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2 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疾病 科 种 引起的主要疾病 正粘病毒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流感 副粘病毒 副流感病毒1~4型 呼吸道合胞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 婴儿支气管炎、肺炎 麻疹病毒 麻疹 小RNA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腮腺炎病毒 鼻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上感、感冒 同上 小儿肺炎

3 第一节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
一、生物学性状 1.由核衣壳、包膜和刺突组成病毒体 (1)核衣壳:由核酸、核蛋白和PB1、PB2、PA等三种蛋白质组成。 ① 核蛋白(NP)呈螺旋对称排列。 ② PB1、PB2、PA等三种蛋白 质有型抗原特异性。

4 ③核酸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甲型、乙型有8节段,丙型有7个节段,复制中易发生高频重组变异,出现新的亚型。

5 血凝素识别与吸附宿主细胞,为中和抗原,有亚型特异性 5 NP 核蛋白,具有型特异性 6 NA
节段 编码多肽 功 能 1 PB2 RNA聚合酶与RNA转录和复制有关 2 PB1 同上 3 PA 4 HA1、2 血凝素识别与吸附宿主细胞,为中和抗原,有亚型特异性 5 NP 核蛋白,具有型特异性 6 NA 神经氨酸酶,促进病毒释放为中和抗原,有亚型特异性 7 M1 M2 基质蛋白,与病毒组装有关 膜蛋白,形成膜通道,促进病毒释放 8 NS1、2 非结构蛋白,抑制mRNA转运

6 (2)包膜:基质蛋白(M蛋白)有保护核心,
维持形态的作用,具有型抗原特异性, 与病毒出芽释放有关。 (3)刺突:存在于包膜上,有两种刺突。 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

7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变异幅度小,是连续变异,属于 亚型内变异,变异的机理是基因点突 变使HA或NA抗原结构发生小变异及人 群免疫力选择所造成。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HA和NA 抗原结构发生变异形成新亚型,变异 机理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8 神经氨酸酶(NA) 1.具有酶活性,有利于成熟病毒芽生释放。 2.为亚型特异性抗原,其抗体能抑制病毒释放。

9 血凝素 1.凝集鸡的红细胞,血凝现象是病毒增 殖指标,其亚单位HA1,HA2均有膜融 合作用。 2.血凝现象可被相应抗体抑制,此抗体
称血凝抑制抗体,能中和病毒,有保 护作用。可利用其鉴定病毒。 3.是甲型流感病毒区分亚型的依据。

10 (二)分型与变异 蛋白)抗原性分为甲、乙、丙三型。 2.根据HA和NA抗原性将甲型分为 H1-3、N1-2亚型。
1.根据核蛋白(NP)和基质蛋白(M 蛋白)抗原性分为甲、乙、丙三型。 2.根据HA和NA抗原性将甲型分为 H1-3、N1-2亚型。

11

12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变异情况 原甲型 H1N1 1918-1957 西班牙 亚洲甲型 H2N2 1957-1968 亚洲
亚型名称 抗原结构 流行年代 最初流行地 原甲型 H1N 西班牙 亚洲甲型 H2N 亚洲 香港甲型 H3N 香港 香港甲型 H3N2、H1N 俄罗斯 与新甲型

13 (三)培养 鸡胚羊膜腔培养。细胞培养用狗肾传代细胞。感染多种动物,如雪貂、小鼠、地鼠、豚鼠等。 血凝试验是病毒增长指标。 (四)抵抗力 弱,对热、消毒剂均敏感。

1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1.传染源是患者; 2.传播途径为呼吸道; 3.呼吸道粘膜细胞为病毒靶细胞;
4.病毒在细胞间蔓延,不形成病毒血症; 5.病后对同型有1-2年短暂免疫力,以体液免疫为主。

15 1.标本采集与处理 标本应于疾病早期采集鼻咽拭子为标 本,浸入无菌的pH 7.2的肉汤中,分 离时培上述充分振荡标本液,置4℃自
然沉淀5~10min,取上清液3ml,按每 毫升加青霉素250U、链霉素250μg用 于分离病毒和病毒抗原或RNA的检测。 血清学实验需取双份血清。

16 2.标本电镜观察球形或丝状病毒颗粒, 球形直径80~120nm,用特异抗体进 行免疫电镜观察,提高检出率,敏 感性达50%。用荧光标记抗体,在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敏感性为50%— 90%。 3.直接检测临床标本或细胞培养物中 的流感病毒抗原,试验敏感且特异 性高,能在30分钟内完成。

17 4.标本直接核酸检测 32P标记的流感病毒特异性cDNA探针能 检出标本中的约lpg的流感病毒RNA。 用RT-PCR技术
丙三型 流感病毒及其亚型。

18 5.分离培养 可选用传代狗肾细胞(MDCK)培养7-10 天,用红细胞吸附或血凝试验核查, 阳性者再用血凝抑制(HI)试验鉴定。
用鸡胚培养时,用10—11日龄的鸡胚 ,初次接种羊膜腔,传代选尿囊腔, 孵育2~3天,收获羊水做血凝试验。 动物接种以雪貂最为易感。

19 6.鉴定 血凝试验能证实病毒的存在,甲、乙型流 感病毒能凝集人O型、鸡和豚鼠的红细胞 用特异性抗体做血凝抑制(H1)试验进行鉴 定和分型。
也可用中和试验进行分型和亚型。

20 7.抗体检测 较常用的方法是血凝抑制HI和ELISA 法。敏感、特异,并与随后的亚型的 特异性检测有关。

21 第二节 副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与正粘病毒科的生物学性 状相似,为单负链RNA病毒,为150~ 300nm,核衣壳是螺旋对称,有包膜,
第二节 副粘病毒科 副粘病毒科与正粘病毒科的生物学性 状相似,为单负链RNA病毒,为150~ 300nm,核衣壳是螺旋对称,有包膜, 但包膜刺突与正粘病毒不同。包括副 粘病毒属、腮腺炎病毒属和麻疹病毒 属等三个属。

22 一、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是引起婴幼儿下呼吸道病最常见的病 毒。由于致培养细胞产生融合而得名。 儿童对RSV普遍易感,再感染率很高,
也很常见,老年人可引起严重肺炎, 并发展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3 微生物特性 RSV为球形颗粒,直径80~350nm。为单 负链RNA,不分节段,螺旋对称,外被 包膜,刺突G能吸附宿主细胞,具血凝
作用。刺突P是融合蛋白,G与P又是保 护性抗原,可产生中和抗体。

24 面鼠和非洲绿猴是较好的动物模型。 RSV能在多种传代细胞中增殖,引起 CPE及融合细胞。抵抗力不强,在pH 3.0被灭活,5.5最稳定。加温55℃5 min被灭活。

25 微生物检验 1)免疫荧光法:采用单克隆或多克隆高效 价抗体,免疫荧光检查抗原,敏感性高, 特异性可达85%-95%。
2)ELISA法:用于快速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 的RSV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可 检测存在于细胞表面的抗原,操作简便, 结果客观,能快速或自动化检测。

26 3)病毒分离 能在Hela和HEP-2细胞内增胞有50%— 75%已长成单层时便可接种标本,维 持液中适度增加谷氨酰胺,于36℃5%
C02孵箱中培养。3—7天出现CPE,细胞 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可见嗜 酸性包涵体。作IF试验进行鉴定。

27 4)核酸检测 5)抗体检测 RT-PCR技术。用病人鼻咽抽吸物或从受染细 胞提取RNA,以F蛋白基因为PCR扩增的模板,
检测患者血清中抗RSV抗体(IgG、IgM)。需 双份血清有4倍增高可诊断。血清中IgM抗 体,可协助早期诊断。

28 二、副流感病毒 1.属副粘病毒亚科,具有神经氨酸酶,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哮喘等。

29 2.形态结构类似流感病毒,呈球形略大,直径150~180nm,单负链RNA,不分节段,螺旋对称,有HN和P刺突,HN刺突具有血凝和神经氨酸酶活性, P刺突具有细胞融合和病毒穿人细胞并传播扩散的作用。可凝集鸡、豚鼠等红细胞,对鸡胚和多传代细胞都敏感。对豚鼠、雪貂等动物也敏感。 3.抵抗力弱,对热敏感,不耐酸,pH 3.0可灭活。标本-70℃保存。

30 微生物检验 标本显微镜检查:观察到脱落细胞 胞质内嗜酸性包含体。 2) 直接检测脱落细胞中的副流感病毒 抗原,最常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ELISA法,阳性者再用分型McAb进 行鉴定。

31 3)病毒的分离 标本是鼻咽拭子,人 与猴原代肾细胞敏感,可用豚鼠红 细胞进行血吸附试验证实病毒存在。 用McAb进行型别鉴定。 4)抗体检测 取双份血清,用中和试 验、血凝抑制和EIJSA法,抗体效价 有4倍增高可认为PIV感染。

32 三、腮腺炎病毒 1.属副粘病毒亚科、腮腺炎的病原体,还可 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2.呈球形,直径 nm,单负链RNA,螺 旋对称,包膜表面有两种糖蛋白突起,一 种是含血凝素的神经氨酸酶(HN),另一种 是融合蛋白(F)。 3.对猴肾和Hela细胞等敏感。抵抗力不强, 56℃30min、甲醛及有机溶剂均可灭活病毒。

33 微生物检验 1.以免疫荧光法在标本或细胞培养中早 期发现病毒抗原,或用RT-PCR法检测 病毒RNA。 2.病毒分离与鉴定 早期收集唾液与脑
2.病毒分离与鉴定 早期收集唾液与脑 脊液用于病毒分离,用原代恒河猴或 人胚肾细胞。能产生典型CPE,细胞融 合及多核巨细胞。不出现CPE的可用豚 鼠红细胞进行吸附试验,再做吸附抑 制试验鉴定。

34 3.抗体检测 用ELISA法和HI试验, 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升高,可 认为是感染。ELlSA法可检测IgM 抗体,与副流感病毒抗体无交叉反 应。

35 四、麻疹病毒 属于副粘病毒科,缺乏神经氨酸酶。 只有一个血清型,是引起麻疹的病原 体。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人是自然宿主,普遍易感,易感者接 触后100%发病。在我国6个月至5岁儿 发病率最高,近年来由于疫苗应用, 流行强度减弱,发病年龄后移。

36 重症和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出现并发 症肺炎,占死因的90%以上,远期并 发症是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37 微生物特征 麻疹病毒呈球形,直径100—150nm,单负 链RNA,螺旋对称,三种衣壳蛋白(L、P、 N)组成核衣壳,外被脂质双层包膜,包膜
内面为M蛋白,包膜表面有血凝素(H蛋白) 和融合蛋白(F)。H蛋白与细胞表面病毒受 体(CD46)结合,有血凝功能,而F蛋白有 融合功能。

38 对原代人胚肾、传代狗肾细胞等敏感, 出现CPE。抵抗力不强,56℃30min可灭 活,对消毒剂敏感.紫外线、pH4.5可 灭活病毒。对乙醚和丙酮均敏感:病毒 耐寒,耐干燥,-70℃可长期保存。

39 微生物检验 标本直接镜检:取鼻咽分泌物、尿 沉渣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受染细胞 产生细胞融合和多核巨细胞,观察 胞质和胞核内嗜酸性包涵体。

40 2) 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法和ELISA 法早期快速检查病毒抗原。 3) 核酸检测:用标记的麻疹病毒cDNA 探针与病人细胞内麻疹病毒RNA进 行核酸杂交,或PCR法,扩增RNA, 然后进行核酸电泳和核酸杂交。

41 4)病毒分离与鉴定 用鼻咽拭子或洗液,经处理后接种原代人胚肾细胞分离麻疹病毒,出现CPE或血球吸附试验阳性时,采用免疫荧光试验、ELISA法、核酸杂交法等进行鉴定。麻疹病毒仅一个血清型。

42 5)抗体检测 取双份血清用ELISA法或CF法等 检测,抗体效价有4倍增高。 ELlSA法可检测IgM抗体,可协 助早期诊断。

43

44

45

46 微生物检验 1.抗原检测:常用直接或间接IF试验,用 抗六邻体抗体作用,然后用荧光标记抗 抗体染色,再于荧光显微镜下发现致密
的核上与胞质中有荧光闪烁,则为腺病 毒。也用ELlSA法检测出病毒的抗原(或 lgM抗体)。 2.核酸检测:用PCR检出特异性DNA。根据 六邻体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 增,扩增产物用核酸探针作杂交鉴定。

47 3.病毒分离 用Hela、HEP-2等传代细胞,可引起典型 CPE,细胞变圆,聚集成葡萄串状,将感 染细胞冻融三次,经2000r/min离心
鉴定。

48 4.病毒鉴定 1.用特异性六邻体单克隆抗体对其抗 原表位进行检测,进行属特异性鉴定。 2.用HI试验鉴定血清型。型特异性免
疫血清能抑制血凝,即用血凝抑制 效价来鉴定血清型,方法简易,特 异性强,优于传统的中和试验。

49 5.抗体检测 常用ELISA法,将腺病毒抗原加96孔 板,平行滴加双份血清,37℃孵育 和洗涤后,再加酶标记抗人lgG抗体,
孵育后加入酶底物显色,检测OD值, 抗体效价有4倍升高,具有意义。

50

51

52 微生物检验 1.标本采集 患者的咽拭子、皮疹液、尿液, 测抗体需采集双份血清。 2.标本直接检测 利用风疹病毒特异引物进行
1.标本采集 患者的咽拭子、皮疹液、尿液, 测抗体需采集双份血清。 2.标本直接检测 利用风疹病毒特异引物进行 RT-PCR,扩增出病毒特异性片段进行电泳分 析或测序;核酸杂交技术是直接从标本中提 取出基因组核酸,用特异性探针进行核酸杂 交。 3.分离培养与鉴定 标本接种原代人胚肾、非 洲绿猴肾等细胞,出现CPE后收集病毒液,用 酶标或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病毒鉴定。

53 4.抗体检测 1.采取HI试验,取病人双份血清,根据HI抗 体效价有4倍升高,来判定结果。用ELISA
法捕获IgM抗体,出现皮疹时就能测出。 2.先天性风疹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测出抗风疹 病毒lgM抗体和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 均 可判定为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54

55 微生物检验 病毒量在分泌液中,于感染后2—3天后达 高峰,采集鼻咽拭子标本,用人二倍体 细胞系分离病毒,根据病毒性状,特别是
对酸稳定性试验以及中和试验鉴定血清型。 抗体检测用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增长, 则认为是鼻病毒感染。

56

57

58 微生物检验 1.取鼻咽拭子标本,制成超薄切片,在电镜下直接观察呈日冕状的病毒颗粒,或用ELISA法直接检测病毒抗原,进行快速诊断。
2.病毒分离可用人胚肾细胞接种,有病毒生长时出现CPE,可用免疫电镜观察并鉴定病毒。抗体检测可用中和试验、HI 和ELISA法检测,如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增高,则可诊断。

59

60 可在鸡胚尿囊膜、尿囊以及猴、狗、豚鼠 等动物内增殖,对Hela细胞敏感。但与疾 病关系未能最终肯定。轻型上呼吸道感染 和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均可分离到病毒。呼 肠病毒具有补体结合抗原,其血凝素可凝 集人O型红细胞,HI抗体和中和抗体具有 型特异性。


Download ppt "第22章 呼吸道病毒 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正黏病毒科中的流感病毒、副黏病毒科中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以及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孤病毒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