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课 生 产 与 经 济 制 度 第一框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课 生 产 与 经 济 制 度 第一框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课 生 产 与 经 济 制 度 第一框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2 大婶:那时候穷,他家啥也没有。 大叔:不是还有一件家用电器吗? 主持人:还有家用电器? 大叔:手电筒呗。 …… 小品里说的“昨天”大约是我国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事,现在你家的家用电器都有哪些呢?

3 70年代三大件

4 80年代三大件

5 90年代三大件

6

7 材料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是唐代诗人描写运荔枝的诗句。 材料二:妈妈说:孩子我们上街去, 孩子说:妈妈,商店里又有新玩具 了,我想买一件。

8 百姓生活十大变迁 1.家庭收入多起来 6.私人轿车多起来 2.恩格尔系数降下来 7.衣着服饰靓起来 3.日常饮食精起来 8.文化程度高起来
1.家庭收入多起来 私人轿车多起来 2.恩格尔系数降下来 衣着服饰靓起来 3.日常饮食精起来 文化程度高起来 4.人均寿命长起来 假日旅游热起来 5.住房面积大起来 通信方式快起来

9 观察·思考 1、封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几乎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他有这些东西消费吗? 生产决定消费

10 现代人观看比赛, 汽车、飞机、火车、轮船是供人们选择的对象的交通工具 古代雅典人只能选择的骑马交通工具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11 古时候人们的夜生活单调乏味 现代人可以上网、电视、录象去观看比赛。唱歌、健身、上网等是人们生活和娱乐的方式,丰富多彩。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12 现代人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远远高于以前的人。
古代人的没有摄像机、电视机等。见闻只能通过口述书写等。 现代人通过各种数码设备、发达的网络通讯,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精彩真实的实况,以及各种网络服务。 现代人的消费质量和水平远远高于以前的人。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13 刘翔的跑鞋 人们对高级轻便跑鞋的向往 人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的渴求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4 生产与消费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生产决定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5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发现金矿的消息,使众多淘金者蜂拥而至。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
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 亚默尔和大多数人一样,不仅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找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将远方河水引入水池后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赶来加州,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 结果,大多数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16 问题1:亚默尔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卖水? (水源奇缺,淘金者众多,供给小于需求,对生产者有利的情况下。) 问题2:他从淘金转为卖水,说明什么? (他善于分析市场,研究消费需求,调节生产。) 问题3:根据前两问的回答,结合故事内容,总结一下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调节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再生产劳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17 消费对生产有什么 影响? 观察·思考 2、几年前,为适应人们对彩电、冰箱需求的
增长,彩电业、冰箱业迅猛发展;目前,住房和汽车已成为人们新的需求热点,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及相关产业正迅速发展。 消费对生产有什么 影响?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8 如何 理解? (1)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规模的调节作用 消费扩张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扩大 消费萎缩→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生产缩小 (2)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3)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4)消费对劳动力再生有重要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如何 理解?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凡是消费就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19 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2008年11月底,我国博客空间超过1亿,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0万以上。由于人们对明星的关注度最高,所以各大网站纷纷邀请名人开设博客,以满足读者需要。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由博客服务提供商(BSP)所提供的博客网址访问太麻烦、地址过长,多数用户存在不满。于是一些BSP如和讯、千龙、星空博客等已经开始为博客提供独立域名的增值服务。 《2008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超过58%的作者愿意或可以接受博客广告;约25%的读者认为博客广告不会影响其阅读行为。据此乐观估计,在博客上投放广告,会带动广告业及其代理的房地产、电子商务、汽车、通讯技术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使其成为拉动网络经济增长新的“火车头”。 如果说了这么多你没看懂,那你可能麻烦了,因为联合国最新为“文盲”下的定义是:不识字、不会看地图、不会用计算机。也许你应该在网络世界里不断充实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   结合以上材料,根据教材分析:消费对生产有哪些反作用? 消费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者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0 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含义: 社会再生产的环节: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决 定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决 定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目的和动力

21 大力发展生产力 一、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 理论依据: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依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重要性-----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

22 二、我国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重视人才  (3)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4)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3 讨论: 我们乌海市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怎么做?
讨论:   我们乌海市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怎么做?    提示:从生产力的要素进行思考、讨论

24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对象 方式 质量和水平 创造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 目的 调整和导向 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目的 调整和导向 动力 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 决定作用、桥梁与纽带、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义的本质要求、根本任务 物质技术基础 为什么 缩小差距、优越性 大力发展生产力 意义 综合国力、国际地位 经济建设为中心 如何做 改革 劳动者素质、科技进步和创新

25 生产力 生产力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和他们所使用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 从而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力量, 也就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并获得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包括三个要素: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力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部分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性质的主要标志, 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被应用於生产过程, 渗入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之中, 可引起他们素质的变化, 产生出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因此,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26 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决定人们在生产中一定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一定的交换关系、一定的产品分配和消费关系.

27 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
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不是一社会现存的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而是指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它不包括旧的生产关系的残余或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因为占有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能直接规定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整个社会的性质,才能明确区分不同的社会形态。

28 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政治上层建筑是指人们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建起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建立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党派等国家机器和政治组织。思想上层建筑是指适应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哲学、宗教等等。


Download ppt "第四课 生 产 与 经 济 制 度 第一框 发 展 生 产 满 足 消 费."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