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Winnicott 的客體關係發展觀 指導教授 蔡順良老師 報告人 余振民、李珊、林泰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Winnicott 的客體關係發展觀 指導教授 蔡順良老師 報告人 余振民、李珊、林泰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Winnicott 的客體關係發展觀 指導教授 蔡順良老師 報告人 余振民、李珊、林泰石

2 Winnicott 的家庭 Winnicott的父親是商人,當過英國Plymouth的兩任市長,母親是家管。爸爸在30歲的時候和24歲的母親結婚,兩人相差6歲,生了兩個女兒,也就是winnicot的兩個姊姊,分別大他6歲和5歲,爸爸在41歲的時候生下Winnicott,可以說是老年得子,對Winnicott照顧有加,但是對他的管教也相當嚴格。Winnicott的姊姊都沒有結婚,而他結過兩次婚,在他27歲,以及56歲左右,分別與Allice和Clare結婚。兩段婚姻都沒有生小孩。

3 Winnicott 的生平 9 14 18 21 24 27 35 39 50 56 74歲辭世 9歲覺得自己太乖了開始搗蛋
14歲被爸爸送到寄宿學校 父親去世,和Alice離婚 50歲和Clare一起工作 27歲 和Alice結婚 1896年出生 Alice去世 74歲辭世 27歲擔任醫師並接受Strachey分析 39歲取得兒童分析師資格,接受克萊恩督導6年,並分析克萊恩的兒子 擔任小兒科醫師和兒童精神分析師40年治療約6萬人次 18歲就讀劍橋大學醫學院 21歲擔任海軍見習醫師 24歲取得醫學執照 35歲開始接受Riviere分析 38歲取得成人分析師資格 1896年出生,從小有許多的女性關注(媽媽、姊姊、保母、女家教)、9歲照鏡子覺得自己太乖了(too nice)開始搗蛋(塗鴉、摔東西、撕掉蒼蠅翅膀)成績落到最後面, 14歲因為說了一句髒話「drat」(詛咒),被爸爸送到寄宿學校。18歲就讀劍橋大學醫學院,24歲取得醫學執照,27歲和Alice結婚,並開始擔任小兒科醫師,並擔開始接受 Strachey的分析,31歲成為英國分析學會會員,35歲接受Riviere分析,38歲取得成人分析師資格,39歲取得兒童分析師資格,並接受克萊恩督導,分析課來恩的兒子。 1944和Clare一起工作,父親過世後和Alice離婚,之後和Clare結婚。1969年Alice過世、兩年後Winnicott過世。Winnicott擔任小兒科醫師和兒童精神分析師40年治療約6萬人次

4 主要概念 環境和本能(Environment and Instincts)
有助於成長的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 全能的幻覺(Hallucination of Omnipotence) 涵容的環境(Holding Environment) 掌理(Handling) 客體臨在(Object presenting) 真我假我(True self and False self) 過渡性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 剝奪(deprivation)和匱乏(privation) Winnicott看心理疾病 4

5 環境和本能(Environment and Instincts)
嬰兒和環境 Winnicott強調母親創造的照顧環境對於塑造孩童自我(self)有重要的影響,環境夠好的時候,可以促進嬰兒的成熟過程。嬰兒依賴環境(母親提供的環境)來滿足他的需求,環境應該要因應嬰兒的需求而做調整。在嬰兒成長過程當中,他對於環境或母親的依賴會逐漸地減少,環境要能夠讓嬰兒漸漸地獨立(例如:從親餵到孩子自己吃飯)。 本能論和互動論 Winnicott發展觀點,從Freud本能論轉移到互動論,他並不排斥Freud的本能和心理動力觀點,但是他更強調環境和孩子的互動(社會互動、親子互動),對孩子的發展與成熟的影響。 Winnicott對年幼孩童的情緒發展的理解是以孩童和母親間的關係而非單純以本能的角度來看待。 -----此一種和環境間互相關聯性,及其重要性的強調和弗洛依德強調本能的發展是一個很明顯的背離。 Winnicott認為「沒有所謂一個嬰兒這回事」(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baby)----你發現一個baby,就會發現一個mother,一個嬰兒不可能獨立存活,人類是屬於絕對社會性的

6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有助於發展的環境 (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Mother=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環境的條件將形塑嬰兒的發展,環境條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母親的照顧。「在一開始的時候,母親本身就是有助於成長的環境。」(Winnicott,1963/1965i,p.239) Adaption 孩子的需求不斷地改變,好的環境可以隨著孩子的需求調整,以滿足孩子成長時,持續改變的需求,並促成孩子的成熟。孩子的需求和成熟的過程(maturational processes)是最重要的(Central),母親因應嬰兒需求的改變和成熟的階段來調整對嬰兒的照顧方式。 有助於嬰兒發展的環境特徵是調適(adaption),環境要隨著嬰兒的需求作調整,母親的責任就是去調整環境來滿足孩子的需要,以利於孩子朝向成熟發展。 嬰兒的發展和母親的照顧息息相關

7 夠好的母親 (Good-Enough Mother) 夠好的母親在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孩子需要,隨著孩子需要的改變,媽媽提供的環境也應跟著調整,當孩子漸漸長大的時候,他對母親的需要逐漸地降低。 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母親的全神貫注):在嬰兒剛出生時,母親全神貫注在孩子的需求上面,並且將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份。當孩子漸漸長大和獨立,對母親的需求漸漸降低,母親也漸漸獨立,兩者的獨立在互動中發展。 母親持續成功地滿足孩子自發行為所傳達出的需要,讓嬰兒發展出全能感。嬰兒開始認為外在世界是在他的掌控之中。嬰兒覺得他可以創造出他想要的東西,並發展出自戀式的全能(narcissistic omnipotence),他會很享受全能的創造感和控制感,一直到嬰兒逐漸能和現實接觸,開始區辯幻想和現實,他的全能幻想就會漸漸地降低。 有台灣的學者翻譯成「剛剛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提供了足夠但是又不會太多的護持(holding);她既不忽略孩子的需要,但也不會多管閒事與過度干涉孩子。這樣一個夠好的母親,只會依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給予孩子們所需要的,敏於覺察到孩子要什麼,不要什麼;並且只給孩子要的,而不強加孩子不要的給孩子(林美珠,2008)。

8 (Hallucination of Omnipotence)
全能的幻覺 (Hallucination of Omnipotence) 在嬰兒發展的早期階段,無法充分知覺現實世界,必須要以自己有限的資源來創造世界,因此我們可以稱他的知覺是一種幻覺(fantasy)。嬰兒的主觀經驗是創造幻想的材料,從他的飢渴的本能獲得外在客體滿足的經驗,來自於好的母親乳房哺乳的經驗中,他創造了他全能的幻覺。 嬰兒的需求(need)和媽媽的供給(provision)這兩部分的交會提供了嬰兒全能的幻覺,如果媽媽提供嬰兒掌控(想抱就抱,想吃就吃)的環境,嬰兒會產生全能的幻覺,從全能的幻覺中,發展出真實自我(true self)。

9 夠好的母親→全能的幻覺→真我 夠好的母親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嬰兒的真我就可以發展。
真我:是真實自我需求的展現,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能安然相處於其中;思想、行為較自然率真;較獨立自主、喜歡獨處;不介意展現內心孩童的那一面;需要玩耍並享受有趣的事物。 假我:覺得自己不真實;戴著面具生活,順從,迎合,依賴,不真誠,表達真實需求困難,自我犧牲,投射自己需求到別人身上;過分在意別人的感受;疏離感;條件式的愛人;避免玩耍或有趣的事物;總是想做正確的事, 夠好的母親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嬰兒的真我就可以發展。

10 全能幻覺的功能 全能幻覺(Hallucination of Omnipotence)在嬰兒的主體性之發展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是未來成長健康自尊的來源。 Winnicott認為一位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能提供嬰兒一個促進發展的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賦予初生的嬰兒和母親合而為一,全能的幻覺。 透過親職照顧方式: holding, handling, object presenting來促進嬰兒的成熟 Winnicott有一驚人的主張”沒有嬰兒這種東西”,,有嬰兒就會有一個照顧者,認為”嬰兒沒辦法獨自存在,根本上是屬於一個關係的”,嬰兒在成熟前的成長和母親的角色是不能分割的

11 Holding Environment 涵容的環境、護持的環境、扶持的環境
意義:提供一個保護的、幾乎所有需求可以立即被滿足,使嬰兒產生十足安全感的環境、氛圍,是嬰兒全能感的主要來源。 無條件的包容,「我的壞也會被你接納, 不會遭到報復。」 把嬰兒無法處理的衝擊,威脅存在感、造成「幻滅」感的環境因素減少到最低限度,創造嬰兒內在真實且存在的感受。 創造嬰兒安全感的餵食方式,懷抱方式,溫柔地和嬰兒說話,以及回應嬰兒需求,事先預防震動,突來的聲響等 嬰兒不只是有大量需要被滿足的需求,他的內在是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像是走在生死的關頭上,隨時可能幻滅(兒子看到剛洗過頭的散髮媽媽)。 這個幻滅的感受,根據Winnicott的說法,是一種崩解粉碎,墜落不起,和身體毫無關聯,沒有方向感的,完全的孤立感的感受, 這些是難以承受的狀態,帶給嬰兒極大的焦慮。威脅到嬰兒的存在感,被稱作原始苦惱。夠好的母親護持著嬰兒,把嬰兒無法處理的處理好,讓他能保有真實的存在感。 Personification:心靈進駐身體。Integration:整合心理的各部分。

12 Integration and Holding
Holding不只是一種照顧方式,也是一個階段(holding period),涵容的環境有助於嬰兒的整合(integration),意指嬰兒心理的各部分(psychological pieces)得以整合。 在這個階段,嬰兒和母親合併在一起(infant is merged with mother),嬰兒沒有能力區分自我和外在的客體。嬰兒看著媽媽時,彷彿看著自己,好像在照鏡子。 媽媽促成嬰兒整合的方式之一是喚起嬰兒的存在感,透過「鏡照嬰兒」(mirroring the baby),母親看著嬰兒,嬰兒看著母親,母親對孩子愉悅表情,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快樂的並覺得自己很好。孩子就不會感到毀滅的苦惱,或需要將自己的感覺關閉。 請老師進一步說明Integration,以及Holding如何促成Integration。 媽媽喚起嬰兒存在感的方式之一是「鏡照嬰兒」(mirroring the baby)隨著孩子的心情,媽媽表現出臉部的表情,和表達自己心情,正確同理地情感反映會讓嬰兒擁有真實的存在感。 Holding包含全天候的照顧,有些父母不會抱小孩,讓小孩沒有安全感並常常哭。

13 Handling(掌理) 隨嬰兒成長,漸漸喪失全能幻覺,認知到自己並不是全能的,必須依賴外在客體才能存活,而能產生現實感。
當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ing):隨孩童成長根據不同需求做調整給予回應,照顧是和諧的(attunement)。 不當全好的母親,適度挫折,延宕滿足,培養現實感,幫助邁向獨立。(80/20法則) Holding和Handling在某些部分似乎有類似的意義,例如兩者都是同理地回應孩子的需求。 只是Holding是在自體客體融合的階段,Handling強調在客體分離的階段,母親開始適度地延遲滿足,讓自體客體分離,以邁向獨立。 80/20法則:80滿足,20挫折

14 Personalization and Handling
嬰兒開始區分自我和客體時,他的自我漸漸地形成,父母提供的環境,促成嬰兒自我(ego)和身體(body)合一(union),並養成嬰兒的人格( Personification )。 當媽媽適當地掌理孩子的身體,孩子的自我逐漸地在自己身體中成長,媽媽的掌理滋養著孩子的自我。若不當的掌理,會讓自我和身體的連結降低,甚至失去自我和身體的連結,造成去人格化(depersonification)。 父母提供的環境照顧培育著嬰兒的自我(ego)和身體。

15 Object Presenting(客體呈現)1-1
母親把外在世界帶給嬰兒的方式,形塑了嬰兒如何和外在客體相處的方式。 讓嬰兒「主動」去發現乳房或奶瓶得到餵食,容許、等待嬰兒去探索、發現,不急著滿足嬰兒,或讓他等待超過自己可以承受的時間。 心中的想像的客體在現實世界成真,給予創造世界的錯覺,能靠自己的 努力去滿足需求也能賦予全能感。 嬰兒一開始從他的需要產生了不明確的期待(要吃),夠好的母親呈現了一個物體來滿足嬰兒,他的需要漸漸地明確(有奶的乳房), 媽媽也喜歡嬰兒將腫脹的乳汁吸掉, 後來,嬰兒肚子餓時,會有一個想像的乳頭在心中出現,經過主動尋找後發現現實世界的乳頭後滿足自身的需求,就好像他憑 自己的想像創造出外在的世界,發展出信任

16 Object Presenting(客體呈現)1-2
延遲接觸到客體使之感受到自己和客體的分離性,發展出個體分離化,脫離融合狀態;需求能夠得到滿足使之感受到自己和客體是有連結性的,世界是可信任的。 不滿足會引起攻擊,有助於客體的外化、自體和客體的分離,教育孩童一個非我世界的存在。 一、延遲接觸到客體,在延遲的時候需求沒被滿足,嬰兒會產生挫折,這個挫折讓嬰兒開始區別他的自我(需求),和客體(滿足)是不一致的。 二、需求不滿會產生挫折進而產生攻擊,對外在客體的攻擊也有助於區別自我和客體,這部分請老師解釋。(我的猜測:嬰兒攻擊外在客體時,客體的反應和原本不攻擊時的反應會不一樣,嬰兒漸漸從「自我-客體」融合階段往分離的階段發展)。 三、但是在延遲之後,客體仍然會滿足嬰兒,因此嬰兒仍然覺得這是界是可以信任的。因此80%的滿足和20%的挫折,讓嬰兒同時發展自體和客體的分離,但仍維持信任。

17 Object Presenting(客體呈現)1-3
焦慮的母親會妨礙嬰兒的自主探索,嬰兒較難發展出現實感,覺得自己不需要努力,世界應該滿足他的需求. 憂鬱煩惱,自我專注的母親的回應性不足,嬰兒難發展出對世界的信任和自信. 讓嬰兒感到孤立無援,無法溝通的苦惱,無法和外界連結,不信任,無用,寂寞感. 焦慮的母親育嬰方式:嬰兒肚子還沒有餓就餵食,還沒有睡醒就把她抱起來,或者是不給他機會自己去接觸某個東西,一直拿給他他不想要的東西

18 定義 功能 匱乏後果 Holding 包括身體和情緒。 夠好的母親藉由對孩子的同理共感來處理嬰兒的感受與衝動。回應其需求 使真我(自發性存在經驗)發展出連貫性和連續性 促進統合。 以自身對抗存在所帶來的威脅,以假我掩護真我,導致經驗無法整合。 不真實感、非本真、對支離破碎的害怕 Handling 母親對嬰兒身體的碰觸與有回應的照顧,使他能在某種整合的方式下,經驗到身體與情緒上的滿足 幫助嬰兒把感官和情緒結合,建立穩定統合的心智與身體。 體驗精神、情緒與身體的容納能力在真我的生命中是連結的,且屬於個人的。 試著認同心智而非身體 日後可能造成自我感消失、感受不到真實 沒有方向感:和世界(包括身體)沒有特定的連結感 Object-presenting 母親如何把外在世界帶給嬰兒的方式 影響嬰兒與人、與自己的連結能力 也影響人的信任、價值與寂寞感。 全能感、 兩人統合 發展出萬物合一及信任世界的意識感 對人有連結感,也有其個別分離性 難以發展出合乎現實的自信;不信任、無用和寂寞感。 期待世界同意其需求,而自己不需做任何努力 不會期待別人的了解與同理 以假我去和世界產生關聯

19 真我與假我1-1 當嬰兒喪失全能的幻覺,發現了環境以及那“非我的”(not-me)世界,而建立了“我”(me) ,也才能開始發展客體關係。
在夠好的母職中,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真我即萌芽於這段時期。若沒有夠好的母職或母親讓嬰兒體會到足夠的全能感和安全感,嬰兒為了生存會以屈服順從環境來 回應,不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 (真我),發展出所謂「假我」。 在夠好的母職中,母親在嬰兒出生後幾個月,讓嬰兒保持全能的幻覺,真我即萌芽於這段時期,而嬰兒會有自發的手勢或姿態 (spontaneous gesture) (Rodman, 265) 。

20 真我與假我1-2 假我源自嬰兒被迫適應母親或照顧者,母親或照顧者將自己的姿態反映至嬰兒,而非反映嬰兒實際的情緒或姿態。
 假我源自嬰兒被迫適應母親或照顧者,母親或照顧者將自己的姿態反映至嬰兒,而非反映嬰兒實際的情緒或姿態。  因此我們可以說,假我病症其實是「環境缺失的疾病」 (“environmental deficiency diseases” 客體呈現這部分如發展不成功,就會導致人不只是個別單獨而且是孤立無援。這是無法溝通的原始苦惱,因為似乎完全沒有辦法和任何人連結,甚至自己。更常見的是會有一種不信任、無用、寂寞的意識感。如果試圖和她人建立關聯是沒甚麼意義的事,那麼人們可能會提升自給自足的能力,從某種必要性轉到某種理想性。

21 真我與假我1-3 真我的特質:(自發的存在經驗)
對現實和環境的認知能力較佳,能安然相處於其中;思想、行為較自然率真;較獨立自主、喜歡獨處;不介意展現內心孩童的那一面;需要玩耍並享受有趣的事物。 假我的特質: 覺得自己不真實;戴著面具生活,順從,迎合,依賴,不真誠,表達真實需求困難,自我犧牲,投射自己需求到別人身上;過分在意別人的感受;疏離感;條件式的愛人;避免玩耍或有趣的事物;總是想做正確的事,

22 真我與假我1-4 每個人都有真我和假我,真我就像內心的小孩,是內在需求的呈現;假我是社會化的部分.健康的人格是真我假我的動態平衡,適當的在關係中呈現. 真我過度發展=>自我中心 假我過度發展=>小大人,過分投射自己的需要在別人身上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外遇 小大人就是一種假我的呈現,失去了孩童本我的天真,取而代之的是社會化的,成熟的成人思考 父母對於孩子,或者是對伴侶過度的照顧,給得太多,並不一定都是對方的需要,當對方不領情的時候, 又覺得自己做這麼多還得不到感謝,對方忘恩負義,其實他的付出是來自於同年時期的失落,自己真實的 需要沒有被滿足投射到對方身上

23 ˙Winnicott對發展的界定:是以孩童和環境-即父母-客體間關係的角度來看,對他而言父母其主要為母親為主。
˙孩童對母親的依賴程度: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24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一階段:絕對依賴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母親是促進發展的環境(facilitating environment) , 處於原初母姓專注狀態primary maternal preoccupation 例如:提供食物、測試洗澡水溫度…等,提供嬰兒它需要的環境 ˙兒童發展全能感 omnipotence

25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母親逐漸回復到做她自己being herself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母親逐漸回復到做她自己being herself ˙孩童開始察覺它對母親的依賴,進而產生焦慮 ˙協助兒童發展現實感︰適當的挫折(需求滿足的延宕) 是邁向獨立的關鍵 (80%滿足;20%挫折) 罪惡感並不被感覺到,而是冬眠著或潛伏著,唯有當修復的機會不出現時,才(已悲傷或沮喪的心情)顯現。 我們大都以為修復作用是在感覺到罪惡感之後出現,但他表示,除非情況可以修復,否則不可能有意識的感覺到罪惡感。關懷能力是罪惡感漸增下的進一步發展結果。

26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發展第二階段:相對依賴 (約6個月到一歲) 接受現實這項任務從未完成,沒有一個人能免於內在與外在現實連結所產生的壓力,而這種壓力的紓解得自一個中間帶,該中間帶是由未受到挑戰的一些經驗所組成(藝術、宗教等等)。

27 孩童的發展歷程(續) 發展第三階段:邁向獨立 ˙嬰兒發展出無需實際照顧的方法做事情 ˙在社會生活世界中,孩童發展出ㄧ種真正的獨立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發展第三階段:邁向獨立 ˙嬰兒發展出無需實際照顧的方法做事情 ˙在社會生活世界中,孩童發展出ㄧ種真正的獨立 ex:學步車的辛苦掙扎;歷經青少年必經之階段…等

28 發展階段 特 徵(成熟的過程特徵) 親職關係/照顧形式 絕對依賴 嬰兒無法獨立存在透過母親的扶持(護持)holding使嬰兒的真我發展出連貫性和連續性,以對抗生存的威脅與幻滅的經驗(統合) 母親給予全神貫注的配合;扶持/護持(holding) 相對依賴 (6個月~1歲多) 從母親身上引導孩子認識外在現實,對嬰兒的適應給予一些小失敗,嬰兒開始知道自己依賴,也經驗母親不在的焦慮,能區分內在與外在、是我和非我,嬰兒要放棄絕對依賴、與母親的共生關係及全能感,了解失去,而得以適應外在現實(人格化) 母親與嬰兒一起生活,掌理(handling) 邁向獨立 母親如何對嬰兒呈現客體也型塑著嬰兒如何與外在現實、外在客體產生關連;健康的人與環境有正向的適應關係且相互依賴,個體也發展出獨處的能力。(客體關係化) 母親、嬰兒與父親一起生活 客體呈現/客體臨在 (object presenting)

29 當嬰兒處在客體呈現(object presenting)時,如果焦慮的主要照顧者,在嬰兒尚未飢餓前就給予餵食,或是在他醒來前就把他抱起來,來事先制止嬰兒的外取(reaching out)。或是過度專注於自身的母親,無法契合孩子的需求,都會導致人不只是個別單獨而且是孤立無援。這是無法溝通的原始苦惱(primitive agonies),因為似乎完全沒有辦法和任何人連結,甚至自己。更常見的是會有一種不信任、無用、寂寞的意識感。如果試圖和她人建立關聯是沒甚麼意義的事,那麼人們可能會提升自給自足的能力,從某種必要性轉到某種理想性。

30 過渡性客體

31 過渡性客體1 TO是兒童「幾乎無法切割的一部份」 。常被用來代表過渡性客體的物品包括一條毯子、一件舊衣服、柔軟的玩偶或是呀呀兒語、不斷重複的動作等 。 約6個月到兩歲 絕對依賴 相對依賴 邁向獨立

32 過渡性客體2 Winnicott指的客體關係,是指與外在客體分離存在的關係, 是在個體主觀全能幻想與控制下的外在存在,當個體逐漸成熟
時,他就能真正與客體產生連結,與現實世界產生接觸。 過渡現象是介於孩童早期和母親的融合錯覺,與剛開始體認到個別分離性,兩者之間創造出一個停留的空間,是在絕對依賴與相對依賴之過渡領域中。在此過渡地帶,嬰兒發現他可以使用某一特別的客體、聲音、儀式行為等,作為處理其害怕分離或獨處的方式。 ˙過渡性客體是第一個 “ 非我 ” 所有物(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當嬰兒喪失 全能的幻覺,發現週遭有 「 非我 」 ( not-me )等客體,它開始建立 「 我 」( me ),也才能開始發展客體關係。

33 過渡性客體3 Q:什麼樣的條件可以成為TO ? 1.愛的感覺—象徵的母親 過渡性客體的重要是它既代表母親又同時不是母親。此客體是充
滿愛的感覺,卻也同時具有被毀壞的感覺,幼兒與此過渡性客體 是矛盾的關係。幼兒對過渡性客體是愛與恨並存的。藉由想像的 能力,幼兒可以在想像的遊戲中處理“壞客體“,透過過渡性客 體處理生氣,而不必在現實中處理。 2.具有柔軟的特質 3.孩童自己創造的 最早出現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親所給予的,因為過渡性客 體是兒童自己發現或創造的。此客體從不改變,除非幼兒自己改 變它是介於主觀性客體和真正客體關係之間的一個中間性的經驗 領域。

34 對嬰兒而言,此客體有令她感到舒適安慰的作用,
Q1:是否要特別幫孩童戒除過渡性客體? 對嬰兒而言,此客體有令她感到舒適安慰的作用, 能對抗焦慮、寂寞,且能幫助她安然入睡。 Q2:長大後是否還有過渡性客體? 如果有那是病態嗎?

35 疾病與治療; 問題行為與管理解決;(過渡現象); 照顧(預防)勝於治療。
Winnicott觀點看心理疾病 疾病與治療; 問題行為與管理解決;(過渡現象); 照顧(預防)勝於治療。

36 疾病與治療 正常的發展:嬰兒主觀地自以為全能,並在幻想中創造客體;如果此時有夠好的母親建構夠好的環境,可以促進(facilitate)嬰兒的適應,於是從主觀統覺走入客觀知覺,此時嬰兒透過遊戲和母親的扮演(playing)進入真實的領域。 疾病的原因:兒童照護的錯失,使兒童無法真實和自發地整合其人格,因此充滿焦慮,或者因為環境的失調、歪曲和匱乏而使人格失調。

37 兩種不同的心理疾病 情緒異常的精神官能症:在某程度上是相當正常的,夠好地對抗焦慮與衝突。反社會偏向:一種中間性的疾病,這種人在初期發展是夠好的,成功地過了絶對依賴期,但在相對依賴期未能發展成功。 人格失常與日常生活的喪失:精神分裂症是由於早期絶對依賴期就遭到嚴重剝奪,或者早期的生長環境上的失敗,導致人格未能統整。

38 治療原理與方法 治療是一種控制性地退回到早期依賴的環境裡,好讓當事人在這個依賴環境中可以與治療者重新建立關係,以便自我照護,而得以治癒。
塗鴉遊戲(squiggle game),治療師閉著眼睛劃出線條,讓兒童跟著發展出自己的圖像。這類似自由聯想的方式,可以讓治療師進入兒童的內心世界。

39 被剝奪的原因分類 1.正常家庭生活,但發生意外事故,造成失親。 2.父母的分離造成家庭破損,但雙親良好。
3.父母的分離造成家庭破損,但雙親不好。 4.家庭不完整,無父,母親良好,祖父母替代父母的角色。 5.家庭不完整,無父,母親不好。 6.從無家庭生活。

40 行為問題與管理解決 案例管理(casework) 管理方式

41 案例管理 它和心理治療不同,它是一種管理工作(management),也是一種問題解決過程(problem solving process)。雖然它也要多瞭解下意識,但並不企圖以詮釋下意識來改變事情。 心理治療也常夾雜著案例管理,兩者相互搭配。因為孩童有問題來自於環境的缺失,因此問題回到母親照顧之上。

42 案例 Jeremy是八歲健康的孩童,但他不願意睡覺,除非捉著母親的耳朶。社工人員發現是母親製造和維持孩童的這個徵候,為什麼呢?因為她自從生他之後開始需要他,在他上學的時候,她總會非常想念他,因為怕失去他。 最後Jeremy終於擺脫了他母親的需要,因為等到丈夫回到她的身邊,問題才自然解決。

43 兩種管理方式 寄養家庭(偏向於治療)提供好的生活環境,使恢復信心,可以發脾氣,消解恨意,把原來家中失去的感覺找尋回來。
養護機構(偏向問題解決)提供食宿,提供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提供同齡兒童的社交活動機會,加上較嚴格的管理方式。

44 過渡現象(transitional phenomena)
過渡客體:一個玩具熊或一片毛毯可以提供孩童入睡的特殊物品,如果它不見了就是大災難的來臨,它不能給別的小孩子,碰都不行; 不過,別的孩童也不要,因為它又髒又臭,可是你也不能偷偷拿去洗。 這樣的過渡性客體幫助兒童對抗挫折和被剝奪的情境,或者面對新情境,例如遷移或出遊。

45 過渡性客體的例子 一位母親生有兩子,長子健康,母親照顧得很好,但他沒有過渡性客體,他不吸手指、奶瓶或奶嘴,但很難斷奶,因此長久依戀母親,最後雖然擁有一隻免子,但它不是過渡性客體。他健康成長,但未婚。 二子吸大姆指,斷奶容易,他吸毛毯,並稱之為「baa」。後來結婚,育三子女。

46 理論基礎 這個過渡性客體不是內在客體,亦非外在客體。但它代替了母親的乳房,成為第一個關係客體,具有真實的接觸,可以從全能控制的關係改變到操作關係。 過渡性現象指的是嬰兒與乳房之間,任何可以由嬰兒動態過渡到乳房的廣大空間。 如果固著,可能引發戀物癖傾向。

47 過渡現象所提供的功能 從快樂原則到真實原則。它是一種積極性適應的成長能力,以漸進地適應方式,對抗挫折情境。
夠好的母親提供給孩童,使他們能夠從全能的幻覺漸進地解幻,也就是從幻想進入客觀知覺,接受真實的事物。此時過渡性客體替代了幻覺的位置。

48 夢、幻想和生活之間 對正常人來說,生活情境關係到的是真實客體;夢境是真實的,但裡頭的客體是假;幻想的白日夢,有著真實的客體,但卻是假的夢境。
對正常的人:what happens happens immediately, except that it does not happen at all. 對患病的人:While she is doing nothing at all,except breath. She is doing everything for nothing.

49 解離的例子 她在孩童時,太早和太突然從滿足的狀態,進入夢幻,於是絶望地放棄客體的關係。她是最小的小孩,兄姐都不跟她玩,於是她自己就在他們之間,與自己玩。她的身心開始解離。 她可以跟治療師在談話過程中,望著窗外的雲說:我現在正在雲端上面走著。 (她似乎還在全能的幻境裡)

50 遊戲(playing)原理 遊戲不是內在世界,亦非外在世界,而是介於兩者之間的行動。
遊戲可促進成長,遊戲導致關係的建立,遊戲成為一種與治療師間的溝通。 它是嬰兒與客體的互融;如果母親能扮演的話,嬰兒可以將全能幻想和對外在客體的控制結合(真實與幻想);嬰兒容易和可靠與有愛的人在一起玩;母親的扮演與嬰兒的遊戲相互重疊。

51 遊戲的特質 遊戲是一種經驗,一種創造性的經驗,一種生活的真實方式。
需要完全的投入;並非內在真實,而在個體之外,但亦非外在世界,等於第三空間; 配合內在幻想而操控外在真實客體;遊戲由於信任,建立屬於嬰兒和母親間的潛在空間,並得以獲得滿足的經驗。

52 遊戲案例 母親餵食母乳到六個月,七個月開始不睡,一點聲音就驚醒,會發生痙攣。
治療時,在治療師腿上玩壓舌板,給她就丟,檢起來給她,再丟,一直玩; 最後無意間抓住自己的腳趾,但無法丟掉腳趾,因此一玩再玩,之後問題自然解決。

53 預防(照顧)勝於治療 基本信念 一個促進的環境 懷孕 餵奶 斷奶

54 基本信念 每個人都具有天生走向獨立的潛能,最初是雙重依賴(物理和情緒性),從絶對依賴(身心未整合和不自覺),經過相對依賴(有自覺),走向獨立。 一個關鍵觀念:擁抱嬰兒時,要漸進地(GRADUALLY)喚醒嬰兒,因為嬰兒早期心理和內身是未整合的狀態。漸進地使嬰兒能夠產生自發性(spontaneous)的行為,而非順從性(compliance)的行為。

55 一個促進的環境 成熟的過程,是一種生活經驗的持續累積。因此一個促進(facilitating)的環境最為需要,這正是母親所要提供的生長環境。
三個促進獨立環境的特質:stability,continuity &consistency。

56 正常兒童與寵壞 情緒成熟就是健康,他們並非沒有任何症狀,他們也會有著各種焦慮、恐懼、強迫症狀、生理困擾等。兒童精神官能症的一些防衛機轉可以幫忙對抗焦慮。 寵壞(spoil):Active adaptation coming too late is calling spoiling, so the child cannot make proper use of it .

57 懷孕 嬰兒絶對地依賴於被給予的一個好的開始,這存在於母親有愛的母子繫帶之間。這時,除非嬰兒是你真正的需要,否則會變成妳的麻煩。
妳的嬰兒值得妳把它當做一個人(a person)去認識,而且從妳懷他的時候開始。 在妳喝一柸茶或著跑步趕公車時,他的心跳就會加快。

58 餵奶 母親乳汁的分泌回應到母親對嬰兒的視覺、味道和身體接觸的感覺刺激。
餵奶時的興奮,帶給他的全能感,當他需要吸奶時,乳房就自然出現;當他不吸時,乳房就會不見。(而不是由母親按時餵奶) 母親一定要全神貫注,完全地被佔有,不要想用一個模子來塑造一個孩子,只要享受被需要的完全的回應。他要一直到等滿足之後,才會開始接受外在的世界,並且獲得和睦相處之後,對他的訓練才能自然地展開。 嬰兒必須完全舒適,需要足夠空檔的時間,嬰兒躺著時必須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讓嬰兒的皮膚能夠充分地與母親的肌膚接觸。 餵奶是一個祕密的儀式,一個複雜的關係。

59 斷奶 美好的哺乳經驗是斷奶的基礎,因為母親與嬰兒的合作,才有嬰兒與母親的配合。七八月間,一個嬰兒開始玩遊戲:他拿起一根湯匙,含在嘴巴裡,玩弄著,然後加以抛棄。如同嬰兒拋棄乳房 斷奶正是嬰兒發展中一種擺脫某事物的能力。這個時候,母親可以給他湯汁和硬的食物來咬。還有母親需要有勇氣來面對嬰兒的生氣,更不可以突然地改變,讓他感覺到好像從完全擁有的乳房,變成一點都得不到的乳房。 不是突然斷奶,而是給他漸進的新經驗。因為嬰兒長大後,乳房不再是理想的完美,也不是討厭的巫婆。還有,不讓乳房成為唯一的玩物。

60 Winnicott與Klein的比較 Winnicott引用Klein的觀念最多,尤其是愛、恨、罪惡感與復原。


Download ppt "Winnicott 的客體關係發展觀 指導教授 蔡順良老師 報告人 余振民、李珊、林泰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