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授課主題:革命後的華俄關係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授課主題:革命後的華俄關係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授課主題:革命後的華俄關係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中俄關係史 授課主題:革命後的華俄關係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2 俄大革命後對華政策 1919.7.25代理外長加拉罕對華第一次宣言 一、工農政村願將帝俄時與日本、協約國等自中所取權益歸還中國。
二、將中東路所有礦產森林等無償還中。 三、放棄1900自中所獲庚子賠款。 四、取消在華一切特權,放棄在中國境內一切工廠,目的在示好中國並用以消滅白俄在遠東勢力,我政府未予理會。

3 俄大革命後對華政策 加拉罕Karokham第二次宣言,於10.2正式照會北京政府仍表示廢約,但對中東路及庚子賠款不願無條件放棄,因此時俄內部暫平,遠東白俄消滅中。 Yourin來華重申廢不平條約,中未理,乃轉事共黨活動。 中共在優林指導下成立,共產第三國際派Maring來華主其事,協助中共

4 俄大革命後對華政策 蘇俄派Joffe來北京宣揚共產主義並建中俄關係中主張應在加拉罕二次宣言精神下雙方開會但越飛認俄代表無此義務,會議乃延擱。 加拉罕來華,中派王正廷與交涉,雙方幾經交涉,擬訂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十五條,因故鬧僵,俄轉與日交涉,謠言四起,北京政府乃再與俄談判

5 俄大革命後對華政策 1924.5.31始訂上述協定,俄聲明帝俄時有損中主權利益一切條約無效,承認外蒙古為中領土一部分,中東路問題等十五條。
奉俄協定:規定中東路60年後中無條件收回,中東路事全由奉俄決定,有違中俄協定,北京段祺瑞幾經交涉,以視之為中俄協定附件認之,實損中方權益。

6 俄大革命後對華政策 雙方就中東路開會,俄要求沿線警察市政顧問參事一半要聘俄人,且通行盧布,警衛由中俄兩國軍隊共同擔任,陰謀畢露,中方自不同意並要俄政府將加拉罕召回始止。 日蘇協定在北京簽字,其中承認1905朴約仍有效,有礙中主權,違背中蘇協定,中提抗議,蘇竟稱無損中權益及中俄協定。 徐志摩言:蘇俄對中國內政原則是利亂不利治,使中國長亂。

7 孫中山改對俄態度原因 孫中山在所著「中國存亡問題」書中指出為防莫俄勾結犧牲中國,反對中國參加一次大戰,但民十一後,改變對俄政策,原因有:
一、俄兩次對華宣言,1919,1920深得中國人心,希望藉此機廢除不平等條約。 二、俄當時無法為患中國,俄為戰敗國,僅能自保,民16年清共與俄斷交,俄莫可奈何。

8 孫中山改對俄態度原因 三、外交手段之運用:美威爾遜改造上總統,各國不願放棄在華利益,日仍圖中,且勢力勝過俄,俄乃改低姿態對我。且孫越宣言 「共蘇維埃制度事實上均不能引用於中國」

9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1927年後蘇對中國所提有關管理中東路協定辦法一再拖延。
1929.5俄共利用中東路電訊設施發行俄共哈爾演機關報新生活報,利用使館蒐情,違反國際公法我警方斷然行動搜出共黨文件及人員(俄籍人如蘇遠東貿易局總經理,цмубарь(音)等人)文件多係第三國際致中蘇共指示文,對 東北易幟事指示以暗殺破壞對付,中斷然處置遣回俄籍局長職工數十人。

10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俄在遠東本有三萬力,又調近十萬入伍加強遠東軍力,1929.8大舉犯邊我軍奮力迎戰,死傷眾,9.20滿洲里失陷。俄對國際宣傳為「自衛」攻擊中國政府利用的白俄軍,世人為迷惑,幸法、美報人揭露俄陰謀實情,時邊城守將韓光弟等奮戰而中共則提「擁蘇聯」「武裝保衛蘇聯」「反帝反美」,美聯合英法對中俄提非戰公約,俄則聯日反對之,雙方斷交。

11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因日發動918事變,中俄均感有復交必要, 中新任駐蘇大使顏惠慶赴俄履任時言「中俄兩國在經濟上自然日益發展,但除此之外,別無何種政治合作之可言」了解俄情甚深。但蘇派中國大使богмуров則大為強調中蘇友好新頁「中俄友誼」,當於 到中呈遞到任國書同日,蘇外長李維諾夫在莫斯科晤日大使太田,正式提議讓售中東路與日本扶持下的滿洲國,以解決中東路紛爭。

12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1935.3日蘇訂出售中東鐵路予日,一億四千萬日元,退職金3000萬,我抗議,認違反1924中俄協定,俄一再姑息日本,實乃無力也。 日德反共協定在柏林簽字,俄東西受敵,迫與我友好,並指使中共藉抗日民主聯合統一戰線策略掀起全面抗日高潮,拖住日本並挽救中共,抵陝北後命運。

13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1937我與蘇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尚附有貸款協定,另「通商條約與航空協定在1939年訂,蘇利用此二約將違禁品第三國際共黨人員大量進入中國」。 德蘇協定成立,日德自然不勝,促成 日蘇訂中立條約,使蘇實現遠東領土安全保證。日蘇雙方互相尊重承認滿洲國與外蒙不可侵犯性,至 德蘇戰爭爆發。

14 抗戰前後中蘇關係 1941.12.7珍珠港事件,日就不能再威脅蘇 此時中國已失去利用價值,蘇本來面目又露。
1943中美英蘇四外長會宣言在莫斯科,中方最後才被邀請參加。 1943美英二國建議在德黑蘭中美英蘇四巨頭會,蘇反對,而改成開兩次的三巨頭會,先開羅蔣開羅會議,再開羅史德黑蘭會議(此時蘇在我新疆製造阿山事件31年,和北塔山事件36年)

15 日蘇協定有違中俄協定 中俄數度談判,依加拉罕宣言精神,訂立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15條,聲明廢止帝俄與中國所訂一切條約本等互惠原則另訂新約。但 日蘇協定在中國北京簽約,其中第二款承認1905年日俄朴資茅資條約仍有效,俄將旅大租借權讓給日本,南滿鐵路轉讓日本與中俄協定精神相違,中提抗議,俄反稱朴約不損中國權益,不違中俄協定。

16 日蘇協定有違中俄協定 1929中蘇因中東路事件斷交(先接另頁)。1932(九一八事變後)中俄締互不侵犯條約,雙方復交,俄即向日表示「和一國改善關係並不足以使對另國關係的惡化」討好日本,鼓勵日侵中,坐收漁利。日侵中,俄不拒日使用中東鐵路運兵,甚至我告到國聯,俄竟不敢參加國聯調查團。

17 日蘇協定有違中俄協定 日蘇簽訂出售中東鐵路予日協定,以一億四千萬日元成交,加員工退職金三千萬日元亦在中國未同意下簽,違背1924中俄協定,我國三次抗議聲明日蘇間協議無效。 中為抗日與蘇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1941違背日蘇中立條約,俄為用我牽制日本,我為爭取助力減少阻力,但因此約也暫時放棄剿共。

18 俄侵新疆 新疆面積 萬公里,我最大省,佔我1/7土面,歷史上稱西域,清末回亂後定名新疆,漢武帝張鶱、衛青、霍去病,東漢班超,清左宗棠平回亂,楊柳三千里(春風不度玉門關),光緒十年新疆改為行省,正式成立。新疆為中國西北大門,亦為俄處心積慮欲占之寶藏,嘉慶、道光年間交涉漸多,多為商務與越界事件。

19 俄侵新疆 1851年7.25日伊犁將軍奕山與俄代表Kovalevksy訂伊塔通商章程,規定雙方貿易概不抽稅。1860年北京條約中俄訂明勘定西疆未定界,指沙弼奈嶺經齋桑湖至浩罕一線。1862雙方會勘, 由烏里雅蘇台將軍明誼與俄使Eakhayov訂勘分西北界約後科布多城,邊界博約誌,共損失齋桑湖、巴爾喀什湖以東之地約43萬平方公里土地。

20 新疆 俄趁回亂派兵佔伊犁。1877左宗棠西征回亂平,俄見中勢大乃願與中訂返還伊犁條約。 崇厚訂返還伊犁條約,將伊犁以南沃土區全牛且允俄人在科布多,哈密、吐魯蕃、嘉裕關等地設領館,可在張家口、天津、漢口、嘉裕關等地販貨,賠款500萬盧布,收回一空城,全國震驚,

21 新疆 清令曾紀澤再往,1881.2與俄重訂伊犁條約,收回伊犁以南特克斯河流域八萬平方公里土地,通商設領地點減少,賠款增為九百萬盧布。
英人等各國外交界咸認能自俄手中爭回已失己訂約之失地為一奇蹟。此後迄俄革命1917前邊界常以偷移界碑方式蠶食。

22 新疆 俄對中共佔後重挾事實: 一、伊犁。 二、1900出兵東三省。 三、1945出兵東北。

23 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 1920年新疆省主席楊增新,俄迪化公使在宴席上公稱楊為「老父親」。
土西鐵路局西伯利亞到俄屬土耳其斯坦全長2400公里,1927-1930年間建造,此鐵路與中東鐵路如同二利刃,一將新疆與中亞貫穿,一將東北分南北二部且均為俄插入中國二吸血管。

24 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 1928楊增新被刺,民政府長金樹仁繼任,俄迫金訂「新蘇臨時通商協定」控制新疆,引誘金脫離中國政府,成外蒙第二,後為金發覺覺悟,俄乃由第三國際派留俄學生陳中等人返新疆串通白俄軍攻打督署,金逃走,陳中自任參謀長,推盛世才接督辦,一面倒向俄。

25 阿山事變與北塔山事件 俄於1942策動阿爾泰山兩側蒙新交界之阿山哈薩克頭目烏思滿組「阿爾泰哈薩克復興委員會」促該等脫離新疆,並掌握該地礦、油廠、牛羊馬等農業資源,人民見被壓榨乃投向中,俄見之乃藉消滅烏思滿為名於1947.6派騎兵一營、五架軍機深入新疆六旦里與當時未希濂部遭遇,

26 阿山事變與北塔山事件 經我方馬希珍連長勇抵抗,擊退之,搜得共黨許多資料,其中俄1947年版地圖將阿爾泰到北塔山地區均劃在外蒙及俄領土內,可證俄對此早有預謀。1947-1949張治中在蘭州失陷後見大勢山去,與俄靠攏,新疆乃失。

27 蒙古 1860 北京條約准俄在庫倫張家口貿易在庫倫設領事。 1869 中俄陸路通商章程准俄在蒙貿易不納稅。
1860 北京條約准俄在庫倫張家口貿易在庫倫設領事。 1869 中俄陸路通商章程准俄在蒙貿易不納稅。 1880 崇厚返還伊犁條約開更多口與設領。 1881 張之洞堅主不簽,改由曾紀澤收回伊城,但對蒙事未及時挽回,1890曾病故,清疏忽放棄改訂約機會。

28 蒙古 1901 中俄東三省撤兵交涉中,俄要挾提獨占蒙礦、鐵路權。 1905 日俄戰後俄放棄東北但全力入蒙,展開各種經濟侵略手段。
1901 中俄東三省撤兵交涉中,俄要挾提獨占蒙礦、鐵路權。 1905 日俄戰後俄放棄東北但全力入蒙,展開各種經濟侵略手段。 1911 西藏親英,清拿掉達賴尊號,蒙庫倫活佛感兔死狐悲,加上俄人經濟經營久,乃促俄提早實現,此時清本欲改革蒙行政,但執行偏差,課稅過重反失蒙人心。清外務部下此時沒一俄約研究處。

29 蒙古 俄向清提解決中俄懸案三十五款要求,包括新疆、東三省及蒙古事,其中蒙古為13項,俄在邊界及歐洲放話演練移動部隊作勢出兵狀,充份運用威望政策,清懼於 限期最後通牒前一日全部承諾之。 俄導演庫倫抗清獨立,並派兵入蒙,中辛亥武昌革命,清在蒙庫倫大臣三多被俄蒙軍逐出蒙,12.28導演「大蒙古國」,但仍故做好人。

30 蒙古 1912 俄蒙協約:俄助蒙自治建國防不准華人入境,蒙中訂約需不妨本約,准俄權利不再准他人。
1912 俄蒙協約:俄助蒙自治建國防不准華人入境,蒙中訂約需不妨本約,准俄權利不再准他人。 1913 中俄蒙事協定:外長陸徵祥為此下台,俄承中宗主權,中承外蒙自治權,中俄皆不干涉外蒙內政駐兵,中承1912俄蒙通商約。 1915 中俄蒙恰克圖協定,開40次會,強化上約,拉蒙簽字,表謀帝制,對俄交涉委曲求全處下風。

31 蒙古 1919.11 外蒙趁俄內革命上書中,取消1915約及自治一度親中。 1921.2 俄再控外蒙活佛宣佈獨立。
外蒙趁俄內革命上書中,取消1915約及自治一度親中。 俄再控外蒙活佛宣佈獨立。 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蘇承認外蒙古完全為中華民國領土之一部分並尊重該領土華民國的主權」但事實則為全年七月外蒙獨立。

32 蒙古 1936 俄蒙訂互助條約,日在東三省,俄在蒙,防第三國之威脅、侵略為目的(暗指中與日)中提抗議,俄則謂無損中主權。
1936 俄蒙訂互助條約,日在東三省,俄在蒙,防第三國之威脅、侵略為目的(暗指中與日)中提抗議,俄則謂無損中主權。 雅爾達密約第一條:「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地位應予維持」。

33 蒙古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有關外蒙有如下換文規定:「茲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之願望中國政府聲明於日本戰敗後如外蒙古舉行一次公民投票證實此項願望中國政府當承認外蒙古之立而以其現在之邊界為邊界。」50萬人4251投票所,文盲60﹪記名投票98﹪投票,無反對,雖戰後蘇導演公民投票通過獨立,但因蘇宣佈中蘇條約無效,此公投自亦無效。


Download ppt "授課主題:革命後的華俄關係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