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祖母——贾府最高统治者

4 两代媳妇

5 孙女——三姐妹

6 王熙凤——贾府实际掌权人

7 贾宝玉——贾府主要继承人

8 林黛玉

9 教学重点2——人物形象 在出场的众多人物中,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些实写、哪些虚写、哪些单独介绍、哪些群体介绍?

10 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
王熙凤、林黛玉、 贾宝玉 主要人物 实写、详写、单独写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迎春、探春、惜春 贾政、贾赦 实写、略写、集体写 次要人物 虚写、略写

11 林黛玉 昵称:林妹妹 潇湘妃子 相貌:娇花照水 弱柳扶风
当朝探花林如海与国公之女贾敏的女儿,因母亲去世,又无亲生兄弟姊妹作伴,外祖母怜其孤独,接来荣国府抚养。林黛玉祖籍姑苏,住于扬州。先祖曾世袭列侯,林黛玉父亲乃姑苏才子。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又被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女儿,贾政的妹妹。“诗礼名族之裔”其实是贾政为儿女择亲时所强调的,林黛玉的出身可谓既有“钟鼎之家”的尊贵,又不乏“书香之族”的高雅。林如海四十岁时,仅有的一个三岁之子死了,因膝下无子,只有嫡妻贾氏生了女儿黛玉,爱如珍宝。 林黛玉 昵称:林妹妹 潇湘妃子 相貌:娇花照水 弱柳扶风

12 众人眼中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体弱多病 举止不俗 王熙凤眼中的黛玉: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风姿出众 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美貌、多情、聪慧、惹人爱怜 肖像描写 侧面烘托

13 D1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黛玉性格 D1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细心、谨慎、多虑、自尊 课文怎样刻画出这些特点的?具体在哪些语段?

14 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1 大舅妈留她吃饭时 D7 2 在王夫人那里择座 D9 10 3 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D12
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1 大舅妈留她吃饭时 D7 2 在王夫人那里择座 D9 10 3 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D12 4 对读书的回答 D12 D14

15 林黛玉性格及刻画方法 正面描写 心理描写 谨慎自尊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王夫人家择座 动作描写 聪明懂礼 吃饭时推让 对读书的不同回答
细心多虑言行得体 语言描写 婉拒邢夫人留饭 细心自尊这一主要性格源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

16 阅读拓展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7 贾宝玉

18 贾宝玉“名言”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好好地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蠹之流。” “奇怪,奇怪,怎么这些人只一嫁了汉子,染了男人的气味,就这样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

19 对宝玉的描写有四个重点: 1、出场前 2、出场后 3、摔玉 4、《西江月》二词

20 侧面描写 1、出场前 卓然独立、封建叛逆者 黛玉耳闻:
王夫人言——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D10-11 黛玉母语——玩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帷厮混 。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D11 黛玉心想: 惫懒、懵懂顽童、蠢物 D13 卓然独立、封建叛逆者 这些贬斥说明宝玉所作所为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极恶读书,骂热衷功名之人为“国贼禄蠹”;最喜在内帷厮混,反对“男尊女卑”观念,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正反映他对封建礼教的反抗。

21 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 2、出场后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正面描写 肖像描写 初见: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D13 再见: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 D13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在黛玉看来,宝玉并不是什么“惫懒人物,懵懂顽童”,而是一个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并一见如故,产生亲切感。

22 出场前后的描写手法 黛玉耳闻:王夫人言黛玉母语 宝黛初见,再见 欲扬先抑

23 3、摔玉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蔑视世俗、追求平等
给黛玉取字“颦颦”;“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语言描写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动作描写 正面描写 蔑视世俗、追求平等 “玉”象征天命。摔玉表现其反抗天命,鄙弃世俗。摔玉、取字表现其反对“男尊女卑”的礼教,要求人人平等。

24 4、《西江月》之一 性格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 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多情善感、 率性而为 英俊潇洒、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 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 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多情善感、 率性而为 英俊潇洒、 真实自然、 超凡脱俗、 厌恶功名、 个性自由、 独立不羁 皮囊:外表,长相。 草莽:杂草,无用之物。指肚子里没有儒家那套仕途经济学问。 世务:指结交达官、应酬官府、遵守礼教。 文章:指八股文,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偏僻:偏激,不端正。乖张:不驯顺,与众不同,性情古怪。指言行违背社会伦理,不合中庸之道。

25 4、《西江月》之二 命运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 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由富而穷 在仕途上无所作为 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以…为乐 不肖:不像(肖)祖先的子孙,即逆子。不顺从统治阶级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 寄言:告诉。 纨袴、膏粱:指代富贵人家子弟。纨袴,细绢裤。膏梁,原本指精美的食品。膏,肥肉;梁,美谷。引申为富贵之家。 莫效:不要效法。形状:样子。

26 《西江月》二词的总结 写法:寓褒于贬 正话反说 作用: ①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他的“愁”和“恨”,正是要求摆脱“世务”“文章”而不可得的苦闷心情的表现;他的“傻”“狂”,是专制压迫和禁锢的结果,是他在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活和理想,而又找不到出路,陷于失望和迷惘的一种精神状态。 写法:寓褒于贬 正话反说 作用: ①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②赞扬宝玉蔑视世俗,鄙弃功名,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独立不羁,背叛封建家庭的叛逆性格。

27 贾宝玉性格及刻画方法 —富贵闲人 层层铺垫 设置悬念 欲扬先抑 寓褒于贬 正话反说 王夫人: 混世魔王、疯傻 卓然独立封建叛逆者 林耳闻
1侧面勾勒 欲扬先抑 顽劣、恶读书、内帷厮混 林母: 林心想: 惫懒、顽童、蠢物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 欲扬先抑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 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肖像 2正面描写 语言 取字、杜撰 蔑视世俗追求平等 动作 摔玉 “不要这劳什子” 潦倒不通世务, 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 3《西江月》 鄙弃功名追求自由独立不羁 个性解放 寓褒于贬 正话反说

28 王熙凤

29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王熙凤是贾母的孙媳妇,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是贾琏的妻子,是巧姐的娘,是贾蔷和贾蓉的婶子,是贾瑞的嫂子,是探春的堂嫂子,是迎春的亲嫂子,是惜春的叔嫂子,跟贾宝玉是姑表兄弟,跟薛宝钗是姑表姊妹,是林黛玉的姑表嫂子。深得贾母恩宠和王夫人赏识,成为贾家荣府的实际掌权者。

30 对王熙凤的描写主要有四个重点: 1、写出场 2、绘肖像 3、见黛玉 4、回王夫人

31 脂砚斋读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喝彩道:“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先声夺人
1、写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脂砚斋读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喝彩道:“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 先声夺人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32 放肆、张扬、受宠 黛玉想法 侧面烘托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对比 放诞无理
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敛声屏气,恭肃严整 对比 放诞无理 放肆、张扬、受宠

33 2、绘肖像 肖像描写 服饰描写 正面 容貌 头饰 服饰 贪婪、俗气 “丹凤三角眼” 头、项、裙 、上身、下身 “柳叶吊梢眉” 集珠宝于一身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启笑先闻” 美丽、刁钻、狡黠、善于逢迎周旋 贪婪、俗气

34 清代言妇女美,在娇羞媚态,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清·李渔)。
极力铺陈王熙凤集珍珠宝玉一身的妆饰,暗示她的贪婪与俗气,侧面反映了她内心的空虚。与其说是褒赞,勿宁说是贬谪。

35 泼辣、受宠、位高 贾母戏说 侧面烘托 贾母笑道:“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你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老祖宗”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与之谈笑的人实在不多,除了说明她性格泼辣之外,更说明她深得贾母宠爱,在贾府有特殊地位。 泼辣、受宠、位高

36 3、见黛玉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的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察颜观色、机变逢迎 (得宠原因) 这段文字是王熙凤言谈的精彩片断,充分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的性格特点,有一箭四雕的功效,请你谈谈对“一箭四雕” 的理解。

37 “一箭四雕” 一是讨贾母的欢心(实为夸贾母气派不凡), 二是使黛玉感到温暖, 三是让邢、王二夫人感到愉悦, 四是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
觉得内心平衡(暗夸荣府诸女)。

38 分析: “夸黛玉、检讨自己、询问嘱咐黛玉、对婆子们叮嘱吩咐”的描写,对表现王熙凤起什么作用?
1、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件了妹妹,一心都在她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没忘。对贾母不寻常的态度,可见与贾母不寻常的关系;言语夸张,但相当有分寸,善于辞令。 2、王熙凤问黛玉和问婆子们的话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黛玉的关心来讨好贾母,且关心面面俱到(从林母到林本人,兼及随行人员)。 通过对婆子们的问话显示其能耐,发号施令。     

39 精明能干、八面玲珑 4、回王夫人 脂砚斋批“余知此段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变欺人处耳。”
王夫人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脂砚斋批“余知此段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变欺人处耳。” 一笔带过,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颜观色,机变逢迎,精明能干,既取得王夫人欢心,又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精明能干、八面玲珑

40 王熙凤性格及刻画方法 侧面 烘托 1黛玉想法 众人敛声屏气—她放诞无礼 放肆、泼辣、受宠 2贾母戏说: 泼皮破落户、凤辣子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1写出场: 位高、受宠、张扬 (声音 ) 服饰 —集珠宝于一身 贪婪、俗气、空虚 2绘肖像: —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容貌 美丽、刁钻、狡黠 正面描写 (肖像) 察颜观色、 机变逢迎 3见黛玉: 恭维—拭泪—转悲为喜 (动作) 4回王夫人: 先料着—已预备 精明能干 (语言)

41 小结 刻画人物的方法 人物出场 传统技法 贾 母: 随情节发展而出场 贾宝玉: 侧面到正面,层层铺垫;欲扬先抑 王熙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贾 母: 随情节发展而出场 人物出场 贾宝玉: 侧面到正面,层层铺垫;欲扬先抑 王熙凤: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言行外貌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传统技法 正侧面描写 寓褒于贬 详略结合 虚实结合

42 补充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6回,周瑞家的向刘姥姥介绍王熙凤,说她“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 第65回,兴儿与尤氏姐妹说王熙凤:“……提起我们奶奶来,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全占了。” 第7回,王熙凤和贾宝玉提出要见见秦钟,贾蓉说秦钟“生的腼腆,没见过大阵仗儿,婶子见了,没的生气”时,王熙凤说:“凭他什么样儿的,我也要见一见!别放你娘的屁了。再不带我看看,给你一顿好嘴巴。” 第14回,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43 第44回,王熙凤看见替贾琏望风的小丫头见了自己就跑,便把那小丫头喊住,喝命平儿:“叫二门上的小厮来,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里没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小丫头苦苦哀求,凤姐“说着便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子两腮紫胀起来”。平儿连忙解劝,凤姐却又要烧了红烙铁来烙小丫头的嘴,并在审问的过程中,“回头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 第61回,茯苓霜失窃一案,本来平儿和宝玉已经做了妥当处理,但当平儿向病中的王熙凤汇报时,王熙凤却说:“依我的主意,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不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

44 第38回贾母说:她小时候,曾经失足落水,几乎淹死,结果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鬓角上留下了一个指头顶大的一个坑儿。这本来是件丧气的事,贾母讲完后,一时别人不知道应该怎么接话。王熙凤却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么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福寿就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儿头上原是个窝儿,因为万福万寿盛满了,所以倒凸出些来了。” 第106回的情节,令人感叹。当时凤姐病重,“平儿守着凤姐哭泣,秋桐在耳房中抱怨凤姐。贾琏走近旁边,见凤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时也说不出来。平儿哭道:‘如今事已如此,东西已去不能复来。奶奶这样,还得再请个大夫调治调治才好。’贾琏啐道:‘我的性命还不保,我还管他么!’凤姐听见,睁眼一瞧,虽不言语,那眼泪流个不尽”。

45 《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46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Download ppt "教学目标 1.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