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 經過艱困的195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已逐漸站穩腳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 經過艱困的195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已逐漸站穩腳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 經過艱困的195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已逐漸站穩腳步。
在政治上,國權(結合黨權)已深入社會各個階層,有效行使統治權,並無強大的反對勢力存在。 在經濟上,由國權所推動的經濟發展已成功萌芽,物價漸趨穩定,基本民生物資的供給也正常。 無論政治或經濟都是穩定中發展的結構。

2 1960年代初期的美中(ROC)關係 1960年代美國甘迺迪總統上台之初,對中國大陸政權有解凍的跡象,這給台北當局相當大的心理威脅。
但 1962 年的古巴飛彈危機(*1),使得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衝突升高到瀕臨戰爭邊緣,讓甘迺迪無暇處理中共的問題。兩年後,甘迺迪遇刺身亡,倉促繼位的詹森總統在外交政策無所變動。 其後越戰局勢升高(*2) ,使得美國必須借重亞洲反共盟邦的支援;這讓親美的台北當局能繼續維持和美國的關係。

3 (*1)古巴飛彈危機 蘇聯為了鞏固卡斯楚政權,助其建造秘密飛彈基地,且供應飛彈,但被美軍偵查出來;一九六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美國總統甘迺迪在一次全國性廣播中將此一情資公開,並要求蘇聯撤回在古巴的飛彈,否美國將予以炸燬,同時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並下令海空軍嚴格檢查古巴的武器輸入。蘇聯乃提出美軍撤出佈置於土耳其的飛彈作為交換條件,但被美方拒絕。雙方僵峙不下,差點引發另一戰爭。最後在取得美國保證不進攻古巴後,蘇聯同意由聯合國秘書長監督拆除在古巴的飛彈。

4 (*2)越戰 越戰中美國共動用了其70%的陸軍、60%的海軍陸戰隊、40%的海軍和60%的空軍力量。自1965年至1973年1月,約有300萬人次的美軍參加越戰,1968-1969年達到頂峰,共有53.5萬美軍在越南南方作戰,占當時美軍總數的45%。 自1965年至1973年5月18日,美空軍在越南投下了799.2547萬噸炸彈,這一數字是美軍在韓戰中投彈量的12倍,是其在二戰中投彈量的3.8倍。美國為這場戰爭直接投入達1715億美元,如果加上其他間接投入和各種撫恤費用,這一數字高達9250億美元。

5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一) 一方面,美對中共採嚴格的禁止通商,希望藉此使中共產生正當性危機而垮台。另一方面,輸入台灣的商品,刺激兩國的商業接觸,這是極少數邊陲國家能獲得的機會。 台灣市場雖然小,但武裝台灣不但符合美國對抗共產主義威脅的政策,而且更可以刺激美國的重工業及軍火工業。 不過,美國也開始對我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逐步開放經濟政策。

6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二) 政府鼓勵本地廠商從事出口貿易,也允許國際資本來台投資;勞力密集的工業受到鼓勵發展(如紡織業)。
台灣從農業社會轉型到工業社會,並非國內市場擴張所致,而是由於1950和1960年代的國際經濟繁榮,擴大了西方國家消費市場,中華民國乘此良機發展出口貿易,遂使經濟大幅成長。 1960年代中期,越戰日趨激烈,台灣成為美國重要軍事基地,提供美國後勤補給及裝備修護,加上美國駐軍及其眷屬在台生活所需,在在都給台灣帶來不少的外匯收入,這對台灣的經濟發展,也有相當的貢獻。

7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三) 在1960年代,台灣每人所得成長率為5.8%,工業部門年成長率為20%。
台灣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為開發中國家之奇蹟;年生產毛額成長率為10%,加上所得分配平均,使得台灣成為成長配合平等的成功實例,同時又維繫著穩定的物價水準。 1960年代末期,工業產品佔總出口比重增加到83%,台灣已進入工業化國家行列。

8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四) 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之所以能創造高速經濟成長,是因為先發展輕工業後,待國內市場飽和時,即轉變為出口貿易,賺取外匯,厚植國家發展的基礎。反對拉丁美洲國家,卻是直接由輕工業轉為發展重工業,造成外債激增,反削弱國家力量。 台灣的專業財經官僚居功闕偉,在1950年代末期即發現國內市場飽和的趨勢,同時預期美援可能在不久後會結束,必須及早自力更生,因此,政府早在1955年即提出“加速經濟發展計畫大綱”;進行多項改革,作為發展出口貿易的藍圖。

9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五) 我國政府與民間協力發展出口貿易,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於1965年設立的加工出口區。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面對貿易挑戰成功回應的實例。 加工出口區設立在港口都市(高雄、台中),運用各種租稅及獎勵投資政策,配合台灣充沛且價廉的勞力,對跨國公司產生很大的誘因(如同大陸現在的各種經濟特區、保稅區)。因此台灣在1960年代獲得大量的國外私人資本,足以應付美援的中止還有餘。

10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六) 又,台灣接近日本,又曾為日本殖民地,許多人諳日語;故日本製造業在面臨國內工資高漲時,便將工廠移轉至台灣。事實上,1960年代日本來台設廠的數量高於美國。日本利用台灣受過教育但相對低廉的勞工生產,再外銷歐美,增強了日本的外貿競爭能力。而台灣也同時藉此賺取西方市場較高的利潤。 台灣一開始以少量資本及技術設備加工,製造價廉物的輕工業產品出口並賺外匯後,再進口更多更高級的生產設備,設立更多更大的工廠,出口更多更高級的產品,賺取更多的外匯;如此循環不已,使台灣的勞工得到充分就業,提高國民所得及儲蓄,也得到更多資本供應。

11 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七) 當然,整個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並非沒有有缺點。最主要的問題在於這種“出口進口加工再出口”的型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對勞力需求大幅增加的結果,使得工資不斷上漲,造成城鄉差距拉大(因工業區及加工出口區多集中於都市化地區)。鄉村人口大量外移,使農業生產人口減少,而農業機械化又尚未全面普及,致使農業成本高漲,農產品價格不穩定,使農民收入銳減,農村開始蕭條。這也是台灣後來轉而發展高水準高獲益的精緻農業的原因之一。 不過,整體而言,台灣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仍是瑕不掩瑜。


Download ppt "六、1960年代的經濟發展 經過艱困的1950 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已逐漸站穩腳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