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節日狂歡轟炸耳仔.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節日狂歡轟炸耳仔."—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節日狂歡轟炸耳仔

2 聖誕新年前後節目特別多,大小派對、聚會、唱K、演唱會……在強勁音樂下狂歡,雖然氣氛一流,但耳朵遭「轟炸」數小時,難免出現不適,甚至耳鳴。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提醒,夜店的音樂聲可高至110分貝,比飛機引擎發動聲的100分貝還要高,破壞力可想而知。暴露於高噪音環境下可致聽力受損,歡度節日之餘也別忘記保護聽覺。

3 人的聽力在青年時期是最好的,即使非常細微的聲音都可聽到,約20歲之前應能聽見0至25分貝的聲音。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教授唐志輝說,任何年齡的人能夠聽見25分貝以上的聲音都算聽力正常,25至30分貝相等於輕聲說話,又或樹葉被風吹動所產生的沙沙聲。

4 尾音聽不清 傾偈 「慢半拍」 當聽力出現問題,最早顯現的是高頻聽力損失,即聽不清楚語音的細節。在嘈吵環境下,問題就更明顯。「患者可能聽不清楚字句的尾音,如果只是輕微聽力下降,還能應付日常交談;但當碰到不常用的語句如新聞報道,由於內容或包含書面語或專業詞彙,而非單純的日常用語,聽起來便感到吃力。若涉及不常用的語言如英文,問題就更大,尤其是t、k等尾音最難分辨,因而影響與人溝通。」

5 唐志輝指出,由於聽不清別人的話,患者交談時或會「慢半拍」才回應,原因是他們需要一點時間猜測對方所說的內容。「聽力問題出現的時間因人而異。對聽覺需求高者,例如從事與音樂有關工作的人,問題較早顯現。」

6 他又稱,外界的聲波進入耳道撞擊耳膜,產生震動,接著震動便傳到中耳的聽小骨,再傳至耳蝸。耳蝸內充滿淋巴液及佈滿毛細胞,毛細胞會隨著淋巴液的震動而擺動。此時由聲波所產生的震動便轉化為電子信息,再由聽覺神經傳送到大腦。

7 兩類噪音 破壞最強 有兩類聲音對聽覺破壞最強,分別是突發性噪音及長期噪音﹕
突發性噪音——突然有極大能量傳入內耳,有機會震裂內耳底板,破壞耳蝸內的毛細胞; 長期噪音——長時間身處在高噪音環境中,毛細胞會受破壞,造成短暫或永久聽力下降。

8 常見情况是到夜店狂歡消遣後,出現翌日暫時聽覺損失,徵狀包括所聽的聲音變得模糊,聽覺清晰度及敏感度下降,又或出現耳鳴。「大部分人休息過後,聽覺都會在24小時內回復正常,但小部分人因結構或生化的原因聽覺較易受損,其聽覺損失便可能無法回復。由於一般人難以得知自己是否高危一族,故還是避免經常接觸噪音為妙!」

9 護耳之道﹕耳仔不適即離場 很多人想像不到高分貝對聽覺的破壞力有多大。
唐志輝說,鬧市街頭的環境聲響約為60分貝,若超過90分貝就有可能影響聽覺,音量愈大,影響也就愈大。「100分貝的能量是90分貝的10倍,音量相等於飛機引擎發動的聲響。夜店的音樂聲可高至110分貝,其能量是90分貝的100倍,破壞力可想而知。」

10 耳塞同行 遠離喇叭 為免巨大聲響損害聽覺,唐志輝有以下建議﹕
前往夜店或音樂強勁的派對時,不妨帶備一對耳塞,可減低接收約20至25分貝。此外,宜站在遠離喇叭的位置,以盡量減少對聽覺的傷害。至於在卡拉OK,則要避免將喇叭音量調得太高。

11 聽MP3忌鬥大聲 不少人喜歡在街上或交通工具上聽MP3,但因為環境嘈雜,音量往往調至很高,此舉對聽覺有一定影響。「港鐵車廂環境已達70分貝,MP3音量要調至很高才能聽到,容易超過90分貝的安全水平。」

12 為避免不自覺將音量調得太高,他建議先在安靜的環境測試音量,記下自己感到舒適的音量上限,聽音樂時若調至此舒適上限仍聽不清楚,就不應繼續聽,因為環境可能過於嘈吵。另外,選用具隔音功能的耳筒,亦可避免受環境影響而調高音量。他忠告﹕「無論身處什麼場合,一旦感到噪音令耳朵不舒服,就應立刻離開。如果出現聽覺損失的徵狀超過24小時,便需接受聽力檢查。」


Download ppt "節日狂歡轟炸耳仔."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