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泰 国 传 统 服 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泰 国 传 统 服 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泰 国 传 统 服 饰

2 主 要 内 容 泰国简介 泰国男子传统民族服装 泰国女子传统民族服装 泰国传统服饰变迁 泰国天然纺织品——泰丝 泰国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主 要 内 容 泰国简介 泰国男子传统民族服装 泰国女子传统民族服装 泰国传统服饰变迁 泰国天然纺织品——泰丝 泰国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泰国服饰穿着特点

3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 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 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从16世纪起,先后遭到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殖民主义者的入侵。 19世纪末,曼谷王朝五世大量吸收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

4 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之间的缓冲国,从而使暹罗成为东南亚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1932年6月,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38年,銮披汶执政。 1939年6月更名为泰国,意为“自由之地”。 1941年被日本占领,泰国宣布加入轴心国。 1945年恢复暹罗国名。 1949年5月又改称泰国。

5 泰国是一个由30多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泰族为主要民族,占人口总数的40%、老族占35%,马来族占3.5%,高棉族占2%等。
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伦等山地民族。 泰语为国语。佛教是泰国的国教,94%以上的居民信仰佛教,马来族信奉伊斯兰教,还有少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和锡克教。

6 首都曼谷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现代与传统相交融的大都市,依然保留着辉煌传统的名胜古迹。金碧辉煌的大王宫、镂金镶玉的玉佛寺、庄严肃穆的金佛寺和四面佛等名胜古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使游人流连忘返。

7 泰国人的服装,总的来说比较朴素,在乡村多以民族服装为主。
泰国男子的传统民族服装叫“绊尾幔”纱笼和“帕农”纱笼。 帕农是一种用布缠裹腰和双腿的服装。 绊尾幔是用一块长约3米的布包缠双腿,再把布的两端卷在一起,穿过两腿之间,塞到腰背处,穿上以后,很像我国的灯笼裤。由于纱笼下摆较宽,穿著舒适凉爽,因此它是泰国平民中流传最长久的传统服装之一。

8

9

10 女筒裙是泰国女子下装,曼谷王朝拉玛六世时期( )开始流行。筒裙同纱笼一样,布的两端宽边缝合成圆筒状,穿时先把身子套进布筒里,然后用右手把布拉向右侧,左手按住腰右侧的布,右手再把布拉回,折回边,在左腰处相叠,随手塞进左腰处。穿时也可以用左手以同样动作向相反方向完成。

11

12 黎族的筒裙有长、中、短三种形式。黎族因地区和方言不同,分为五个支系,各支系所用图案有所差别。如悖黎的裙身有图案,德透黎的裙头有图案,美孚黎女裙为缬染织花。几何图案,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各支系均采用,只是组图形式差异,各支系所用的动物、植物图案则不相同。

13

14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的影响,当代泰国人的着装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农村青年人中穿西裤和衬衣的已相当普遍。城市里的男子惯于穿制服、西装,大多数场合可穿长裤、衬衣,领带系不系均可。 女子则喜欢穿西服裙,大概受女子传统服装筒裙的影响,西服裙一般裁剪得十分合体,紧紧围于臀部。裙子随年龄的差异长短有所不同,但上衣的式样就千变万化了。

16

17

18 泰丝,是有别于中国丝的一个特别品种。其区别是,中国丝由白色蚕虫织成,成品柔软、轻薄,被称为“软黄金”;泰丝则由黄色蚕虫织成,其成品质地更硬,色泽更亮。表面拥有粗線條質地,装饰效果强烈,特别适合製作靠垫、领带、围巾、书籍封面甚至珠宝盒面。而泰国人出席重要的正式社交場合,自然更以穿着泰丝制作的传统服装为傲。但作为泰国特产,最顶级的泰丝品牌却是由一个美国人创立的,他就是吉姆·汤普森,传奇的“泰丝大王”。

19

20 泰丝是泰国富有特色的天然纺织品,因其色彩艳丽、光泽绚烂和质地优良而闻名于世 。近几十年来,因为独到的手工 制作工艺、独特的外表质地,泰丝已 成为别具一格的产品在世界各地广受 欢迎。泰丝被用来制作高贵的服饰、手帕、领带、围巾等各种高级用品。 东北部扎染的 Mat Mee 丝又是个中一绝的泰国手工艺品,在泰国皇后授以推行的发展计划下,制作活动再度活跃,扎染的 Mat Mee 丝不仅泰国的皇室贵族喜爱穿,也深受国际上流社会的欢迎。

21 传统的泰丝多为衣料,也有制成成衣出售。近年又制造出质地较重的泰丝以作家私套或其它室内装璜用的布料。除此以外,泰丝还作餐垫,领带,丝巾或其它女士们的装饰品。同时,也可用来制造不同种类的旅游纪念品,甚至首饰品和纪念物包装盒外层、笔记本封面的美饰等,名贵大方,美观且实用。购买泰丝织品,要注意与掺杂人造丝的区别。

22 曼谷泰丝以手工织制闻名世界,是泰国最著名的商品。泰丝质地轻柔、色彩艳丽,富有特殊光泽,图案设计也富于变化,极具东方特点,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最喜好采购的泰国特产之一。

23 泰丝进面料的价格高的有20000铢(1000元)以上一米的泰丝,当然这样的品质,一般大多只有皇族和富豪奢享。一般的国家政府上层官员,身着的泰丝,面料价格大都在2000—5000铢/套不等,做工价格大致在1000—3000铢/套不等,或者更贵一些。做一套泰丝的服装,仅是裁剪费,非常普通的缝纫店也要1000铢/套以上。(1铢=5分钱 )

24 一般,泰国人穿泰丝传统服装,都是在特别的节日或者特殊的日子。比如:新年、宋干节、河灯节、婚礼、生日庆祝、重要party等场合,会衣着泰丝缝制的传统泰式服装。以显示他们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作为财富的象征。

25 少数民族服饰、风俗 泰北山区多深山密林,风景优美,河山秀丽,那里住着许多保持着古代传统与独特文化的少数民族。
在泰国北部的山地主要居住着6种少数民族(主要是拉祜族、阿卡族、傈僳族、克伦族、何孟族和缅族),每个民族又都分成几支,每个分支都有各自独特的风俗、礼仪和服饰。

26 拉枯族、阿卡族和傈僳族都是从云南经缅甸移民到泰国的,使用的是同源语言(藏缅语族/裸罗语)。
何孟族和缅族(瑶族)是从中国的中南部经老挝迁移到泰国,语言同属汉藏语种。这五个民族的人数较多,而且分布泰国的边境内外。 另有一族,克伦族被公认为来自西藏东南部,现主要分布在缅甸。除克伦族外,其余各少数民族20世纪以后大量迁入泰国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分别是在周边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如1949年从中国,1962年从缅甸,1974年从老挝迁入。这些民族居住在偏远的山区,以农耕为主,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上世纪50年代,泰国政府出于治理贫困和稳固北疆的目的开始逐步施加控制。1959年泰国成立全国山地民族委员会,旨在"让山地人民在保留自己文化传统的同时更好地融入泰国社会"。政府开始在山地区域普及小学教育。

27 克伦族自17世纪开始迁入泰国,集中分布在泰国的西北部,以白克伦为主,分为“斯卡”和“颇”两个分支。他们聚族而居,住在建在支柱上的房子里,大约25户一个村庄,巫师和村中的长者共同掌管村中事务。在克伦族的信仰中,崇拜地神、水神、各种自然神、守护神和灵魂。由于他们对大自然的崇拜,至今他们仍延用最生态的农耕方式,他们在大片土地上翻地耕种,但从不砍伐树木,而且他们也是泰国目前唯一用梯田种水稻的民族。 克伦族的衣服都是用手织布,以红白色为主色,附以蓝色或棕色的竖条纹,针脚清晰且具有装饰作用。男装的纹饰较简单,女装的较复杂。斯卡克伦族的未婚女子穿纯白色衬衫,颇克伦族的服装上纹饰较多。

28

29 拉祜族可分为黑拉祜和黄拉祜两个分支,其中占总数75%的黑拉祜又分为拉祜那、红拉祜和舍勒拉祜三个子系。泰国人把拉祜人称为"猎手",因为他们都是技术高超的丛林猎手。拉祜人集中在泰缅边境的西北部。他们把房子建在支柱上,每个村庄有15~30户人家,一般家庭都有几个未婚的孩子(有些还有一个已婚的女儿)。 拉祜人相信灵魂、马神、天神和权力至高无尚的巫师。他们的传统服饰为黑色配绣上的花边,衣袖和口袋上一般都有不同颜色的花饰,不同的颜色标志着不同的分支。现在,拉祜族人平日只穿一些普通的衣服,而把传统服装留到参加各种仪式时穿。

30

31 泰国的何孟族主要分蓝何孟和白何孟两支。蓝何孟的村寨分布在泰缅边境北面的高山区,是居住区距清迈最近的一个民族,在多普(Doi Pui)国家公园附近也有他们的村落。何孟族把房子建在平地上的柱簇中,几个柱簇就是一个村庄,年长的男性控制着整个家族。 何孟族按姓氏分成部落,因此家族在各种宗教仪式和社会关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何孟族相信一些家族神明和灵魂,宗教仪式同家族首领主持,不过每个村庄都有一个萨满(巫师)来负责驱恶除病。蓝何孟族的妇女都穿着麻制蓝白蜡染的褶裙,因此很好辨别。女人的上衣是黑色带刺绣花边,这个族的女人大都擅长刺绣。男人的衣服较宽松,也是黑色带刺绣的花纹。银器是何孟族中既是装饰也是财富的象征。

32 傈僳族源于云南,有六个支系,其中只有几支住在泰国清佬附近的村落里。村落的大小不一,房屋或建在支柱上或直接建在地面上。儿子婚后仍与父母一同生活。傈僳族人好胜、开朗、好交往而且很勤劳。傈僳族的村子都有庙宇供放神明,他们崇拜祖先、水、树、日、月。法师负责主持保佑村落的宗教仪式,而萨满负责看病。傈僳族"花支"的妇女服饰很有特色,及膝的蓝绿色长袍,红色的衣袖上有许多颜色鲜艳的条纹,头上缠着布留着流苏。男性的裤子也是蓝绿色的,上衣为黑色。

33

34 阿卡族起源于中国云南,19世纪中叶迁移到缅甸,直到20世纪初期才移居泰国,大规模的移民是在近现代缅甸动乱以后。阿卡族主要分布在泰缅边境的北部,清迈府的一部分和清莱府的大部分。村落的大小不一,入口处都有一扇木门,门上雕刻的图腾包括人、善神和丛林之神,每家都有祭祖坛。阿卡族有自己的社会生活规则,法师在村中拥有最高权力,比年长者和村长的地位都要高。 阿卡族的衣服都是用黑蓝色的家纺棉布制成,妇女的衣服上有刺绣和彩条装饰,并饰以挂件。女人的服装包括及膝长衫、短裙、腰带和绑腿,最有特色的是头饰,越是年龄大的妇女头饰越复杂。男人穿宽松的黑布长衫,配以条形纹。

35

36 缅族/瑶族的服饰 这个民族起源于中国,但在泰国北部的瑶族大部分是在越老冲突期间从老挝迁入的,主要分布在清莱府,也有部分在清迈府。村落规模较小,房屋建在地面上。泰国瑶族共有12个族系,一个村中可能有不止一个族系,一般同族聚居,家庭规模较大。瑶族供奉各个级别的祖先,其宗教信仰受中国的道教影响较大。族中法师主持宗教仪式,萨满治病去灾。 瑶族妇女很好认,因为她们脖子上都有长长的黑红相间的毛流苏,下着纹饰复杂的黑色裤子。男人穿宽松的黑色衣裤,裤子上的纹饰较简单。

37

38 罗阿族是在清迈居住历史最悠久的山地民族,一般认为他们是被泰人赶到山地的罗阿族的后代。罗阿族被同化的程度较高,由于长期的融和,有很多人已成为北部泰人,但住在海拔较高的村寨中的罗阿族人还保有自己的民族特征。他们仍延用传统农耕方式种植水稻,信奉佛教。

39 仫佬族是移入清迈时间最迟的民族,和罗阿族一样他们也是源于平原地区。仫佬族和罗阿族的语言同属蒙卡米尔语族。仫佬族原在缅甸居住了几个世纪,在1984年,为了逃避国内战争,一部分仫佬族人移居到泰国。目前,这个族大约有2000人住在清佬地区的6个村庄中。他们精通农耕,虔诚地信奉佛教,聚族而居,村中的头人一般来自村中的旺族。女人都系有藤编腰带直到死后进入墓穴,她们相信这会保佑她们而且让她们安然升天。不论男女都喜欢在牙齿上饰以金银。

40 泰国人的穿着特点 一般来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服饰,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文化交流和国际来往非常频繁,各民族传统的服饰已很少穿了。不过,在某些场合和节日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泰国人的服饰,除了日常里与现代世界各民族通行西装、T恤、牛仔等以外,还有不少体现其民族传统的。就我在泰国一年时间所见的服饰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重大节日里穿的;二是体现对国王和王室忠诚和爱戴的;三是受地理气候影响的穿着。

41 每年7月份的蜡烛节是乌汶地区最重要的节日。在节日里,乌汶的人们要举行盛大的游行。游行时,人们都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这些服装无论男女,基本上都是由整块布包裹而成,以别针或金黄色的链子固定,女的下身穿裙,男的则穿长裤。服装的布料以丝缎为主,其图案由无数的细小的几何图形复制而成,织成闪亮的金线,特别显眼,显得比较高贵。游行的女性头上还戴着金黄色的冠冕,正中部位有一长长的尖顶,很像传说中的公主那样装饰,非常雅致。此外,少女的头上还戴着金色的或银色的耳环、项链、手镯等,有的头上还戴着彩布做成的花朵,被自己装扮得很美。男人们有的穿的是或黄或蓝或紫的丝缎服装,上面虽然没有什么图案,但是色彩艳丽,同样饰以闪亮的金线。

42

43 泰国的学生平时上学,基本上穿的是校服。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是统一的上白下黑。男生的白衬衫,松松地打着比较短小的领带,很有精神,也比较大方,女生的白衬衫比较紧身,显得性感。男生下装是黑色的裤子,大家一样基本一致。女生下装虽然是黑色的裙子,但是式样却不一定相同,有的穿短裙,只比平脚短裤略长一点;有的穿长裙,一直拖到脚部。有的是紧身的筒裙,有的是宽大的裙子,有的还是褶裙,差异不小。所以,平日的校园里,教室里,学生虽然都穿着校服,但是并不让人感到单调。

44 到了毕业的时候,或者在拜师仪式上,学生的服装与以往不同,一些师长的服装也与学生的一样。他们穿的是黑色的对襟长袍。袍子的颈部饰以天蓝色的彩边,领部则以黄色装饰,上臂部和袖部则缀以黄红蓝相间的条纹。穿上这样的袍子让人显得庄重而修长。2006年3月底,皇家大学的学生们毕业时,就是穿着这样黑色的衣袍与老师、家长、亲友在一起合影留念。

45 泰国是君主制国家,国王在国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因此,人们非常敬重国王,对国王表示忠诚。这在服装上也有体现。泰国国王崇尚黄色,所以许多民众常常穿黄色短袖衬衫。有的衬衫是单一的黄色,但是大多数衬衫的主色调是黄色,袖口和下摆以天蓝色相衬,显示出色彩的变化,衣服黄色区域,除了饰以深黄色的风景之类的图案之外,还有浅白色的荷花图案。这样的服装看起来比较素净,也很好看。

46 由于地处热带地区,太阳辐射比较厉害,泰国人注意对身体的保护,有些在露天工作的人穿着比较厚实,他们不仅穿着长衣长裤,而且还在头上裹着头巾,或者戴着斗笠遮挡强烈的阳光,避免让皮肤被阳光灼伤。有一次,我们到哈库德去玩。我们坐在设置在水面上的棚子里聊天,这时,有一中年妇女划着载满水果等食物的长长小船,穿行与棚子之间的水面上。当她靠近我们的棚子时,我注意到她的穿着。她上身穿的是黄色的长袖衣衫,袖子一直遮盖到她的手背。头上不仅戴着蓝色的斗笠,而且脖子上还裹着淡蓝色头巾,包裹严实。由于她坐着划船,面前堆着许多果品,因而看不出她穿的是什么样的裤子。有时在街头也有一些工人在炎热的阳光下穿着长衣长裤,头上还包着头巾,有时可以看到头巾和衣衫上渗出白色的盐霜,可见他们工作是很辛苦的。

47 此外,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和尚很多,这些和尚所穿的往往是土黄色的上衣(既不同于中国的深红色袈裟,也不同于某些地方僧人的灰色衣衫)。而且,他们的上衣并不同一般的衬衫或者T恤,而是一块布裹着的,所以既看不见地针线的痕迹,也没有衣领和衣袖。他们无论在寺庙还是外出走在街上,经常不穿鞋,光着脚走路。


Download ppt "泰 国 传 统 服 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