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時間:101-7-25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中華針灸醫學會 古籍讀書會 時間: 地點:中華針灸醫學會會議室 導讀者:中國附醫針灸科 張恆偉
2
百症賦 原文:少商、曲澤,血虛口渴同施。
3
少商 【類別】井(木)穴 【釋名】少,小﹔商,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與肺同屬金。穴屬手太陰肺經,位居肢體末端,脈氣細小,故名。
【位置】手拇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1分處。
4
少商 【針灸大成】少商 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肺脈所出,為井木,宜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泄諸臟熱,湊不宜灸。
主頷腫喉閉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欬逆,痎瘧振寒,腹滿唾沫,唇乾引飲,食不下,膨脹,手攣指痛,掌熱寒慄,鼓頷,喉中鳴,小兒乳鵝。唐刺史成君綽,忽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權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立愈,瀉腸熱也。素注:留一呼。明堂:灸三壯。甲乙:灸一壯。 。
5
曲澤 【類別】合(水)穴。 【釋名】曲,彎曲﹔澤,沼澤。穴居肘彎凹陷處,脈氣至此較「池」淺而廣。 【位置】肘橫紋中,肱二頭肌尺側緣凹陷處。
6
曲澤 【針灸大成】曲澤 肘內廉陷中,大筋內側橫紋中,動脈是心包絡所入,為合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
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乾,逆氣嘔涎血,心下澹澹,身熱風疹,臂肘手腕,不時動搖,頭漬,汗出不過肩,傷寒,逆氣嘔吐。
7
百症賦 通天去鼻內無聞之苦,復溜祛舌乾口燥之悲。
8
通天穴 【釋名】通,通達﹔天,指頭頂部。穴居頭頂部,足太陽膀胱經由此會通於巔頂百會穴,故名。別名天臼(針灸甲乙經),臼為凹陷之意,此用指穴位。 【針灸大成】通天 承光後一寸五分。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頸項轉側難,癭氣鼻鼽,鼻瘡鼻窒,鼻多清涕,頭旋尸厥,口喎喘息,頭重暫起僵仆,癭瘤。 【位置】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4寸旁開1.5寸處,當承光後1.5寸。。
9
復溜穴 【類別】經(金)穴 【釋名】復,又作「伏」,隱伏﹔溜,流動。足少陰腎經脈氣至此深伏而行。穴後方當比目魚肌下端移行于跟腱處,故別名「伏白」(《針灸甲乙經》)。又當昌陽之脈(足少陰經在小腿部的支脈)處,故別名「昌陽」(《針灸甲乙經》)。 。 【位置】足背第一、二趾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位置】小腿內側面,太溪直上2寸,跟腱前方凹陷處。
10
復溜穴 【針灸大成】復溜(一名冒陽、一名伏白) 足內踝上二寸,筋骨陷中,前傍骨是復溜,後傍筋是交信,二穴只隔一條筋,足少陰腎脈所行,為金經,腎虛補之。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五壯。明堂:灸七壯。 主腸澼,腰脊內引痛,不得俛仰起坐,目視,善怒多言,舌乾胃熱,蟲動涎出,足痿不收履,胻寒不自曷,腹中雷鳴,腹脹如鼓,四肢腫,五種水病,青赤黃白黑,青取井,赤取榮,黃取俞,白取經,黑取合,血痔,泄後腫,五淋血淋,小便如散火,骨寒熱盜汗,汗注不止,齒齲,脈微細不見,或時無脈。
11
百症賦 瘂門、關衝,舌緩不語而要緊。
12
瘂門 【類別】交會穴:督脈、陽維之會。 【釋名】啞,不能言語﹔門,門戶。督脈由此入系舌本,與發音器官相關,主治「啞不能言」,故名。「喑」與「啞」,音別義同。。 【位置】項部正中線後髮際直上0.5寸凹陷處,其深部約當第一頸椎(環椎)後弓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
13
瘂門 【針灸大成】瘂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一名瘖門) 項後入髮際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繫舌本。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二分,可繞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瀉盡,更留針取之,禁灸,灸之令人瘂。 主舌急不語,重舌,諸陽熱氣盛,衂血不止,寒熱風瘂,脊強反折,瘈瘲癲疾,頭重汗不出。
14
關衝 【類別】井(金)穴。 【釋名】關,出入衝要之處。穴居環指之端,在中衝(中指端)與少衝(小指端)之間,故名。
【位置】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1分處。
15
關衝 【針灸大成】關衝 手小指次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少陽三焦脈所出,為井金。銅人:針一分,留三呼,灸一壯。素注:灸三壯。
主喉痺喉閉,舌捲口乾,頭痛霍亂,胸中氣噎,不嗜食,臂肘痛不可舉。
16
百症賦 天鼎、間使,失音囁嚅而休遲。
17
天鼎穴 【釋名】天,指高處﹔鼎,古代炊具,圓腹三足,用以形容頭部以及頸椎和兩側的胸鎖乳突肌﹔穴居頸部,故名。《太平聖惠方》稱「天頂」,為同音借用。 【位置】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扶突與缺盆連線的中點處。 。
18
天鼎 【針灸大成】天鼎 頸缺盆上,直扶突後一寸。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灸七壯。主暴瘖氣硬,喉痺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
19
間使穴 【類別】經(金)穴。 【釋名】間,間隙﹔使,使道。《素問‧靈蘭秘典論》:「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王冰註:「使道,謂神氣行使之道也。」穴居前臂掌側兩筋之間,屬手厥陰心包經與心相關,故名。 【位置】前臂掌側,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 。
20
間使 【針灸大成】間使 掌後三寸,兩筋間陷中。心包絡脈所行為經金。素注:針六分,留七呼。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灸七壯。甲乙:灸三壯。
主傷寒結胸,心懸如饑,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沫,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中風氣塞,涎上昏危,瘖不得語,咽中如梗,鬼邪,霍亂,乾嘔,婦人月水不調,血結成塊,小兒客忤。 。
21
百症賦 太衝瀉唇喎以速癒,承漿瀉牙疼而即移。
22
太衝 【類別】輸(土)穴,原穴。 【釋名】陰經原穴皆名「太」﹔「沖」指要衝,因其血氣盛而名。
【位置】足背第1~2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當行間後二寸。
23
太衝 【針灸大成】太衝 足大指本節後二寸,或云一寸半,內間動脈應手陷中,足厥陰肝脈所注,為俞土。素問女子二七,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能有子,又診病人太衝脈有無,可以決死生。銅人:針三分,留十呼,灸三壯。 主心痛脈弦,馬黃瘟疫,肩腫吻傷,虛勞浮腫,腰引小腹痛,兩丸騫縮,溏泄遺溺,陰痛,面目蒼色,胸脇支滿,足寒肝心痛,蒼然如死狀,終日不休息,大便難,便血,小便淋,小腸疝氣痛,疻疝,小便不利,嘔血嘔逆,發寒嗌乾,善渴,肘腫,內踝前痛,淫濼胻痠,腋下馬刀瘍廔,唇腫,女子漏下不止,小兒卒疝。 。
24
承漿 【類別】交會穴:足陽明、任脈之會。 【釋名】承,承受﹔漿,水漿。水漿入口,下唇相承,穴居下唇陷中。《釋名‧釋形體》:「口下曰承漿,承水漿也。」 。 【位置】面部下唇中,頦唇溝正中凹陷處
25
承漿 【針灸大成】承漿(一名懸漿) 唇稜下陷中,開口取之,大腸脈胃脈督脈任脈之會。素注:針二分,留五呼,灸三壯。銅人:灸七壯,止七七壯。明堂:針三分,得氣即瀉,留三呼,徐徐引氣而出,日灸七壯,過七七,停四日,五日後灸七七壯,若一向不灸,恐足陽明脈斷,其病不愈,停息復灸,令血脈通宣,其病立愈。 主偏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面腫,消渴,口齒疳蝕生瘡,暴瘖不能言。
26
參考資料 醫砭資料庫: v ─ 鬼藥子編 圖片來源:網路資料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