没有谈恋爱过。

37 古今言殊

38 汉语语音的演变 1.声调的变化 入声消失,并入“平、上、去”等声调。 2.韵母的变化

39 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判断以下诗句中的“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什么音?
从诗的韵脚规律来看,判断以下诗句中的“回”字,在古代极有可能读作什么音?  李白的《望天门山》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贺知章的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40 汉语语音的演变之通假字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 ③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
④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 。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1 二、汉语词语的演变 1.词语的词形变化 古代汉语是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乃至多音节词为主。
(1)在原来的单音词加上词头(前缀)或词尾(后缀),成为现代的多音词。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现代的多音词。 (3)原来的单音词被现代不同的多音词所替代, 如:伐──攻打;乖──违背;川──河流;股──大腿。 如:虎──老虎;鼠──老鼠;斧──斧头;兔──兔子。 如:照──照耀;赠──赠送,弃──抛弃;粹──纯粹。

42 单纯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叠音词,如:翩翩、霏霏; ②联绵词,如:参差、惆怅(双声关系).须臾、仓皇(叠韵关系)。这些词虽然由两个字组成,词义却是由这两个字合在一起表示的,不能拆开解释。 合成的双音词,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联合式,如:婚姻、宾客; ②偏正式,如;天子、布衣; ③前缀后缀式·如:阿爷、率尔; ④偏义复词,如:存亡(《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3 2、词语的消长变化   随着社会进步,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也要相应地产生新词来表达这些新事物。同样的道理,旧事物的消亡也使许多旧词语“知趣”地退出了词汇舞台。比如“买办”“土豪”“知青”“人民公社”等现在就没人用了 。 (1)社会生活方面:  社会是文明的摇篮,中国社会的巨变要求作为文化的词汇以第一时间反映社会现实。以此出现了许多具有典型形象的词汇:  (a)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指导方针“和谐社会”、“小康生活”等;又有供全民贯彻的“三个代表”、“三农问题”、“保先教育”等。  (b)经济方面:如改革后的“经济特区”,指导性的“十五、十一五”计划,再有以旅游业为头的“红色旅游”、“无烟工业”等,还有经济的附属词汇如 “白领、个税改革”等。  (c)文化方面: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为了适应市场而产生了词汇如“红色文化”、“素质教育”、“超级女生”等;也有外来的“拜金主义”等。

44 (2)网络用语方面:       网络与计算机是20世纪的象征,它代表着先进和高效,十几年时间便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所以当之无愧是新词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如“硬件、网吧、IT技术”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无数的附属词汇,共约万个。但也有一些如“PK、1314(一生一世)”等网络异化词现象。 (3)科学技术方面:       有人说21世纪是人才和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是发生变化最多、周期最短的领域。为了更好满足人们的认识和交际要求,给新生事物命名非常必要,从而产生了许多新词如:“数字电视”、“纳米技术”、“克隆”等,已成为大众议论的焦点。 此外,还有与人们生命密切相关的医学方面,也出现了众多的新词“非典”、“禽流感”等。

45 (4)国际用词方面:       汉语词汇不仅与中国本身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已被众多的外国人士接受。所以词汇与国际接轨也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的发展方向。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有“六方会谈”、“反恐”等。还有一些是由于改名而出现的如新的城市名称,如韩国的“首尔”。

46 3、词语的替换变化 现实中某类现象本身没有发生变化,而表达这种现象的词语发生了变化。 (1)社会因素:如把“世”改成“代” (2)观念的改变:“车夫”——“司机”,“戏子”——“演员”,“残废”——“残疾” (3)语言表达:“足”——“脚”,“面”——“脸”, “目”——“眼”,“口”——“嘴”

47 4、词语的引申变化 (2)词义缩小。宫:古为“房屋”,今为“宫殿”。 “丈人”,古义指“老人之通称”. (3)词义转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 如“牺牲”古代指为祭祀宰杀的牲畜。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1)词义扩大。“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如“哭”,古义指“悲痛出声”,“大声曰哭,细声有涕曰泣”,大声而无泪的叫“嚎” .

48 “耳闻不如目见”、“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等等,“闻” 是“听”的意思。现在,“闻”是指用鼻子嗅,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4)词义的褒贬色彩不同。“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人坏话,是个贬义词。

49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2、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 3、 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

50 ①沛公居山东时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 相对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51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颜色不少变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⑥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52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 今义:色彩。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 今义:秋季。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 今义:春天和秋天。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 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举 古义:攻克。 今义:抬起。 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53 三、语法的变化 1、语序的变化 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前,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宾语前置”: A.沛公安在? B.古之人不余欺也。 沛公在哪里? 古代的人不欺骗我

54 2、句式的变化 古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判断句,但古汉语通常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主语名词后面用“者”,句末加上语气词“也”,或者只用其中之一。 A.陈胜者,阳城人也。 B.夫战,勇气也。 C.荀卿,赵人。

55 3、词类的变化 古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 A.“衣锦还乡”(“衣”作动词“穿”讲) B.“既来之,则安之”(“安”作“使……安”讲)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作“以……为美”讲) D.“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作“使……活”讲) E.“常以身翼蔽沛公”(“翼”作“像翅膀一样”讲)

56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船”为名词,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船之意。 “手”为名词,用在动词“拍”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用手”之意。 “狐”为名词,和“鸣”一起用在动词“呼”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像狐狸鸣叫那样大呼”之意。 “山”为名词,用在动词“行”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在山上”之意。

57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疑”原为动词,现在充当动词“献”的宾语,活用为名词,疑问之意。 “述”本是动词“记述”,这里活用为名词“记述的文字”讲。 “有”是动词,这里活用名词“出产的东西

58 “香远益清”(《爱莲说》)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远”原是形容词,在这里充当“香”的谓语,用作动词,远播之意。 的“亲”“远”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面带宾语“贤臣”和“小人”,翻译为“亲近”和“远离 “苦”、“劳”、“饿”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当作“使……苦”,“使……劳”、“使……饿”讲,属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9 一、下列加线的字你会读? 1、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2、天姥连天向天横 3、先实公仓,收余以食亲 4、是时,曹操遗权书 5、彗星见于东方 6、羽扇纶巾 7、万乘之国。 8、否极泰来

60 二、古人的称谓很复杂,一般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和长辈用敬称,对平辈和晚辈相对随意。看下面称谓分别用于什么人。
①仆,不才,不佞 ②小子,竖子 ③孤,孤家,寡人 ④子,夫子,先生 ⑤公,君,足下,丈,大人 一般人自称 晚辈 王侯自称 称师辈 称朋友、尊长

61 作业:翻译下面句子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史记·李将军列传》 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三国志》

62 1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的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3 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在交谈中表现出好象做得不够的样子。

63 修改病句 例:①出海归来的渔民们满怀着丰收的喜悦,一筐一筐地抬着鲜鱼,走回炊烟袅袅的渔村。
②星期天,我们全班同学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农业展览馆的展品。 ③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文章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④傅雷先生谈到自己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了。

64 B 1、使用否定句,表意有问题的是(      )    A.谁也不能否认太阳不是围着地球转。    B.“生产应搞上去,人口应降下来。”我并不认为这句话不是没有根据的。    C.难道家长不应该阻止孩子躺着看书?    D.香港回归的那天晚上,亿万人民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2、同一个意思,可用肯定的语气表述,也可用否定语气表述,但语气的轻重、强弱有区别。比较下面两组句子,表达效果好的一组是   (    )    ①钥匙这东西不很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②钥匙这东西太小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备几个在那儿。    ③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不能不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④任何时代,每个人的认识都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65 A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                         —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到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A

66 一去二三 ( ), 烟村四五 ( ),亭台六七 ( ), 八九十 ( )花。
一去二三 ( ), 烟村四五 ( ),亭台六七 ( ), 八九十 ( )花。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 2、分析量词在该诗中的表达作用 描绘了一副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图,一至十十个数词和量词的巧妙结合,使该诗形象丰满,朗朗上口

67 四方异声 戏剧与方言http://www. 56. com/u35/v_MTk0MTA2MjQ. html 宁波话http://v
四方异声 戏剧与方言 宁波话 一、某方言与普通话的翻译对比 (1)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县长讲完以后,主持人说:“现在请乡长讲话!” (2)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68 ——乡长说:“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
(3)乡长说:“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乡长说:“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4)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乡长说:“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是大碗吧!”

69 要点: 二、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方言 什么是方言? 汉语的七大方言区 方言是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分支,或者说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1.北方方言 2.吴方言区 3.湘方言区 4.赣方言区 5.客家方言区 6.闽方言区 7.粤方言区 用不同方言阅读下面一段话: 遇见华伦夫人改变了卢梭一生的命运。华伦夫人是一位年轻的贵妇,既有妩媚的风姿又拥有天赋的智慧。当年仅17岁的卢梭住进她家后,就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令这位自小就失去母爱的年轻人感到无比温暖甜蜜,他总是亲切地称华伦夫人“妈妈”。

70 常州话 ____普通话 做生活 ____干活儿 吃生活 ____挨揍 佬小、佬小家____ 男孩 丫头、细丫头、丫头家 ___女孩
女女 ____女儿 阿爹 _____爷爷 亲娘 ______奶奶 白相________玩

71 闽南语 白十七____白贼七,__白贼____说谎 速配_____可配_____适合 同样_____相样_____相同

72 (1)语音方面的差异 方言中,语音方面的差异很大,声韵调三个方面都有。 (2)词汇方面的差异 a. 同词异义 b. 同义异词 c


Download ppt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 第一单元 走进汉语世界 认识汉语 古今言殊 四方异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