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讲 温庭筠和《花间词》 参考文献 顾肆力《温飞卿集笺注》 聂安福《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讲 温庭筠和《花间词》 参考文献 顾肆力《温飞卿集笺注》 聂安福《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讲 温庭筠和《花间词》 参考文献 顾肆力《温飞卿集笺注》 聂安福《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
第一讲 温庭筠和《花间词》 参考文献 顾肆力《温飞卿集笺注》 聂安福《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 《花间十六声》,孟晖 著,三联书店 《花间集注评》,凤凰 出版社

2 一、齐梁诗风与“花间”道路 齐梁诗风在晚唐的兴起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 “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欧阳炯) “读《花间》、《尊前集》,令人回想徐陵《玉台新 咏》。”(王国维) 温庭筠,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唐初名相温彦博后 裔),出入歌楼妓馆, “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 词”,上承宫体诗风,下开花间道路。 “士行尘杂,不修边幅,……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 (《旧唐书·温庭筠传》)

3 二、温词艺术——“画屏金鹧鸪” “词之初起,若刘、白之《竹枝》、《望江南》,王建之 《三台》、《调笑》,本蜕自唐绝,与诗同科。至飞卿以侧 艳之体,逐管弦之音,始多为拗旬,严于依声。往往有同调 数首者,字字从同;凡在诗句中可不拘平仄者,温词皆一律 谨守不渝。”“凡其拗处坚守不渝者,当皆有关于管弦音度。 飞卿托迹狭邪,雅精此事,或非漫为诘屈。”(夏承焘《唐 宋词字声之演变》) “ 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相国(令狐绹)假其 (指温庭筠) 新撰密进之。”(《北梦琐言》卷四) 精于音律,缘调而赋。 唯美主义倾向; 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

4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 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 罗襦,双双金鹧鸪。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 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 红,玉钗头上风。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 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 月明花满枝。

5 宋绣栊晓镜图 王诜

6

7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扈 江离与辟芷兮,纫 秋兰以为佩。(屈 原《离骚》)

8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 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温)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 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 绿窗人似花。(韦)

9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上吴山碧。杨柳又如丝,驿 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鸾镜与 花枝,此情谁得知。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卧 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 露(一作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截取可以调和诸物象而杂置一处,听其自然融合。” (俞平伯《读词偶得》)

10 宋磁窑剔花瓷枕

11 唐.宝钿

12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鸟,画屏金 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 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 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 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温词大抵绮丽浓郁,而此两首则空灵疏荡,别具风神。”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13 三、温词评价 题材偏于闺情,表现伤于柔弱,词句过于雕琢。 两种看法,差别在有无寄托。 孙光宪谓温词“香而软”(《北梦琐言》) 刘熙载:“精妙绝人,然类不出乎绮怨。”(《艺概》) 王拯《龙壁山房文集忏庵词序》云:“其文窈深幽约,善达 贤人君子恺恻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论者以庭筠为独至”。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词有高下之别,有轻重之别。 飞卿下语镇纸,端己揭响入云,可谓极两者之能事。”又载 张惠言语云:“飞卿之词,深美闳约,信然。飞卿蕴酿最深, 故其言不怒不慑,备刚柔之气。” “感士不遇也,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此章 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 意。”(张惠言《词选》)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离骚》)

14 叶嘉莹 :对于温词的评价,有两个极端的现象。像 常州词派就非常推尊温词,比之于屈子的《离骚》, 也有的人则非常贬低温词,《栩庄漫记》的作者李 冰若就说温飞卿词“浪费丽字”,“扞格”“晦涩” ,王国维 也认为温词仅是精丽而已,没有张惠言所谓的托喻。 造成对温词评价如此悬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词中表 现的意境有一种特质,也就是文学艺术传达手法上 的几点特质。温词有几点特色,一是标举精美的名 物,再者飞卿词标举精美的名物是感性的呈现而非 理性的说明。温词的第二点特色,就是与托喻之作 的传统有暗合之处。 对于《花间集》里的作品来说,这种言外意蕴之美 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词中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说话而 形成了一种“双重性别”的缘故。

15 宇文所安《追忆》谈到词的体性和作法: “中国的古典诗把它自己直接同生活的外在世界连结在一起。 但是,这是一首词,词是在内部世界中,在一间屋子里或者 在人的心里,才感到最为自在。当他的主题是回忆时,词作 者会感到特别舒服,因为回忆提供了取自生活世界的形象和 景象的断片,这些形象同人的感情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根据 感情的内在世界的规律,又重新被组织起来。” “这种后起的、精巧的词的艺术,细心地把情感重新加以编 织;情感越是炽烈,要主宰它们就越离不开控制。” “在词里,作者的结构的力居于主导地位:植物、动物、季 节、天气和时间,都被搬离生活世界重新加以组织,不是根 据经验世界的规则,而是根据内在情感世界的法则。”

16 附:《花间集》的编选和其他词人词作 五代时后蜀赵崇秨选录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 共五百首为《花间集》,欧阳炯《花间集序》:“则有绮 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 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词为” 艳科”局面形成 《花间集》18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与蜀无涉 外,其余15位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西蜀。或生于蜀中,或宦 旅蜀中,他们是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 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 毛熙震、李珣。 1、温庭筠、皇甫松。年代早,在花间集编定前早已去世。 2、和凝仕于后晋,孙光宪仕于荆南(后仕宋),二人为西 蜀以外词人。 3、以韦庄为首的14人则是西蜀词人。 温庭筠开创了花间词风,与韦庄并称,在集中同为领袖群英 的角色。

17 附:韦庄《菩萨蛮》 一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 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二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 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 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四 劝君今夜须沉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 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 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18 “似直实纡,似达实郁”(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女冠子(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 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 眉。 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 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19 韦庄年代稍晚于温。为诗学白乐天。学的是长庆体, 这与温庭筠远绍齐梁,近承长吉的门径大异。因此, 温韦虽并称花间,但温绵密而韦疏朗,温隐约而韦 显露。而且,韦庄长期游历于江南,受清丽自然的 吴歌影响,词作语言明秀而口语化,还注重联章体。 孙光宪值得特别注意,其仕于南平,地处西蜀下游, 南唐上游。他的词风正好处于西蜀与南唐词风之间。 其“一庭疏雨湿春愁”为古今佳句。其《北梦琐言》20 卷,则是南唐五代词人逸事,是词林纪事之始。

20 顾敻 《虞美人》 晓莺啼破相思梦。帘卷金泥凤。宿妆犹在酒初醒。翠翘慵整 倚云屏。转娉婷。 香檀细画侵桃脸。罗袂轻轻敛。佳期 堪恨再难寻。绿芜满院柳成阴。负春心。
触帘风送景阳锺。鸳被绣花重。晓帏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 好仪容。思娇慵。 起来无语理朝妆。宝匣镜凝光。绿荷 相倚满池塘。露清枕簟藕花香。恨悠扬。 和凝《山花子》     莺锦蝉縠馥麝脐。轻裾花草晓烟迷。鸂鶒颤金红掌坠,翠云 低。 星靥笑隈霞脸畔,蹙金开襜衬银泥。春思半和芳草嫩, 绿萋萋。     银字笙寒调正长。水纹簟冷画屏凉。玉腕重因金扼臂,澹梳 妆。 几度试香纤手暖,一回尝酒绛唇光。佯弄红丝蝇拂子, 打檀郎。

21 韩熙载夜宴图


Download ppt "第一讲 温庭筠和《花间词》 参考文献 顾肆力《温飞卿集笺注》 聂安福《温庭筠词集. 韦庄词集》,上海古籍 出版社"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