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物圈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个体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 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生物圈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 红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 白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

4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什么? (2)细胞核和拟核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3)拟核的成分是什么?与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有 什么不同? (4)除细胞核外,两类细胞还有没有其他的区 别? (5)你认为原核细胞的结构简单,还是真核细胞 的结构简单?

5 依据有无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分为: 较小 较大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细胞壁 主要成分: 肽聚糖 主要成分: 果胶和纤维素
“一 只 细 线 找 蓝藻” 衣 支 细 放 蓝 原 原 菌 线 藻 体 体 菌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 一种细胞器 一 团 酵 母 菌 发 霉 了 衣 团 酵 霉 藻 藻 母 菌 有核糖体和其它的细胞器 细胞核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无染色体,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 有细胞核,有核膜,有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生物类群 细菌、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蓝藻 单细胞原生生物、真菌(食用菌、霉菌、酵母菌)、植物、动物

6

7 请分别找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蓝藻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病毒

8 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新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

9 细胞学说的地位和意义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10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青霉菌 B.破伤风杆菌和蓝藻 C.衣藻和变形虫 D.草履虫和酵母菌
下列结构中不属于念珠藻的结构的是 A.细胞质 B.核糖体 C.核膜 D.细胞膜 C 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病毒和青霉菌  B.破伤风杆菌和蓝藻  C.衣藻和变形虫  D.草履虫和酵母菌 B

11 C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含细胞壁结构的细胞必定为植物细胞 ②蓝藻以群体形式存在,所以单个蓝藻不是一个个体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④能进行自养的生物不一定是绿色植物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⑤ C

12 小结一: 生物 非细胞结构生物 细胞结构生物 细菌 蓝藻 放线菌、乳酸菌、 根瘤菌、醋酸菌 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病毒 DNA病毒 RNA病毒 生物 非细胞结构生物 细胞结构生物 细菌 蓝藻 放线菌、乳酸菌、 根瘤菌、醋酸菌 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一团酵母发霉了” “一只细线找蓝藻” 真菌: 动物、 植物、 食用菌、酵母菌、霉菌 单细胞原生生物:草履虫、衣藻、 眼虫、变形虫 团藻、水绵、绿藻

13 显微镜的使用

14 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目镜 粗准焦螺旋 镜筒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压片夹 遮光器 通光孔 反光镜

15 讨论: 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步骤是什么? 取镜 安放 对光 观察 整理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是什么?

16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取镜和安放 1.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略偏左位置。

17 (二)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选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直到通过目镜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18 (三)先低倍物镜观察 1.将玻片标本压在载物台上(材料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双眼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直到物镜接近(约0.5cm)时停止下降。

19 3.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 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20 (四)后高倍物镜观察 3.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1.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3.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4.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21 (五)收镜整理 1.转动粗准焦螺旋,升高镜筒,取出玻片。 2.用擦镜纸擦净目镜和物镜,用清洁纱布擦净镜体。
3.再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下降,然后将显微镜平稳地放入镜箱内保存。

22 一、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什么? (1)找:低倍镜下找物像 (2)移: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3)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4)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光圈使物象清晰。

23 2 成像原理: 3 放大倍数: 成像: 在同一平面旋转180度 装片移动: 同向移动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放大 成像: 倒立虚像(b → q) 在同一平面旋转180度 装片移动: 同向移动 3 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24 3.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10x 20x

25 放大倍数 透镜 放大倍数 镜头长度 10x 40x

26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镜头 镜头长短 视野亮度 物像大小 细胞数 低倍 高倍

27 C D C D 运用下列各物镜和目镜的组合进行观察,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
⑴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 ⑵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 ⑶视野最明亮的是 ( ) ⑷视野最暗的是 ( ) A. 目镜16×物镜10× B.目镜10× 物镜40× C. 目镜10× 物镜10× D.目镜16× 物镜40× C D C D

28 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 分两种情况: 单细胞排列: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64 4 除以扩大倍数的平方(42)
例:放大4倍(10× × 40) 单细胞排列:8 2 除以扩大的倍数(4) 细胞均匀分布:64 4 除以扩大倍数的平方(42)

29 4、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5、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的不在目镜上。
移动玻片,污点移动的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5、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放大倍数小  放大倍数大

30 玻片标本 一、玻片标本的分类: 按保存时间长短 临时玻片标本 永久玻片标本 按取材方式 切片 涂片 装片

31 ① ③ ② ⑤ ④ ① ⑤ ② ④ ③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应该是?
擦试玻片 → 滴清水 → 取材 → 展平 (或涂匀) → 盖上盖玻片 → 染色(滴入,吸水纸吸引) → 观察

32 蓝 藻 自养生物 宏观 当以细胞群体出现时,如: 水体富营养化——水华 状如发丝、呈黑蓝色——发菜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
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细胞质: 核糖体 微观: 自养生物

33 细菌细胞模式图 VS 植物叶肉细胞模式图

34 四、化能合成作用及生物代谢类型 2NH3 + 3O2 2HNO2 + 2H2O + 能量 2HNO2 + O2 2HNO3 + 能量
自然界中的某些细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这种合成作用称化能合成作用。 硝化细菌 2NH3 + 3O2 2HNO2 + 2H2O + 能量 硝化细菌 2HNO2 + O2 2HNO3 + 能量 CO2 + H2O 硝化细菌 (CH2O )+ O2

35 生物的代谢类型 自养型 光合作用 异养型 同化作用的代谢型 区别:能量来源不同 类型 化 能 合成 作 用 共同点:将无机物合成有
化 能 合成 作 用 共同点:将无机物合成有 机物,并储存能量 生物:光和自养型:绿色植物、藻类、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硝化细菌、铁细菌、 硫细菌等 动物和人类;营腐生、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 异养型

36 需氧型 厌氧型 兼性厌氧型 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暂时的、部分的无氧呼吸 异化作用的代谢型 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氧气的存在抑制其呼吸作用
(如乳酸菌、破伤风杆菌) 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


Download ppt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