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议论有径 事与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议论有径 事与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议论有径 事与理

2 议论文的事与理 就是冬天的棉袄,夏季的裙衫。

3 议即议论,阐明事物的道理。有理,是使观点正确。
什么叫有“理”啊?

4 舍去过程,叙而有节,节即理性。 一盏风灯, 一个故事…… 事即事例。

5 理为主 事作辅 有针对,不旁逸斜出。 有新意,不废话连篇。

6 语言要有锤炼

7 语言要有描绘

8 语言要有提升

9 范文

10 七、作文(60分) 21. 阅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的图画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拟好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11 漫画的内容: 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脑子里(脑部横截面)长了一棵小树苗。由于小树苗长偏了,有个戴眼镜的人(成年人,可能是家长、教育者,也可能是管理者,领导,还有可能代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手拿铁铲,声称:“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12 读懂这幅漫画,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整个漫画的情境,被铲的青年的形象较为正面和无辜,持铲的成人的形象相对恶劣和卑琐。二是小树苗代表什么,应是青年人的思想、观念及追求,且这个思想、观念有些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偏激、有些新异、有些个性、有些非主流。但有人一定要挖掉这棵小树苗。 由是反思社会、教育,的确存在着某种模式化、单一化、趋同化的弊端,不利于社会的创新和进步等。

13 面对这些“长偏的树苗”,我们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给予尊重、认可,或者适当引导、教育、扶正,但绝不能简单、粗暴地铲除、挖掉,这是扼杀个性、排斥创新的行为,值得我们教育者、家长以及整个社会去反思。

14 漫画类作文题的审题 1、漫画作文也属于材料作文。只不过提供的材料不是文字,而是画面。看漫画作文与文字材料作文在写法上基本一致。 在写作时,要从材料出发,由此引申论证,不宜脱离画面内容(漫画上的人物和漫画标题“长得太偏,必须挖掉”)。 比如“谈创新”,不能泛泛而谈,而要针对“偏才”与“创新”的关系来谈。

15 2、认真读懂画面。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相关文字,兼顾画面的几个组成部分,准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寓意。
比如这次作文,挖树者表情凶恶,动作丑陋,语气生硬,气势汹汹,给人一种反面形象的感觉,而被挖者五官端正,给人一种受害者的感觉。 立意时,要兼顾“偏”和“挖”二者的关系。 如果漫画中有多幅画面,要注意彼此间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一副画面。

16 羡慕 3、特别注意标题。它一般是漫画的点睛之笔,也可能是你写作时要把握的中心。
这次考试中,从漫画标题“长得太偏,必须挖掉”可以提取写作的关键词——“偏”与“挖”,且立论的重心应该落在“如何对待长偏的树苗”,“如何对待个性(不符合主流)的行为、思想”上,而不是“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个性”。 羡慕

17 4 、联系社会生活。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行文时,既不能与漫画毫无关系,也不能缺乏联想能力,就画说画(比如只停留在“挖树”的层面),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谈到象征意义上去。

18 评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者:(法国)帕斯卡尔。“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标题升格: 做一棵有思想的苇草 兼容并蓄是大勇 长得太偏又何妨 修改:做一棵有个性的苇草 评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作者:(法国)帕斯卡尔。“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修改:兼容并蓄是大智 修改:长得偏又何妨

19 主要问题

20 1、没有联系漫画内容。全文只字不提漫画。 2、写作重心把握不准。这里不在于谈什么是个性,如何发展个性,而是谈如何对待个性(尊重,包容)。 “偏”和“挖”二者的关系不可割裂,抛开“挖”的对象——“长偏的树苗”,只谈“挖”,或者抛开“挖”这一行为,只谈“偏”都不是最佳立意。 3、杜撰、套用素材的情况比较严重。 “钱学森是偏才”“周恩来是偏才”不妥 笼统地说“李白是偏才”,也不妥。可以说:“李白傲骨嶙峋,不拘一格,不符合当时官员的主流,个性另类,与众不同。” 钱钟书考大学数学得15分,可以说是偏才

21 4、抄袭本套试卷内容,应尽量避免。 贺绿汀 庄子 5、对素材的评价过分、定位不准 泯灭人性的大跃进 评:不顾实际、理想脱离实际、盲目愚昧的大跃进 希特勒有演讲天才,是偏才 评:这种偏才恰恰是他本人和时代的悲剧。才偏没错,但品质不能坏。 “垮掉的一代”吸毒、酗酒,但出了很多优秀作家 评:为何不用海明威的“迷惘的一代”?“垮掉的一代”由一小群潦倒的作家、学生、骗徒以及吸毒者组成,也确实创作了很多好作品,写作时应该回避“吸毒”这些不良品行。

22 永远不要以“时间不够”为借口,因为作文是60分,稍不谨慎就可能大面积丢分,万不得已,牺牲1、2个选择题的思考时间,也要把作文完成。
6、观点偏颇、不理性,着实“太偏”了 只要措辞注意分寸,一分为二辩证对待,可以批评当代教育的弊端,但不可一味谩骂、抨击、全盘否定。 7、错别字太多,影响得分。 挖 右下角不是“九” 一颗小树 铁qiao(锹) 8、分配给作文的时间太短,行文仓促草率。 永远不要以“时间不够”为借口,因为作文是60分,稍不谨慎就可能大面积丢分,万不得已,牺牲1、2个选择题的思考时间,也要把作文完成。

23 典型事例 《清兵卫与葫芦》 这是《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课文。 本文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是这种爱好被爸爸扼杀,后又热衷上绘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同情,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 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24 被谋杀的小天使 大画家詹姆斯•惠斯勒年轻时曾被西点军校录取。那是19世纪50年代,军校的教授为这个固执的“差等生”伤透了脑筋。 有位工程学教授让同学们设计一座桥。惠斯勒的设计图上是绿草如茵的河岸,一座充满浪漫色彩的小石桥,还有两个儿童在桥上垂钓。 教授命令惠斯勒重画,给他的批示是:“把那两个孩子给我从桥上撵走,这是军事桥梁!” 几天后,惠斯勒交回作业。这次,钓鱼的孩子被从桥上转移到了岸边。教授气急败坏地批示道:“我叫你把这两个孩子去掉,把他们从图上彻底删除!!!否则你的成绩将是不及格。”

25 大画家詹姆斯•惠斯勒年轻时在西点军校被认为是 “差等生”,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人才问题、教育问题怎样的思考?
当天下午,修改过的图纸就出现在教授的办公桌上。教授一看,图中果然不见了小孩的踪影,心里正高兴,突然发现河岸边多了两个小坟头,墓碑上刻着:“永悼被独裁者谋杀的小天使———吉姆和埃娃。” 大画家詹姆斯•惠斯勒年轻时在西点军校被认为是 “差等生”,由此可以引发我们对人才问题、教育问题怎样的思考?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1、人才评价勿拘于一格。2、教育应善于根据受教育者的特长加以引导,因材施教。3、个人要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个性设置正确的人生目标,坚持梦想,执著追求。

26 《病梅馆记》 作者龚自珍托梅议政,形象地揭露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束缚人们思想,压抑、摧残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 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ī)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隐藏于心的嗜好)明告鬻(yù)梅者,斫(zhuó)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27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红楼梦》写贾宝玉 《西江月》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赏析:所谓“愚顽”“偏僻”“乖张”是反语,似贬实褒,写出贾宝玉的叛逆个性。 第三回写林黛玉到荣府,最后才见到贾宝玉。这是两个主人公第一次会面,也是第一号人物贾宝玉第一次在读者眼中出现,所以作者对贾宝玉的装束和神采作了大力铺张渲染,又写了两首批贾宝玉的词,这是其中一首。

28 华罗庚慧眼识陈景润 华罗庚具有宽广的胸襟和独特的眼光。他丝毫没有把陈景润的木讷和不善言辞等弱点放在心上,也不介意陈景润的怪僻。华罗庚对弟子们说过:“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现的‘怪僻’、‘偏激’、‘忘’、‘似痴若愚’,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法的。” 陈景润的研究成果,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29 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柏拉图的老师。他对西方哲学发展起过深远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不断探索真理,因为善于辞令,常常把那些自认为知识渊博的浅薄之辈驳得目瞪口呆,因此他在广大青年中享有很高威望,可不幸于公元前399年被保守派贵族以煽动青年、污辱雅典神的罪名当众受审,处以死刑。

30 (1527—1602),明代具有“异端”特色的思想家。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离经叛道,反对思想禁锢。其思想的基本特征就是反道学。他揭露了当时社会上虚伪、丑陋的道学先生,批判了儒家所尊奉的孔子及六经,颠覆了宋明理学家所深信不疑的道统,这都是十分大胆的。 李贽

31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生前的疑问,也是钱老的临终遗言,非常沉重,却不容我们回避。于是便出现了11位教授联名发表了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32 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先生去世两周年,研究院师生设立纪念碑,陈寅恪先生撰写碑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化作了一代代清华学人的精神风骨。

33 焚书坑儒(铲除异端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扼杀个性)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阮籍 嵇康(特立独行,桀骜不屈,不为当朝所容,最后阮籍只能装疯卖傻,嵇康被杀) 尼采 梵高 (淡化他们的孤独、寂寞,而重点写他们的个性不被人理解,他们的偏才不被社会认同) 项羽(不好读书,不习武艺,但喜爱兵法) 徐渭(徐文长,孤独一世,傲然不驯) 王阳明(自幼聪明,但不只限于四书五经,而且也很喜欢其他书籍。思想也比较怪癖,一直很多私塾先生都不能理解他。)

34 佳作欣赏 请包容“非主流” 0907班 曾晔

35 现在的我们总是在顺应主流,不知不觉地,亦或是身不由己地。我们和所有孩子一样,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我不反对这种主流的成长方式,但是偶尔“非主流”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漫画《长得太偏,必须挖掉》中,那位戴着眼睛、气势汹汹的大叔,视我们的“非主流”为毒草孽种,非得连根铲除,就未免太武断、太独裁、太不近人情了。 作为学生的我们,常有标新立异的思想被不情愿地抹杀。小时候,父母总是对我们说:“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你可以做……不能做……”就这样,我们渐渐地和别人一样,不愿再

36 再去创新探索张扬个性,开始变得平凡乃至平庸,开始一味迎合主流顺服大势。我总在想,要是我以前能再坚持自己那些“非主流”的想法,或许我的人生会多一点美丽的波澜,多一些精彩的花絮,会变得和别人有些些不一样。 站在传统教育的角度看,作家韩寒无疑一个非主流的叛逆者。他曾说:“每个人都是造物者的光荣,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花火。”他喜欢写作,但脑子里的叛逆因子太多,所以他的文章在学校作为考场作文,永远都只能得一个少得可怜的分数,之后他毅然选择放弃学业,专攻写作,现在的他已经大有名气。而韩寒的幸运在于,他有一个包容个性的父亲。如果父亲当初勒令韩寒反思,返校复读,或许韩寒就“泯然众人矣”。

37 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一棵树不一定要长在山巅,也不一定要长在沃野,偏居于角落里的树木也可能开花结果。主流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风潮,但非主流的想法也可能引领风骚。 从前有这样一则报道:“名牌大学女毕业生选择摆摊卖杂货。”对于她的决定,全家人都表示反对,这岂不是有失体统,辱没家门?可大学生却矢志不移,做自己想做的,她说:“别人都希望做虎中之将,我宁可做蚁中之王。”就这样,她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起早摸黑,从摆地摊,到拥有几家连锁店与网店。所以说,人生之树长得有些偏,并不要紧,非主流的人生,一样可以很精彩。

38 我们再历数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是偏才甚至怪才。如果伽利略循规蹈矩,就不会有那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如果贝尔不去异想天开,我们或许还在鱼传尺素鸿雁传书;如果瓦特走主流路线,蒸汽时代可能要姗姗来迟……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属于不同的风景。每个学生都是无可替代的,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家长,如果简单地扼杀个性,那就等同于把每个孩子都变得普通、平庸。孩子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可能是珍宝,如果您看到有些偏的树苗,请高抬贵手吧!

39 佳作欣赏 让奇葩盛开 0905班 钟亦明

40 “长得太偏,必须挖掉!”听到这样武断、粗暴的论断,我忍不住想要争辩一句:“何出此言!为何只许牡丹国色,却不准奇葩生辉!”拿着铁锹要斩草除根,无非是觉得树苗长偏了,殊不知,世界需要个性之奇葩。 我所谓的奇葩,不仅是指美丽的花,更指独特奇异的花。我们看惯了牡丹国色,芙蓉滴露,玫瑰娇艳,寒梅傲霜,我们受够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们总希望有一些奇葩,能刺激我们的眼睛,也让这个世界染上一些个性的色调。 社会在进步,各色各样的规则与标准在逐步制定与沿袭,人的行为规范甚至连思想也被僵化定格了。人云亦云的声音随处可闻,随波逐流的风气泛滥成灾。“这类题型一定要用这样的

41 解法……”“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多才多艺,你怎么不学学……”“前人的经验是宝贵的,你们一定要照做……”于是我们都慢慢地被同化,被“大一统”的光芒所笼罩,装束被固定,思想被矫正,行为被统一,生活被规划,未来被预设……我不再是“我”,我们都向着“名花”的方向,茁壮成长,长得和人一个样,被千万的同类淹没。 这是为什么!人家伊利草场上虽然大片的白羊,但也还有几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呢?时代在变,社会多元化,绿草茵茵是一种美,鲜花满园是一种美,奇葩争艳更是一道风景。面对这些个性的奇葩,为何不多点宽容,多点理解,多点呵护?

42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多少潜力,就要去发掘,有多少能量,就要去起爆,这就需要摆脱桎梏,需要与众不同。 毫无疑义的,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一朵奇葩。他不受制于当时的思想观念,大胆地创造了全新的电脑操作系统,比尔·盖茨曾经对他的特立独行进行忠告甚至讥讽。可今天,苹果帝国崛起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没有他,我们或许现在还要苦背电脑操作指令,还被键盘与鼠标牵绊着手脚。乔布斯的天才思维结合他不拘一格的性格,特立独行的作风,改变了世界,这就是奇葩带给我们的力量。 庄子也说过:“树大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若是有天造之材,又为什么要

43 将它束缚于方寸之间,而将它标准化呢?它不能建房子,不能做家具,但可以自由生长,寻求精神的愉悦,进行自由的遨游。孙悟空,之所以称为齐天大圣,不是在如来佛的五指之间,不是被禁锢在紧箍咒下,而是无拘又无束,喜怒形于色。 所以,千篇一律的思维模式,注定使真理止步,而偶尔出现的奇葩往往能给社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原动力。如果我们看到奇葩,就说它“偏”,说它“怪”,“必须挖掉”,也无疑是作茧自缚,裹足不前。如果是每个人都能勇于挣脱束缚,让思想腾飞,让个性飞扬,社会如何不进步?世界如何不精彩?国家如何不兴盛?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但这个春满园,也不是单一的

44 花,一色的花,而是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尽态极妍,不拘一格。在这样的百花园里,会回响着进步的脚步声,会滋养出更特别的奇葩,也会孕育出非凡的灵感,也将装点出绚烂的春天,而这样的春天会永不褪色永不消逝。
让奇葩闪耀吧,盛开吧。让个性彰显吧,飞扬吧!让灵感与创新充溢着我们的世界。那位戴眼镜的仁兄,请扔掉手中的铁锹,而张开你的双臂,去呵护、拥抱“长得太偏”的那棵小树!

45 佳作欣赏 这也是一种悲哀 0917班 刘岳

46 当幼儿园里的孩子画出一张张大同小异的图画时,当路边的花草被人为地裁剪成整齐划一的模样时,当课堂的即兴演讲变成单一的陈词滥调时,我深深感叹: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
不要说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能画和课本上一样的图画,那是创造力的翅膀被生生折断的脆响;不要说精心修饰的花草美观典雅,那是自然的个性被残忍抹杀的呻吟。柏拉图曾说:“人是蝼蚁般的身体,金子般的心。”人之外表本来同等渺小,但脑海中自由生长的思想和个性的枝条却能织出各不相同的森林;思想的差异,鲜明的偏向与个性本就是人性最宝贵的闪光点,我们又如何能暴戾

47 地挖去那长在思想边缘的树苗? 诚然,全面而无偏科的发展,的确是人的成长之道,但古往今来的大家,走的往往是常人不屑的旁门小道,追求的是“术业有专攻”。郎朗从小便是数理课堂的逃亡者,但他脑中那棵与音乐相承的小苗,却得到了父母亲的包容理解,和对个性的尊重,从而茁壮成长,那双握不住笔写不好字的手,居然流淌出一首又一首优美的钢琴曲,也让世人领略到了钢琴的魅力。 倘若郎朗的父母盲目纠偏,挖去了那株长在边缘的“偏苗”,那么郎朗也可能成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殉葬品,那将是他一生的悲哀。

48 张晓风曾说:“我曾手植一株自己,长在山的岩缝里。”韩寒标新立异,以自己的个性行文赢得如潮的好评;乔布斯荒弃学业却让苹果文化风靡全球……个性的彰显飞扬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思想火花的碰撞更推动了社会的前行。八股文压制个性,范进中举的闹剧何其悲哀;清朝文字狱钳制思想,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又有何罪,封建社会,女子无才便是德,如此浅薄可笑。盲目纠偏,盲目裁剪,万物长成一个样,天地变成四方形,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花鸟虫鱼,请交给烂漫孩童去想象,世界应作一方梦的沃土,让孩子乘着梦想去勇敢创造;

49 日月星光,请交给寒窗士人去细数,这是时代的气度,文明渴求新颖思想的养料;学海无涯,请交给莘莘学子去横渡,脑中长偏的树苗也能织成怡人的绿荫。
世界不需要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社会不需要呆板机械的书生,请给我一片庄子的“广莫之野”,请让我远离那千人一面的悲哀,让我自由生长。

50 漫画作文示例

51 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湖南师大附中2010届月考题】 阅读下面一则漫画,根据漫画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52 稻穗与稗草

53 关于漫画《学问》 这幅漫画的作者杨再琪认为自己早期最大的突破就是《学问》一画。90年代初期创作的这幅作品,灵感来自于中心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粮食丰收的镜头。“金黄的谷穗沉甸甸地垂下来,不就跟做学问一样么?学问越多的人就越谦虚,也只有谦虚好学的人才能汲取更多的营养。” 这样想着,《学问》的灵感火花就闪了出来。1991年, 《学问》首次刊发在《人民日报》漫画副刊《讽刺与幽默》上,同年该作品被南京市高三语文邀请赛选为作文题,并在四川省漫画展上获奖。

54 审题指导 这幅图的寓意可理解为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架子的人;也可理解为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慎的人;也可理解为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士颐指气使。 其他尚可的立意 1 从瘦子的角度谈谦虚,谈不耻下问。 2 人有学问,而不应该向权力或者权威低头 3 学问与气节并重

55 存在偏差的立意 1 谈学问,而不围绕漫画内容来谈,比如泛谈学与问的关系,怎么做学问,学问的好处。 2 质疑学问,学问高又有何用?没有学问也可以做官。 3 透过现象看本质。 4 有学问让人快乐。 5 学术腐败问题。 6 术业有专攻 7 胖子善于吸收学问;瘦子不善于消化知识。 8 学与用的关系 9 谈奉献 10 知识改变命运

56 【2007年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7 审题指导 在孩子摔跤之前,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什么态度呢?根据“出事了吧”一语,可推断三者都反对孩子“独立行走”,都对孩子灌输过“容易出事”的思想。我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培养青少年独立自主的意识与能力,都有值得反思之处。因为可“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考生可说的话题非常广泛,可选的角度也很多样。

58 一、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角度看:孩子遇到坎儿“摔了一跤”是常有的事,作为家长、学校、社会没有必要放不下心、放不开手,而应鼓励孩子跨过这道坎、坚强地站起来,大胆地迎接人生风雨的考验。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将“家庭”“学校”“社会”不分主次地一一写来,容易导致笔墨分散;最好从一个方面切入,重点阐述。 二、从孩子的角度看:(1)在成长过程中“摔跤”是很正常的,不必手足无措,不必苦苦等待谁来搀扶,而应主动地站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锻炼顽强的意志品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才能增强未来克服更大困难的勇气。(2)“摔跤”后不能怨天怨地,责怪“西瓜皮”害人或“道路”不平,而应多找自身原因;从“摔跤”中汲取教训,

59 才能在人生之路上一路走好,顺利抵达目的地。
  三、从双方的角度看:孩子易“摔跤”,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家庭的溺爱、学校的封闭式教育、社会的过度呵护,剥夺了孩子经受锻炼的机会;而有些年轻人,则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只有如此,才会有“出事了吧”这一问。 此外,如果从“责任”的角度来谈,也未尝不可。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时候不是互相推脱责任,而是要反思各自应负的责任。

60 说明:漫画的标题叫《也是一种定律》。一共四小幅画。记录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成长过程。第一幅画的是一个幼儿,他学习的内容是小学的知识;第二幅画一位红领巾,他学习的内容是中学知识;第三幅画的是一个中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大学知识;第四幅画一位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却是怎样做人的内容。

61 审题指导 这幅漫画讽刺了当今教育的一种怪现象。学校和社会教育从小都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智育),却忽略了对学生做人的教育(德育),一个孩子一直到大学才来学怎么样做人,而且比较普遍。无能,固然不好;无德,就更不好;才高而德缺,是灾难。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如今,家庭、学校最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智力而非情感,是灵性而非人性,是做事而非做人。《三字经》讲得对:“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幼而学,壮而行。”未成年时所接受的熏陶、教育,对人的一生起着极大作用,对人的素质有着奠基性影响。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而言,人文教育绝不是抽象的、说教的,而是具体的、

62 有血有肉的。首先是学会“爱”,懂得“耻”。要从身边一件件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漫画作文,必须介绍画面内容,相当于材料作文中的引述材料。审题要整体把握,把四副漫画放在一起看。前三副说的是只强调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忽视了怎样做人,第四副说到大学才不得不补在幼儿园就应该做的做人教育。这是这个教育的悲哀。命题意图:揭示教育应该德育智育并重。虽说是漫画作文,但是它不是寓意型作文,所反映的仍然是现实问题,反映现实问题的作文,不能抛开该问题泛泛地谈,只能紧扣问题——“教育应该智育与德育并重”的问题——谈看法。


Download ppt "议论有径 事与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