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菌种的选育、保藏与扩大培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菌种的选育、保藏与扩大培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六章 菌种的选育、保藏与扩大培养

2 2.掌握菌种选育的方法及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2.掌握菌种选育的方法及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3 是决定发酵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发酵工业的灵魂。 2、工业用微生物的分类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概述: 1、菌种的作用 是决定发酵产品是否具有产业化和商业化价值的关键因素。是发酵工业的灵魂。 2、工业用微生物的分类 可培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霉菌)。 未培育微生物:如极端微生物。 利用方式有:模拟自然培养法、宏基因组分析法。

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模拟自然培养法 模拟微生物生长的自然环境对未培养微生物进行可培养研究。 宏基因组分析法
直接依据基因、基因组、蛋白质序列,以及调节表达机制构建高效表达的工程菌等途径进行开发利用。即不通过纯培养过程,而是直接在基因水平上开发。

5 第一节 发酵工业对菌种的要求 一、工业化菌种的要求 1、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
2、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 3、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 4、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 5、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 6、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

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二、菌种获得的途径 三、分离筛选的步骤 1、从菌种保存机构直接购买 2、从自然界中筛选
3、在生产过程中发酵水平高的批号中重新进行分离筛选 三、分离筛选的步骤 定方案--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目的菌富集培养--菌种分离--菌种初筛--菌种复筛--菌种发酵性能鉴定

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定方案 样品采集
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样品采集 1、采样对象 来源广,获得的可能性大。以采集土壤为主。一般园田土和耕作过的沼泽土中,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土壤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如一些野果生长区和果园内。采样的对象也可以是植物,腐败物品,某些水域等。极端环境

8 从自然界筛选

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2、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3、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萨子除去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盛入清洁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为了使土样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类型尽少变化,宜将样品逐步分批寄回,以便及时分离。 样品预处理 目的:提高菌种的分离效率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诱饵法

1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富集培养 目的:增加目标微生物数量 方法: 1、底物 2、pH条件 3、培养时间
4、培养温度 等一切能提高目的微生物相对生长速度的手段,培养(固体、液体;分批连续)后使目的微生物在种群中占优势。

1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分离
目的:经过富集的微生物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得到的培养物还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物,所以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 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1、平板划线分离法 2、稀释分离法 3、简单平板分离法 4、涂布分离法 5、毛细管分离法

1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的初筛
分离得到的菌种,需要进一步筛选选择产物合成能力较高的菌株。生产性能的测定即通过初筛和复筛来确定。 初筛:从分离得到的大量微生物中将具有目的产物合成能力的微生物筛选出来的过程。

1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方法:1、平板筛选 例:水解酶菌株在培养基中加入该酶的底物作为唯一的碳源或氮源,适温培养后根据水解圈和菌落的大小来判断产酶活力的大小。 2、摇瓶发酵筛选 接近发酵条件,易于扩大培养。 特点:简单快速,活性只能相对比较,不能得到确切的产量。

1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的复筛 一般用摇瓶发酵培养,发酵液用精确的分析方法测定。
野生型菌株:直接从自然界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一定生产性能的菌株。 复筛过程可以结合各种培养条件进行筛选,以便初步掌握适合野生型菌株的培养条件,为育种服务。

1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菌种的鉴定 程序为:测定一系列必要的鉴定指标-------
查找权威性的鉴定手册,确定菌种类型。 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重点鉴定指标。 例如:真菌以形态指标为主要指标;放线菌、酵母菌以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兼用;细菌适宜生理、生化和遗传等指标。 鉴定微生物的技术可分成4个不同的水平: 1、细胞的形态和习性水平 2、细胞组分水平 3、蛋白质水平 4、基因或核酸水平

1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经典的分类鉴定方法: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直接到权威机构鉴定 1、形态学特征
2、生理、生化特征 3、血清学试验 4、氨基酸顺序和蛋白质分析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1、微生物遗传型的鉴定 2、细胞化学成分特征分类法 3、数值分类法 直接到权威机构鉴定

1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四、已工业化产品生产菌的介绍 1、抗生素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抗生素是次级代谢产物,需要生物体进行复杂的代谢,目前发现的生物来源如下: 放线菌(链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等)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1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2、氨基酸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代谢途径比较清楚, 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氨基酸生产菌的要求: 棒杆菌属,短杆菌属、节杆菌属或小 杆菌属的棒型细菌 谷氨酸发酵的菌种: 常规菌种一般也是以谷氨酸生产菌选育而成;工程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其它氨基酸生产菌:

1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3、食品酶制剂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开发一个新酶,都要经过一系列研究的毒理试验。关于食品用酶,美国需要得到FDA的批准。目前已同意使用的仅仅少数微生物能用于生产食品用酶。据有的国家规定,微生物中除啤酒酵母、脆壁酵母、黑曲霉、米曲霉和枯草杆菌作为食用无须作毒性试验外,其他微生物作为食用,均需通过两年以上的毒性试验。 α—淀粉酶:黑曲霉、米曲霉、米根霉、枯草牙孢杆菌 和地衣牙孢杆菌

2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发酵工业菌种的分离、筛选
五、实例: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国家七五攻关项目) 文献:产生菌为中性牙孢杆菌,嗜碱牙孢杆菌、放线菌及霉菌 采样(造纸厂) →80度30分钟处理 0.0075%曲利本蓝+1%CMC(羧甲基纤维素),pH10.5 培养3~4天,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2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第二节 、菌种的选育 目的 防止菌种退化 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提高生产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 开发新产品

2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方法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基因的直接进化: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方法 基因突变: 自然选育、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杂交、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工程 基因的直接进化: 点突变、易错PCR、同序法 DNA Shuffling等

2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一、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的菌种筛选过程。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一、自然选育 自然选育:不经过人工处理,利用菌种的自然突变而进行的菌种筛选过程。 自然状态下,碱基对发生自然突变的机率为10-8~10-9 自然突变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我们生产上所不希望看到的,表现为菌株的衰退和生产质量的下降,这种突变成为负突变。 另一种是我们生产上希望看到的,对生产有利,这种突变成为正突变。

2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 问题: 高产菌株是正突变高,还是负突变高?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 问题: 高产菌株是正突变高,还是负突变高? 回复突变:高产菌株在传代的过程中,由于自然突变导致高产性状的丢失,生产性能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为回复突变 自然选育虽然突变率很低、进展慢,但却是工厂纯化菌种、防止退化、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2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平板分离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自然选育操作步骤: 一般习惯上将自然选育称为菌种的分离纯化。 单细胞(孢子)悬液的制备 平板分离 挑选单菌落(注意形态的观察) 发酵试验

2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二、诱变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二、诱变育种 以诱发突变为基础的育种,是迄今为止国内外提高菌种产量、性能的主要手段。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 诱变育种: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 诱变因素: 物理 化学 生物

2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一)、诱变剂和诱变处理 物理诱变剂: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一)、诱变剂和诱变处理 物理诱变剂:射线如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快中子; 物理因素中目前使用得最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的是紫外线。许多高产菌株的选育都用过紫外线,对于一般实验室、中小型工厂都适用,也很安全。 其他的几种射线都是电离性质的,有一定的穿透力,一般都由专业人员在专门的设备中使用,否则有一定危险性。

2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化学诱变剂 化学因子如碱基类似物、5—氟尿嘧啶、烷化剂等。 化学诱变剂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烷化剂。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化学诱变剂 化学因子如碱基类似物、5—氟尿嘧啶、烷化剂等。 化学诱变剂中使用最多、最有效的是烷化剂。 使用化学诱变剂的优缺点: 1、大多数情况下,就突变数量而言,要比电离辐射更有效。 2、化学诱变剂是很经济的,因为只需要少量的合适的诱变剂,设备是实验室的一般玻璃器皿,一个蒸气罩。而用电离辐射进行工作时,设备费用大,并要注意安全性。 3、大部分诱变剂是致癌剂,所以在使用中必须非常谨慎,要避免化学诱变剂与皮肤接触,,且切勿吸入其蒸气,有人对某些诱变剂极其敏感,甚至未直接接触就会过敏,这就更要当心。

2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二)、诱变育种步骤 出发菌株的选择 处理菌悬液的制备 诱变处理 中间培养 分离和筛选

3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出发菌株的选择 1.自然界新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对诱变处理较敏感,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出发菌株的选择 1.自然界新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对诱变处理较敏感,容易达到好的效果。 2.在生产中经生产选种得到的菌株与野生型较相像,也是良好的出发菌株。 3.每次诱变处理都有一定提高的菌株,往往多次诱变能积累较多的提高。 4.出发菌株开始时可以同时选2~3株,在处理比较后,将更适合的出发菌株留作继续诱变。

3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5.要尽量选择单倍体细胞、单核或核少的多细胞体来作出发诱变细胞,这是由于变异性状大部分是隐性的,特别是高产基因。 6.根据采用的诱变剂或根据细胞生理状态或诱变谱选择诱变剂,因为同一诱变剂的重复处理会使细胞产生抗性,使诱变效果下降。有的诱变剂是作用于营养细胞,就要选对数期的细胞;有的作用于休止期,就可选用孢子。

3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处理菌悬液的制备 诱变处理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处理菌悬液的制备 这一步骤的关键是制备单细胞和单孢子状态的、活力类似的菌悬液,为此要进行合适培养基的培养,并要离心,洗涤,过滤。 诱变处理 根据前面有关诱变剂及诱变处理的介绍,结合诱变对象的实际,设计诱变处理方案。

3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中间培养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中间培养 由于在发生了突变尚未表现出来之前,有一个表现延迟的过程,即细胞内原有酶量的稀释过程(生理延迟),需3代以上的繁殖才能将突变性状表现出来。这个过程对今后的筛选和获得稳定菌株都是极为重要的。 方法: 让变异处理后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几小时,以让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让细胞繁殖几代,以得到纯的变异细胞。这样,隐性的变异就会显现出来,若不经液体培养基的中间培养,直接在平皿上分离就会出现变异和不变异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菌落内的可能,形成混杂菌落,以致造成筛选结果的不稳定和将来的菌株退化。

3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分离和筛选 筛选分初筛和复筛。初筛以迅速筛出大量的达到初步要求的分离菌落为目的,以量为主。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分离和筛选 筛选分初筛和复筛。初筛以迅速筛出大量的达到初步要求的分离菌落为目的,以量为主。 复筛则是精选,以质为主,也就是以精确度为主。因此在具体方法上就有差异. 例如初筛可以在平皿上直接以菌落的代谢产物与某些染料或基质的作用形成的变色圈或透明圈的大小来挑取参加复筛者,而将90%的菌落淘汰。在数量减少后就要仔细比较参加复筛和再复筛的菌株,最后才能选得优秀菌株。在以后的复筛阶段,还应不断结合自然分离,纯化菌株。

3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例:紫外线的诱变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例:紫外线的诱变育种 紫外线诱变一般采用15W紫外线杀菌灯,波长为260nm左右。灯与处理物的距离为15~30cm,照射时间依菌种而异,一般为几秒至几十分钟。一般我们常以细胞的死亡率表示,希望照射的剂量死亡率控制在70~80%为宜。 被照射的菌悬液细胞数,细菌为106个/ml左右,霉菌孢子和酵母细胞为106~107个/ml。由于紫外线穿透力不强,要求照射液不要太深,约0.5~1.0cm厚,同时要用电磁搅拌器或手工进行搅拌,使照射均匀。 由于紫外线照射后有光复活效应,所以照射时和照射后的处理应在红灯下进行。

3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操作步骤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操作步骤 1.将细菌培养液以3000r/min离心5min,倾去上清液,将菌体打散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再离心洗涤。 2.将菌悬液放入一巳灭菌的,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瓶内用手摇动,以打散菌体。将菌液倒入有定性滤纸的漏斗内过滤,单细胞滤液装入试管内,一般处于浑浊态的细胞液含细胞数可达108个/ml左右,作为待处理菌悬液。 3.取2~4m1制备的菌液加到直径9cm培养皿内,放入一无菌磁力搅拌子,然后置磁力搅拌器上、15W紫外线下30cm处。在正式照射前,应先开紫外线10min,让紫外灯预热,然后开启皿盖正式在搅拌下照射10~50s。操作均应在红灯下进行,或用黑纸包住,避免白炽光。

3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4.取未照射的制备菌液和照射菌液各o.5ml进行稀释分离,计数活菌细胞数。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4.取未照射的制备菌液和照射菌液各o.5ml进行稀释分离,计数活菌细胞数。 5.取照射菌液2ml于液体培养基中(300ml三角瓶内装30ml培养液),120r/min振荡培养4~6h。 6.取中间培养液稀释分离、培养。 7.挑取菌落进行筛选。

3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例:亚硝基胍诱变曲霉菌 操作步骤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例:亚硝基胍诱变曲霉菌 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NGN,MNNG或TG)对真核或原核微生物都有强烈的诱变作用。其精确的作用机制尚不很清楚,据认为是伴随着重氮甲烷的生成及在酸性条件下生成亚硝酸,直接作用于细胞内的DNA复制系统,从而诱发了变异。MNNG的诱变作用随pH的升高而增强。 操作步骤 1.单孢子悬液制备 取斜面,加入6ml 0.1mol/L pH6.o的磷酸缓冲液,用接种环刮下孢子,振荡试管,立即通过带滤纸漏斗过滤,由此制得单孢子悬液,若孢子液浑浊状,其孢子浓度可达l06个/ml,此为待处理孢子悬液。

3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2.MNNG溶液的制备 用分析天平称取2mg,加入2ml 0.1mol/L pH 6.0磷酸缓冲液,于暗处振荡溶解。 3.诱变处理 吸取MNNG溶液lml,加入到1m1孢子悬液中,30℃振荡30min,立即稀释1000倍停止作用,然后以10-2,10-4两个稀释度分离培养,30℃ 3天后计数。 4.死亡率计算 将未处理的孢子液1ml加入1ml磷酸缓冲液中,同上逐级稀释分离, 30℃下培养3天。根据处理前后的活孢子数可计算出死亡率。 5.挑取菌落进行糖化酶及蛋白酶产量筛选.

4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好出发菌株 标准:产量高、对诱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大。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诱变育种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好出发菌株 标准:产量高、对诱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大。 2、复合诱变因素的使用 单一诱变效果不高,复合诱变因素可扩大诱变幅度,提高效果。 3、剂量选择 合适剂量及其确定的依据。 4、变异菌株的筛选 发现与产量有关的特性(菌落形态、变异类型) 5、高产菌株的获得需要筛选条件的配合 用辨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4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三、杂交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三、杂交育种 发酵工业的优良菌种的选育主要采用诱变育种方法。但是,一个菌种长期使用诱变剂处理之后,其生活能力一般要逐渐下降,例如生长周期延长,孢子量减少,代谢减慢,产量增加缓慢,诱变因素对产量基因影响的有效性降低等。因此,有必要利用杂交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经吻合(或接合)使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中分离和筛选具有新性状的菌株。

4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杂交育种的目的: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杂交育种的目的: 1)通过杂交使不同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和重新组合,从而改变原有菌株的遗传物质基础,获得杂种菌株(重组体); 2)可以通过杂交把不同菌株的优良生产性能集中于重组体中,克服长期用诱变剂处理造成的菌株生活力下降等缺陷; 3)通过杂交,可以扩大变异范围,改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甚至出现新的品种; 4)分析杂交结果,可以总结遗传物质的转移和传递规律,促进遗传学理论的发展。

4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甲 生长快、产量低 生长慢、产量高 生长快、产量高 基因重组

4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应用 面包酵母:对麦芽糖及葡萄糖的发酵力强,产生 CO2 多,生长快;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应用  面包酵母:对麦芽糖及葡萄糖的发酵力强,产生 CO2 多,生长快; 酒精酵母:产酒率高而对麦芽糖、葡萄糖的发酵力弱 杂交:就得到了既能生产酒精,又能将其残余菌体用作面包厂和家用发面酵母的优良菌种。

4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各种微生物进行杂交的方式 原核:转化 转导 接合 原生质体融合 真核:有性杂交    准性杂交

4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几个概念 1.直接亲本:微生物杂交育种所使用的配对菌株。 2.遗传标记:颜色、营养要求和抗药性等。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几个概念 1.直接亲本:微生物杂交育种所使用的配对菌株。 2.遗传标记:颜色、营养要求和抗药性等。 为什么进行遗传标记? 3.营养缺陷型菌株:是微生物经诱变剂处理后产生的一种生化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它失去了合成某种物质(氨基酸、维生素或核苷酸碱基)的能力,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大多数营养缺陷型菌株需要补加一定种类的有机物质后才能生长。 4.培养基分类

47 能满足野生型菌株正常生长的培养基称基本培养基(MM);一般除碳源外,多按比例混入一定的无机物,但有时也加入特定的有机物。例如链孢霉属就必须添加生物素。
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营养成分的称补充培养基(SM); 能满足各种营养缺陷型生长的称完全培养基(CM),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等。

4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细菌的杂交 细胞的接触是导致基因重组的必要条件。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细菌的杂交 细胞的接触是导致基因重组的必要条件。 细菌的杂交还可以通过F因子转移,转化和转导等发生基因重组,但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杂交育种获得成功的报导还不多。

49 在细菌中,接合现象研究最清楚的是大肠杆菌。发现能够进行接合现象的大肠杆菌有雄性与雌性之分,而决定它们性别的是由是否存在 F 因子所决定。
雌性细菌不含F 因子,称为F - 菌株, 雄性细菌含有游离存在的F 因子,称为F + 菌株, 当雄性细菌细胞中所含的F 因子被整合在细胞核的DNA 上,不呈游离状态存在称为Hfr 菌株(高频重组菌株); 有时被整合在细胞核DNA 上的F 因子,从DNA上面脱落下来,呈游离存在,但在脱落时,F 因子有时能带一小段细胞核 DNA。我们将这种含有游离存在的但又带有一小段细胞核DNA 的F 因子的细菌称为 F′菌株。

50 Hfr + F- Hfr+Hfr(少数情况下)
接合的结果: F F F+ F′ + F F ′ Hfr + F 多种情况 Hfr + F Hfr+F-(多数情况下) Hfr + F Hfr+Hfr(少数情况下)

5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的杂交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的杂交育种 放线菌杂交是在细菌杂交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放线菌和细菌一样属于原核生物,但它们却像霉菌一样以菌丝形态生长,而且形成分生孢子。所以就本质来讲,虽然放线菌的基因重组过程近似于细菌,但就育种方法来讲它却有许多与霉菌相似的方面。

5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杂交原理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杂交原理 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放线菌染色体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基因重组过程的特殊性。放线菌基因重组过程类似于大肠杆菌,大体上有以下四种遗传体系: (1)异核现象 有些放线菌的营养缺陷型在混合培养或杂交过程中,经菌丝和菌丝间的接触和融合而形成异核体。 所谓异核体即同一条菌丝或细胞中含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异核体所形成的菌落在表型上是原养型的,但其基因型分别与亲本之一相同,而无重组体出现。

5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特点:在繁殖过程中,它们没有发生遗传信息的交换。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由此证明,在这些放线菌的同一个细胞质里,存在着两种遗传上不同的细胞核,它们在营养上起着互补作用。 有些链霉菌可以形成异核体,有些则不能。在不同菌株中形成异核体和发生基因重组缺乏明显的相关性。但形成异核体和重组体除与菌株有关外,外界条件也起着一定作用。 特点:在繁殖过程中,它们没有发生遗传信息的交换。

5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2)接合现象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2)接合现象 菌丝间接触和融合后,相同细胞质里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核在双方增殖过程中,发生部分染色体的转移或遗传信息的交换。接合现象的结果导致部分合子的形成。 部分合子是由一个供体染色体片段与一个受体染色体的整体相结合而形成的,但亦可能两个亲本染色体都不完整 。 特点:形成部分合子,遗传信息交换

5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特点:异核系的菌落形态很小,遗传类型各不相同。 (3)异核系的形成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3)异核系的形成 当部分合子形成后,接着就产生杂合的无性繁殖系(异核系)的细胞核,后者是经过一次单交换而产生的异核系染色体组。它有一个二体区,即染色体的末端具有串联的重复结构。根据交换数目和染色体间的关系而产生单倍重组体或重组异核系。 特点:异核系的菌落形态很小,遗传类型各不相同。

5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4)重组体的形成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4)重组体的形成 异核系不稳定,在菌落生长过程中,染色体重叠两节段(二体区)的不同位置上发生交换后,能产生重组体孢子。异核系所产生的孢子几乎全部是单倍体,而成为一个单倍的无性繁殖系,能长出各种类型的分离子,但是,重组体也可由部分合子经过双交换而产生。 

5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的杂交技术 现在常用的放线菌杂交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混合培养法、平板杂交法和玻璃纸转移法。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放线菌的杂交技术 现在常用的放线菌杂交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混合培养法、平板杂交法和玻璃纸转移法。 a 混合培养法 (1)选择性平板法 所使用的两亲株必须是互补的营养缺陷型。将用来进行重组的两亲株混合,接种到丰富的完全培养基斜面上,孢子形成后制成单孢子悬浮液,然后在选择性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分离,长出的菌落即为各种类型的重组体。

5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2)异核系分析法 将混合培养后所制得的单孢子悬浮液,分离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其中长成的小而丰富的菌落即为异核系。然后将异核系再分离在完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即为分离子。

5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第二,选择性培养基是带有抗性药物的补充培养基。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第二,选择性培养基是带有抗性药物的补充培养基。 该方法是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挑选异核系菌落,其原理是:异核体带有链霉素敏感的等位基因,在含有链霉素的选择性培养基上不能生长。敏感性亲本和抗药性亲本因为营养要求得不到满足也不能在该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而不带链霉素敏感等位基因的两直接亲本的局部结合子则能在该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成为异核系菌丛。

6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霉菌的杂交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霉菌的杂交育种 不产生有性孢子的微生物除了主要进行无性繁殖外,还能进行准性生殖。准性生殖的发现,不仅促进了这类微生物遗传的研究,而且亦为这类微生物的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A 准性生殖的过程 所谓准性生殖是指真菌中不通过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过程。准性生殖的整个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即异核体的形成;二倍体的形成;体细胞重组。

6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1)异核体的形成 当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个细胞或两条菌丝相互联结时,导致在一个细胞或一条菌丝中并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遗传型的核。这样的细胞或菌丝体叫做异核体,这种现象叫异核现象。 (2)杂合双倍体的形成 随着异核体的形成,准性生殖便进入杂合双倍体的形成阶段,就是异核体菌丝在繁殖过程中,偶而发生两种不同遗传型核的融合,形成杂合细胞核。 由于组成异核体的两个亲本细胞核各具有一个染色体组,所以杂合核是双倍体。杂合双倍体形成之后,随异核体的繁殖而繁殖,这样就在异核体菌落上形成杂合二倍体的斑点或扇面。将这些斑点或扇面的孢子挑出进行单孢子分离,即可得到杂合双倍体菌株。

6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3)体细胞重组 杂合双倍体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其繁殖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单倍化,从而形成各种分离子。染色体交换和染色体单倍化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有人把它们总称为体细胞重组。这就是准性生殖的最后阶段。 染色体交换 由准性生殖第二阶段形成的杂合双倍体并不进行减数分裂,却会发生染色体交换。由于这种交换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因此它们被称为体细胞交换。杂合双倍体发生了体细胞交换后所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仍然是双倍体细胞。

6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染色体单倍化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染色体单倍化 杂合双倍体除了发生染色体交换外,还能发生染色体单倍化。这过程不同于减数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全部染色体同时有一对减为一个,所以通过一次减数分裂,由一个双倍体细胞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而染色体单倍化则不同,它是通过每一次细胞分裂后,往往只有一对染色体变为一个,而其余染色体则仍然都是成双的。这样经过多次细胞分裂,才使一个双倍体细胞转变为单倍体细胞。通过单倍化过程,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分离子,它包括非整倍体、双倍体和单倍体。

6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霉菌的杂交技术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霉菌的杂交技术 (1)选择直接亲本 用来进行杂交的两个野生型菌株叫做原始亲本。原始亲本经过诱变以后得到各种突变型菌株。假设这种菌株是用来作为形成异核体的亲本,就叫直接亲本。 作为直接亲本的遗传标记有多种多样。如营养突变型,抗药性突变型,形态突变型等。 (2)异核体的形成 在基本培养基上,强迫两株营养缺陷型互补营养,则这两个菌株经过菌丝细胞间的吻合形成异核体。由直接亲本形成异核体的方法有:

6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1)完全培养基液体混合培养法; 2)完全培养基斜面混合培养法; 3)液体有限培养基混合培养法;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1)完全培养基液体混合培养法; 2)完全培养基斜面混合培养法; 3)液体有限培养基混合培养法; 4)有限培养基平板异核丛形成法; 5)基本培养基斜面衔接接种法 6)基本培养基平板穿刺法等。

6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双倍体的检出 检出双倍体的方法有三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双倍体的检出 检出双倍体的方法有三种: l)用扩大镜观察异核体菌落的表面,如果发现有野生型颜色的斑点和扇面,即可用接种针将其孢子挑出,进行分离纯化,即得杂合双倍体。 2)将异核体菌丝打碎,于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平板上进行分离,经培养挑出异核菌落。在个别异核菌落上长出野生型原养性的斑点和扇面,将其挑出进行分离纯化即可。 上述两种方法只能从每个异核体菌落(丛)上挑取一个斑点或扇面,以排除无性繁殖的干扰。

6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3)将大量异核体孢子分离于基本培养基平板上从中长出野生型原养性菌落,将其挑出分离纯化,即得杂合双倍体。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3)将大量异核体孢子分离于基本培养基平板上从中长出野生型原养性菌落,将其挑出分离纯化,即得杂合双倍体。 (4)分离子的检出 1)将杂合双倍体单孢子分离于完全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至菌落成熟,从每个菌落挑出一个斑点或扇面的孢子于完全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后经过纯化和鉴别即得分离子。 2)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分离子我国进行了不少霉菌杂交育种方面的工作。

6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四、原生质体育种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主要有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转化技术,此外尚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等。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四、原生质体育种 原生质体育种技术主要有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转化技术,此外尚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等。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法。 原生质体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基因重组手段是1978年第三届国际工业微生物遗传学讨论会上提出来的。 (一)、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特点 1、杂交频率较高:细胞壁去除后在高渗条件下形成类似于球形的原生质体。

6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2、受接合型或致育型的限制较小:二亲株中任何一株都可能起受体或供体的作用,因此有利于不同种属间微生物的杂交。 3、遗传物质传递更为完整:原生质体融合是二亲株的细胞质和细胞核进行类似的合二为一的过程。 4、存在着两株以上亲株同时参与融合形成融合子的可能性。 5、有可能采用产量性状较高的菌株作融合亲株。 6、提高菌株产量的潜力较大。 7、有助于建立工业微生物转化体系。

7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步骤 1.标记菌株的筛选和稳定性验证。 2.原生质体制备。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步骤 1.标记菌株的筛选和稳定性验证。 2.原生质体制备。 3.等量原生质体加聚乙二醇促进融合。 4.涂布于再生培养基,再生出菌落。 5.选择性培养基上划线生长,分离验证,挑取融合子进一步试验、保藏。 6.生产性能筛选。

7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三)、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要点 标记菌种的选择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三)、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要点 标记菌种的选择 获得标记菌种的方法是采用常规诱变育种,筛选出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菌株。这里最重要的是标记必须稳定。 采用抗药性菌株除可作标记外,在实验室中还可排除杂菌污染的干扰。为的是确证融合的成功,可以采用多标记菌种。

72 原生质体的制备 原生质体的制备主要是在高渗压溶液中加入细胞壁分解酶,将细胞壁分离剥离,结果剩下由原生质膜包住的类似球状的细胞,它保持原细胞的一切活性。 在放线菌和细菌中,制备原生质体主要采用溶菌酶;酵母和霉菌一般可用蜗牛酶或纤维素酶等。

73 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因素 菌体的前处理 菌体的培养时间 酶浓度 为了使酶作用的效果好一些,可将菌作一些前处理。如细菌加入亚抑制剂量的青霉素。
为了使细胞易于原生质体化,一般选择增殖期的菌体。 酶浓度 对于不同种属的微生物,不仅对酶的种类要求不同,就是对酶的浓度也有差异。另外,最佳酶浓度还随不同的生长期的菌体而变化。

74 酶处理温度(20—40℃) 破壁时的pH值 渗透压稳定剂  等渗透压在原生质体制备中,不仅起到保护原生质体免于膨裂,而且还有助于酶和底物的结合,渗透压稳定剂多采用甘露醇,山梨醇,蔗糖等有机物和KCl和NaCl等无机物。

75 原生质体的再生 酶解去壁后得到的原生质体应具有再生能力,即能重建细胞壁,恢复细胞完整形态并能生长、分裂,这是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必要条件。由于原生质体已经失去了坚韧的外层细胞壁,仅有一层100厚的细胞质膜,是失去了原有细胞形态的球状体。因此,尽管具有生物活性,但它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的细胞,在普通培养基平板上也不能正常地生长、繁殖。为此,必须想办法使其细胞壁再生出来,以恢复细胞原有形态和功能。  由于仅有细胞质膜的原生质体对渗透压很敏感,很容易破裂致使原生质外流而使细胞死亡,所以,再生培养基必须与原生质体内的渗透压相等。这就要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具有一定渗透压的基质即渗透压稳定剂,这与原生质体制备一样。对于不同的微生物来说,其原生质体的高渗再生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是不同的。

76 原生质体的融合 仅仅将原生质体等量地混合在一起,融合频率仍然很低,只有加入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融合频率才会出现突破性的提高。融合促进剂PEG具有强制性地促进原生质体融合的作用 ,其分子量有多种,从1,000到12,000,但在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时多用分子量为1,000至6,000的PEG,特别是4,000和6,000两种。在原生质体融合过程中,除了要加入PEG外,还要加入C a2+、Mg2+等阳离子,它们对融合亦有促进作用。

7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四)、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应用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工业良种的培养中可能有以下作用∶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四)、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应用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工业良种的培养中可能有以下作用∶ (1)细菌、链霉菌细胞经过原生质体化与再生过程,在再生菌落中有可能得到产且提高的变异菌株, (2)链霉菌细胞经过原生质体化,再生成细胞时,常常引起细胞内质粒的消除,而质粒消除的结果常常导致细胞染色体的改变,或使次级代谢途径发生变化,有可能出现有利于提高抗生素产量的变异菌株。 (3)种内融合还可能使抗生素合成中的限速酶得到修饰而使抗生素合成的代谢途径畅通。 (4)有效的种间融合。有可能使两个产生不同抗生素菌株的调节基因和结构基因重组在一起,诱发一些原来为“静止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新物质。同时种间融合还可能使两个产生不同抗生素菌株的结构基因重组而产生杂种抗生素。

7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五、基因工程育种: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五、基因工程育种: 是运用体外DNA各种操作或修改手法获得目的基因,再借助于病毒、细菌质粒或其他载体,将目的基因转移至新的宿主细胞并使其在新的宿主细胞系统内进行复制和表达,或者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使一个细胞的优秀性状经其间遗传物质的交换而转移给另—个细胞的方法。 一个完整的基因克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待克隆的DNA片段(基因); 2、目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连接; 3、重组DNA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4、筛选、鉴定阳性重组子; 5、重组子的扩增与/或表达。

7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目的基因准备 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为基因的 分离提供了条件(1968 M.Meselson) (见书P50-51)。 限制性内切酶的种类: 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 1鸟枪法 2逆转录法 3直接合成法 目前被较广泛提取使用的目的基因有: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人胰岛素基因、人干扰素基因、种子贮藏蛋白基因、植物抗病基因等。

8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限制性内切酶的剪切方式

8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载体 1质粒 2噬菌体 3动植物病毒 基因与载体连接技术 黏端连接 平头连接 加接头

8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重组体的筛选与表达产物的鉴定 重组体的筛选 表达产物的鉴定 a、抗药性发变化 b、噬斑的形成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选育 重组体的筛选与表达产物的鉴定 重组体的筛选 a、抗药性发变化 b、噬斑的形成 c、功能互补 d、单菌落快速电泳 e、原位杂交或区带杂交 f、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表达产物的鉴定 a、DNA序列测定 b、产物鉴定

8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第三节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技术 一、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应具备的条件 (1) 经长期保藏后菌种存活健在;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第三节 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技术 一、理想的菌种保藏方法应具备的条件 (1)  经长期保藏后菌种存活健在; (2)  保证高产突变株不改变表型和基因型,特别是不改变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生产的高产能力。 (3)菌种保藏的基本措施是低温、干燥、真空。 二、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 (1)冷冻干燥或真空干燥保藏; (2)超低温或在液氮中冷冻保藏; (3) 转接培养或斜面传代保藏; (4)土壤或陶瓷珠等载体干燥保藏。

8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冷冻保藏 冷冻保藏为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冷冻保藏 冷冻保藏为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冷冻,使微生物代谢活动停止。一般而言,冷冻温度愈低,效果愈好。为了获得满意的冷冻结果,通常应在培养物中加入一定的冷冻保护剂。冷冻保藏时温度要求在-20℃以下,同时应认真掌握好冷冻速度和解冻速变。 冷冻深藏的缺点之一是培养物运输较困难。

8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冷冻保藏种类 一、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 二、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60一-8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冷冻保藏种类 一、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 二、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60一-80℃) 三、液氮冷冻保藏技术

8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 用此方法可以维持若干微生物的活力1—2年。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普通冷冻保藏技术(-20℃) 将液体培养物或从琼脂斜面培养物收获的细胞分接到试管或指管内,然后贮藏于一冰箱的冷藏室中,或于温度范围在-5~-20℃的普通冰箱(-20℃)中。或者,将菌种培养在小的试管或培养瓶斜面上,待生长适度后,将试管或瓶口用橡胶塞严格封好,同上置于冰箱中保存。 用此方法可以维持若干微生物的活力1—2年。 应注意的是经过一次解冻的菌株培养物不宜再用来保藏。 保藏过程中应注意控制保藏温度,培养瓶或试管应严格密封。 这一方法虽简便易行,但不适宜多数微生物的长期保藏。

8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60一-80℃) 要求长期保藏的微生物菌种,一般都要求在-60℃以下进行保藏。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超低温冷冻保藏技术(-60一-80℃) 要求长期保藏的微生物菌种,一般都要求在-60℃以下进行保藏。 在超低温冷藏柜中保藏菌种的一般方法是: 1.离心收获对数生长中期至后期的微生物细胞; 2.用新鲜培养基重新悬浮所收获的细胞; 3.加入等体积的20%甘油或10%二甲亚砜; 4.混匀后分装入冷冻指管或安瓿中,于-70℃超低温冰箱中保藏。

8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液氮冷冻保藏技术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如果待保藏菌种生长在斜面上,则可用含10%甘油的新配制液体培养基洗涤收获。超低温冰箱的冷冻速度一般控制在1-2℃/min。若干细菌和真菌菌种可通过此保藏方法保藏5年而活力不受影响。 液氮冷冻保藏技术 (一)冷冻保护剂 在液氮冷冻保藏中,最常用的冷冻保护剂是二甲亚砜和甘油,最终使用浓度一般为甘油10%、二甲亚砜5%。所使用的甘油—般用高压蒸汽灭菌,而二甲亚砜最好为过滤灭菌。

8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二)液氮冷冻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步骤 1.待冷冻保藏菌种悬液的制备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二)液氮冷冻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步骤 1.待冷冻保藏菌种悬液的制备 (1)从生长斜面制备菌悬液:每一斜面加入5ml含10%甘油的营养液体培养;用巴氏吸管吹吸斜面制成孢子及菌体细胞悬液;0.5~lml分装玻璃安瓿或液氮冷藏专用塑料瓶, (2)从浸没培养物制备菌悬液:在浸没培养液中加入等体积20%无菌甘油;轻轻振荡混匀培养液,如果菌体絮凝较紧,则需先用玻璃珠打散;0.5-lml分装玻璃安瓿或液氮冷藏专用塑料瓶,玻璃安瓿用酒精喷灯封口;将所有封好的安瓿置于5℃冰箱中3min,以使细胞和悬浮培养基之间达到平衡。

9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2.控速冷冻 . (1)将安瓿或液氮瓶置于铝盒或布袋中,然后置于一较大的金属容器中;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2.控速冷冻 . (1)将安瓿或液氮瓶置于铝盒或布袋中,然后置于一较大的金属容器中; (2)将此金属容器置于控速冷冻机的冷冻室中; (3)以1-2℃/min的致冷速度降温,直到温度达到相对温度之上几度的细胞冻结点(通常为-30℃); (4)补加一定量的液氮至系统中,使细胞在冻结点时尽可能快地发生相变; (5)细胞冻结后,将致冷速度降为1℃/min,直到温度达-50℃; (6)将安瓿迅速移入液氮罐中于液相(-)96℃)或 气相(-156℃)中保存。 如果无控速冷冻机,则一般可将安瓿或液氮瓶置于一70℃冰箱中冷冻4h,然后迅速移入液氮罐中保存。

9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三)复苏 1.从液氮罐中取出所需的安瓿,立即置于冰浴中;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三)复苏 1.从液氮罐中取出所需的安瓿,立即置于冰浴中; 2.迅速将安瓿置于37-40℃水浴中,并轻轻摇动以加速解; 3.用巴氏吸管将安瓿中贮存培养物移接入含有2m1无菌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用同一支吸管反复抽吸数次,然后取 ml (约4、8滴)转接入琼脂斜面上。

9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冻干保藏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冻干保藏 冷冻干燥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在减压条件下使冻结的细胞悬液中的水分升华,使培养物干燥。此法是微生物菌种长期保藏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冷冻干燥过程中必须使用冷冻保护剂,目前国内常用脱脂乳和蔗糖,国外尚有运用动物血清等的。 大部分微生物菌种可以在冻干状态下保藏10年之久而不丧失活力。而且经冻干后的菌株无需进行冷冻保藏,便于运输。

93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冻干菌种的保藏与再生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冻干菌种的保藏与再生 1.保藏:冷冻干燥后的培养物在低于5℃下保藏。较低的保藏温度(-20~-70℃)对于培养物的长期稳定更好。 2.复苏: (1)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0%酒精棉球擦洗安瓿,然后用砂轮在安瓿中锉一道沟。 (2)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毛巾包好安瓿,然后用手掰开安瓿.

94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3)在安瓿中加入0.5~1ml营养液体培养基,慢慢旋转安瓿,使冻干菌种复水。然后将此转接到一含有再生培养基的无菌试管中,或直接接种琼脂斜面或涂布平板。 (4)在指管中冻干的菌种通常为絮粉状,可以将此直接振落入盛有l~2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轻轻振荡5~l0min,然后用此悬液接种适宜的再生培养基。

95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传代保藏 将菌种定期在新鲜琼脂培养基上传代,然后在一定的生长温度下生长和保存的传代保藏方法。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传代保藏 将菌种定期在新鲜琼脂培养基上传代,然后在一定的生长温度下生长和保存的传代保藏方法。 可用于实验室中若干菌种的保藏。 此法最为简单和经济,且不要求任何特殊的设备。 但此方法易发生培养基干枯、菌体自溶、基因突变。

96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因此要求在基本培养基上传代为好,目的是能淘汰突变株;同时转接菌量应保持较低水平。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因此要求在基本培养基上传代为好,目的是能淘汰突变株;同时转接菌量应保持较低水平。 斜面培养物应在密闭容器中于5℃保藏,以防止培养基脱水并能降低代谢活性。 此方法一般不适宜作工业生产菌种的长期保藏方法。

97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将琼脂斜面或液体培养物浸入矿物油中于室温下保藏,此方法简便有效。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将琼脂斜面或液体培养物浸入矿物油中于室温下保藏,此方法简便有效。 可用于丝状真菌、酵母、细菌和放线菌的保藏。特别对难于冷冻干燥的丝状真菌和难以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孢子的担子菌等的保藏更为有效。

98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浸没保藏的操作要点是首先让待保藏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然后注入经170℃下灭菌1-2h的矿物油,矿物油的用量以高出培养物1cm为宜。 以液体石蜡作为保藏方法时,应对需保藏的菌株预先作试验。因为某些菌株在液体石蜡下生长还十分明显,有些菌株如某些假丝酵母还会同化液体石蜡,也有的对液体石蜡保藏敏感。所有这些菌株都不能用液体石蜡保藏。为了预防不测,一般保藏株2~3年也应做一次存活试验。

99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基因工程菌的保藏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基因工程菌的保藏 由载体质粒等携带的外源DNA片段通常是遗传不稳定的、且很易丢失其外源质粒复制子。质粒基因通常为宿主细胞生长非必需。 一般情况下当细胞丢失这些质粒时,生长速度会加快。

100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当培养基中加入抗生素时,抗生素提供了一有利于携带质粒的细胞群体的极有用的生长选择压。而且在运用基因工程菌进行发酵时,抗生素的加入可帮助维持质粒复制与染色体复制的协调。 我们建议基因工程菌应保藏在含低浓度选择剂的培养基中。

101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微生物活力和稳定性测定 所有保藏菌种的方法都必须是长期可靠地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不变。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微生物活力和稳定性测定 所有保藏菌种的方法都必须是长期可靠地保持菌种的优良性状不变。 在保藏时定期检测菌种活力,以确定保藏培养物的保藏期限和保藏方法的可靠性,以及确定在实际保藏过程中出现的细胞死亡程度和遗传稳定性。 对工业微生物生产菌种来说,建议保藏菌种的形态学和生化特征(如代谢产物的产生、酶活力、遗传特征及生化指标)应在保藏后加以检测和确定

102 菌种的筛选、选育和保藏 菌种的保藏 加速保藏试验可用于预测保藏过程中保藏培养物的稳定性。在一给定温度下通过对高温下短期活力丧失程度检测,可以用来预测嗜酸乳杆菌的稳定性。 成功的菌种长期保藏方法之有价值的指标包括在保藏6个月、1年或更长时间后存活百分率(或存活单位)。细胞群体的形态学特征或一些特别的生化特征应在菌种保藏前后保持同一性,以及实验室中、中试车间中和生产发酵中产品滴度的稳定性,后者极为重要。

103 菌种的来源 本章小节: 小节 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只有 特定的微生物(动、植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
目前土壤中已分离的微生物不到总数的1%,微生 物的多样性仍然是以后若干年的研究重点; 传统的诱变方法仍然是一种采用的方法,特别是 自然选育是工业发酵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基因重组、直接进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加快了生 物产品开发的进程。

104 作业二 1、工业化微生物菌种的要求是什么? 2、菌种的富集培养、分离和筛选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3、诱变育种要注意哪些问题? 4、回复突变的概念 5、什么是营养缺陷型菌株? 6、菌种保藏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105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第六章 菌种的选育、保藏与扩大培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