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汽車新式裝備 車輛三乙黃凱堂496150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汽車新式裝備 車輛三乙黃凱堂496150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汽車新式裝備 車輛三乙黃凱堂

2 ASPS-防潛滑保護系統 雷射科技的全擋式(整片擋風玻璃)抬頭顯示幕 後座彈性安全帶科技(Rear Inflatable Seat Belt Technology) 夜視輔助系統

3 ASPS-防潛滑保護系統 國外一篇報導,一位女士坐在一輛車的後座睡覺,由於行駛中駕駛者感到疲累打瞌睡而發生車禍意外,雖然這位女士是坐在後座,而且她所坐的區域受到的撞擊損害程度很小,但不幸的這位女士還是過世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位女士過世的呢?

4 在上述情況的當時,這位女士是斜坐著,這與她的生命有很大的相關性。
當時她乘坐的車輛撞上另一輛車,這位女士的身體瞬間往前滑動離開了坐椅,這個瞬間移動使她的頭形成往後仰的姿勢而導致頸部斷裂。 從上面的情況可以了解到一個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座椅是多麼的重要,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大多數的汽車都會配備頭枕。而近年來在坐椅的設計上也有另一個新的趨勢,那就是為汽車座椅加上ASPS(Anti-Submarining Protection System)反潛滑保護技術。

5 ASPS-防潛滑保護系統主要的技術是將坐墊下方內的鈑件設計成前端較高後端較低的形狀,這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車內乘員在車輛遭受正面撞擊或是緊急煞車時,身體或骨盆從安全帶下方往前滑動,造成腳部、胸部或是臉部撞到方向盤或其它內裝而受到更大的傷害,以及減少一些腹部、骨盆腔和脊柱的傷害。ASPS-防潛滑保護系統除了將內部鈑件做成前高後低的設計之外,現在有些車廠更改以氣囊來防止乘員向前滑動。 這種氣囊式設計是在坐墊前端內安裝橫型氣囊,當車輛發生撞擊時,撞擊後的5毫秒氣囊電腦會啟動安全帶瞬間束力加強器,如果撞擊力道不大的話只會啟動第一段小型氣囊防止乘員往前滑,如果撞擊力道較大,則會啟動第二個安全帶瞬間束力加強器和第二段大型氣囊,將乘客牢靠地固定在座椅上,以降低撞擊時身體所受到的傷害。在這要強調的是,ASPS必須與安全帶及安全輔助氣囊相互配合才會達到最佳效果,如果不繫安全帶,ASPS是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6 雷射科技的全擋式(整片擋風玻璃)抬頭顯示幕

7 這套系統可以在雨天、雪地、甚至視線相當惡劣的大霧情況下,還能在前擋風玻璃上顯示出路面的路徑。
結合了一些感知器以及攝影機的偵測,再透過紫外線雷射投影,將前方路況顯示於前擋風玻璃上,以輔助駕駛有效辨認視線不良的前方。這套系統在大霧的情況下,視利用紅外線攝影機來偵測前方的道路邊緣,然後用雷射投影的方式將路緣標示在擋風玻璃上。

8 接下來他們還計畫結合夜視系統、衛星導航等,來輔助駕駛行車。擋風玻璃內側其實是有一層螢光材質,而在接受到雷射光束照射時,就會將路緣顯示出來,這比起一般小區塊的HUD抬頭顯示幕,它則是一整面擋風玻璃都有作用。 這個設計也在任何的光源下都有效果,同時也可以顯示行車資訊,而且還不阻礙駕駛的正常視線。

9 這個顯示幕的另一項功能也像是OpelEye系統,可以偵測路標、路牌等。
它可以偵測速限警示牌,也可以偵測路標,並結合衛星導航系統提醒駕駛行駛正確的導航路線。

10 後座彈性安全帶科技(Rear Inflatable Seat Belt Technology)

11 後座彈性安全帶,可在0.4秒內完成充氣的安全帶氣囊,在撞擊發生的當下,將能立即放大防護的範圍,後座乘客也因此受到更全面的保護,並降低受傷的機會。
隨著汽車工程技術與科技的發展,這一路走來除了科技配備欲趨花俏,車子更聰明更好開之外,行車的安全也愈受重視,全新的安全帶氣囊將會被列為標準配備。

12 夜視輔助系統

13 根據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統計資料,雖然夜間行駛的時間只占總駕駛時間的1/4,但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死亡的比例卻占了1/2。雖然現今的汽車照明設備已可提供相當出色的照明效果,但為了不影響對向車道駕駛的視線,一般汽車的近光燈照射範圍只有30公尺的距離,在夜間所有光線沒有照射到的地方駕駛者都很難看清楚或者看不見。

14 為了在夜間及惡劣的天氣下提升汽車的行駛安全性,世界各大車廠紛紛開始將夜視系統裝配在旗下的高級車款上,有了這套系統就算是遇上大雨或濃霧,夜視輔助系統依然不受影響,如遇上突發的意外狀況,駕駛人就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反應,讓夜間駕駛的安全性提昇不少。 現今將夜視輔助系統配備在汽車上的車廠有Cadillac(凱迪拉克)、Mercedes-Benz(賓士)、BMW(寶馬)、Hummer(悍馬)、Honda(本田)和Lexus(凌志)等等

15 而Cadillac是全世界第一家將夜視輔助系統配備在市售量產車上的車廠。
2000年Cadillac旗下的DeVille是世界上第一輛配備了夜視輔助系統的豪華轎車,Cadillac所採用的夜視輔助系統是利用紅外線的原理,依據物體所發出的熱能將近光燈與遠光燈所無法照射到的遠方,人類所無法看見的物體以影像方式呈現在駕駛座前的擋風玻璃上。

16 Mercedes-Benz和BMW的夜視輔助系統也是採用紅外線原理,不同之處在於Mercedes-Benz的是採用主動紅外線照射的短紅外線(NIR),這套系統不依賴熱源,而是透過安裝在大燈組內的紅外線照射系統照射出肉眼看不見的光和攝影機來識別紅外線反射波,將識別後的資料以圖像的方式傳送到儀錶版中央螢幕上。 Mercedes-Benz的主動紅外線照射的光線距離視天候為150公尺至210公尺,且不發出熱信號的物體也會被顯示出來,螢幕中的物體較多影像較清晰。而BMW的夜視輔助系統是採用被動紅外線的遠紅外線(FIR)。 這個系統是透過熱感式攝影機來捕捉有熱源的物體,然後將影像傳送到車內螢幕上,越白的物體熱能越高。被動夜視輔助系統的好處是可以看的更遠,距離約為300 公尺,如果以平均100km/h的速度行駛的話,這套系統可讓駕駛提前10秒發現前方的行人或動物,而做出反應。

17 結論 汽車工業越來越走高科技,安全,舒適,方便 把人保護好好的,但也不能太過依賴,有時系統也是會判斷錯誤,所以還是小心駕駛,不做危險動作不超車不飆車,這樣才能保護駕駛的安全.

18 參考資料 Auto blog


Download ppt "汽車新式裝備 車輛三乙黃凱堂496150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